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化合”期的中国美育——围绕雷家骏艺术教育思想的考察
1
作者 李慧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79,共6页
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教育的深刻变革,为美育带来了崭新的视野和格局,此间形成的艺术教育思想、内容、体制等,影响之深远,甚至持续至今。雷家骏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该时期做了一系列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折射出在“德风”与... 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教育的深刻变革,为美育带来了崭新的视野和格局,此间形成的艺术教育思想、内容、体制等,影响之深远,甚至持续至今。雷家骏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该时期做了一系列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折射出在“德风”与“美风”交相激荡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美育从观念到内容方面发生的深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家骏 杜威 儿童艺术教育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医学史的前沿研究——基于期刊的计量分析稿约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慧涵 张大庆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0,共6页
为了解医学史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对医学史领域近十年的国家分布、引用期刊、研究热点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医学史期刊的文献类型种类较多,以书评居首,其次是文章、综述。在国家分布上,英国和美国在论文数量上领先于其他国... 为了解医学史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对医学史领域近十年的国家分布、引用期刊、研究热点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医学史期刊的文献类型种类较多,以书评居首,其次是文章、综述。在国家分布上,英国和美国在论文数量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且在国际合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学科交流合作方面,医学史与医学类、科技史领域交流较多。医学史领域近十年来关注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主要有女性史与性、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史、种族与殖民史、精神病学史和神经病学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文教学:提高应用写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慧涵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84-85,共2页
针对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实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强例文教学的对策思考。例文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例文情境导入、范例讲评、病例析改三个环节来实现。例文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应用... 针对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实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强例文教学的对策思考。例文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例文情境导入、范例讲评、病例析改三个环节来实现。例文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例文教学 针对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声乐表演的结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涵 《北方音乐》 2020年第1期48-49,共2页
现代声乐表演不断发展,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表演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艺术思想层面上的精神能够实现与声乐表演的互补。在声乐表演中加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并... 现代声乐表演不断发展,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表演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艺术思想层面上的精神能够实现与声乐表演的互补。在声乐表演中加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并逐渐被世界所认可。本文通过探索了现代声乐表演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实践来不断引发思考,以期能够在现代声乐表演中更好地运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又具备国际语言的优秀声乐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表演 少数民族音乐元素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室内乐中钢琴的演奏技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慧涵 《艺术评鉴》 2020年第4期65-66,共2页
室内乐演奏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其凭借自身较强的综合包容性特点,在中国音乐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钢琴室内演奏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表演方式。钢琴室内乐演奏共分为钢琴独奏与乐器协奏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钢琴室内乐演奏的技巧也... 室内乐演奏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其凭借自身较强的综合包容性特点,在中国音乐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钢琴室内演奏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表演方式。钢琴室内乐演奏共分为钢琴独奏与乐器协奏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钢琴室内乐演奏的技巧也各具特色,想要定位准确钢琴室内乐演奏的意义,就必须先区分好它自身的两种差异。自古以来,在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领域中都包含很大一部分有关钢琴室内乐演奏的知识内容。它要求演奏者在表演期间必须做到全神贯注的彼此倾听,促进表演协作发展,还要在钢琴表演中极力融入相关专业音乐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 艺术 室内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自我检测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前沿 被引量:2
6
作者 步凯 李慧涵 张大庆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7期147-151,共5页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际艾滋病自我检测研究的文献特征、发展脉络、前沿变化情况,为中国开展相关研究、完善相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应用Citespace5.5R2统计软件对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自我检测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际艾滋病自我检测研究的文献特征、发展脉络、前沿变化情况,为中国开展相关研究、完善相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应用Citespace5.5R2统计软件对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自我检测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加以讨论。结果自我检测的探讨肇始于20世纪末,2010年以来研究数量快速增长,2019年达到120篇,研究团队主要为欧洲、美国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研究发展脉络较为清晰,目前已经形成了技术可行性分析、适用人群研究、策略推广分析等3个方向的研究热点聚类。研究前沿关注于随机对照研究、自我检测推广模式等议题。结论艾滋病自我检测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尚有较充分的研究空间,国内研究团队可以以文献计量结果为参考,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语境中回应研究热点,追踪前沿问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自我检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自我检测 发展脉络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民族艺术精神的探索者——评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
7
作者 李慧涵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徐复观出于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试图从中华文化的根源之地开掘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他对儒道美学既有“会通”又有“铨别”,一方面,他将整个中国绘画的历史主线归结为庄子哲学的显发,昭示出庄子追求的“道”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意... 徐复观出于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试图从中华文化的根源之地开掘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他对儒道美学既有“会通”又有“铨别”,一方面,他将整个中国绘画的历史主线归结为庄子哲学的显发,昭示出庄子追求的“道”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意境在本质上的相通之处,凸显了庄子艺术精神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将儒道艺术精神的价值根源统摄于“心性”,认为二者在“成己即要求成物”上有着相同的性格,且都有“为人生而艺术”的共同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艺术精神 庄子 心性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不可忽视实用性——从教育的社会性和语文的工具性看语文教育目的
8
作者 李慧涵 《科技信息》 2006年第02S期105-105,共1页
本文从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应用能力差、语文教育学用脱节这一值得关注的现象入手,分析了当前语文教育重知识、轻实践这一值得反思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语文教掌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增强... 本文从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应用能力差、语文教育学用脱节这一值得关注的现象入手,分析了当前语文教育重知识、轻实践这一值得反思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语文教掌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增强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育目的 工具性 社会性 教师队伍素质 应用能力 教育形式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媒介时代的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基于豪泽尔的艺术分类
9
作者 李慧涵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大众媒介的兴起已经改变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和新现实,也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实现形式和传播途径。本文基于阿德诺·豪泽尔对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定义,探讨二者在大众媒介时代各自遭遇的困境。同时,豪泽尔关... 大众媒介的兴起已经改变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和新现实,也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实现形式和传播途径。本文基于阿德诺·豪泽尔对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定义,探讨二者在大众媒介时代各自遭遇的困境。同时,豪泽尔关于艺术与技术、精英与大众的辩证观点,也为二者如何在大众媒介时代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解决方案。精英艺术可以从大众艺术中汲取营养,保持艺术的生命力;大众艺术可以从精英艺术中获取先进的形式结构,提升自身的审美趣味。本文认为,让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形成良性的转化,不仅有助于艺术的创新发展,也有助于大众审美趣味的提升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艺术 大众艺术 豪泽尔 大众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表演者舞台表演能力的提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慧涵 《美化生活》 2022年第15期34-36,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11
作者 李慧涵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机械地使用不同的技巧,无法进行真正的钢琴演奏,不能充分发挥出钢琴的整体功能,也不能达到与人的心灵沟通。所以,钢琴演奏者要真正地弹奏、分析、感受钢琴的魅力,然后结合各种技法,把自己的情绪融入钢琴的弹奏之中。当...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机械地使用不同的技巧,无法进行真正的钢琴演奏,不能充分发挥出钢琴的整体功能,也不能达到与人的心灵沟通。所以,钢琴演奏者要真正地弹奏、分析、感受钢琴的魅力,然后结合各种技法,把自己的情绪融入钢琴的弹奏之中。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在培养学生时,教师必须深入地剖析和运用曲谱,提高其对作品的理解,让其在弹奏的时候,将自己的情绪融入作品之中,让听众产生完美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曲解析 钢琴弹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主义与科技主义的论争——从谭力勤的“奇点艺术”谈起
12
作者 李慧涵 殷曼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仅再次突破人类艺术的边界,其能否取代人类成为真正的艺术创造主体,也成为学界争议不休的话题。针对该议题的讨论,学者间一直以来存在着积极拥抱和审慎质疑两种不同的态度,双方的争论在本质上体现出了“科技主义”...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仅再次突破人类艺术的边界,其能否取代人类成为真正的艺术创造主体,也成为学界争议不休的话题。针对该议题的讨论,学者间一直以来存在着积极拥抱和审慎质疑两种不同的态度,双方的争论在本质上体现出了“科技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人工智能会改变艺术生态还是被技术反噬,如何寻求二者之间新的平衡,进而在辩证统一中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仍是需要我们不断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对待人工智能与艺术关系的态度上,“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精神以及追求“道器合一”的中国艺术追求,不仅能够为艺术领域科技与人文的统一提供有益的启示,也理应是艺术创作的永恒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科技主义 奇点艺术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科普传播的产品形式与新特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慧涵 《中国记者》 2018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美丽化学》被誉为最酷炫的化学类科学传播作品,此外,"美丽科学"团队还制作出版了《嗨!元素》系列科普绘本,《天工百炼》互动体验APP等科普产品。本文以"美丽科学"为例,分析了数字媒体环境下科学与艺术设计两方面... 《美丽化学》被誉为最酷炫的化学类科学传播作品,此外,"美丽科学"团队还制作出版了《嗨!元素》系列科普绘本,《天工百炼》互动体验APP等科普产品。本文以"美丽科学"为例,分析了数字媒体环境下科学与艺术设计两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如何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实现艺术设计与科普的有机结合,将艺术设计理念更好地应用于科普传播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科普传播 艺术设计 美丽化学
原文传递
新时期新闻漫画创作思路探讨——以《渤海早报》“漫画墙”专版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慧涵 陈君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本文从新闻漫画的发展过程出发,围绕新闻漫画创作所应坚持的新闻性、评议性与艺术性三要素,结合新时期新闻媒体尤其是新闻漫画在当下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渤海早报》"漫画墙"专版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对新闻漫画的创作思路... 本文从新闻漫画的发展过程出发,围绕新闻漫画创作所应坚持的新闻性、评议性与艺术性三要素,结合新时期新闻媒体尤其是新闻漫画在当下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渤海早报》"漫画墙"专版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对新闻漫画的创作思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漫画 渤海早报 漫画墙
原文传递
数字媒体视域下的科学可视化创新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慧涵 吴伟 《明日风尚》 2018年第13期324-325,共2页
科研成果的可视化对于科学传播及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数字媒体环境下科学与艺术设计两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如何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实现艺术设计与科学可视化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将艺术设计理念更好地应用于科学可视... 科研成果的可视化对于科学传播及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数字媒体环境下科学与艺术设计两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如何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实现艺术设计与科学可视化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将艺术设计理念更好地应用于科学可视化创新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科学可视化 科普传播 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辨别新闻的三种方法
16
作者 李慧涵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新闻 辨别 消息
原文传递
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生物化学为例 被引量:66
17
作者 吴伟 李慧涵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1195,共5页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近两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具有显著的共性和关联,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结合本科生生物化...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近两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具有显著的共性和关联,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结合本科生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例子,本文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重点探讨如何发掘专业知识点的思政内涵,为相关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本科生教学 教学改革 生物专业课 类比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