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矮秆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彩华 赵彦坤 +5 位作者 李占坤 单子龙 曹巧 马亮 王飞 高振贤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6期980-992,共13页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其株高是优化收获指数、实现粮食产量最大化的重要因素。系统综述了小麦矮秆(reduced height,Rht)基因的分类、多效性特征,以及这些基因功能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讨论了目前已发现的26个与小麦株...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其株高是优化收获指数、实现粮食产量最大化的重要因素。系统综述了小麦矮秆(reduced height,Rht)基因的分类、多效性特征,以及这些基因功能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讨论了目前已发现的26个与小麦株高密切相关的基因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挖掘新的矮秆基因的可行性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潜力,以期为提高小麦产量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矮秆基因 分类 多效性 功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临床药学会诊实践”为核心的带教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2
作者 李彩华 金剑 《上海医药》 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以“临床药学会诊实践”为核心的带教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方法:将50名药学实习生按照带教模式分为A组(n=18,接受传统药学带教模式)和B组(n=32,接受以“临床药学会诊实践”为核心的带教模式)。比较2组的每人每月药学服务实践数... 目的:探讨以“临床药学会诊实践”为核心的带教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方法:将50名药学实习生按照带教模式分为A组(n=18,接受传统药学带教模式)和B组(n=32,接受以“临床药学会诊实践”为核心的带教模式)。比较2组的每人每月药学服务实践数量、药学服务能力考评和带教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在以“临床药学会诊实践”为核心的带教模式下,药学实习生每人每月药学服务实践数量、药学服务能力的优良率均高于传统带教模式,且获得较高的带教满意度。结论:以“临床药学会诊实践”为核心的带教模式有助于提升药学实习生的药学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会诊实践 带教模式 药学实习生 药学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对小麦品质及馒头加工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班进福 郭家宝 +7 位作者 高振贤 赵彦坤 刘彦军 郑书海 纪丽丽 张国丛 李彩华 何明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3-1151,共9页
为了解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对小麦品质及馒头加工品质的影响,以石优17、石4366、石麦15等30个石麦系列小麦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相对含量、品质特性以及馒头加工品质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UPP(SDS不溶性蛋白大聚体)、LPP(... 为了解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对小麦品质及馒头加工品质的影响,以石优17、石4366、石麦15等30个石麦系列小麦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相对含量、品质特性以及馒头加工品质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UPP(SDS不溶性蛋白大聚体)、LPP(大分子量聚合体蛋白)、LMP(大分子量单体蛋白)的相对含量及LPP/LMP比值与小麦粉的大多数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相对含量较蛋白质含量更能反映小麦品质;UPP相对含量可作为小麦粉品质性状及面筋特性的预测和评价指标。蛋白质含量显著影响馒头的粘着性,UPP、LPP、LMP相对含量及LPP/LMP比值主要影响馒头质构特性中的硬度、胶着性及咀嚼度。UPP相对含量可以作为评估小麦粉是否适宜馒头加工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不同分子量蛋白质 品质 馒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短期边际电价预测模型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彩华 郭志忠 王志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29-33,共5页
提出以动态聚类和 BP神经网络来预测短期边际电价 ,以样本数据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最小为标准 ,通过动态聚类方法将所有样本数据划分到多个类别中 ,对不同类别的样本数据分别建立具有相同拓扑结构、不同神经元连接权值和阈值的 BP神经网络... 提出以动态聚类和 BP神经网络来预测短期边际电价 ,以样本数据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最小为标准 ,通过动态聚类方法将所有样本数据划分到多个类别中 ,对不同类别的样本数据分别建立具有相同拓扑结构、不同神经元连接权值和阈值的 BP神经网络模型 ,通过 BP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过程不断修正模型中的神经元连接权值和阈值 ,实现对短期边际电价的合理预测 ,以 America PJM(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和马里兰州 )公布的 1 999年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短期边际电价 预测模型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电力市场 动态聚类 BP神经网络 电力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上高功率放大器对导航信号载波跟踪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彩华 刘瀛翔 +1 位作者 牟卫华 欧钢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6,共6页
由于滤波器带宽的限制和高功率放大器(HPA)的非线性效应,使恒包络导航信号产生失真,这将引起导航信号载波跟踪时锁相环(PLL)跟踪性能的恶化。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星上高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一般模型,并推导了HPA的非线性效应引起PLL... 由于滤波器带宽的限制和高功率放大器(HPA)的非线性效应,使恒包络导航信号产生失真,这将引起导航信号载波跟踪时锁相环(PLL)跟踪性能的恶化。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星上高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一般模型,并推导了HPA的非线性效应引起PLL跟踪抖动的表达式,然后仿真分析了不同信号体制、不同滤波器带宽和不同功率放大器模型下的PLL跟踪抖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上高功率放大器 恒包络 非线性失真 PLL跟踪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器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研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彩华 滕云田 +4 位作者 周健超 胡星星 王喜珍 李小军 王玉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1-1120,共10页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授时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时间同步授时系统。该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同步授时秒脉冲,并通过授时秒脉冲传输实现实时传输延时测量及时间校正,从而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授时。基于此...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授时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时间同步授时系统。该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同步授时秒脉冲,并通过授时秒脉冲传输实现实时传输延时测量及时间校正,从而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授时。基于此设计原理,采用高速硬件可编程器件研制了同步授时系统,并通过测试证实该系统在2 km通信距离时同步授时精度优于200 ns,表明该同步授时系统稳定、可靠并具有一定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分布式数据采集 延时测量 时间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对偶内点法最优潮流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彩华 郭志忠 樊爱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共4页
结合电力系统的特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技术的原 - 对偶内点法求解最优潮流问题 ,它在处理等式约束和变量型不等式约束时 ,能够同时处理函数型不等式约束 ,并且没有新的注入元注入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步长和中心方向的修改策略 ... 结合电力系统的特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技术的原 - 对偶内点法求解最优潮流问题 ,它在处理等式约束和变量型不等式约束时 ,能够同时处理函数型不等式约束 ,并且没有新的注入元注入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步长和中心方向的修改策略 ,同经典的牛顿法最优潮流比较表明 ,不需要预估有效约束集和进行试验迭代 ,易于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对偶内点法 最优潮流 电力系统 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概述(I)——经济调度与最优潮流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彩华 郭志忠 樊爱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60-63,共4页
本篇文章叙述了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回顾了经典经济调度、最优潮流近二十年来优化调度的发展 ,详细地分析了这两种调度方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法 ,经典经济调度计算速度快适合在线应用 ;最优潮流计算精确... 本篇文章叙述了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回顾了经典经济调度、最优潮流近二十年来优化调度的发展 ,详细地分析了这两种调度方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法 ,经典经济调度计算速度快适合在线应用 ;最优潮流计算精确但相对经济调度而言计算速度慢 ,无法应用到实时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优化调度 经济调度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采集器非线性指标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彩华 滕云田 +4 位作者 李小军 汤一翔 王喆 胡星星 张旸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9,共8页
为了分析总谐波失真度和互调失真度这两个非线性指标的测试方法、输入信号幅值等变化对其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文从总谐波失真信号、互调失真信号的产生原理出发,详细地给出了两种指标的测试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影响分析,并通过实际... 为了分析总谐波失真度和互调失真度这两个非线性指标的测试方法、输入信号幅值等变化对其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文从总谐波失真信号、互调失真信号的产生原理出发,详细地给出了两种指标的测试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影响分析,并通过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的输入信号进行了总谐波失真度和互调失真度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信号模式和信号幅值对总谐波失真度的影响显著;输入信号幅值对互调失真度的影响较大;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对两指标的测试结果无影响。本研究进一步细化了地震数据采集器性能指标的标准化测试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采集器的非线性指标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器 质量检测 非线性特性 总谐波失真度 互调失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C导航接收机伪码测距零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彩华 张鑫 +1 位作者 庞晶 欧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51-2356,共6页
伪码测距零值是现代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指标,目前对于高精度BOC导航接收机的信道建模和仿真尚没有一般性的量化分析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副载波相位消除跟踪算法的零值估计模型,并推导了任意信道特性滤波器与伪码测距零值的关... 伪码测距零值是现代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指标,目前对于高精度BOC导航接收机的信道建模和仿真尚没有一般性的量化分析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副载波相位消除跟踪算法的零值估计模型,并推导了任意信道特性滤波器与伪码测距零值的关系式,然后定量地分析了信道特性对于测距零值的影响;最后在软件接收机上进行了仿真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C导航接收机 零值 伪码测距 软件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彩华 姜大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91,共7页
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中国大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一是准确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是确定包括三线建战略后方的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前提;二是... 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中国大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一是准确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是确定包括三线建战略后方的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前提;二是改善生产力布局,是艰巨、长期和循序渐进的任务;三是战略后方的建设要尽量遵循经济规律;四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是中国全局力量的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三线人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三线建设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中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彩华 滕云田 李小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167,共7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套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设计采用高性能的运算放大电路完成光电信号调理,以高精度差动模数转换器AD9246完成模数转换工作,并选用高性能FPGA作为核心逻辑控制器,并以低功耗的OMAP-L...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套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设计采用高性能的运算放大电路完成光电信号调理,以高精度差动模数转换器AD9246完成模数转换工作,并选用高性能FPGA作为核心逻辑控制器,并以低功耗的OMAP-L137作为CPU负责振动数据计算、网络通讯等工作,从而使该-OTDR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测量范围扩展到25 km范围。本文通过计算相邻测点振动增量方法检测是否发生了振动入侵,提高了分布式光纤振动入侵检测的灵敏度。该设计方法提高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信噪比,使得该系统振动检测灵敏度提高、抗干扰能力增强,因此该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可以用于实际工程的振动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 模数转换 信噪比 振动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新中国历次五年计划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彩华 韩慈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关键词 五年计划 新中国成立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社会协调发展 五年规划 中共中央 经济建设 中长期规划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动态优化调度与电力市场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彩华 郭志忠 樊爱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39-42,66,共5页
本篇文章叙述了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回顾了动态优化调度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详细地分析了动态优化调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这种优化调度方法根据负荷变化来调整发电机输出功率 ,其内存占用量大。同... 本篇文章叙述了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回顾了动态优化调度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详细地分析了动态优化调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这种优化调度方法根据负荷变化来调整发电机输出功率 ,其内存占用量大。同时提出了动态优化调度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介绍了经济调度、最优潮流以及动态优化调度这三种优化方法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优化调度 电力市场 电力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彩华 李小军 +2 位作者 滕云田 胡星星 刘成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9-850,共12页
在传统模拟式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传感器机械结构、内嵌高精度采集器等方法,设计了1款数字化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针对传感器中三通道模数转换要求完全同步、高分辨率、高采样率等技术难点,本文选用高精度ADS1294... 在传统模拟式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传感器机械结构、内嵌高精度采集器等方法,设计了1款数字化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针对传感器中三通道模数转换要求完全同步、高分辨率、高采样率等技术难点,本文选用高精度ADS1294模数转换器,以同1个驱动信号完成三通道同步模数转换,实现低干扰、高分辨率的模数转换;采用高速ARM微处理器对模数转换数据进行大容量数据存储、高速数据通讯、数据处理、波形显示和电源管理;采用高精度线性电源芯片作为可开关控制的高精度电源,实现仪器整机低功耗管理。该数字化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实现了大动态测量范围、三通道同步数据转换、高达1000Hz的采样率,且具有网络通讯接口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 数字化 高精度模数转换 大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理论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彩华 肖盛燮 高路恒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微裂缝的发展特性,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差引起的,适宜控制温度能有效遏制初期裂缝发展,从而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质量并减少结构内部初始微裂纹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施工...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微裂缝的发展特性,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差引起的,适宜控制温度能有效遏制初期裂缝发展,从而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质量并减少结构内部初始微裂纹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期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是进一步限制裂纹生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裂缝 断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潮流的发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彩华 郭志忠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56,共7页
最优潮流是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实现系统经济运行的问题。由于其安全约束众多、数学模型复杂 ,而难以实现。此文将回顾近二十年来最优潮流的逐步发展的过程 ,对主要的优化方法列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列出几种简单的数学模... 最优潮流是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实现系统经济运行的问题。由于其安全约束众多、数学模型复杂 ,而难以实现。此文将回顾近二十年来最优潮流的逐步发展的过程 ,对主要的优化方法列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列出几种简单的数学模型并对各种方法的优化效果做出比较。并对最优潮流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潮流 牛顿法 内点法 PQ分解法 线性规划法 非线性规划法 二次规划法 电力系统 优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方向性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彩华 李小军 颜世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8-80,共3页
在传统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基础上,通过增加低截止频率的高通滤波电路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无方向选择性的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使其既可以用来测量水平向低频振动信号,也可以用来测量垂直向低频振动信号。
关键词 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 低频振动 水平向 垂直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动观测无人值守信息管理自动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彩华 郭迅 周正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821,共4页
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启动,中国强震动观测网络将新增大量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地震动记录仪,该类型仪器具备大存储容量、自动震动触发、自动报警,本地串口通讯、远程Modem通讯、远程TCP/IP网络通讯等功能,这些先进功能为... 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启动,中国强震动观测网络将新增大量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地震动记录仪,该类型仪器具备大存储容量、自动震动触发、自动报警,本地串口通讯、远程Modem通讯、远程TCP/IP网络通讯等功能,这些先进功能为强震动数据记录、存储、强震动记录以及相关地震信息自动传输创建了硬件基础.新增的大量强震动观测设备,使得强震台网的密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可利用的强震动观测数据大大增加,但目前中国的强震观测网络无法及时的收集、分析、处理这些海量数据.而随着国家级、区域级台网中心的进一步扩建、新建,监控中心网络硬件设备、软件齐全,通讯网络大大加强,也使得大数据分析、处理、传输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强震动观测无人值守信息管理自动化成为一种可能.并且随着该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积累的强震观测记录也可建立强震观测数据仓库,并在数据仓库的基础进一步建立强震分析数据挖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 网络通讯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视域下三线建设调整之经验启示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彩华 姜大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我国大规模区域建设必须举国家之力,靠体制优势;我国区域发展布局不能非此即彼,要走协调发展之路;我国西部落后区域的发展要依靠其比较优势的发挥;改善区域布局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国区域发展应力求使国防安全原则与... 我国大规模区域建设必须举国家之力,靠体制优势;我国区域发展布局不能非此即彼,要走协调发展之路;我国西部落后区域的发展要依靠其比较优势的发挥;改善区域布局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国区域发展应力求使国防安全原则与区域经济建设规律有机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三线建设 三线调整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