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流床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干预性治疗的影响
1
作者 刘舒婷 李彦珊 +2 位作者 许玄 高玉茜 周静然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层流床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根据使用病床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病床)与试验组(层流床),每组40例。比较两组感染情况、发热时... 目的探究层流床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根据使用病床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病床)与试验组(层流床),每组40例。比较两组感染情况、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期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试验组感染率、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SAS评分、SDS评分、住院总时间及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使用层流床可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发热时间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时间,并能显著减少住院费用。另外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床 恶性血液病 骨髓抑制期 感染率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彦珊 刘秋玲 +3 位作者 袁海莲 孙岩峰 王军 苗丽霞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020-1021,共2页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单核/巨噬系统反应性疾病,以组织细胞良性、大量增生,伴有明显的吞噬血细胞现象为特征。
关键词 儿童 嗜血细胞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血细胞分离机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彦珊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血细胞分离机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 目的探讨采用血细胞分离机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血细胞分离机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肌酐、尿酸水平及治疗安全性、卡氏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细胞分离机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整体效果较优,可降低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细胞分离机 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 化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彦珊 张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7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72名血液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体验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护生综合素...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72名血液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体验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护生综合素质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血液内科护理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可尼贫血发病机制研究:FA-BRCA网络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彦珊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805-809,共5页
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疾病,基本特征为染色体的不稳定性,表现为细胞对DNA交联剂如丝裂霉素C(MMC)、二氧环丁烷(DEB)等高度敏感。目前已发现至少有13个亚型基因(FA-A、B、C、D1、D2、E... 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疾病,基本特征为染色体的不稳定性,表现为细胞对DNA交联剂如丝裂霉素C(MMC)、二氧环丁烷(DEB)等高度敏感。目前已发现至少有13个亚型基因(FA-A、B、C、D1、D2、E、F、G、I、J、L、M、N),其编码蛋白与乳腺肿瘤易感基因蛋白(BRCA1和BRCA2)组成一个复杂的功能网络,调节DNA损伤修复。FA基因突变导致DNA损伤修复功能受损,是FA的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同时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可尼贫血 FA—BRCA网络 DNA交联损伤 DNA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治疗114例获得性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书春 李彦珊 +7 位作者 陈晓娟 邹尧 杨文钰 刘天峰 周剑锋 曾慧敏 陈玉梅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93-797,共5页
为分析雄激素治疗儿童获得性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的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4例NSAA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了康力龙0.1mg/(kg.d)治疗。结果表明,15例(13.2%)... 为分析雄激素治疗儿童获得性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的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4例NSAA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了康力龙0.1mg/(kg.d)治疗。结果表明,15例(13.2%)患儿在中位时间12个月(2-72个月)获得了完全缓解;6例(5.3%)患儿在中位时间19个月(6-72个月)进展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其余93例患者(81.6%)仍处于NSAA状态。分析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诊断初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网织红细胞绝对(ARC)、血红蛋白,骨髓涂片中粒系/红系比例以及是否有输血依赖)与预后的关系发现,诊断初期伴输血依赖较无输血依赖患者更易进展为SAA(19.2%vs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诊断初期ARC低于50×109/L或ANC低于0.8×109/L易进展为SAA(8.1%vs0%)(p=0.029);(9.1%vs1.7%)(p=0.034),两者均低的患者更易进展为SAA(12.8%vs1.3%)(p=0.011)。结论 :给予康力龙治疗的NSAA患者有5.3%进展为SAA;诊断初期ARC最低值低于50×109/L和/或ANC最低值低于0.8×109/L的患者或初诊时有输血依赖的NSAA患者更易进展为S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雄激素 康力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27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的护理
7
作者 李彦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23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接受化疗治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54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被安置在普通病床,研究组27例被安置在层流床,并注意监测患者病情以及... 目的:分析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接受化疗治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54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被安置在普通病床,研究组27例被安置在层流床,并注意监测患者病情以及体温变化,给予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继发感染率、情绪焦虑例数、发热持续时间、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骨髓抑制期 层流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奥美拉唑防治儿童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108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扬 孙岩峰 +2 位作者 苗丽霞 李彦珊 刘秋玲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265-1267,共3页
目前,儿童恶性肿瘤的化疗具有重要作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化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健全,不能很好地理解... 目前,儿童恶性肿瘤的化疗具有重要作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化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健全,不能很好地理解及配合化疗,所以控制化疗引起的呕吐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儿童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托烷司琼 奥美拉唑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媛媛 苗丽霞 +7 位作者 孙岩峰 王军 李彦珊 刘红艳 袁海莲 张向兰 杨新吉 刘秋玲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712-715,720,共5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总结武警总医院儿科自2012-10至2014-01采用青蒿琥酯联合常规方案(联合治疗组)治疗晚期RB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方案(对照组)治疗的1...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总结武警总医院儿科自2012-10至2014-01采用青蒿琥酯联合常规方案(联合治疗组)治疗晚期RB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方案(对照组)治疗的11例晚期RB患儿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青蒿琥酯治疗晚期R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联合治疗组中4例眼内D、E期患儿中有2例成功保留眼球(50%),5例眼外期患儿中有2例获得手术机会(40%);对照组中7例眼内D、E期的患儿中仅有2例获得保眼机会(28.6%),3例眼外期患儿中有1例获得手术机会(33.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截至2015-02-01,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8.2个月和21.8个月,对照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8.4个月和21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患儿在给予青蒿琥酯期间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生命体征平稳。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青蒿琥酯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青蒿琥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儿童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苗丽霞 李明 +6 位作者 王亚峰 孙岩峰 王军 袁海莲 李彦珊 刘红艳 刘秋玲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934-937,940,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取30例D期后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15例行化疗(对照组),15例行CIK细胞输注联合化疗(联合...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取30例D期后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15例行化疗(对照组),15例行CIK细胞输注联合化疗(联合组)。在化疗前取联合组患儿自体外周血10~35 ml,体外扩增培养约10 d,隔天1次,分3次回输。观察患儿细胞回输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细胞回输前及回输后4周左右外周血血常规、生化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1)安全性良好,联合组患儿共接受46个周期的CIK细胞治疗,所有患儿在CIK细胞回输过程中及回输后生命体征稳定。在46个疗程138次的CIK细胞回输过程中,仅有3例次出现发热,24 h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心肌酶结果在细胞回输后未出现显著性变化。(2)在随访期间联合组患儿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73.3%,93.3%)均较对照组(67.7%,80%)提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联合组患儿均出现体力增加,食欲改善(P<0.05),联合组细胞免疫指标改善,CD4+CD25+比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进行自体CIK细胞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近期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对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宇婷 胡敏 +1 位作者 李彦珊 万文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2期3138-3139,共2页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外门2015年1-12月收治的200例甘露醇静滴治疗患者临床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透明辅料治疗,实验组接受水胶体敷料治疗,...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外门2015年1-12月收治的200例甘露醇静滴治疗患者临床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透明辅料治疗,实验组接受水胶体敷料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观察对象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留置针时间在48h以内,对照组留置针时间在24h左右;同时,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且静脉炎程度均为0级和Ⅰ级,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1%,且静脉炎程度在0~Ⅲ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甘露醇静滴时应用水胶体敷料,有助于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延长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甘露醇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侵犯肾脏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扬 王军 +4 位作者 孙岩峰 苗丽霞 袁海莲 李彦珊 刘秋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63-64,共2页
患儿男,1岁,因“易出汗1个月,右上腹肿块20余天”来我院就诊。2016年2月1日家属无意间发现患儿右腹部包块,约鸡蛋大小,质软,无压痛,未予任何处置。自2月22日开始,患儿右腹部包块逐渐增大,排气及排便后症状无缓解,遂于3月1日... 患儿男,1岁,因“易出汗1个月,右上腹肿块20余天”来我院就诊。2016年2月1日家属无意间发现患儿右腹部包块,约鸡蛋大小,质软,无压痛,未予任何处置。自2月22日开始,患儿右腹部包块逐渐增大,排气及排便后症状无缓解,遂于3月1日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肾脏 侵犯 儿童 腹部包块 右上腹肿块 患儿 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军 孙岩峰 +4 位作者 苗丽霞 袁海莲 李彦珊 刘红艳 刘秋玲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依据患儿全身情况和临床分期,对59例(75只患眼)RB患儿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对其疗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RB患儿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白瞳症3... 目的分析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依据患儿全身情况和临床分期,对59例(75只患眼)RB患儿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对其疗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RB患儿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白瞳症35例(60%),斜视12例(20%),结膜充血6例(10%),视力下降3例(5%),眼突3例(5%)。59例RB患儿眼内期3年生存率为90%(43/48),眼外期3年生存率为45%(5/11),总3年生存率为81%(48/59)。75只患眼总的保眼率为41.3%(31/75),其中A^C期的保眼率为100%,D期的保眼率为68%(17/25),E期的保眼率为13.8%(4/29);2例眼外期RB患儿因肿瘤巨大无法行手术治疗,9例眼外期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手术切除率为82%。结论 RB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3年生存率及保眼率,但E期患儿的眼球摘除率仍然很高,眼外期RB患儿的管理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个体化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引起口腔溃疡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辛洪霞 黄芬 +3 位作者 胡海珍 李彦珊 张玉 李国英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2期3034-3035,共2页
对30例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的病人进行亚叶酸钙(CF)解救的同时,给予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并严密观察和预防不良反应,结果发生口腔溃疡,Ⅰ度3例,Ⅱ度1例,Ⅳ度2例,其余未发生口腔溃疡。
关键词 口腔溃疡 甲氨蝶呤 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静然 万艳华 +2 位作者 熊苏云 胡海珍 李彦珊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常规化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按平时患者饮食习惯进食。观察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常规化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按平时患者饮食习惯进食。观察2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营养指标[体质指数(BMI)、BMI差值,血清前白蛋白、前白蛋白差值]和输悬浮红细胞率、输机采浓缩血小板率及临床疗效、并发症(感染、黏膜炎)发生率。结果干预2周后,干预组BMI及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MI差值、血清前白蛋白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感染、黏膜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总有效率、输悬浮红细胞率、输机采浓缩血小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不能提高化疗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肠内营养支持 饮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文静 孙岩峰 +5 位作者 刘秋玲 王军 苗丽霞 李彦珊 袁海莲 赵扬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分析未化疗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结果异常原因及与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儿科初治的2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生化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 目的分析未化疗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结果异常原因及与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儿科初治的2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生化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对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升高患儿运用质量法重新检测。结果所选病例中,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有17例,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活性升高者12例。12例CK-MB活性升高患儿经质量法重新检测CK-MB及HS-cTNT浓度,结果均为正常。结论神经母细胞瘤患JLCK-MB活性升高存在心肌受损以外因素,且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呈正相关;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肿瘤体积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酶MB 免疫抑制法 神经母细胞瘤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云 苗丽霞 +6 位作者 李彦珊 孙岩峰 王军 赵扬 金德奎 张向兰 刘秋玲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某三甲医院儿科2003-07至2014-12采用改良DAL-HX83/90方案初治的34例LCH患儿的病例及随访资... 目的分析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某三甲医院儿科2003-07至2014-12采用改良DAL-HX83/90方案初治的34例LCH患儿的病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其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采用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EFS的影响因素。结果 (1)诱导治疗有效率为82.4%(28/34),化疗结束初治有效率为88.2%(30/34)。(2)所有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13~155个月);患儿1、3、5年OS分别为100.0%、97.1%、93.7%,1、3、5年EFS分别为82.4%、70.3%、70.3%。全组复发率为26.5%(9/34),中位复发时间8个月(1~72个月)。(3)单因素分析显示,多系统受累(χ~2=10.213,P=0.001)和6周诱导治疗无效(χ~2=9.744,P=0.002)是影响LCH患儿EF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多系统受累是影响LCH患儿E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9.933,P=0.037]。结论改良DAL-HX83/90方案对于单系统、无脏器功能受损LCH患儿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耐受,但对于多系统脏器功能受损者复发率仍较高,疗效有待提高。多系统受累是影响LCH患儿E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DAL-HX83/90方案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医师在国际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18
作者 王军 孙岩峰 +5 位作者 苗丽霞 赵扬 李彦珊 刘红艳 袁海莲 刘秋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探讨儿科医师在国际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INSARAG指南和方法》为依据,结合三次赴国外灾害救援的实践和信息数据为基础,对儿科医师在国际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地位,以及儿科医师参与儿童医学救援的工作流程、职业道德、医疗... 探讨儿科医师在国际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INSARAG指南和方法》为依据,结合三次赴国外灾害救援的实践和信息数据为基础,对儿科医师在国际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地位,以及儿科医师参与儿童医学救援的工作流程、职业道德、医疗能力和媒体政策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归纳和整理。国际灾害儿童医学救援流程由5个阶段组成,即准备阶段、动员阶段、行动阶段、撤离阶段和总结阶段。国际灾害救援中儿科医师需要关注特殊的敏感问题,具备适合灾害现场救治特点的医疗能力,熟悉涉媒应注意的要点和禁止的事项。儿科医师是国际灾害医学救援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国际儿童医学救援有其特有的流程和内容,规范化的流程可以提高救援效率。熟悉国际灾害救援的敏感问题、掌握灾害现场儿童救治特点和了解涉媒的技巧,是完成救援任务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医学救援 儿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近期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秋满 李彦珊 +6 位作者 王军 苗丽霞 孙岩峰 刘红艳 袁海莲 张向兰 刘秋玲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近期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4至2015-04收治的14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NB患儿临床资料,观察^(18)F-FDG PET/CT对NB患儿疗效的评估及对复发...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近期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4至2015-04收治的14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NB患儿临床资料,观察^(18)F-FDG PET/CT对NB患儿疗效的评估及对复发、转移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14例NB患儿共行18例次^(18)F-FDG PET/CT检查,其中8例次显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FDG异常摄取增高灶,指导临床及时调整了治疗。^(18)F-FDG PET/CT改变了1例患儿分期,由初始Ⅳs期提高至Ⅳ期。4例复发患儿共17处病灶,^(18)F-FDG PET/CT对复发、转移病灶的检出率为88.2%(15/17),遗漏1处颅内微小转移灶和1例骨髓微小转移。结论^(18)F-FDG PET/CT对儿童NB近期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NB患儿随访的辅助检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儿童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伊世芹 李彦珊 +5 位作者 苗丽霞 孙岩峰 王军 刘红艳 杨新吉 刘秋玲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248-1251,1255,共5页
目的建立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模型,为研究RB新疗法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取出生第1天的CD1小鼠4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0只。设每组小鼠的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将RB-Y79细胞以4μl/只注射至右眼玻... 目的建立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模型,为研究RB新疗法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取出生第1天的CD1小鼠4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0只。设每组小鼠的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将RB-Y79细胞以4μl/只注射至右眼玻璃体腔内,A、B、C、D组注射的RB-Y79浓度分别是2.0×10^7/ml、3.0×10^7/ml、3.5×10^7/ml、4.0×10^7/ml。4组小鼠左眼均注射等量重悬细胞的溶剂;观察小鼠生长状态及移植瘤生长情况,并与对照眼比较,选择出最佳建模细胞浓度;取出的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注射RB-Y79细胞后,实验小鼠右眼可形成肿瘤,而对照眼左眼无肿瘤形成;注射的RB-Y79细胞浓度不同,成瘤率和存活率不同,第10天A、B、C、D组的成瘤率分别为20%、80%、100%和100%,存活率分别为100%、80%、80%和50%。C组3.5×10^7/ml为最佳建模浓度;移植瘤组织病理检查:右眼眼球结构被破坏。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质少;胞核大,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有1~2个以上核样结构。结论新生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RB-Y79细胞可成功建立RB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新生小鼠 视网膜母细胞瘤 移植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