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郑娜 丁晶 +10 位作者 李孟汉 杜元灏 许迎春 吴江莹 吴潇哲 郭睿婧 田珍 何润东 黄迪 李培雯 刘婉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动脉取栓术治疗,试验组在动脉取栓术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GV20)、风池(GB20)、内关(PC6)...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动脉取栓术治疗,试验组在动脉取栓术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GV20)、风池(GB20)、内关(PC6)、曲池(PC6)、三阴交(SP6)、足三里(ST36)、太冲(LR3),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发病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发病90 d时mRS评分为0~2、0~3分的分布比例、发病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结果]发病第90天时试验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90天时试验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两组患者BI评定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疗效优于单纯动脉取栓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动脉取栓术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针刺手法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孟汉 鲁海 +2 位作者 杜元灏 郑娜 孟智宏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近10年针刺手法量学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收集整理从2010年1月—2019年10月的针刺手法量学以及针刺量效关系的文献,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方面... 目的:探讨近10年针刺手法量学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收集整理从2010年1月—2019年10月的针刺手法量学以及针刺量效关系的文献,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研究进展和一般规律。结果:通过筛选,最终获得针刺手法量学的文献40篇,其中中文36篇、英文4篇。不同针刺手法量学参数在效应指标上确实存在差异,初步反应出强量学参数效应优于弱量学参数,但针刺手法量效作用规律仍不明确。结论:在今后研究中,规范针刺量学参数,针对某一具体病证开展量效作用研究,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寻求针刺手法量学的安全性边界,从而明确针刺量学参数的量效作用规律,指导临床,使针刺疗法更具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量学 量效关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手法对家兔穴区组织损伤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孟汉 郭茂娟 +5 位作者 汤德安 朱鹏州 周龙飞 裴启秀 李飞 周桂桐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3种基本操作手法(提插、捻转、提插捻转复合手法)对家兔穴区组织造成损伤形态计量学影响。[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入提插组,捻转组,提插捻转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对家兔足三里穴分别施3种操作手法,每日操作1次,行针时...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3种基本操作手法(提插、捻转、提插捻转复合手法)对家兔穴区组织造成损伤形态计量学影响。[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入提插组,捻转组,提插捻转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对家兔足三里穴分别施3种操作手法,每日操作1次,行针时间1 min,共10次。计数穴区炎细胞数量;观察组织苏木精-伊红素(HE)染色和Masson染色后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3组针刺组炎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提插组神经损伤最轻,捻转组和提插捻转组出现的神经损伤较重。[结论]在不影响针感的前提下,在有神经干分布的穴位上针刺操作时采用单一提插法,可以减轻对神经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提插 捻转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1
4
作者 李孟汉 郭义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10期69-72,共4页
对穴位注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穴位注射特点,分析影响因素,探索作用机理,对穴位注射临床应用进行展望,并从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角度提出实验中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以及今后研究方向。穴位注射的研究将推动多个学科的发展,会开创新的局面。
关键词 穴位注射 机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治未病”意识调查报告和工程实施模式探索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孟汉 杜静 +4 位作者 刘阳阳 郭义 逄冰 郭滢 龚雪清 《光明中医》 2010年第10期1935-1936,共2页
目的调查天津市社区居民对"治未病"观念的了解程度和应用程度,探索出有天津特色的"治未病"工程模式,为实施天津地区"治未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社区居民进行"治未病&qu... 目的调查天津市社区居民对"治未病"观念的了解程度和应用程度,探索出有天津特色的"治未病"工程模式,为实施天津地区"治未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社区居民进行"治未病"意识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77.6%的市民认为中医在防病养生方面有很大优势。90.3%的市民认为设置类似"治未病"的健康咨询机构有必要。48.5%的市民更倾向去社区医院进行咨询。结论天津市民普遍认为中医在防病养生方面有一定优势。治未病中心(或门诊)在天津市区可以试点进行,社区可以成为"治未病"宣传及实施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治未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实施“治未病”工程的必要性及优势
6
作者 李孟汉 刘阳阳 郭义 《国医论坛》 2010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治未病 必要性和优势 健康工程 天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建国教授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经验拾萃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海荣 尹丽丽 +1 位作者 李孟汉 赵建国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5期812-813,837,共3页
本文介绍了赵建国教授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经验。赵建国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以运用中药辨证论治、针刺经络辨证结合综合调理的方法,并举临床验案1例以飨同仁。
关键词 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口臭32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唯溱 李孟汉 冀健民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7期686-686,共1页
口臭是指呼吸时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所散发出的臭气[1],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交往,给人们带来不少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治疗口源性口臭3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口源性口臭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10... 口臭是指呼吸时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所散发出的臭气[1],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交往,给人们带来不少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治疗口源性口臭3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口源性口臭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2 治疗方法取劳宫、内庭、大陵穴.患者取坐位,先针刺双侧劳宫穴,进针深度为0.5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 min;后针刺内庭、大陵,深度为0.5寸,行提插泻法各1 min,共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口臭 劳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法调节血压昼夜节律
9
作者 李孟汉 余亮 +1 位作者 张鹏 刘琪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传统中医学理论对血压昼夜节律有独特理解,营卫二气、经络及脏腑功能在维持血压昼夜节律中具有重要作用。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法通过特定穴位的针刺,能有效调节血压昼夜节律。 从特殊穴、经络、脏腑3 个方面详细阐释该针法调节血... 传统中医学理论对血压昼夜节律有独特理解,营卫二气、经络及脏腑功能在维持血压昼夜节律中具有重要作用。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法通过特定穴位的针刺,能有效调节血压昼夜节律。 从特殊穴、经络、脏腑3 个方面详细阐释该针法调节血压昼夜节律的理论依据,通过加强阳明经与厥阴经气血的循行流通,使卫气调匀、营血通畅、气血平和,并协调肝、脾、胃、肺各脏各司其职,为营卫循行有序,交会应时奠定基础,从而调节血压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血压 昼夜节律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怎样推销自己的产品
10
作者 李孟汉 王秀丽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2-42,共1页
商业银行同所有的企业一样,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推销出自己的产品,对银行来说,也就是推销出自己的金融产品所开办的各项业务。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推销自己 存贷款利率 金融产品 优质服务 市场竞争 资金供求状况 文化素质 商业银行经营 灵活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关利窍针刺法结合吞咽治疗仪对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冀健民 李孟汉 +1 位作者 陈付艳 张春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通关利窍针刺法结合吞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仪器组、针刺仪器组,每组32例,3组都进行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针刺组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仪器组采用吞咽言语诊断治疗仪治疗... 目的探讨通关利窍针刺法结合吞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仪器组、针刺仪器组,每组32例,3组都进行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针刺组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仪器组采用吞咽言语诊断治疗仪治疗,针刺仪器组采用针刺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动态改变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组间比较,针刺仪器组与针刺组、仪器组在有效率、量表得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仪器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和吞咽言语诊断治疗仪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均有疗效而且效果相当,两者若合用更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针刺疗法 吞咽治疗仪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无菌套管针灸针的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李孟汉 张元 +2 位作者 冉大为 杨欣铭 杜宇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6-858,共3页
设计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无菌套管针灸针,可有效解决常规针灸针临床操作时存在的安全、卫生问题。该管针由针体、套管和卡止组件三部分构成,针体与外部套管相对滑动或旋转而不脱离,便于施术者进行提插和捻转手法的操作,且确保未刺入的... 设计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无菌套管针灸针,可有效解决常规针灸针临床操作时存在的安全、卫生问题。该管针由针体、套管和卡止组件三部分构成,针体与外部套管相对滑动或旋转而不脱离,便于施术者进行提插和捻转手法的操作,且确保未刺入的针身始终处于套管和患者皮肤构成的无菌密闭空间内。套管和针柄之间设置卡止组件,起针后针身缩回并卡止到套管内,避免针尖外露,实现自毁,可防止针刺意外和重复使用。该装置易于操作,可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感染风险,保障医护人员自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器械 一次性针灸针 管针 自毁式 无菌操作
原文传递
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验案1则
13
作者 朱鹏州 李孟汉 《山西中医》 2019年第8期5-5,共1页
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即使及时手术,术后恢复也欠理想,部分患者会遗留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生活负担。醒脑开窍针刺法目前被广泛应用... 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即使及时手术,术后恢复也欠理想,部分患者会遗留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生活负担。醒脑开窍针刺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该病并取得良好疗效。笔者采用续命汤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者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术后 续命汤 醒脑开窍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康复设备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蔡春茜 金晓仙 李孟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5-0149,共5页
观察虚拟现实康复设备使用联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1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加中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两组病人的 NIHSS评分、肢体运动... 观察虚拟现实康复设备使用联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1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加中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两组病人的 NIHSS评分、肢体运动能力、伯格平衡(Berg)、智力(BI)评分。结果两组的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下肢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的 BI值均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脑梗塞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脑卒中病人采用 VR康复装置对患肢进行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虚拟现实 康复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孟汉 鲁海 +2 位作者 杜元灏 卢兰香 孟智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穴取...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等,每日1次,每周6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枕外隆凸、寰椎后结节、颈椎关节突关节韧带、颈椎横突后结节等行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感觉评定量表(FMA)、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升高(P<0.05)、VA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FMA评分升高幅度、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34/38),高于对照组的76.9%(30/39,P<0.05)。结论: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感觉障碍,缓解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感觉障碍 针刀 醒脑开窍针刺法 疼痛
原文传递
浅谈驾驭针感的要素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孟汉 李志道 孟智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
探讨针感和针灸治疗疗效间的关系。针感是决定针刺疗效的关键,在治疗中有很多影响针感的因素,包括分经得气、选择合适的刺激强度、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出针方式。特别是治疗周围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时,有选择性地让针感或强或弱传... 探讨针感和针灸治疗疗效间的关系。针感是决定针刺疗效的关键,在治疗中有很多影响针感的因素,包括分经得气、选择合适的刺激强度、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出针方式。特别是治疗周围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时,有选择性地让针感或强或弱传导至病变部位,以"气至病所",往往取得良效。医者在治疗中应该因患者体质、病情、病程和所处时期,在试探中找出适合该病人该时段的针感,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气 针刺针感 行针
原文传递
基于尺肤诊的臂针理论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孟汉 杜元灏 +3 位作者 李志道 冉大为 鲁海 孟智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3-1315,共3页
尺肤诊源于《黄帝内经》,独具特色。尺肤针基于尺肤诊理论,选取前臂内侧腕肘之间区域穴位治疗以脏腑病为主,虽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但研究较少,远逊色于其他现代发明的微针疗法。笔者在尺肤诊和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臂针理论,通过取类比象,... 尺肤诊源于《黄帝内经》,独具特色。尺肤针基于尺肤诊理论,选取前臂内侧腕肘之间区域穴位治疗以脏腑病为主,虽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但研究较少,远逊色于其他现代发明的微针疗法。笔者在尺肤诊和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臂针理论,通过取类比象,以整个上肢为取穴部位,手至肩关节的整个上肢与人体头部至臂部分别对应,扩大尺肤针的主治范围,丰富其内涵,扩展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肤诊 尺肤针 对应取穴 微针 诊断 黄帝内经 取象比类 臂针
原文传递
针刺奇神经节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孟汉 杜元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4,共2页
疼痛医学中奇神经节阻滞多用于治疗痛经及盆骶部疼痛,笔者采用针刺奇神经节治疗36例原发性痛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均为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6岁,平... 疼痛医学中奇神经节阻滞多用于治疗痛经及盆骶部疼痛,笔者采用针刺奇神经节治疗36例原发性痛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均为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6岁,平均(27±4)岁。病程最短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针刺 奇神经节 交感神经
原文传递
基于圆理论的对应取穴法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孟汉 冉大为 +3 位作者 杜元灏 李志道 邓士哲 孟智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598-4602,共5页
对应取穴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取穴的规律性需要进一步的认识。笔者根据“巨刺”“缪刺”古代刺法,结合前人“圆运动”理论和对应取穴思路及个人临床经验,绘制对应取穴同心圆,形成四个同心圆(对应环):手-足-头(尾);腕-踝-颈;肘-膝-剑突;... 对应取穴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取穴的规律性需要进一步的认识。笔者根据“巨刺”“缪刺”古代刺法,结合前人“圆运动”理论和对应取穴思路及个人临床经验,绘制对应取穴同心圆,形成四个同心圆(对应环):手-足-头(尾);腕-踝-颈;肘-膝-剑突;肩-髋-会阴。通过基于圆理论的对应取穴法可缩小取穴范围,提高穴位选择的目的性,并能拓展身体部位的对应治疗功能,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理论 对应取穴 圆运动 全息 巨刺 缪刺
原文传递
水突埋线结合天突、扶突针刺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30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孟汉 王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5-986,共2页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笔者采用水突埋线结合天突、扶突针刺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14...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笔者采用水突埋线结合天突、扶突针刺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4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水突 天突 扶突 针刺 穴位埋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