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小静 蔺淑梅 +5 位作者 郑书琴 叶峰 张曦 邸莹 李岳礁 张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9-382,38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MGB1水平,并对其中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 目的初步探讨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MGB1水平,并对其中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7天、第14天血清HMGB1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同时进行相关化验指标的检测,根据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2002年标准版公式即:MELD分值=3.8×ln[胆红素(mg/dL)/18]+11.2×ln(INR)+9.6×ln[Cr(mg/dL)/88]+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对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MELD评分计算。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HBV感染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μg/L)分别为:14.29±4.01、49.68±7.72、61.92±15.42,重型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HBV感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HMGB1水平(μg/L)分别为:62.02±16.16、62.59±14.9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HMGB1水平与MELD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动态检测发现,死亡组患者入院后血清HMGB1水平持续下降,而存活组患者入院后血清HMGB1水平下降至第7天后出现再次上升趋势。结论 HMGB1可能与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清HMGB1水平与MELD评分及患者预后未见明显相关性;动态检测血清HMGB1水平,可能对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预测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乙型肝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肝脾硬度联合肝脂肪变性指数在诊断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郭芸蕾 阮骊韬 +5 位作者 党莹 白晓芳 陈红 王翔 李宁 李岳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16-420,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超声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量肝脾硬度联合肝脂肪变性指数(HSI)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肪肝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者... 目的:研究基于超声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量肝脾硬度联合肝脂肪变性指数(HSI)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肪肝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者,以上腹部CT平扫为参考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四组,比较SWE所测肝脏硬度(LS)、脾脏硬度(SS)及HSI在组间的差异,计算单个指标及联合指标诊断脂肪肝的ROC曲线。结果:LS、SS、HSI在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LS、SS、HSI鉴别相邻级别脂肪肝能力欠佳,因此进一步计算其检出中重度脂肪肝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95±0.030、0.730±0.041、0.788±0.036(P<0.05),诊断界值分别为7.35 kPa、23.65 kPa、36.32。进一步计算联合指标ROC曲线,LS+HSI的AUROC为0.904±0.028(P<0.05)、灵敏度88.3%、特异度87.0%;SS+HSI的AUROC为0.824±0.033(P<0.05),灵敏度75.0%,特异度77.2%。结论:SWE所测LS、SS联合HSI可准确检出中重度NAFLD,其中以LS+HSI诊断绩效最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基于超声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创预测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郭芸蕾 贾皑 +5 位作者 台明辉 李宁 李岳礁 种晔 张静 阮骊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2-896,共5页
目的使用灰阶、多普勒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等无创超声建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超声测量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主干内径和流速、脾脏长度(SL)、脾脏厚度(ST)、肝脏硬度(LS)、脾脏硬度(SS),随访至出现EV... 目的使用灰阶、多普勒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等无创超声建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超声测量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主干内径和流速、脾脏长度(SL)、脾脏厚度(ST)、肝脏硬度(LS)、脾脏硬度(SS),随访至出现EVB或截至2020年11月1日,根据随访结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组间有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纳入67例肝硬化,出血组15例,未出血组52例。两组ST、SL、LS、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8、-2.732、-2.423、-2.784,P<0.05)。回归分析发现:ST和SS为独立危险因素(OR=1.063、1.123,P<0.05),建立回归模型(SSST)=0.116×SS+0.061×ST-7.481。LS、SL、SS、ST、SSST预测EVB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0.733、0.737、0.753、0.867,界值分别为16.5 kPa、132.5 mm、28.4 kPa、45.0 mm、-0.94,敏感度分别为66.7%、100.0%、60.0%、93.3%、73.3%,特异度分别为80.8%、46.2%、82.7%、53.8%、90.4%。结论超声测得SL<132.5 mm、ST<45.0 mm可排除EVB的发生,基于ST和SS的超声无创预测模型SSST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和高度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苏丹超声诊断教学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尚安 李宁 +5 位作者 张艳利 李岳礁 王斐倩 赵巧玲 白筠菲 阮骊韬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为提高援外教学效果,针对援外带教工作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教学任务繁重和教学时间紧迫以及学生差异等问题,提出加强公共语言与专业语言的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准确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理论与实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等方法... 为提高援外教学效果,针对援外带教工作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教学任务繁重和教学时间紧迫以及学生差异等问题,提出加强公共语言与专业语言的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准确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理论与实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等方法,来提高临床超声教学水平,以期为我国今后的援外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外医疗 超声诊断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素α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机制
5
作者 杨雪亮 蔺淑梅 +6 位作者 叶峰 唐甜甜 李岳礁 孔颖 张曦 刘小静 张健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1972年Goldstein等[1]首次从牛的胸腺中分离并提纯胸腺素α1(Tα1),发现Tα1可以诱导和促进T细胞分化和成熟,减少T细胞凋亡[2],促进IFN-γ、IL-1、IL-2、IL-10和TNF-α的生成[3],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4],刺激巨噬细胞分化,减... 1972年Goldstein等[1]首次从牛的胸腺中分离并提纯胸腺素α1(Tα1),发现Tα1可以诱导和促进T细胞分化和成熟,减少T细胞凋亡[2],促进IFN-γ、IL-1、IL-2、IL-10和TNF-α的生成[3],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4],刺激巨噬细胞分化,减少骨髓抑制[5]。随着对胸腺素认识的深入,已逐渐将该药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人工合成28个氨基酸的Tα1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肿瘤和感染[6-7]。1995年Tα1开始进行乙型肝炎Ⅲ期临床实验[8],后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治疗。现就Tα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机制和疗效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Α1 病毒性肝炎 治疗 疗效 Ⅲ期临床实验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免疫缺陷性疾病 T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