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施工区上游过渡段交通冲突分析
1
作者 张雪萍 李家儒 +2 位作者 蒋瑜阳 李涵沂 高建平 《交通工程》 2025年第2期56-63,共8页
为研究涉路施工作业区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之间相互影响,本文以需要封闭内侧车道的涉路施工合流风险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涉路施工交通特性下的元胞自动机,选取上游过渡区长度、货车比例、限速值以及交通量等作为仿真参数,对封内车道路... 为研究涉路施工作业区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之间相互影响,本文以需要封闭内侧车道的涉路施工合流风险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涉路施工交通特性下的元胞自动机,选取上游过渡区长度、货车比例、限速值以及交通量等作为仿真参数,对封内车道路段进行交通仿真试验,对路段的追尾冲突和换道冲突进行研究。根据车辆距离碰撞时间(TTC-Time To Collision)和后侵入时间(PET-Post Encroachment Time)在施工区特性下的阈值,并分析4个因素对涉路合流冲突影响程度大小,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作业区交通安全的影响依次为:交通量>过渡区长度>限速大小>货车比例;并建立交通冲突风险指数值(M_(tc))与交通量、过渡区长度、限速大小和货车比例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对提高涉路施工封闭内车道交通安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对改进施工区交通组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施工区 交通仿真 交通冲突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青霉诱导子对红豆杉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家儒 刘曼西 +1 位作者 曹孟德 王君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8-82,共5页
在红豆杉培养红胞中,桔青霉诱导子促进紫杉醇的合成。将培养6—7d的桔青霉菌丝体的粗提物,以50μg碳水化合物/ml培养液的浓度加入到处于指数生长期末期的红豆杉培养细胞中,诱导子促进紫杉醇合成的作用最大。高压灭菌处理2... 在红豆杉培养红胞中,桔青霉诱导子促进紫杉醇的合成。将培养6—7d的桔青霉菌丝体的粗提物,以50μg碳水化合物/ml培养液的浓度加入到处于指数生长期末期的红豆杉培养细胞中,诱导子促进紫杉醇合成的作用最大。高压灭菌处理20—90min,不影响诱导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青霉 诱导子 紫杉醇 细胞培养 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红豆杉培养细胞中紫杉醇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家儒 管志勇 +2 位作者 刘曼西 吴振斌 王君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用Cu2+对红豆杉(Taxuschinensis)培养细胞中紫杉醇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20d即指数生长期末,每1L细胞悬浮培养物中加入30μmolCuCl2,Cu2+促进紫杉醇形成的作用最大。添... 用Cu2+对红豆杉(Taxuschinensis)培养细胞中紫杉醇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20d即指数生长期末,每1L细胞悬浮培养物中加入30μmolCuCl2,Cu2+促进紫杉醇形成的作用最大。添加CuCl2对红豆杉细胞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引起培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培养基pH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细胞培养 紫杉醇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体物对红豆杉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家儒 曹孟德 +3 位作者 刘曼西 陈辉蓉 吴振斌 王君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6-360,共5页
本文报道了添加7 种紫杉醇前体物/调节物后,红豆杉( T.chinensis(Pilger) Rehd)TC158 细胞系的反应。在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25 天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乙酸钠、苯甲酸钠、L- 苯丙氨酸、甘氨酸、... 本文报道了添加7 种紫杉醇前体物/调节物后,红豆杉( T.chinensis(Pilger) Rehd)TC158 细胞系的反应。在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25 天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乙酸钠、苯甲酸钠、L- 苯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α- 蒎烯、松节油。试验结果表明,各前体物对红豆杉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物 紫杉醇 生物合成 细胞培养 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青霉中紫杉醇诱导子对红豆杉细胞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家儒 刘曼西 +2 位作者 曹孟德 王君健 田廷亮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26,22,共5页
在红豆杉细胞培养第20d时,加入桔青霉紫杉醇诱导子处理5d及10d后,细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强,培养基pH值降低,细胞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电泳扫描图谱中出现新的谱带,原有个别谱带强度发... 在红豆杉细胞培养第20d时,加入桔青霉紫杉醇诱导子处理5d及10d后,细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强,培养基pH值降低,细胞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电泳扫描图谱中出现新的谱带,原有个别谱带强度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桔青霉 诱导子 细胞培养 代谢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单细胞克隆的建立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家儒 唐晓红 +1 位作者 黄鲲 王君健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3期8-10,共3页
本文报道了红豆杉单细胞克隆的建立过程。在红豆杉细胞克隆中使用悬浮培养10—15天的细胞培养物分离单细胞进行看护培养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红豆杉 单细胞克隆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剂及培养基组成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曹孟德 李家儒 +1 位作者 秦东春 王君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本文报道了培养基的组成及添加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吸附剂活性炭及XAD - 2后 ,香荚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 ,而且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 - 2 ;香荚兰细胞在全组成的MS培养基中香兰素含量... 本文报道了培养基的组成及添加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吸附剂活性炭及XAD - 2后 ,香荚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 ,而且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 - 2 ;香荚兰细胞在全组成的MS培养基中香兰素含量均低于由矿物质盐组成培养基中的含量。可以考虑采用二步培养法来培养香荚兰细胞及产生香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英兰 香兰素 吸附剂 细胞悬浮培养 培养基 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方法测定滇重楼内生真菌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6
8
作者 曹晓冬 李家儒 +3 位作者 周立刚 徐利剑 李静 赵江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20-1023,共4页
采用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滇重楼内生真菌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该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品,其检测结果与薄层层析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这为高效筛选产薯蓣皂苷元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ELISA 薯蓣皂苷元 滇重楼 内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曹孟德 李家儒 王君健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0,32,共4页
该文报道了碳源、氮源及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比葡萄糖及果糖更适合作香荚兰细胞生长及产生香兰素的碳源,最佳蔗糖浓度为5%;当培养基中仅含KNO3,则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香兰素的形成,培... 该文报道了碳源、氮源及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比葡萄糖及果糖更适合作香荚兰细胞生长及产生香兰素的碳源,最佳蔗糖浓度为5%;当培养基中仅含KNO3,则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香兰素的形成,培养液中去掉KNO3仅含NH4NO3时,细胞生长和香兰素形成均被抑制;培养基添加吸附剂后,香美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2,而且活性炭用量增加,香兰素的产量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美兰 香兰素 悬浮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物及前体物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孟德 李家儒 王君健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未经高温处理的黑曲霉诱导物对香荚兰细胞培养产生香兰素有促进作用 ;苯丙氨酸有利于香荚兰细胞生长 ,但对香兰素的合成无影响 ;阿魏酸则减缓细胞生长 ,明显促进香兰素的合成 ,但其浓度不宜高于 5mmol/L。
关键词 香英兰 香兰素 悬浮培养 诱导物 前体物 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盾叶薯蓣叶片活性氧代谢与膜脂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春桥 李家儒 朱广慧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研究了多效唑 (Paclobutrazol,PBZ)对正常生长状况和干旱胁迫下盾叶薯蓣叶片中活性氧代谢与膜脂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多效唑处理的盾叶薯蓣叶片在正常生长状况下超氧物自由基 (O2 )产生速率比对照降低了 14 .5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研究了多效唑 (Paclobutrazol,PBZ)对正常生长状况和干旱胁迫下盾叶薯蓣叶片中活性氧代谢与膜脂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多效唑处理的盾叶薯蓣叶片在正常生长状况下超氧物自由基 (O2 )产生速率比对照降低了 14 .5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 (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 (Puaiacol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35 .9、15 .2和 2 5 .0 % ,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 )的含量比对照降低了 4 4 .9% ,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3.9和 12 .3%。而在干旱胁迫下 ,多效唑处理均显著抑制了 O2 和 MDA的产生 ,SOD、CAT、POD活性的降低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盾叶薯蓣 活性氧代谢 膜脂过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素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广慧 李家儒 肖春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薯蓣皂素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随处理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别。0 .5 mg/ L 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处理后的油菜幼苗下胚轴伸长 ,干鲜重增加 ,并且子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Ca2 + ... 薯蓣皂素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随处理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别。0 .5 mg/ L 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处理后的油菜幼苗下胚轴伸长 ,干鲜重增加 ,并且子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Ca2 + - ATP酶的活性都高于对照 ,这表明适度的薯蓣皂素有利于油菜生长和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薯蓣皂素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CA2+-ATP酶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荚兰脱分化过程中大分子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孟德 秦东春 +1 位作者 李家儒 王君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就香荚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脱分化的核酸、蛋白质及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作了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 ,脱分化过程中DNA含量呈相对下降 ,RNA含量上升 ,总核酸含量呈上升趋势 ,蛋白质呈缓慢上升趋势 ;淀粉则呈现一个积累。
关键词 香荚兰 组织培养 脱分化 大分子物质 核酸 蛋白质 淀粉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细胞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志华 李家儒 刘玉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2期197-203,共7页
本文报道了小黑杨(Populus xiaohei T.S.Hwang ex C.Wang et Tung)细胞培养及植株再生过程,包括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单细胞分离及培养、愈伤组织的再形成及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①悬浮细胞的质量是影响细胞培养的根本因子... 本文报道了小黑杨(Populus xiaohei T.S.Hwang ex C.Wang et Tung)细胞培养及植株再生过程,包括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单细胞分离及培养、愈伤组织的再形成及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①悬浮细胞的质量是影响细胞培养的根本因子,它主要决定于愈伤组织的质量和振荡培养时间。小黑杨三种类型愈伤组织中只有类型Ⅱ,即淡黄色,表面干燥、疏松的颗粒状愈伤组织适于制备悬浮细胞液,振荡时间一般3—5d。②用液体—固体双层培养法进行小黑杨细胞培养是一成功的尝试。MS培养基大量元素浓度、2,4-D浓度、培养基的pH值是影响细胞分裂生长的重要因子。最佳培养基为附加2,4-D 2mg/L,KT 2mg/L和2%蔗糖的改良MS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③细胞培养再形成的愈伤组织转到分化培养基后能整齐一致地转变成类型Ⅰ愈伤组织,分化率和生根率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素对油菜幼苗生长及内源IAA和GA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朱广慧 李家儒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6-258,共3页
油菜幼苗在二叶一心期经,0.5mg/L的薯蓣皂素喷施处理后,幼苗生长受到促进,苗高增加、叶片增大.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经适当浓度的薯蓣皂素处理,油菜叶片生长素(IAA)、赤霉素(GA)含量增加.薯蓣皂素... 油菜幼苗在二叶一心期经,0.5mg/L的薯蓣皂素喷施处理后,幼苗生长受到促进,苗高增加、叶片增大.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经适当浓度的薯蓣皂素处理,油菜叶片生长素(IAA)、赤霉素(GA)含量增加.薯蓣皂素处理可能通过提高油菜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进而促进油菜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素 幼苗生长 赤霉素 油菜叶片生长素 甾类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JS b电子计数器的改造及成功应用
16
作者 李家儒 《大氮肥》 CAS 1999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叙述对DJSb 电子计数器进行的部分重要改造,使之成为技术性能比原来高得多的GDJS1 光电计数器。该光电计数器在建峰化工总厂尿素袋装码头商务计量交接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计数器 改造 计量 DJS-b 尿素 袋装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素免疫原的合成及其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江丽 李家儒 何骥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3-786,共4页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icyclohexylcarbodiimide,DCC)法和水溶性碳二亚胺[1 ethyl 3 (3 dimethy laminopropyl)carbodiimidehydrochloride,EDC]法,分别将琥珀酸酐化的薯蓣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 bumin,BSA)偶联,得到不同的...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icyclohexylcarbodiimide,DCC)法和水溶性碳二亚胺[1 ethyl 3 (3 dimethy laminopropyl)carbodiimidehydrochloride,EDC]法,分别将琥珀酸酐化的薯蓣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 bumin,BSA)偶联,得到不同的免疫原,通过免疫获得兔多克隆抗体,用间接竞争性Dot ELISA方法分析比较这两种免疫原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DCC法合成的薯蓣皂素免疫原免疫效果优于EDC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素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法 水溶性碳二亚胺法 偶联 多克隆抗体 DOT-ELISA 免疫原 合成 淄体激素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油菜幼苗侧根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柯莹 李家儒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将品质均一的油菜(BrassicanapusL.)种子播在加入0、0.08、0.40、2.00和10.00μmol/L等不同浓度水杨酸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水杨酸对油菜幼苗的侧根发生及内源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添加0.40μ... 将品质均一的油菜(BrassicanapusL.)种子播在加入0、0.08、0.40、2.00和10.00μmol/L等不同浓度水杨酸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水杨酸对油菜幼苗的侧根发生及内源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添加0.40μmol/L水杨酸,油菜幼苗的侧根发生量比对照明显增多,侧根发生量比对照增加47.8%,油菜幼苗的茎叶和根部生长素含量都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而脱落酸含量则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由此表明,水杨酸可能通过调节内源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变化,进而影响油菜幼苗侧根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水杨酸 侧根发生 生长素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菊叶薯蓣中薯蓣皂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Sabake T Diarra 李恒 +4 位作者 王丽娟 杨昊 杨天龙 姜益泉 李家儒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5年第2期29-34,37,共7页
薯蓣皂素为甾体激素药物合成起始原料,主要来源于菊叶薯蓣等薯蓣属植物的块茎或根状茎,因而关于提高菊叶薯蓣中薯蓣皂素含量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水杨酸处理菊叶薯蓣的离体植株,研究其对薯蓣皂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00μmol&#... 薯蓣皂素为甾体激素药物合成起始原料,主要来源于菊叶薯蓣等薯蓣属植物的块茎或根状茎,因而关于提高菊叶薯蓣中薯蓣皂素含量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水杨酸处理菊叶薯蓣的离体植株,研究其对薯蓣皂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00μmol·L-1的水杨酸处理使薯蓣皂素积累量最大,且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表达发现,除了法尼基二磷酸(FPP)基因,水杨酸增强菊叶薯蓣角鲨烯合酶(SQS)基因、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环阿屯醇合成酶(CAS)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提高菊叶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揭示水杨酸促进薯蓣皂素生物合成的机制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菊叶薯蓣 薯蓣皂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刀菌诱导子对盾叶薯蓣离体培养物中薯蓣皂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娟 陈路 +1 位作者 毛群星 李家儒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研究了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诱导子对盾叶薯蓣离体培养物中薯蓣皂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诱导子糖含量达到30 mg GE/L时能使薯蓣皂素的含量明显提高;薯蓣皂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镰刀菌诱导子处理后的第35 d,达到对照的2... 研究了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诱导子对盾叶薯蓣离体培养物中薯蓣皂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诱导子糖含量达到30 mg GE/L时能使薯蓣皂素的含量明显提高;薯蓣皂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镰刀菌诱导子处理后的第35 d,达到对照的2倍左右;盾叶薯蓣离体培养物PPO、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添加诱导子后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诱导子 薯蓣皂素 多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