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德美: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内涵
1
作者 李德美 《酒世界》 2011年第8期47-47,共1页
这些年,我根据自己走访的一些地方,接触的一些国家以及结合国内的情况,谈几点看法。首先我非常赞同段老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长青)曾经提出的一个观点,从生产的角度来说,我国并非是最适合发展酿酒葡萄、酿酒种植的地区。
关键词 葡萄酒产业 几点看法 中国农业 酿酒葡萄 大学教授 品牌内涵 内涵发展 自身优势 老师 经营模式
原文传递
借助分类讨论思想,促进初中数学解题
2
作者 李德美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5年第2期63-64,共2页
分类讨论思想是初中阶段解决数学问题的常见思想之一,通过对题目中展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可以保证条理清晰,不重复、不遗漏.本文以初中数学题为例,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以此促进学生数学解题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分类讨论 初中数学 解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3
作者 朱秋媛 李德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67-0071,共5页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慢性胃炎患者108例,随机数分组,对照组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组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康复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效果、生活质...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慢性胃炎患者108例,随机数分组,对照组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组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康复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疼痛评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慢性胃炎患者康复效果,缓解情绪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疼痛感受,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个性化康复护理 慢性胃炎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怀来葡萄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与本土优良酵母的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萌萌 李德美 +3 位作者 庞晓娜 焦梦丽 段雪荣 范雪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161,共9页
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对河北怀来葡萄园葡萄、土壤、生产车间以及葡萄酒发酵过程的样品真菌多样性进行解析,筛选优良菌株应用于葡萄酒发酵,探讨不同菌株酿造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及香气物质差异,基于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层... 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对河北怀来葡萄园葡萄、土壤、生产车间以及葡萄酒发酵过程的样品真菌多样性进行解析,筛选优良菌株应用于葡萄酒发酵,探讨不同菌株酿造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及香气物质差异,基于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层次聚类分析(HCA),并对葡萄酒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葡萄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主要优势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粘鞭霉属(Gliomastix);葡萄果皮上相对丰度最高的为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和枝孢属(Cladosporium);发酵液及发酵桶内壁的优势真菌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对所分离的104株酵母菌株进行筛选及鉴定,得到5株优良酵母菌,分别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KJ20、高渗汉逊酵母(Hansenomyces hyperosmolar)HQ16、高渗汉逊酵母(Hansenomyces hyperosmolar)HQ11、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HY21、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MP14。菌株HY21发酵速率快,发酵产生的酯类、酸类、酚类和醛酮类香气丰富,赋予葡萄酒丰富的花香、果香;通过PCA和HCA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菌株酿造的葡萄酒。美极梅奇酵母HY21菌株有潜力酿造河北怀来产区特色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酿酒酵母 非酿酒酵母 葡萄酒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德美:葡萄酒宣传不应该远离大众
5
作者 李德美 《酒世界》 2011年第4期22-23,共2页
葡萄酒不过是一种酒精饮料而已。其被赋予了过于神圣的东西,也阻碍了葡萄酒的大发展。推广误区现在当我们一提起来葡萄酒,都说它是健康的,是时尚的。
关键词 中国葡萄酒 进口葡萄酒 酒精饮料 中国市场 消费者 大发展 酒文化 饮食文化 饮食习惯 误区
原文传递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评价酿酒葡萄生长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德美 Jean-Philippe Roby 李绍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6-369,共4页
以生长势不同的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和梅鹿辄为试材,采用基于地物光谱特性的遥感技术获得地块内不同生长势(包括新梢长度、新梢日生长速度、单株叶面积、NTester指数)小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NDVI与葡萄新梢长度... 以生长势不同的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和梅鹿辄为试材,采用基于地物光谱特性的遥感技术获得地块内不同生长势(包括新梢长度、新梢日生长速度、单株叶面积、NTester指数)小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NDVI与葡萄新梢长度、新梢日生长速度、植株叶面积以及NTester指数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采用NDVI评价地块内葡萄长势差异性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生长势 归一化植被指数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砧木在葡萄种植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德美 刘俊 董继先 《河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5期59-61,共3页
由于根瘤蚜的危害 ,葡萄种植中开始应用砧木。随着砧木的广泛应用 ,研究者、生产者发现利用砧木还可以在更好地适应土壤—气候条件、调整接穗长势、提高品质、抗土壤传播病虫害、抗旱、抗寒。
关键词 砧木 葡萄 种植优势 品质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德美:不要把盲品神化
8
作者 李德美 《酒世界》 2012年第6期22-22,共1页
葡萄酒的盲品或比赛,不过是一种游戏。
关键词 神化 李德 葡萄酒
原文传递
智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考察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德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年第3期65-69,共5页
关键词 智利 葡萄种植业 葡萄酒产业 考察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葡萄酒原产地辨识方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巍 战吉宬 +2 位作者 黄卫东 李德美 刘国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74-378,共5页
该文以鉴别葡萄酒原产地为目的,利用快速无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47份来自昌黎、沙城和法国波尔多(Bordeaux)的红葡萄酒样品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选取光谱区域,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识别,建立了判别葡萄酒原产地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 该文以鉴别葡萄酒原产地为目的,利用快速无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47份来自昌黎、沙城和法国波尔多(Bordeaux)的红葡萄酒样品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选取光谱区域,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识别,建立了判别葡萄酒原产地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昌黎、沙城和波尔多产地的葡萄酒产地鉴别的光谱区域为1400~1550nm和2000~2300nm;3个产地的葡萄酒在主成分特征空间中基本为独立分布,其中波尔多酒样和国内酒样间距离最远,国内昌黎和沙城酒样间有小部分交叉;利用9个独立预测集样本对由38个训练集样品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产地的正确识别率达到了88.9%。因此,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准确、快速地辨别葡萄酒的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葡萄酒 无损检验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代 李德美 +1 位作者 战吉宬 黄卫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551,共7页
【目的】以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2004—2008这5年的田间试验结果与气象材料,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 【目的】以河北怀来霞多丽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成熟度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2004—2008这5年的田间试验结果与气象材料,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月最高温度、5月平均温度、5月最低温度、7月最高温度、7月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糖度的积累有显著影响。5月活动积温、6月最高温度对霞多丽葡萄总酸含量有显著影响。5月活动积温、8月日照时间、8月最高温度、9月最高温度对霞多丽葡萄糖酸比值有显著影响。4月活动积温、7月日照时间对霞多丽葡萄的pH具有显著影响(在0.05水平上)。【结论】不同时段的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怀来地区霞多丽葡萄的糖度、酸度、糖酸比、pH等成熟度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规律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霞多丽 温度 日照时间 成熟度指标 怀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白梨酒发酵与香气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宋柬 李德美 +3 位作者 邓小明 张莉华 陈尚武 马会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38,132,共7页
在京白梨酒发酵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辨-质谱法进一步对京白梨酒特征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接种发酵前,分别采用浓缩梨汁、白砂糖、秋梨膏调整京白梨汁的含糖量,对比原汁和果渣的发酵方式、感官评价结果、挥发... 在京白梨酒发酵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辨-质谱法进一步对京白梨酒特征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接种发酵前,分别采用浓缩梨汁、白砂糖、秋梨膏调整京白梨汁的含糖量,对比原汁和果渣的发酵方式、感官评价结果、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经济成本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添加白砂糖来调整京白梨汁的糖度到16°Brix。结合前期的实验条件确定了京白梨酒的中试工艺参数。京白梨酒可能的特征香气物质包括: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辛酸甲酯、丁二酸二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9-癸烯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正己醇、β-苯乙醇和紫罗兰酮。本研究通过不同发酵处理对香气成分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京白梨酒的品质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白梨酒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嗅辨-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中微量元素检测及其与产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罗梅 刘国杰 +2 位作者 李德美 黄卫东 战吉宬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35-38,共4页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了21种来自于5个不同地区红葡萄酒中的33种微量元素含量,并使用辨别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植物园的8个不同红葡萄品种的样品检测数据分析表明,不同的红葡萄品种对土壤中矿质元...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了21种来自于5个不同地区红葡萄酒中的33种微量元素含量,并使用辨别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植物园的8个不同红葡萄品种的样品检测数据分析表明,不同的红葡萄品种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吸收没有明显差异。辨别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检测葡萄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分辨来自北京、山西、河北等不同产区的葡萄酒,并且其中一些元素对葡萄酒的原产地有着很好的鉴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微量元素 原产地 ICP—MS 辨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12种残留杀菌剂的归趋追踪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玉路 王宗义 +3 位作者 贾昌喜 姜怀玺 李德美 杨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18,共5页
追踪了葡萄酒酿造过程中12种残留杀菌剂的归趋,为葡萄酒残留控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数据。结果表明,各杀菌剂的酒渣残留分量为41.63%~95.91%,平均为66.08%;酒泥残留分量为1.25%~21.40%,平均9.54%;降解分量为2.43%~40.45%,平均为17.24%,... 追踪了葡萄酒酿造过程中12种残留杀菌剂的归趋,为葡萄酒残留控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数据。结果表明,各杀菌剂的酒渣残留分量为41.63%~95.91%,平均为66.08%;酒泥残留分量为1.25%~21.40%,平均9.54%;降解分量为2.43%~40.45%,平均为17.24%,其中酒精发酵期无降解,二次发酵期降解分量为2.09%~17.62%,平均为10.82%,陈酿期(陈酿3个月时)降解分量为0.84%~23.46%,平均为6.42%;酒汁中各杀菌剂的平均残留分量最低,为7.14%,各残留分量分别为多菌灵20.56%、甲霜灵14.32%、精甲霜灵9.34%、嘧霉胺7.15%、烯酰吗啉6.49%、氟环唑2.66%、戊唑醇2.33%、氟硅唑1.71%、咪鲜胺0.40%、吡唑醚菌酯1.00%和腐霉利12.55%,且与其log P值显著负相关,脂溶性越强,葡萄酒中的残留分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残留 葡萄酒 酿造 归趋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化”对国内葡萄酒新兴市场至关重要
15
作者 李德美 《新食品》 2016年第37期62-62,共1页
进入新世纪,中国葡萄酒市场飞速发展,获得全球葡萄酒行业的关注,其发展速度远超过行业预期。另一方面,葡萄酒从业者表现出明显的准备不足,即国际生产商、进口商多是在销售产品,鲜有致力于品牌建设者。
关键词 葡萄酒市场 品牌化 葡萄酒行业 国内 发展速度 销售产品 品牌建设 生产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葡萄酒原产地进行Fisher判别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巍 李德美 +2 位作者 刘国杰 黄卫东 战吉宬 《酿酒科技》 2010年第7期65-67,69,共4页
以中国昌黎、烟台和沙城干红葡萄酒样本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一种可对葡萄酒产地进行辨别的方法。试验中对原产自上述3地的共计60份干红葡萄酒样本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后获得14个主成分,利用逐步回归... 以中国昌黎、烟台和沙城干红葡萄酒样本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一种可对葡萄酒产地进行辨别的方法。试验中对原产自上述3地的共计60份干红葡萄酒样本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后获得14个主成分,利用逐步回归筛选方法最终确定其中5个主成分,建立Fisher判别函数,并进行判别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利用原始样本和留一交叉验证法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准确率分别为90%和86.7%。所有预测结果的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可以满足定性判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原产地 近红外光谱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中微量元素与产地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梅 刘国杰 +2 位作者 李德美 黄卫东 战吉宬 《酿酒科技》 2009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葡萄和葡萄酒中的微量元素受到土壤类型、酿酒设备、酿造工艺和农药、化肥的影响。对葡萄酒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微量元素和葡萄酒的产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通过检测微量元素含量来分辨葡萄酒的原... 葡萄和葡萄酒中的微量元素受到土壤类型、酿酒设备、酿造工艺和农药、化肥的影响。对葡萄酒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微量元素和葡萄酒的产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通过检测微量元素含量来分辨葡萄酒的原产地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葡萄 微量元素 原产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稀释GC-MS测定不同年份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宗义 李德美 +4 位作者 王欣玲 孙丰义 丁志远 陈俐 姜怀玺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1-103,109,共4页
改进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方法,检测和分析了不同年份葡萄酒中的EC含量。葡萄酒样品加入EC-d5内标,经硅藻土吸附、二氯甲烷洗脱、减压浓缩、氮气吹干和甲醇复溶,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方法检... 改进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方法,检测和分析了不同年份葡萄酒中的EC含量。葡萄酒样品加入EC-d5内标,经硅藻土吸附、二氯甲烷洗脱、减压浓缩、氮气吹干和甲醇复溶,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不大于2ng/mL和5ng/mL,验证的浓度范围内(5~100ng/mL),保持良好线性,r2=0.999 8,回收率为89.9%~100.1%,相对标准偏差为2.91%~4.76%。对4个品种、3个年份的葡萄酒中EC的评价结果表明,年份越早葡萄酒中EC含量越高;贮藏时间是导致葡萄酒中EC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氨基甲酸乙酯 气相色谱-质谱 稳定同位素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不同产区葡萄酒中微量元素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梅 刘国杰 +2 位作者 李德美 黄卫东 战吉宬 《酿酒科技》 2010年第4期87-89,共3页
使用ICP-MS对来自于河北怀来、沙城和昌黎产区不同葡萄品种酿造的20种葡萄酒样的2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使用辨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葡萄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可以用来分辨不同产区... 使用ICP-MS对来自于河北怀来、沙城和昌黎产区不同葡萄品种酿造的20种葡萄酒样的2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使用辨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葡萄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可以用来分辨不同产区葡萄生产的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微量元素 ICP—MS 辨别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欧美杂交种葡萄酿酒品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礼 陈尚武 +1 位作者 李德美 马会勤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5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实验选用了三个新引进的欧美杂交酿酒品种维德、比安卡、贵族,与南方目前主栽的三个欧美杂交酿酒品种水晶、玫瑰蜜、法国野进行了酿酒特性和成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引进的三个品种都表现了良好的发酵曲线,成品... 本实验选用了三个新引进的欧美杂交酿酒品种维德、比安卡、贵族,与南方目前主栽的三个欧美杂交酿酒品种水晶、玫瑰蜜、法国野进行了酿酒特性和成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引进的三个品种都表现了良好的发酵曲线,成品酒理化指标优良,在香气和口感上也较原有品种好,值得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试种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交种 试验研究 酿酒品质 葡萄 酿酒品种 理化指标 酿酒特性 比较分析 感官品质 发酵曲线 南方地区 成品酒 引进 口感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