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李堂五
张禹
王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59例。...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59例。单侧组行单侧穿刺PVP治疗,双侧组行双侧穿刺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穿刺PV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单侧椎弓根穿刺可减少骨水泥注入量与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穿刺
腰椎功能
双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接掌侧入路与桡侧腕屈肌腱入路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李堂五
张禹
王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掌侧入路、桡侧腕屈肌腱入路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关节功能恢复以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52,桡侧腕屈...
目的:探讨直接掌侧入路、桡侧腕屈肌腱入路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关节功能恢复以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52,桡侧腕屈肌腱入路)和对照组(n=49,直接掌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后住院天数、骨折显露时长、骨折愈合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总失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桡侧腕屈肌腱入路与直接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但前者操作更为简便,无需解剖显露神经血管,大大缩短了骨折显露时长及手术时长,且促进腕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并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掌侧
桡侧腕屈肌腱
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骨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高波
王丰
+1 位作者
李堂五
张禹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7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骨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TF)的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TF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和经皮骨钩组,...
目的研究经皮骨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TF)的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TF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和经皮骨钩组,每组43例。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经皮骨钩组采用经皮骨钩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皮骨钩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组,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PFNA组(P均<0.05);术后2个月,经皮骨钩组Harris各维度评分高于PFNA组(P<0.05);术后1、2个月,经皮骨钩组BI评分高于PFNA组(P<0.05);经皮骨钩组并发症发生率(2.33%,1/43)低于PFNA组(18.60%,8/43),P<0.05。结论经皮骨钩PFNA内固定术治疗ITF效果明显,虽会一定程度延长手术时间,但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经皮骨钩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李堂五
张禹
王丰
机构
河南省驻马店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94-9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59例。单侧组行单侧穿刺PVP治疗,双侧组行双侧穿刺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穿刺PV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单侧椎弓根穿刺可减少骨水泥注入量与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穿刺
腰椎功能
双侧穿刺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接掌侧入路与桡侧腕屈肌腱入路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李堂五
张禹
王丰
机构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直接掌侧入路、桡侧腕屈肌腱入路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关节功能恢复以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52,桡侧腕屈肌腱入路)和对照组(n=49,直接掌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后住院天数、骨折显露时长、骨折愈合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总失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桡侧腕屈肌腱入路与直接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但前者操作更为简便,无需解剖显露神经血管,大大缩短了骨折显露时长及手术时长,且促进腕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并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直接掌侧
桡侧腕屈肌腱
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Keywords
Direct palmar
Radial carpal flexor tendo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Clinical outcome
Joint function
Traumatic stress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骨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高波
王丰
李堂五
张禹
机构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一区
出处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7期18-21,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经皮骨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TF)的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TF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和经皮骨钩组,每组43例。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经皮骨钩组采用经皮骨钩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皮骨钩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组,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PFNA组(P均<0.05);术后2个月,经皮骨钩组Harris各维度评分高于PFNA组(P<0.05);术后1、2个月,经皮骨钩组BI评分高于PFNA组(P<0.05);经皮骨钩组并发症发生率(2.33%,1/43)低于PFNA组(18.60%,8/43),P<0.05。结论经皮骨钩PFNA内固定术治疗ITF效果明显,虽会一定程度延长手术时间,但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经皮骨钩技术
Keyword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ercutaneous bone hook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李堂五
张禹
王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直接掌侧入路与桡侧腕屈肌腱入路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李堂五
张禹
王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皮骨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高波
王丰
李堂五
张禹
《中国实用医刊》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