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氮比对牛粪好氧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鹤 李孟婵 +4 位作者 杨慧珍 王友玲 路永莉 张春红 邱慧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探究有效处理畜禽粪便与秸秆废弃物的方法,建立以牛粪有机肥为原料的高效堆肥工艺.【方法】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设置C/N为15、20、25、30、35的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碳氮比原料对好氧堆肥过程中堆温、pH、矿质态氮含量、总养... 【目的】探究有效处理畜禽粪便与秸秆废弃物的方法,建立以牛粪有机肥为原料的高效堆肥工艺.【方法】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设置C/N为15、20、25、30、35的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碳氮比原料对好氧堆肥过程中堆温、pH、矿质态氮含量、总养分含量、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C/N为30的处理组升温最快,且60℃以上高温维持时间最长;各处理组的铵态氮含量均随堆肥逐渐下降,硝态氮含量逐渐上升;至堆肥结束时,C/N为30的处理组铵态氮含量下降了24.26%,铵态氮损失最少;C/N_(15)~C/N_(35)各处理组总有机碳含量随堆肥的腐熟不断下降,至堆肥结束分别降解了25.93%、35.22%、43.22%、43.58%、47.88%.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C/N值分别为13.4、13.4、13.2、15.0和15.3,总养分含量均有所增加,且C/N为25时增幅最大,为45.79%;种子发芽指数(GI)随C/N的增加而增高,堆肥结束时C/N为15和20的处理组基本腐熟,其余处理已完全腐熟.【结论】在实际生产中,牛粪与秸秆C/N在25~30之间有利于堆体腐熟和养分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秸秆 碳氮比 好氧堆肥 堆肥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料好氧堆肥过程中碳转化特征及腐殖质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孟婵 张鹤 +4 位作者 杨慧珍 张健 张春红 王友玲 邱慧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7,94,共8页
为探讨不同畜禽粪便(牛粪和羊粪)为主料,添加不同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为辅料在堆肥过程中的碳转化特征及腐殖质组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研究了不同原料组合(T1:牛粪+玉米秸秆;T2:牛粪+小麦秸秆;T3:羊粪+玉米秸秆;T4... 为探讨不同畜禽粪便(牛粪和羊粪)为主料,添加不同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为辅料在堆肥过程中的碳转化特征及腐殖质组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研究了不同原料组合(T1:牛粪+玉米秸秆;T2:牛粪+小麦秸秆;T3:羊粪+玉米秸秆;T4:羊粪+小麦秸秆)在堆肥过程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腐殖酸含量的碳转化特征以及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TOC含量随堆肥过程的推进而下降,至堆肥结束时T1~T4处理的TOC含量分别下降了22.1%、21.5%、23.6、23.7%;DOC含量也随堆肥过程的推进而降低,至堆肥第15天时降低至最低,T1~T4处理分别降低至6.57、5.47、4.73 g·kg^(-1)和4.93 g·kg^(-1),但不同处理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以牛粪为主料的T1和T2处理在第10天以前几乎无变化,而以羊粪为主料的T3和T4处理从一开始就迅速下降至最低值,至堆肥第15天时T1~T4处理的降幅分别为32.4%、36.5%、51.8%和39.3%;总腐殖酸(THA)含量的增加始于堆肥的第10天,第15天时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分别为25.5%、22.5%、29.8%和30.0%,整个堆肥过程中T3和T4处理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P<0.05)。随堆肥过程的推进,游离腐殖酸(FHA)含量逐渐降低,堆肥结束时降幅为7.6%~18.0%; HA含量逐渐增加,至堆肥结束时增幅为65.4%~197.8%,堆肥过程提高了胡敏酸态碳。T3和T4处理的FHA和HA含量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始终高于牛粪组合T1和T2处理。FA含量随堆肥进程推进逐渐下降,至堆肥结束时降幅为44.9%~54.9%。羊粪中较高含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HA可能是堆肥产品中THA和HA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以牛粪为主料的堆肥配料中适当加入羊粪可以提高堆肥产品的腐殖酸含量和胡敏酸态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碳转化 腐殖酸 有机碳 胡敏酸 富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方式对牛粪堆肥氨气排放与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友玲 邱慧珍 +2 位作者 PHILIP Ghanney 李孟婵 张春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3-320,共8页
为揭示通风方式对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损失的影响,设置连续通风T1(通风速率0.2 L/(min·kg))和间歇通风T2(平均通风速率0.2 L/(min·kg),通风10 min,间歇10 min)2个处理,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反应器中进行好氧堆肥试... 为揭示通风方式对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损失的影响,设置连续通风T1(通风速率0.2 L/(min·kg))和间歇通风T2(平均通风速率0.2 L/(min·kg),通风10 min,间歇10 min)2个处理,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反应器中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堆肥结束后T1和T2处理总氮(TN)损失分别占初始TN 23.25%和21.12%,TN的损失以NH3挥发为主,分别占TN损失的74.76%和61.84%,而以N2O排放损失的氮仅占TN损失的1.12%和1.37%。NH3挥发主要集中在堆肥初期,主要是因为较高的温度和pH值所致,至堆肥结束时T2处理NH3累积排放量比T1处理少24.37%。不同通风方式对堆肥过程中NH4^+-N和NO3^--N的含量变化也产生显著影响,到堆肥结束时,T2处理相比T1处理,其NH4^+-N含量低11%,而NO3^--N含量高6.7%,T2处理酸解总有机氮含量比T1处理高12.4%,说明间歇通风有利于硝化作用和氨同化作用的进行。结构方程模型(SEM)显示,T2处理不同有机氮对NH4^+-N含量的总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酰胺态氮(1.006)、氨基糖态氮(0.485)、酸解未知态氮(0.034)、氨基酸态氮(-0.852),说明NH4^+-N来源于酰胺态氮、氨基糖态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同时NH4^+-N可以通过氨同化作用生成氨基酸态氮,间歇通风能促进NH4^+-N向氨基酸态氮的转化。间歇通风方式通过抑制有机氮向NH4^+-N的转化,降低堆肥过程中由NH3排放造成的氮素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好氧堆肥 通风方式 有机氮 氨挥发 氮素转化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牛粪玉米秸秆堆肥的碳素转化规律 被引量:23
4
作者 尹瑞 张鹤 +4 位作者 邱慧珍 杨慧珍 李孟婵 张春红 王友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8,共11页
【目的】探讨不同C/N牛粪玉米秸秆在好氧堆肥中的碳素转化规律.【方法】本试验于2017年7月6日至8月19日在白银市鑫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45 d的好氧堆肥试验.试验采用条垛式堆肥,设置五个C/N处理:T1(C/N=15)、T2(C/N=20)、T3(C/N... 【目的】探讨不同C/N牛粪玉米秸秆在好氧堆肥中的碳素转化规律.【方法】本试验于2017年7月6日至8月19日在白银市鑫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45 d的好氧堆肥试验.试验采用条垛式堆肥,设置五个C/N处理:T1(C/N=15)、T2(C/N=20)、T3(C/N=25)、T4(C/N=30)和T5(C/N=35),研究不同C/N对好氧堆肥过程中总有机碳(重铬酸钾容量法)、腐殖酸及其组分含量(焦磷酸钠-氢氧化钠提取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以及各腐殖化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总有机碳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堆肥的前15 d,C/N越高,有机碳降解率越高,T1~T5总有机碳的降解率分别为25.9%、35.2%、43.2%、43.6%和47.9%.总腐殖酸和游离腐殖酸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在整个堆肥过程中T1~T5处理总腐殖酸含量降幅分别为23.8%、15.1%、14.2%、29.2%和45.3%,游离腐殖酸含量降幅分别为39.9%、10.5%、16.8%、51.3%和29.1%,2种腐殖酸含量降幅均是以C/N=20和C/N=25的T2和T3处理最小.(3)不同C/N堆肥产品中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较于第0天,C/N最高的T4和T5处理胡敏酸含量增幅比其余处理低了23.5%~33.1%;在整个堆肥过程中,以C/N=25的T3处理富里酸含量降幅最大.C/N=25的T3处理其产品H/F不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增幅也最大;不同C/N堆肥产品PQ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较于第0天,各处理PQ值的增幅分别为68.1%、55.4%、68.6%、41.0%和42.3%,以C/N=25的T3处理PQ值增幅最大;T1~T5处理堆肥产品HR值分别为59.0%、62.0%、61.0%、41.3%和49.0%,C/N最高的T4和T5处理堆肥产品HR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结论】高C/N(>30)会造成总有机碳的过量损失、不利于肥堆中胡敏酸的生成和积蓄,并对其堆肥产品的腐殖化程度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当堆体C/N在20~25时,更有利于好氧堆肥中腐殖酸类物质的生成和积蓄;当堆体C/N=25时,最有利于堆体中富里酸的稳定化,其产品腐殖化程度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 好氧堆肥 碳素转化 腐殖酸 腐殖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比对好氧堆肥中NH3挥发损失和含氮有机物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周海瑛 邱慧珍 +3 位作者 杨慧珍 李孟婵 王友玲 张春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7,共9页
利用牛粪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的混合,设置5个不同C/N比处理(T1=15、T2=20、T3=25、T4=30、T5=35),研究其对条垛式好氧堆肥过程中的NH3挥发损失和含氮有机物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肥堆前24 d有11.1%~23.1%的总氮损失,堆体C/N比越低,总... 利用牛粪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的混合,设置5个不同C/N比处理(T1=15、T2=20、T3=25、T4=30、T5=35),研究其对条垛式好氧堆肥过程中的NH3挥发损失和含氮有机物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肥堆前24 d有11.1%~23.1%的总氮损失,堆体C/N比越低,总氮损失率越高。堆肥结束时,T1~T5处理的总氮损失率为10.1%~24.1%,其中由NH3挥发造成的氮损失占总氮损失的30.9%~40.5%。堆肥过程的NH3挥发主要发生在升温期和高温期,此期的NH3挥发量占总挥发量的95%以上,是总氮损失的主要途径。堆肥前6 d各处理堆体铵态氮积累并达到最高值,导致pH值迅速升高,是造成堆肥NH3挥发的直接原因。堆体C/N比越低,pH值越高,NH3挥发量越大,由此造成的氮损失占总氮损失的比例越大。堆肥材料总氮的90%以上为有机氮,其降解主要发生在堆肥前24 d,堆体初始C/N比越低,有机氮矿化越快。不同有机氮组分的降解速率不同,以氨基酸态氮和酰胺态氮的降解为主。当堆体初始C/N比低于25时,堆肥材料中氨基酸态氮和酰胺态氮等有机态氮快速降解产生大量的铵态氮,由此导致堆体pH值的迅速升高,是导致堆肥过程中大量NH3挥发和氮素损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挥发损失 C/N比 好氧堆肥 含氮有机物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6
作者 李孟婵 张春红 路永莉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0期157-160,共4页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针对课程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农科背景下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安全意识提升、实验兴趣培养与实验项目设置、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等环节对课程...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针对课程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农科背景下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安全意识提升、实验兴趣培养与实验项目设置、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等环节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 存在问题 改革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行检委会议事议案委托代理表决制的探讨
7
作者 李孟婵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z1期109-110,共2页
文章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讨论了在检委会委员缺席时实行委托代理表决制度及操作办法
关键词 检委会 议事议案 委托代理表决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影响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因素的反思
8
作者 李孟婵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4年第7期109-109,121,共2页
近几年,我国的GDP不断上升,其中关键的因素就是房地产业迅猛发展。随着人口大量的向城市流动,人们开始更加重视房地产行业,引发人们对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进行思考,以便更好的投资。该文将从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概述入手,... 近几年,我国的GDP不断上升,其中关键的因素就是房地产业迅猛发展。随着人口大量的向城市流动,人们开始更加重视房地产行业,引发人们对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进行思考,以便更好的投资。该文将从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概述入手,进而对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房地产行业 经济周期 波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灌区马铃薯立枯丝核菌毒素对幼苗组织细胞膜伤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转成 李孟婵 +1 位作者 陈建英 邱慧珍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年第9期117-118,共2页
该试验采用水培试验设计,针对我省河西灌区的马铃薯立枯丝核菌毒素对幼苗不同器官组织细胞膜伤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立枯丝核菌毒素处理了马铃薯幼苗的茎、叶组织质外体汁液的电导率显著高于其它未处理的。其说明进行立... 该试验采用水培试验设计,针对我省河西灌区的马铃薯立枯丝核菌毒素对幼苗不同器官组织细胞膜伤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立枯丝核菌毒素处理了马铃薯幼苗的茎、叶组织质外体汁液的电导率显著高于其它未处理的。其说明进行立枯丝核菌毒素处理以后,致使马铃薯幼苗的不同器官组织的细胞膜遭到损伤后其细胞里的电解质开始外渗;而且研究还发现幼苗不同器官组织细胞膜上的H+-ATPase的活性相比对照处理也显著升高,且在立枯丝核菌毒素处理后48h,幼苗不同器官组织细胞膜上的H+-ATPase的活性均达到峰值,之后随时间的变化又出现下降趋势,相比茎,其叶片的反应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立枯丝核菌毒素 膜伤害 幼苗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家
10
作者 李孟婵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8年第10期35-35,共1页
千里马也不知我哪里来的傻气,竟把这个“桂冠”安在了爸爸的头上。其实,也没错。爸爸是个司机,起早贪黑地驾车,日行千里,不辞劳苦。我常常想和爸爸大闹一场,可一看到他那疲惫的样子。心就软了下来。每当爸爸年底拿回“先进工作者”的奖... 千里马也不知我哪里来的傻气,竟把这个“桂冠”安在了爸爸的头上。其实,也没错。爸爸是个司机,起早贪黑地驾车,日行千里,不辞劳苦。我常常想和爸爸大闹一场,可一看到他那疲惫的样子。心就软了下来。每当爸爸年底拿回“先进工作者”的奖状时,我都敬佩不已。这时候,妈妈总是说我“崇洋媚外”,我便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说:“吸取一下外来精神嘛!”其实,爸爸也不算洋人、外国佬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风方式下牛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友玲 邱慧珍 +1 位作者 李孟婵 张春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9-201,共13页
为研究不同通风条件下牛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以牛粪和秸秆为原料,设置连续通风(K1,通风速率0.2 L·kg^(-1)·min^(-1),以每千克干物质计,下同)和间歇通风(K2,平均通风速率0.2 L·kg^(-1)·min^(-1),通风1... 为研究不同通风条件下牛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以牛粪和秸秆为原料,设置连续通风(K1,通风速率0.2 L·kg^(-1)·min^(-1),以每千克干物质计,下同)和间歇通风(K2,平均通风速率0.2 L·kg^(-1)·min^(-1),通风10 min,间歇10 min)2个处理,在反应器中进行好氧堆肥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堆肥初期,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原料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为62.07%,是细菌优势门类;到堆肥高温期,K1和K2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达到最高值,占主导地位,且K2(83.09%)明显高于K1(57.79%);芽孢菌属(Bacillus)和土壤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是堆肥高温期的优势菌属,K1和K2中芽孢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分别为13.67%和32.61%,土壤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相对丰度分别为7.2%和23.05%.真菌门类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占优势的主要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堆肥高温期,K1和K2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所占比例分别为58.11%和78.11%;K2中假丝酵母属(Kurtzmaniella-Candida clade)相对丰度(25.67%)明显高于K1(7.85%),是堆肥高温阶段的优势菌属.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温度、NH4+-N及C/N比是影响高温期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而pH值、NO3--N和TN对降温及腐熟期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间歇通风方式有利于堆肥高温期细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的提高,并且明显提高了芽孢菌属(Bacillus)和土壤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的相对丰度;间歇通风方式有利于高温期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的提高,有利于假丝酵母属(Kurtzmaniella-Candida clade)相对丰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通风 牛粪堆肥 环境因子 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