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钕铁硼电沉积Co-Mo-P/GO复合镀层及耐蚀性研究
1
作者 李孝坤 雷鸣科 黄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9,共9页
在烧结钕铁硼表面电沉积掺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写为GO)片的Co-Mo-P/GO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形貌及表面成分,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结合浸泡腐蚀方法测试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 在烧结钕铁硼表面电沉积掺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写为GO)片的Co-Mo-P/GO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形貌及表面成分,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结合浸泡腐蚀方法测试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Co-Mo-P/GO复合镀层的表面成分主要为Co、Mo、P和C元素,与Co-P合金镀层和Co-Mo-P合金镀层相比具有更致密表面结构。Co-Mo-P/GO复合镀层的电荷转移电阻以及在频率为10^(–2)Hz处的阻抗模值分别达到3.12×10^(3)Ω·cm^(2)、9.64×10^(3)Ω·cm^(2),较烧结钕铁硼分别提高约1700Ω·cm^(2)、6500Ω·cm^(2),腐蚀电流密度(9.52×10^(–7)A/cm^(2))较烧结钕铁硼的降低幅度超过一个数量级。Co-Mo-P/GO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仅为4.42 mg/(cm^(2)·h),较烧结钕铁硼降低约59%,并且在3.5%氯化钠溶液中浸泡72 h后整体腐蚀程度最轻。GO在Co-Mo-P/GO复合镀层中呈较均匀分散状态,起到明显细化晶粒作用并且极大增加腐蚀阻力,因而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好于Co-P合金镀层和Co-Mo-P合金镀层,能显著提高烧结钕铁硼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P/GO复合镀层 电沉积 烧结钕铁硼 氧化石墨烯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铵对铝合金硬质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孝坤 雷鸣科 路长远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选用2024铝合金作为基体,分别在不添加和添加己二酸铵的硫酸电解液中制备硬质氧化膜,并研究己二酸铵浓度对硬质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己二酸铵促进形成较致密的硬... 选用2024铝合金作为基体,分别在不添加和添加己二酸铵的硫酸电解液中制备硬质氧化膜,并研究己二酸铵浓度对硬质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己二酸铵促进形成较致密的硬质氧化膜,并使硬质氧化膜增厚,硬度增大且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添加20 g/L己二酸铵制备的硬质氧化膜表面均匀性和致密性最好,厚度和硬度分别达到21.2μm、380.8 HV,摩擦系数和磨损失重仅为0.52和0.87 mg,并且腐蚀电流密度与铝合金基体相比降低了超过一个数量级,表现出更好的综合性能。但是添加己二酸铵并未改变硬质氧化膜的元素组成,所以硬质氧化膜的综合性能提高主要归因于添加适量己二酸铵参与了硬质氧化膜形成过程,并影响了铝离子传导过程,从而促使硬质氧化膜增厚且致密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氧化膜 2024铝合金 己二酸铵 硬度 耐磨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进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孝坤 韦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7-390,共4页
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城市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以重庆都市区为例,借助软件SPSS11.0,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并建立协调发展评判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 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城市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以重庆都市区为例,借助软件SPSS11.0,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并建立协调发展评判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根据离差分析原理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运算结果显示,1996—2002年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呈现由勉强协调经济滞后型到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到中级协调经济滞后型的演化轨迹,最后提出了经济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协调发展 都市区 对策探讨 演进分析 重庆 主成分分析方法 经济滞后 持续协调发展 2002年 复合系统 支持系统 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城市环境 指标体系 系统效益 指标权重 分析原理 运算结果 发展类型 发展度 中级 初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区PRED系统演进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孝坤 韦杰 +1 位作者 陈国建 翁才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重庆都市区PRED系统协调对重庆直辖市人与自然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12个指标,运用定量方法对重庆都市区PRED各子系统及总系统在1997年至2005年期间的发展变化特点进行了剖析,并对PRED系统与子... 重庆都市区PRED系统协调对重庆直辖市人与自然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12个指标,运用定量方法对重庆都市区PRED各子系统及总系统在1997年至2005年期间的发展变化特点进行了剖析,并对PRED系统与子系统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都市区PRED系统指数基本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7165增加到2005年的0.8704,系统协调性总体趋好;PRED系统发展受经济和人口子系统的推动明显,其次是受环境和资源子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重庆都市区PRED系统优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系统 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探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孝坤 李忠峰 冯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247,252,共7页
基于对重庆三峡库区地理环境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的认识,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采用PSR剖析了影响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的自然力(自然环境基础)和非自然力(包括区位力、经济力、社会力、政治力)的作用,揭示了重庆三峡库区... 基于对重庆三峡库区地理环境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的认识,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采用PSR剖析了影响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的自然力(自然环境基础)和非自然力(包括区位力、经济力、社会力、政治力)的作用,揭示了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可以划分为:平行岭谷区河谷平坝与缓丘通达良好高度聚集型、岩溶低山与中山槽谷一般通达松散聚集型、平行岭谷丘陵与低山一般通达松散团聚型、低山与中山山麓及盆地通达良好松散聚集型、低山与中山一般通达松散团聚型、低山与中山岭谷封闭散居孤立型、低山与中山坡地封闭散居孤立型等地域类型;(2)上述乡村聚落地域类型空间发展呈现集聚与扩散并行的总体特点,具体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网络扩展并行、团聚型分布—带状伸展并进、散居型分布—串珠状伸延并存等演进类型;(3)非自然力是驱动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与演进的重要力量,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基础制约作用也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地域类型 空间演变 重庆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地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探讨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孝坤 冯维波 +1 位作者 翁才银 高鑫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年第4期83-86,93,共5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地理学各专业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薄弱的实践教学现状决定了人文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目前,在多重因素约束下,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构建应遵循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开放性等原则设计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校地理学各专业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薄弱的实践教学现状决定了人文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目前,在多重因素约束下,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构建应遵循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开放性等原则设计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其实现路径包括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强化课堂实践教学、加强课程野外实习、完善课程论文写作、全面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 实践教学体系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孝坤 罗有贤 张述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9-321,324,共4页
发展特色农业是三峡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并重点剖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发展特色农业是三峡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并重点剖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对策。重要的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必要性 优势 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特色农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孝坤 王忠诚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8-371,共4页
本文在对特色农业基本内涵认识的基础上 ,分析了重庆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重庆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并对大力发展各区县特色农业 ,加强区域合作、培植特色农业“大户... 本文在对特色农业基本内涵认识的基础上 ,分析了重庆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重庆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并对大力发展各区县特色农业 ,加强区域合作、培植特色农业“大户” ,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特色农业 农产品市场 科技兴农 可持续发展 区域合作 农村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孝坤 马金菊 +1 位作者 王浩 王振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3-57,共5页
通过响应面分析对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 L),乙醇浓度6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5 h。根据最佳提... 通过响应面分析对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 L),乙醇浓度6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5 h。根据最佳提取工艺,得到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物得率为21.6%,其多酚含量为12.04 mg/g,铁离子还原能力测试(FRAP)值为1.42 mmol/g样品,提取物浓度为400μg/m 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05%。加热实验表明,桦褐孔菌提取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桦褐孔菌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钕铁硼化学镀Ni-Mo-P/PTFE复合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孝坤 闫凯 刘忻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39,共5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制备Ni-Mo-P/PTFE复合镀层,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PTFE乳液浓度、镀液温度、化学镀时间和搅拌速率对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随着镀液温度升高、PTFE乳...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制备Ni-Mo-P/PTFE复合镀层,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PTFE乳液浓度、镀液温度、化学镀时间和搅拌速率对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随着镀液温度升高、PTFE乳液浓度增加和搅拌速率提高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随着化学镀时间延长呈持续减小趋势。最优工艺参数为:镀液温度90℃、PTFE乳液浓度10 mL/L、化学镀时间110 min、搅拌速度180 r/min,镀液温度对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影响程度最大。采用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更低,约为3.75 mg·cm^(-2)·h^(-1),容抗弧半径增大且在10^(-2) Hz处的阻抗值由8500Ω·cm^(2)增大到10500Ω·cm^(2)左右,其耐蚀性明显好于非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Ni-Mo-P/PTFE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Ni-Mo-P/PTFE复合镀层 化学镀 钕铁硼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76-78,共3页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质"。文章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描述,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 文化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自然性 纯真性 村野风习文化 田园景观文化 文化体验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孝坤 苏维词 凌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0-352,共3页
在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专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 在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专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建构了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作了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三峡库区 全面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实现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中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脱氮除磷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孝坤 邱业先 +2 位作者 杨志愿 许振华 刘玉荣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8期90-92,共3页
为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脱氮除磷能力,从印染废水中分离筛选出3株高效反硝化聚磷菌,经鉴定分别属于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将分离出来的反硝化聚磷菌富集培养,在缺磷... 为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脱氮除磷能力,从印染废水中分离筛选出3株高效反硝化聚磷菌,经鉴定分别属于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将分离出来的反硝化聚磷菌富集培养,在缺磷培养液中厌氧培养24 h,然后取少量培养液于4 000 rpm离心出菌体,投加于富磷培养液中厌氧培养24 h,检测培养液中硝酸盐氮和磷的浓度变化。测得克雷伯氏菌A1的脱氮率为86.67%,除磷率为77.01%;肠杆菌A2的脱氮率为91.7%,除磷率为92.98%;链球菌A3的脱氮率为79.32%,除磷率为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菌 筛选 反硝化聚磷菌 反硝化吸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乡村性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孝坤 王述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8-172,共5页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认识评价其乡村性,明确乡村发展方向,对于推进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根据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选择各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相对比重指标将重庆三峡...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认识评价其乡村性,明确乡村发展方向,对于推进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根据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选择各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相对比重指标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县域划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4种乡村发展类型。基于此,选取城镇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地产出率、农业产值与非农业产值比、高速公路密度、广播电视覆盖率等指标评价判断各县域的乡村性。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工矿业主导型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仅有3个区,乡村性显著的有两个区县;均衡型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居中的县域有4个,乡村性强和显著的也有4个县;第一产业主导型和商旅服务型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乡村性强或显著。最后,明确了各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学 县域 乡村发展类型 乡村性指数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孝坤 韦杰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资源环境也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定量评价资源环境压力的状态与趋势,对推动重庆都市圈可持续发展以及直辖市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经济发展、资源压力、环境压力相互关系的研究,构建3者的评价指标体...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资源环境也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定量评价资源环境压力的状态与趋势,对推动重庆都市圈可持续发展以及直辖市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经济发展、资源压力、环境压力相互关系的研究,构建3者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四方体图法,并研究了重庆都市区1996—2005年经济发展可持续状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6—2005年,重庆都市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和环境压力指数始终较高并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发展可持续水平较低,处在强不可持续或弱不可持续状态。另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有效的政策推动下,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状态由前期的强不可持续演进到后期的弱不可持续,经济发展可持续水平呈现缓慢提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都市区 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 压力指数 四方体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孝坤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3-417,共5页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全民小康建设进程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重庆直辖以来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重...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全民小康建设进程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重庆直辖以来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差异显著,且有不断扩大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城镇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工业对农业辐射力弱、城乡市场严重分割、传统体制约束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最后提出了加快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差异 转换 重庆直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孝坤 翁才银 刘春霞 《高等理科教育》 2009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文章回顾了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发展历程,分析了1990年以来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得失,并从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科学测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课程改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建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孝坤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97-101,共5页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经济区。鉴于该区农村面积广、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大、农村移民任务重的基本情况,决定了农业及农村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经济区。鉴于该区农村面积广、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大、农村移民任务重的基本情况,决定了农业及农村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深入分析了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自然灾害频繁等主要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并治理各种工业及生活污染、推行清洁生产,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协调人地关系,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化管理、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及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问题 重建 生态经济区 三峡水库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71-75,共5页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和谐型社会的重要标志。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重庆市及各县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偏离差,并据此划分出协调度类型,结果表明:目前重庆城市化...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和谐型社会的重要标志。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重庆市及各县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偏离差,并据此划分出协调度类型,结果表明:目前重庆城市化水平整体滞后于经济发展,二者呈现极不协调状况,同时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影响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结构体系不全、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城镇产业特色不明显关联性差等;最后提出了推进重庆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协调度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梁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孝坤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3年第4期257-258,共2页
当今旅游发展日益强调文化旅游,而重庆铜梁龙文化资源独具魅力。通过对铜梁龙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及开发潜力的深入分析,提出铜梁龙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铜梁县 龙文化资源 开发 对策 文化旅游 规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