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2009~2010年西南干旱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奇临 范广洲 +2 位作者 周定文 于树海 欧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为了研究气象干旱指数对西南干旱的监测状况,及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采用了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分析2009~2010年西南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旱事件具有3次逐渐... 为了研究气象干旱指数对西南干旱的监测状况,及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采用了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分析2009~2010年西南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旱事件具有3次逐渐加强和减弱的特征;旱情首先出现于云南东部和贵州中西部,云南中部旱情最重;秋季,相对湿润指数的监测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监测较为符合;冬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监测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监测比较吻合,标准化降水指数所反映的旱情偏重;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旱情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方面较好地反映西南地区旱情,但要更准确地进行干旱监测,还需要在蒸散项、降水量权重、各单项系数方面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西南干旱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指数应用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及其气候特征 被引量:43
2
作者 蒋竹将 马振峰 +1 位作者 刘佳 李奇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44,共13页
利用1960-2011年中国601站9~10月逐日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针对他人提出的华西秋雨指数,并结合华西秋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华西秋雨指数,并与他人提出的指数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能够相对... 利用1960-2011年中国601站9~10月逐日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针对他人提出的华西秋雨指数,并结合华西秋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华西秋雨指数,并与他人提出的指数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能够相对更好的反映华西秋雨易发地区的地理分布及其强度变化,更准确地表征华西秋雨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新指数发现华西秋雨的全区一致性特征明显,并呈现准6年周期的年际变化,其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偏强,197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代后期偏弱,进入21世纪,呈现出由弱转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雨指数 华西 对比分析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对称混合滑动训练法对CLDAS气温的订正检验
3
作者 李奇临 刘超 +2 位作者 朱君 刘昉 旷兰 《干旱气象》 2024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基于准对称混合滑动训练期方法,对近两年来中国气象局陆面同化分析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输出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网格实况分析产品进行订正,以期提高该产品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订正前,2021年CL... 基于准对称混合滑动训练期方法,对近两年来中国气象局陆面同化分析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输出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网格实况分析产品进行订正,以期提高该产品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订正前,2021年CLDAS日最高气温产品的平均误差为0.63℃,平均绝对误差为1.14℃,订正后平均误差减小至-0.03℃,平均绝对误差减小至0.64℃,误差小于或等于1℃的准确率由约64%提高到约90%,明显改善了该产品在重庆西部和东南部地区的适用性;订正前,2021年CLDAS日最低气温的平均误差为-0.22℃,平均绝对误差为0.75℃,订正后平均误差减小至-0.03℃,平均绝对误差减小至0.55℃,误差小于或等于1℃的准确率由约91%提高到约93%,改善了该产品在重庆中部地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订正 准对称混合滑动训练 CLDAS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东风急流的演变特征及其与亚非降水的关系
4
作者 欧雅 范广洲 +3 位作者 周定文 胡德强 谢清霞 李奇临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49-257,共9页
为初步了解热带东风急流与亚非降水尤其中国东部、华南地区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结合全球综合分析降水集(CMAP)及Ni o3.4海温指数,采用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TEJ的结构、演变... 为初步了解热带东风急流与亚非降水尤其中国东部、华南地区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结合全球综合分析降水集(CMAP)及Ni o3.4海温指数,采用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TEJ的结构、演变特征及其与亚非地区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等进行研究。分析表明:TEJ从南海上空向西延伸,经印度到达非洲北部上空,中心位于印度半岛南端、阿拉伯海上空。利用"区域平均"法,定义了热带东风急流指数(TEJI),讨论了该指数62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TEJI与亚非降水、大气环流及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TEJ呈现强度一致减弱趋势,且突变大致发生在1978年;小波分析表明标准化TEJI存在准10年振荡周期;主要降水带出现在急流入口区右侧和出口区左侧,降水主要位于南亚和东亚季风区内;亚非季风区夏季降水与TEJ响应最敏感的区域是西亚、北非(负相关)、南亚(正相关);海平面气压场和南亚高压与TEJ密切相关,对中国东部和华南地区的旱涝预报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变化 热带东风急流 热带东风急流指数 演变特征 亚非降水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天气雷达异常回波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昉 李奇临 +3 位作者 蒋涌 杨永毅 张俊 赵思亮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6期74-78,87,共6页
针对支持向量机算法在对天气雷达回波图像出现异常的识别中存在识别率低、时效性不高、对原始图像特征提取较复杂等问题,因此该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对雷达回波图像进行异常判别。研究中结合了传统经典的LeN... 针对支持向量机算法在对天气雷达回波图像出现异常的识别中存在识别率低、时效性不高、对原始图像特征提取较复杂等问题,因此该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对雷达回波图像进行异常判别。研究中结合了传统经典的LeNet-5网络和在图像处理中比较有优势的VGG网络,将VGG网络中的小卷积核级联思路代入了LeNet-5浅层网络;每次卷积都对权重L2正则化处理,并且每层都使用了ReLU激活函数,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泛化能力;在全连接层中添加了Dropout层,很好地解决了过拟合。实验证明,此算法对雷达回波图像识别率高、时效快,较传统识别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LeNet-5网络 激活函数 过拟合 雷达回波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萧山机场两次中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黄融 李奇临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1期192-199,共8页
杭州萧山机场在2018年1月和2016年1月出现的两次中雪天气。通过机场观测资料发现18年降雪过程中有冰粒出现,承接降水到降雪互相间的转变,16年降雪过程中雨夹雪或小雨相态出现较多,两次过程中的中雪都在液态降水向固态降水转变并且气温... 杭州萧山机场在2018年1月和2016年1月出现的两次中雪天气。通过机场观测资料发现18年降雪过程中有冰粒出现,承接降水到降雪互相间的转变,16年降雪过程中雨夹雪或小雨相态出现较多,两次过程中的中雪都在液态降水向固态降水转变并且气温降低后出现。ECMWF ER5数据显示两次降雪过程浙北地区都受寒潮影响,500 hPa都为平直西风带控制,700 hPa都为西南偏西急流影响。不同是18年过程850 hPa冷空气先影响浙北地区,其后强的偏南暖湿气流输送至浙北。16年过程冷空气以横槽转竖的形式缓慢扩散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18年过程中干冷空气长时间影响浙北,强迫从南海及西太平洋北上的暖湿空气抬升,形成中雪。该过程中水汽通量散度大,垂直运动强,云团中冰水粒子混合使得雷达回波图像类似混合性降水,对应实况出现冰粒可能是这一类型降雪过程的标志,中雪对应的雷达回波信号达50 dBz。而16年过程则是干冷气团向暖湿气团移动,为冷流降雪,水汽通量散度小,雷达回波信号20~30 dBz且分布均匀,中雪对应回波信号为25~30 d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雪 冰粒 水汽通量散度 雷达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修正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奇临 范广洲 +2 位作者 周定文 蒋竹将 余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6,共9页
为了研究气象干旱指数对西南干旱的监测状况,及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本文利用西南地区90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根据中国气象局提出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计算方法,以西南地区在2009/2010年的干旱事件为例,对CI指数公式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气象干旱指数对西南干旱的监测状况,及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本文利用西南地区90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根据中国气象局提出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计算方法,以西南地区在2009/2010年的干旱事件为例,对CI指数公式进行分析和修正,验证了修正后的CI指数有较好的适用性,对2009/2010年干旱事件的空间演变特征反映清晰,与实际旱情的空间分布比较一致,在干旱等级方面有较好的反映,较其他的干旱指数监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气象干旱 西南地区 指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OS的重庆市2015年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奇临 魏麟骁 +1 位作者 吴翀 鲁小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140,共6页
实时与历史结合的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的运行实施,完善了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调整了气象资料业务布局和流程.本文利用2015年重庆市35个国家台站、1 914个区域自动站的气象常规观测小时数据,按台站划分、观测要素分类,以可用率、可... 实时与历史结合的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的运行实施,完善了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调整了气象资料业务布局和流程.本文利用2015年重庆市35个国家台站、1 914个区域自动站的气象常规观测小时数据,按台站划分、观测要素分类,以可用率、可疑率、错误率、缺测率等为指标,基于MDOS对数据进行评估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2015年国家站自动观测资料的可用率平均可达99.56%,平均缺测率为0.44%,平均可疑率、平均错误率均在0.01%以下;区域站自动观测资料可用率平均为67.82%,平均缺测率为32.12%,平均错误率为0.06%,平均可疑率为0.01%以下.据此,本研究总结了影响气象要素可用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质量 可用率 MD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湿润地区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宁博 李奇临 +4 位作者 李艳灵 吴宗俊 方佩 宋培 李仁笑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3-700,共8页
为筛选适于模拟中国南方湿润地区太阳总辐射的经验模型,将中国南方地区划分为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4个区域,选用36个辐射站点逐日数据(1994—2016年),采用最小二乘算法优化3种基于温度模型(T_(1),T_(2)和T_(3)模型)、3种基于日照时数... 为筛选适于模拟中国南方湿润地区太阳总辐射的经验模型,将中国南方地区划分为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4个区域,选用36个辐射站点逐日数据(1994—2016年),采用最小二乘算法优化3种基于温度模型(T_(1),T_(2)和T_(3)模型)、3种基于日照时数模型(N_(1),N_(2)和N_(3)模型)和2种混合模型(M_(1)和M_(2)模型)的经验参数,并在日、月和年尺度上评价各模型在4个分区的精度.结果表明:在日、月和年尺度上,日照时数模型精度最高,其次为混合模型,温度模型精度最低,日尺度R^(2)分别为0.847~0.898,0.654~0.904和0.435~0.687,月尺度R^(2)分别为0.529~0.857,0.368~0.858和0.334~0.766,年尺度RE为-1.78%~21.86%,-32.88%~24.14%和-37.54%~72.36%;日照时数模型中,N_(2)和N_(3)模型精度最高;混合模型中,M_(2)模型精度最高.因此,N_(2)和N_(3)模型在南方湿润地区模拟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气象资料有限条件下精确计算南方地区太阳总辐射R_(s)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南方湿润地区 温度模型 日照时数模型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辨率的气温格点实况分析产品在重庆的对比检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奇临 旷兰 +2 位作者 魏麟骁 朱浩楠 王娜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6期91-96,共6页
通过对比检验1 km与5 km分辨率的国家级气温格点实况分析产品在重庆地区高温月份的数据质量,为两种产品在业务上的合理应用和高温天气过程中数据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km与5 km气温产品数值均以偏小为主,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6... 通过对比检验1 km与5 km分辨率的国家级气温格点实况分析产品在重庆地区高温月份的数据质量,为两种产品在业务上的合理应用和高温天气过程中数据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km与5 km气温产品数值均以偏小为主,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63℃、1.1℃。站点观测气温偏高时,两种产品的平均值误差均增大,1 km产品在各高温区间的平均误差始终小于5 km产品;随海拔的升高,两种产品的准确率均降低,且均在气温观测值为[20,25]℃区间内准确率最高;在不同海拔高度区间,1 km产品准确率均比5 km的产品准确率要高,5 km产品准确率呈现夜间高于白天的特征。两种实况产品受高温天气及高海拔影响较大,未来可以结合重庆本地复杂的地形特征,选择最优的数据融合方案做本地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质量检验 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高分辨率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DAS与CMPAS产品在重庆分区适用性差异检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奇临 刘昉 +4 位作者 廖伟 朱君 赵美艳 盖长松 旷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选取重庆市1969个自动观测站数据,对国家级网格实况分析产品CLDAS与CMPAS中12种要素产品进行评估,采用误差指标和分级评估法,分区域检验实况产品在重庆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LDAS2.1中小时2 m气温产品的夜间误差小于白天误差,各区域的适... 选取重庆市1969个自动观测站数据,对国家级网格实况分析产品CLDAS与CMPAS中12种要素产品进行评估,采用误差指标和分级评估法,分区域检验实况产品在重庆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LDAS2.1中小时2 m气温产品的夜间误差小于白天误差,各区域的适用性由高到低排序为渝西、渝中、渝东南、渝东北,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73℃、0.74℃、0.81℃、1.05℃。CMPAS小时和日降水产品在渝东南的绝对误差最大,其余三个区域误差相差不大;二源和三源的小时降水产品误差相差不大,夏季误差增大明显,7月达到峰值,日降水产品则三源优于二源。CLDAS小时能见度产品在各区域间误差月变化趋势一致,以低估为主,但在低能见度天气下均为高估。总体而言,国家级CLDAS与CMPAS产品质量较高,均能反映重庆大气要素的变化特征,但应针对不同地区和时段选取适合的产品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AS CMPAS 质量评估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高空三种气温、湿度资料交叉对比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余君 李庆祥 +2 位作者 廖捷 牟容 李奇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3-755,共13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2011—2013年中国区域L波段探空气温、湿度廓线,COSMIC掩星气温、湿度廓线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气温、湿度廓线之间的差异。对比显示,从时间变化来看,三者之间有很好的正线性相关关系。除10 hPa以上的少数层次外,三... 本文对比分析了2011—2013年中国区域L波段探空气温、湿度廓线,COSMIC掩星气温、湿度廓线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气温、湿度廓线之间的差异。对比显示,从时间变化来看,三者之间有很好的正线性相关关系。除10 hPa以上的少数层次外,三种气温资料之间互相吻合较好,彼此偏差范围在±0.4℃之间,偏差标准差在1~2℃,对流层中高层,L波段探空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气温偏高,与COSMIC相比,L波段探空偏高最高可达到0.64℃。而对于相对湿度,三种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对流层中低层到对流层顶L波段探空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干,且有较明显的昼夜、季节和区域差异:白天、春夏季和南方潮湿气候区域偏干更明显。一般来说,在对流层顶附近区域,L波段探空相对湿度偏干较明显,200 hPa附近及以上L波段探空相对湿度转为偏湿。在对流层顶以下,L波段探空与COSMIC掩星、ERA-Interim再分析相对湿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对流层顶以上表现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探空 COSMIC ERA-INTERIM 气温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PAS产品在綦江流域面雨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茂举 旷兰 +2 位作者 康俊 翟丹华 李奇临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171-175,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CMPAS产品在估算綦江流域面雨量中的适用性以及与水位之间的关系,分析綦江流域2020年6月19—22日的暴雨洪涝过程中CMPAS产品与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估算的逐小时面雨量,及水位与逐小时面雨量、累积面雨量的滞后相关性。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研究CMPAS产品在估算綦江流域面雨量中的适用性以及与水位之间的关系,分析綦江流域2020年6月19—22日的暴雨洪涝过程中CMPAS产品与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估算的逐小时面雨量,及水位与逐小时面雨量、累积面雨量的滞后相关性。结果表明,三源产品面雨量估算结果的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优于二源产品;两种产品的面雨量估算结果与“真值”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下游水位与逐小时面雨量的滞后相关性随滞后时间增加先线性增加,后下降,CMPAS产品略优于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下游水位与累积面雨量的滞后相关性随滞后时间增加先增加,后降低。3种产品之间的差异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AS 面雨量 泰森多边形 ARCGIS 綦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体检人员体重指数与高血压病、高血脂和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晓红 李奇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高血压病、高血脂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760例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冀东油田职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血脂、血糖,计算体重指数。根据体重指数的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对其与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高血压病、高血脂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760例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冀东油田职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血脂、血糖,计算体重指数。根据体重指数的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对其与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本次体检者中男性体检者肥胖发生率是女性体检者的2.8倍,提示该人群不同性别肥胖的发生率存在差异,男性肥胖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研究还显示,冀东油田职工和离退休人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随着肥胖程度的不断加重,呈上升趋势。结论:体重超标及肥胖在冀东油田男性职工中发病率已经较高,由肥胖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在冀东油田职工中患病率也已经较高,严重影响职工的身心健康,应研究制订行之有效的卫生政策,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保障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油田 体重指数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在重庆复杂地形下的精度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2 位作者 李强 李奇临 刘俸霞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1,共11页
利用2020-2021年两套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FAST和FRT产品、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地区35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各站点地形因子对两套产品进行相关性和误差检验,为复杂地形下的水文气象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FAST、... 利用2020-2021年两套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FAST和FRT产品、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地区35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各站点地形因子对两套产品进行相关性和误差检验,为复杂地形下的水文气象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FAST、FRT产品与观测值的相关性较好,呈正相关,误差较小,产品整体比观测值偏低,两者略有差别。(2)在月、季时间尺度上,春季的精度最好,汛期5-9月的误差和离散程度最大。(3)随着降水等级增大,产品的误差、相关性以及TS等级评分的分布越离散,误差绝对值逐渐增大,TS等级评分逐渐降低,相关性则先降低后增大,其中降水等级0.1~1.9mm、≥20mm的相关性较好。(4)在地形因子上,产品精度略有差别,其中斜坡上产品的精度最优,其余依次为平坡、陡坡以上和缓坡;起伏度大于70m产品的精度最优;随着海拔增加,产品精度先降低,当海拔大于700m时,产品精度提升;坡向为西南、东的产品精度更优,其中西南坡向最优。FAST和FRT降水产品在重庆地区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自动站点稀少地区的降水数据提供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降水数据 CMPAS 精度评价 地形因子 最近邻点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降水融合产品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3 位作者 康俊 李奇临 刘祥 李深智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利用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土地利用数据,以ArcGIS为平台,以綦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气象站降水数据、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等5种不同降水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其逐小时流域面雨量,驱动FloodArea水动力模型,对2021年8月8日16时—9... 利用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土地利用数据,以ArcGIS为平台,以綦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气象站降水数据、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等5种不同降水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其逐小时流域面雨量,驱动FloodArea水动力模型,对2021年8月8日16时—9日10时綦江流域出现的一次山洪过程进行山洪淹没模拟,对得到的模拟水深与实测水位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淹没水深在5个水文站的相关系数均较高,96%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3,其中AWS、RT和NRT降水数据模拟的淹没深度效果都较好,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857;2)整体上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的过程变化基本一致,但在峰值上,模拟水位具有1~2 h的滞后性,模拟的洪峰水位略微偏低;3)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山洪过程拟合度较高,确定性系数均达到了0.8715以上,96%的比例达到了0.9215,其中最高为0.9831;4)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山洪可信度较高,纳什效率系数均达到了0.8687以上,96%的比例达到了0.9202,其中最高为0.9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AS FloodArea 山洪模拟 泰森多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21年重庆市暴雨监测数据的CMPAS产品精度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4 位作者 翟丹华 李奇临 刘俸霞 海川 葛的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0,共5页
针对2021年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市35个国家气象站及1822个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为基准,评价了国家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时刻、地形、降水等级,0.01°空... 针对2021年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市35个国家气象站及1822个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为基准,评价了国家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时刻、地形、降水等级,0.01°空间分辨率的NRT、RT降水融合产品的精度均优于0.05°分辨率的FAST、FRT降水产品,T等级评分在前4个降水等级呈下降趋势,当降水等级≥20 mm/h时略有回升;FAST、FRT产品的相关系数C和偏差B的空间分布较一致,NRT、RT产品的分布较一致,但分布范围的形态和细节上略有区别,其中,FAST、FRT、NRT、RT产品的C_(COR)≥0.90的站点百分比分别为73.94%、78.36%、93.54%、93%,C_(COR)≥0.95的站点分别为34.73%、38.88%、77.98%、75.66%;|B_(COR)|≤0.1的站点百分比分别为60.04%、60.69%、78.19%、77.87%;FAST、FRT、NRT、RT产品与AWS的降水量空间分布范围和量级分布较吻合,但范围形态和细节处理上以NRT、RT产品最为接近,4种产品均以偏小为主;坡向上各产品精度变化并不明显,各产品在坡度、海拔、起伏度较大的情况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降水融合产品 区域性暴雨 精度评价 最近邻点插值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LDAS和ERA5再分析资料的相对湿度产品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君 赵美艳 +2 位作者 王新 廖伟 李奇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选取重庆52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在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的相对湿度数据,对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HRCLDAS)(0.01°×0.01°)和ERA5(0.1°×0.1°)再分析资料的相对湿度产品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结... 选取重庆52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在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的相对湿度数据,对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HRCLDAS)(0.01°×0.01°)和ERA5(0.1°×0.1°)再分析资料的相对湿度产品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种相对湿度产品在重庆地区具有较高的相关性,HRCLDAS的相对湿度产品质量更优;随着海拔高度的抬升,2种产品的平均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值增大,数据质量降低;相对湿度越小或越大时,2种产品的质量与相对湿度观测数据成反比,当相对湿度在70%~90%区间时,2种产品的质量最优;2种产品具有一定的小时变化和逐日变化趋势,HRCLDAS的相对湿度产品随小时时间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ERA5再分析资料有明显的昼夜区分,白天的数据质量要优于夜间,午后数据质量最优;逐月变化趋势与月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基本一致.2种产品呈现明显的季节特点,春夏季优于秋冬季,夏季数据质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LDAS ERA5 相对湿度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天气雷达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娜 童曦 +2 位作者 张应超 刘伯骏 李奇临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2期26-27,共2页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面积为8.24万km^(2),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2011年,重庆被中国气象局纳入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城市,开启了重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其中...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面积为8.24万km^(2),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2011年,重庆被中国气象局纳入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城市,开启了重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其中以天气雷达为代表的地基遥感观测综合能力得以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辖区 气象现代化建设 天气雷达 特大型城市 中国气象局 行政单元 试点城市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君 李奇临 +1 位作者 赵美艳 盖长松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3期38-41,共4页
文章利用重庆市范围内的1984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2019年11月—2021年10月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误差、平均误差、绝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等评估指标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能见度、降水等5大类12种的5 km多源融... 文章利用重庆市范围内的1984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2019年11月—2021年10月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误差、平均误差、绝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等评估指标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能见度、降水等5大类12种的5 km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整体质量良好,温度产品最优,相对湿度和降水产品次之,风速产品最差;产品质量呈现季节性变化趋势,春、冬季优于夏、秋季,其中降水产品随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因此需结合本地特点和应用选择适合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 产品评估 适用性分析 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