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宏良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经验
1
作者 文孝男 李宏良(指导)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191-194,共4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膜缺陷的疾病,临床以血管内溶血发作,血红蛋白尿,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李宏良教授认为,该病以正虚(脾肾亏虚)为本,湿、毒、瘀为标,扶正祛邪为PNH的...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膜缺陷的疾病,临床以血管内溶血发作,血红蛋白尿,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李宏良教授认为,该病以正虚(脾肾亏虚)为本,湿、毒、瘀为标,扶正祛邪为PNH的治疗总则,补益脾肾、扶助正气为根本,辅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临证时应根据疾病所处的阶段而有所侧重。从脾肾论治PNH,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扶正 祛邪 李宏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治疗老年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个案报道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新 文孝男 +2 位作者 黄泳立 林波 李宏良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0期128-128,I0001-I0005,共6页
目的为榄香烯治疗白血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1例老年(65岁)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复发后用榄香烯治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的过程,结合文献分析探索该方案的有效性及榄香烯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该患者确诊后曾使用多... 目的为榄香烯治疗白血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1例老年(65岁)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复发后用榄香烯治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的过程,结合文献分析探索该方案的有效性及榄香烯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该患者确诊后曾使用多种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方案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多次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且疾病出现复发。使用榄香烯治疗后,原始细胞消失,微小残留病变持续阴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既往研究表明,榄香烯可通过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性等机制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结论榄香烯可能通过调节多种关键信号通路治疗白血病,但具体机制和相关靶点尚未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老年 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病例分析 文献分析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宏良 田华琴 +7 位作者 曾荣香 梁贵文 黄小青 陈学彰 王斌 杨耀林 王艳杰 黄泳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华蟾素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华蟾素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1不同浓度华蟾素对RPMI 8226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的作用效果增强;2不同浓度华蟾素(0.0625、0.125、0.25、0.5μg/m L)作用于RPMI 8226细胞72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92±1.59)%、(19.17±2.10)%、(19.43±2.63)%和(27.47±3.39)%,与对照组(2.98±0.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μg/m L浓度华蟾素凋亡率高于其于各组(P<0.01);3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华蟾素作用于RPMI 8226细胞72h,细胞上清中IL-6及VEGF水平下降,其中高浓度华蟾素组(0.25及0.5μg/m L)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低浓度组(0.0625及0.125μg/m L)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在体外具有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与其直接细胞毒作用及诱导凋亡有关,降低瘤细胞分泌IL-6及VEGF的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多发性骨髓瘤 增殖 凋亡 白细胞介素-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对H22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及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宏良 田华琴 +5 位作者 黄泳立 梁贵文 黄小青 陈学彰 王斌 王艳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对H22荷瘤小鼠免疫状态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槐耳颗粒对照组A及高剂量组A、中剂量组A、低剂量组A,除空白对照组A外,以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建立肝癌模型,造...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对H22荷瘤小鼠免疫状态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槐耳颗粒对照组A及高剂量组A、中剂量组A、低剂量组A,除空白对照组A外,以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建立肝癌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给药:空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分别喂蒸馏水,槐耳颗粒对照组A喂槐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A分别喂疏肝清热消积颗粒18.75、12.5、6.25 g/kg,14 d后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取脾脏细胞以MTT法测定Con A诱导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另取昆明种小鼠36只,同样造模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B、阴性对照组B、槐耳颗粒对照组B及高剂量组B、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B,按以上方法给药14 d后观察生存期。结果免疫情况:阴性对照组A CD3^+/总单个核细胞较空白对照组A低(P<0.05);疏肝清热消积颗粒高剂量组A CD3^+/总单个核细胞、CD3^+CD4^+/CD3^+、CD3^+CD8^+/CD3^+比阴性对照组A高(P<0.05);高剂量组A、空白对照组A 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生存期:高剂量组B荷瘤小鼠生存期较阴性对照组B长(P<0.05);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B、槐耳颗粒对照组B荷瘤小鼠生存期较阴性对照组B均有一定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疏肝清热消积颗粒可能可以改善H22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从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清热消积颗粒 肝癌 H22细胞 T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益肾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宏良 黄小青 +3 位作者 陈学彰 王斌 杨耀林 曾荣香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21例患者予滋阴益肾中药汤剂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检测患者外周血活化的T细胞亚群比例(CD3+/HLADR+)的变化,检测血常规,观察不良...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21例患者予滋阴益肾中药汤剂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检测患者外周血活化的T细胞亚群比例(CD3+/HLADR+)的变化,检测血常规,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2%;难治性ITP患者CD3+/HLADR+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采用滋阴益肾法治疗后趋于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除5例患者出现腹泻外,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滋阴益肾法对难治性ITP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可作为难治性ITP治疗的方法之一。使异常激活的T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可能是滋阴益肾法起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难治性 滋阴益肾法 活化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癌理通外敷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肝区癌痛3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宏良 田华琴 +5 位作者 陈银菘 梁贵文 黄小青 黄志庆 张玉萍 李兴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癌理通外敷联合奥施康定口服治疗中、重度肝区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组随机化、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将7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予癌理通外敷联合奥施康定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外敷联合奥... 目的:观察中药癌理通外敷联合奥施康定口服治疗中、重度肝区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组随机化、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将7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予癌理通外敷联合奥施康定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外敷联合奥施康定治疗。比较2组镇痛疗效、所需奥施康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镇痛起效时间治疗组为45.7min,对照组为47.3min。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镇痛维持时间治疗组为(13.65±1.73)h,对照组为(11.37±2.04)h,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各程度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所需奥施康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癌理通外敷治疗中、重度肝区癌痛可以增加奥施康定镇痛的维持时间,减少奥施康定的使用剂量,对镇痛早期难以耐受奥施康定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外治法 癌理通 奥施康定
原文传递
清毒片和hTERT反义核酸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宏良 曾荣香 +4 位作者 陈鹏 丘和明 余寿益 黄小青 陈学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清毒片联合端粒酶逆转录酶反义核酸(hTERT ASODN)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分别加入清毒片、hTERT ASODN、清毒片加hTERT ASODN,取培养24、48、72h的细胞,采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 目的:探讨清毒片联合端粒酶逆转录酶反义核酸(hTERT ASODN)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分别加入清毒片、hTERT ASODN、清毒片加hTERT ASODN,取培养24、48、72h的细胞,采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加入阿糖胞苷组为阳性对照,未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结果:清毒片、hTERT ASODN(0.5μmol/L)、阿糖胞苷(10μmol/L)均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增强;HL-60细胞增殖抑制率及诱导凋亡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阿糖胞苷组>清毒片加hTERT ASODN组>hTERT ASODN组>清毒片组;清毒片加hTERT ASODN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明显高于单独使用清毒片或hTERT ASODN(P<0.05)。结论:清毒片与hTERT ASODN联合对于抑制HL-60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毒片 端粒酶逆转录酶反义核酸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11/T 1478—202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管控》解读
8
作者 徐亚博 代宝乾 +2 位作者 李宏良 周扬凡 邓兵兵 《安全》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好地理解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478—202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管控》的内容,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本文介绍该标准的修订背景,解读主要内容并提出实施建议。标准修订基于近年来北京市风险评估工作... 为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好地理解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478—202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管控》的内容,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本文介绍该标准的修订背景,解读主要内容并提出实施建议。标准修订基于近年来北京市风险评估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风险管理的最新要求,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工作过程、风险管控、风险监测与更新等章节内容,以及风险矩阵分析法和高后果安全生产风险源清单等附录,体现了风险管理由评估向全流程管控,由静态评估向动态评估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风险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益肾法防治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宏良 谢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X期83-83,86,共2页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防治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疗效。方法:将62例激素减撤阶段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激素减撤反跳率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32例,治疗后4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12.5%...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防治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疗效。方法:将62例激素减撤阶段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激素减撤反跳率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32例,治疗后4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12.5%,对照组30例,治疗后10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3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益肾法可以稳定ITP患者激素减撤时血小板数,减少反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益肾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激素减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得安与氯沙坦对慢性肝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宏良 王锁荣 +4 位作者 张东军 马志俊 吴春芳 徐晖 孙志坚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5-1006,1008,共3页
对46例慢性肝病(包括17例中度慢性肝炎、14例代偿期肝硬化、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基础状态下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并对其中24例患者作了速尿激发试验,12例作了心得安抑制试验,14例作... 对46例慢性肝病(包括17例中度慢性肝炎、14例代偿期肝硬化、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基础状态下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并对其中24例患者作了速尿激发试验,12例作了心得安抑制试验,14例作了氯沙坦抑制试验。研究心得安与氯沙坦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便为肝硬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果:慢性肝炎中度(CH-中度)和肝硬化代偿期(CLC)患者血浆AT-Ⅱ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而Ald醛固酮显著增高;失代偿性肝硬化(DLC)伴腹水患者血浆AT-Ⅱ、Ald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AT-Ⅱ为190.90±147.48 vs 46.65±5.27 ng/ml,Ald为568.00±70.70 vs 86.00±37.50 ng/ml);经速尿激发后,所有受试者血浆AT-Ⅱ、Ald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口服心得安以后,血浆AT-Ⅱ均显著下降;但口服氯沙坦以后,血浆AT-Ⅱ则显著上升。提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和Ald水平显著升高,与腹水形成有密切关联;速尿可刺激肾素释放,升高血浆AT-Ⅱ、Ald水平,故不宜滥用;心得安与氯沙坦可分别作用于β受体(βR)和AT-Ⅱ1型受体(AT-Ⅱ1R),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在肝硬化治疗中可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得安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联合益肝灵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宏良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363-366,共4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BR)联合益肝灵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符合MS合并NASH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 目的研究黄连素(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BR)联合益肝灵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符合MS合并NASH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黄连素和益肝灵治疗,对照组用阿卡波糖和益肝灵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血脂(TG、TC、HDL-C、LDL-C)和肝功能(GGT、ALT、AST)。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Hb A1C、FINS、FPG、2h PG、IRI、血脂和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和6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联合益肝灵治疗MS合并NASH是有效、安全、可靠的,并且费用低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黄连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及黄芪注射液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宏良 杨恒 +1 位作者 陈海生 田华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分别采用单纯化疗和化疗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的肺癌患者,2组患者均采用日本Sysmex XT-1800i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化疗前后血小板(PLT)...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分别采用单纯化疗和化疗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的肺癌患者,2组患者均采用日本Sysmex XT-1800i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化疗前后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观察并比较血小板参数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单纯化疗组与化疗加黄芪注射液组间的差异。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肺癌患者PLT、MPV、PCT较正常人高(P<0.01),而PDW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单纯化疗后肺癌患者PLT、MPV、PCT明显下降,其最低值与化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DW无明显变化(P>0.05);化疗第21天,PLT、MPV、PCT、PDW值升高,与化疗最低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加黄芪组血小板下降最低值、MPV及PCT值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化疗第21天恢复期PLT、PCT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而PDW、MPV变化不如单纯化疗组明显(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参数对于了解肺癌化疗患者骨髓造血情况有一定意义。应用黄芪注射液能保护骨髓造血功能,防止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小板参数 化疗 黄芪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宏良 皮持衡 +3 位作者 贺支支 徐友妹 陈人骏 曾荣香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5期845-847,共3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介素 6(IL 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肾衰泄浊汤治疗43例CRF患者8周,用放射免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 α、IL 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介素 6(IL 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肾衰泄浊汤治疗43例CRF患者8周,用放射免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 α、IL 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时检测3 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1、CRF患者血清TNF α及IL 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2、CRF患者经肾衰泄浊汤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均得以改善,其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3、治疗后CRF患者血清TNF α及IL 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P <0 0 1,P <0 0 5 )。结论:1、TNF α及IL 6在CRF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2、肾衰泄浊汤对CRF的治疗有确切疗效;3、降低CRF患者血清TNF α与IL 6水平可能是肾衰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泄浊汤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CIK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宏良 黄泳立 +1 位作者 杨耀林 田华琴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肺癌患者30例,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常规加入CIK细胞时,实验组加入肺积方扶正组份含药血清,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小鼠... 目的:探讨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肺癌患者30例,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常规加入CIK细胞时,实验组加入肺积方扶正组份含药血清,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小鼠血清。检测并比较两组CIK细胞免疫表型、CI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在细胞培养的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中CD3^+、CD56^+细胞百分比比较有差异,P<0.05。(2)效靶比为5∶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13.42±3.74)%和(12.78±3.75)%,P>0.05;效靶比为10∶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24.42±4.67)%和(21.89±5.32)%,P<0.01;效靶比为20∶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54.65±8.15)%和(50.06±9.12)%,P<0.05。结论:肺积方拆方之扶正组份天冬、薏苡仁、北沙参有助于提高CIK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可能在提高免疫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积方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肾脏疾病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宏良 陈怡宏 曾荣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肾脏疾病 细胞因子 中医药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宏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7期2507-2508,共2页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乙型肝炎疾病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戊型肝炎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重叠急性戊型肝炎50例,通过对本次研究对象检测资料...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乙型肝炎疾病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戊型肝炎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重叠急性戊型肝炎50例,通过对本次研究对象检测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ALT、ALB、TB、AST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重叠型疾病患者与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都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而凝血时间都在变长,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戊型肝炎疾病对乙型肝炎感染患者肝脏系统以及其预后存在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功能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中医病机及临床辨治
17
作者 李宏良 李强 皮持衡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5-816,共2页
从中医角度就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的病理机理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该病的病理关键为气虚不摄、热灼血络、瘀血阻络;治疗上须依据患者临床表现,辨清其病机关键而分别施治。该文同时探讨了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病症处理及善后调护。
关键词 慢性肾衰合并出血 中医病机 辨证施治 调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研究近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宏良 《江西中医药》 2003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素-1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衰竭 中医辩证 川芎嗪 大黄素 复方大黄注射液 利肾口服液 坚肾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医证型与hTERT mRNA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19
作者 李宏良 谢斌 《中医研究》 2007年第8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hTERT mRNA表达的中医本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2例不同证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异同。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急性白血病患...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hTERT mRNA表达的中医本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2例不同证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异同。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急性白血病患者hTERT mRNA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瘀血痰结型<气阴两虚型<毒热炽盛型。其中毒热炽盛型和瘀血痰结型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T mRNA的高表达可能反映了白血病毒热炽盛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中医证型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症肝炎低钠血症的临床转归分析
20
作者 李宏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重症肝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转归,探讨其发生原因,加强临床医生对低钠血症及其他并发症防治的重视。方法:采用RA-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7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血清钠浓度,其中42例合并低钠血症(占73.68%),分析其转归... 目的:分析慢性重症肝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转归,探讨其发生原因,加强临床医生对低钠血症及其他并发症防治的重视。方法:采用RA-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7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血清钠浓度,其中42例合并低钠血症(占73.68%),分析其转归。结果: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电解质紊乱难以纠正,预后较差,且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轻中度低钠者(P<0.05)。结论: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预后与低钠血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应积极纠正和改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低钠血症和其他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症肝炎 低钠血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