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花培试管苗移栽技术及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新林 谢丽霞 +2 位作者 张淑红 李影新 刘玉玲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127-128,共2页
在水稻花培育种技术中,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决定了花粉植株后代供选择群体的数量,是水稻花培育种技术能否应用于育种实践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北方水稻花培试管苗移栽方法经历了砂培法、砂培转栽土钵法、干湿栽培法等,移栽成活率很低。针... 在水稻花培育种技术中,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决定了花粉植株后代供选择群体的数量,是水稻花培育种技术能否应用于育种实践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北方水稻花培试管苗移栽方法经历了砂培法、砂培转栽土钵法、干湿栽培法等,移栽成活率很低。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多年花培工作中对试管苗的移栽技术进行了多次试验,根据试管苗的生理特点,改变了移苗方法,简化了移苗技术,使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到80%以上,为水稻花培育种创造了更大的选优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花培育种 试管苗 移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栽培鸡腿菇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玉玲 谢丽霞 +1 位作者 张淑红 李影新 《垦殖与稻作》 2000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鸡腿菇 栽培技术 稻草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花培育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淑红 刘玉玲 +1 位作者 谢丽霞 李影新 《垦殖与稻作》 2001年第6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花药培养 水稻 花培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粉植株的类型与调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玲 李影新 +1 位作者 谢丽霞 刘伟 《盐碱地利用》 1992年第1期11-12,共2页
在水稻花培育种中,花粉植株的成活率与试管苗的素质关系极大。水稻的花药经人工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绿苗,经过这一复杂的过程,形成各种形态的植株。研究花粉植株发生的形态,辅之以相应的手段加以调控,是提高水稻花培育种效率的有... 在水稻花培育种中,花粉植株的成活率与试管苗的素质关系极大。水稻的花药经人工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绿苗,经过这一复杂的过程,形成各种形态的植株。研究花粉植株发生的形态,辅之以相应的手段加以调控,是提高水稻花培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粉植株 类型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粉植株一步移苗法的讨论
5
作者 刘玉玲 李影新 +1 位作者 刘伟 谢丽霞 《北方水稻》 CAS 1989年第3期27-29,共3页
一、引言随着花培育种研究的发展,不断地揭露和阐明了花培育种中的许多规律。采用现今的改良培养基和变化培养条件,绿苗诱导率已提高至28.53%。绿苗移栽方法也曾经历了沙培法、干湿转栽土钵法、干湿栽培法,然而效果都不很理想。
关键词 花粉植株 花培育种 沙培 秧苗素质 移栽成活率 试管苗 三类苗 砂培 呼吸作用 无离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粳45抛秧栽培综合农艺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6
作者 张淑红 刘玉玲 +1 位作者 谢丽霞 李影新 《垦殖与稻作》 1998年第3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花粳45 抛秧 栽培技术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花粳8号选育技术报告
7
作者 谢丽霞 刘玉玲 +2 位作者 张淑红 李影新 刘兴 《垦殖与稻作》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本文介绍了水稻新品种花粳8号的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结合稀植育壮秧、合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了适宜种植地区,为应用者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粳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月菱形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繁殖状况研究
8
作者 张淑红 刘玉玲 +1 位作者 谢丽霞 李影新 《盐碱地利用》 1995年第3期37-39,共3页
新月菱形藻为单细胞藻类,其特点是生长快、繁殖迅速,浓度高,容易成活,是鱼、虾、蟹、及贝类幼体的优良饵料,本文通过对新月菱形藻在不同接种浓度、不同光照条件、单一缺乏氮素、磷素、铁、硅及人工海水与天然海水条件下生长及繁殖的研究... 新月菱形藻为单细胞藻类,其特点是生长快、繁殖迅速,浓度高,容易成活,是鱼、虾、蟹、及贝类幼体的优良饵料,本文通过对新月菱形藻在不同接种浓度、不同光照条件、单一缺乏氮素、磷素、铁、硅及人工海水与天然海水条件下生长及繁殖的研究,选择适于新月菱形藻的生长、繁殖的最佳生态条件及接种密度,对于以新月菱形藻为饵料的幼苗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菱形藻 单细胞藻类 生长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药培养的若干问题
9
作者 刘玉玲 李影新 +1 位作者 谢丽霞 张淑红 《盐碱地利用》 1995年第3期13-15,共3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花药培养技术日臻完善。花药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效结合,使 F_1、F_2的杂种细胞全能性表达,选择具有双亲优势的纯合二倍体植株,缩短了育种年限,能迅速推出新品种用于生产,因此,采用水稻花药培养,在当今...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花药培养技术日臻完善。花药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效结合,使 F_1、F_2的杂种细胞全能性表达,选择具有双亲优势的纯合二倍体植株,缩短了育种年限,能迅速推出新品种用于生产,因此,采用水稻花药培养,在当今生物技术的大潮中是更具普遍意义的技术。自1986年起我们开展了水稻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在不断地实验一总结一再实验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