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历史嬗变与逻辑遵循
1
作者 李均 朱慧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82,共11页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段(1985—1999年)、以中国特色为价值追求的自主探索阶段(2000年至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是西化色彩较强,本土化程度不高;自主知识数量较少,普遍性和体系化程度较低。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遵循三个逻辑:一是实践逻辑,立足中国实践,提炼标识概念与本土理论;二是文化逻辑,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理论的本土性与民族性;三是知识逻辑,坚持全球视野,发展理论的普遍性与体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学 自主知识体系 历史嬗变 实践逻辑 文化逻辑 知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
2
作者 尹海林 刘翔宇 +6 位作者 贺红林 田超 李均 丁娜 袁怡君 刘康 彭海涛 《西部医学》 202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 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SCs-Exo)对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离纯化离体脂肪获取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并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其上清液,分离提取ADSCs-Exo。体外培养HMEC-1,分为... 目的 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SCs-Exo)对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离纯化离体脂肪获取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并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其上清液,分离提取ADSCs-Exo。体外培养HMEC-1,分为实验组(含ADSCs-Exo)和对照组。通过CCK8评估ADSCs-Exo对HMEC-1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评估ADSCs-Exo对HMEC-1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ELISA法评估ADSCs-Exo对HMEC-1细胞外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通过小管形成实验评估ADSCs-Exo对HMEC-1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评估ADSCs-Exo对HMEC-1 Ras、Raf、ERK1/2及VEGF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分离提取的ADSCs-Exo符合外泌体特征,体外实验发现,与ADSCs-Exo共培养,能显著促进HMEC-1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提高VEGF水平(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RAS/RAF/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s-Exo可促进HMEC-1的增殖、迁移以及血管化,其机制可能与RAS/RAF/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微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无线通信的磁纳米合金/石墨烯复合型吸波材料设计
3
作者 雨田 曾昱霖 +2 位作者 肖晓灵 周子靖 李均 《飞控与探测》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移动通信和电子设备的普及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随之产生的电磁污染等问题严重降低信息传递的质量,同时损害生物体的健康。磁/介电复合材料凭借良好的电磁损耗和阻抗匹配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采用碳热还... 移动通信和电子设备的普及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随之产生的电磁污染等问题严重降低信息传递的质量,同时损害生物体的健康。磁/介电复合材料凭借良好的电磁损耗和阻抗匹配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出3种磁纳米合金/石墨烯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提升,石墨烯缺陷密度的增加导致介电常数降低,而FeCoNi合金因其高饱和磁化强度展现出较高的磁导率,使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得到优化。因此获得最小反射损耗值为-63.8 dB,有效吸收带宽为4.24 GHz的FeCoNi/石墨烯复合型吸波材料。此外,雷达散射截面结果表明,FeCoNi/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模拟真实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电磁衰减能力,因此该吸波材料有望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合金 石墨烯 电磁波吸收 雷达散射截面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冲突到和解:高等教育学的范式变革
4
作者 李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4,共9页
范式冲突是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40年发展历史及嬗变机制的关键视角。高等教育学自创建以来,至少经历了工作范式与专业范式、学科范式与领域范式、思辨范式与实证范式、自主范式与依附范式等四对范式冲突。范式冲突是学科建设的双刃剑... 范式冲突是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40年发展历史及嬗变机制的关键视角。高等教育学自创建以来,至少经历了工作范式与专业范式、学科范式与领域范式、思辨范式与实证范式、自主范式与依附范式等四对范式冲突。范式冲突是学科建设的双刃剑:既可以对学科多元化发展有积极的刺激作用,也可能造成学术共同体的撕裂。“范式间性”理论打破了范式之间“不可通约”的硬性规定,把范式从冲突引向和解。未来要从范式间性的新视角,采取并举、整合、超越三大策略来寻求范式和解,破除二元对立,创生多元化高等教育研究学派,变革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模式,激活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创新动力与创新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范式冲突 范式和解 范式间性 并举 整合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高等教育学史
5
作者 李均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2,共9页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史不仅薄弱,而且对其性质、对象、意义等关键核心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与误区。从性质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史论纷争到史论统一,确认历史研究和元理论研究的双重性质,追求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对象来...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史不仅薄弱,而且对其性质、对象、意义等关键核心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与误区。从性质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史论纷争到史论统一,确认历史研究和元理论研究的双重性质,追求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对象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内外分隔到内外兼修,要兼顾乃至融合学科的内外部历史,深入探讨知识与制度的双向联动关系,以此把握高等教育学史的完整谱系、内在机制与总体规律。从意义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单一向度到多维观照,不再局限于历史学的单一向度,而是要追寻理论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多重意义。未来高等教育学史的研究视域不能只限定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学而沦为地方知识,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都应该纳入其研究范围。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只有通过加强学科史研究,才能提升理论建设与学科反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建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史 高等教育学 学科史 历史研究 元理论研究 学科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临床价值研究
6
作者 雷霆 谢蛟魁 +5 位作者 王晓 李均 邱明皓 张宇璞 邓久晗 陈海文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尿道下裂患儿2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TIP术;对照组行传统TIP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对患...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尿道下裂患儿2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TIP术;对照组行传统TIP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排尿功能及阴茎外观评分。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尿瘘、尿道狭窄、阴茎头裂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率升高,排尿时间缩短(均P<0.05)。观察组术后尿道口位置、阴茎整体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TIP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排尿功能较好,且手术成功率及外观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TIP术 阴囊带蒂皮瓣 唇黏膜移植 排尿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角异位型侵袭性葡萄胎一例
7
作者 冯露 李均 +1 位作者 贺天文 胡辉权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850-2852,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例异位侵袭性葡萄胎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及治疗方案。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提示24335 m IU/mL、超声提示左侧附件区异常回声(不除外滋养细胞疾病)及病检示(宫内组织)分泌期样宫内膜,左输卵管及左宫角、左阔韧... 本文报道了一例异位侵袭性葡萄胎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及治疗方案。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提示24335 m IU/mL、超声提示左侧附件区异常回声(不除外滋养细胞疾病)及病检示(宫内组织)分泌期样宫内膜,左输卵管及左宫角、左阔韧带病灶查见水肿的绒毛组织并伴有滋养叶细胞增生,多系葡萄胎;免疫组化提示p53(+)、p57(-)、HCG(+),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Ki-67(高表达),组织学类型符合完全性葡萄胎,CD34及弹力纤维染色提示一处血管内查见绒毛组织,符合侵袭性葡萄胎改变,确诊为侵袭性葡萄胎。治疗上采用了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侵袭性葡萄胎 宫角 滋养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M2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冯露 袁怡君 +3 位作者 李均 邹心如 苏彬 贺天文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041-3049,共9页
目的探讨PROM2基因下调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TCGA数据库、Ualcan数据库分析PROM2于卵巢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相关临床意义。合成siRNA敲低SKOV3和ES-2细胞中... 目的探讨PROM2基因下调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TCGA数据库、Ualcan数据库分析PROM2于卵巢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相关临床意义。合成siRNA敲低SKOV3和ES-2细胞中PROM2的表达,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和划痕法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验证PROM2对卵巢癌细胞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敲低PROM2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信号通路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敲低PROM2后,与si-NC#组相比,si-PROM2#1组和si-PROM2#2组的SKOV3和ES-2人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克隆能力均明显减弱,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PROM2#1组和si-PROM2#2组与si-NC#组比较,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TCF-4、c-myc及CyclinD1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M2敲低可抑制SKOV3和ES-2人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以及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M2 卵巢癌 侵袭 迁移 WNT/Β-CATENIN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医科大学:体教融合促人才全面成长
9
作者 汪伟 李均 《当代贵州》 2024年第6期77-77,共1页
作为贵州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合肥医科大学坚持“五育”并举,认真贯彻国家关于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行动的战略部署,聚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中心,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体育人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教... 作为贵州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合肥医科大学坚持“五育”并举,认真贯彻国家关于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行动的战略部署,聚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中心,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体育人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教育人模式。注重以体育人,体教融合涵育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体育人才 体教融合 五育 医科大学 体育强国建设 全面成长 战略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战略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笔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立国 李均 +3 位作者 徐岚 文雯 任增元 王传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41-54,共14页
本期推出的笔谈,力求以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中的《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中实现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在坚持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把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而优化结构和... 本期推出的笔谈,力求以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中的《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中实现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在坚持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把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而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张。《大学思政引领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一文,从加强党对高等学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确立高等教育龙头地位、按照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三个维度提出了加强大学思政力的实践进路。《论教育家精神:打开时代命运下的一代宗师格局》一文,分析了教师在“悟道”“传道”“弘道”道路上所需经历的修炼,指出对教育家故事的生活叙事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有效路径之一。《建设世界教育中心需加强人才吸引力和创新辐射力》一文,提出世界教育中心作为多元组织集群,统整性地开展跨境教育教学、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动,进而为我国从留学目的地大国向人才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升级转型提供路径。《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打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攻坚战》一文,提出要合理控制高等教育规模,防止由于盲目扩招导致“平庸”;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四个面向”,超越“指标化办学”的思维;需要抢抓机遇,做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改革与实验。《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优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一文,从项目依托、产教融合、政策保障和AI赋能的角度对我国持续优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质量发展 思政引领力 教育家精神 世界教育中心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茜林 丁娜 +6 位作者 贺红林 袁怡君 贺天文 冯露 田超 刘康 李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目的 探讨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Cs)来源的外泌体(MenSCs-derived exosomes,MenSCs-Exos)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MenS... 目的 探讨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Cs)来源的外泌体(MenSCs-derived exosomes,MenSCs-Exos)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Men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细胞表型,油红O染色观察其成脂分化能力;超速离心法分离MenSCs-Exos,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追踪分析其大小及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标志性蛋白分子CD9、TSG101、calnexin的表达。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MenSCs-Exos对A278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分离具有干细胞表型和成脂分化潜能的MenSCs,同时检测发现MenSCs-Exos为边缘清晰、大小分布均匀的膜性囊泡,粒径为30~150 nm,平均为72.89 nm,膜表面标志性蛋白CD9、TSG101表达呈阳性,calnexin表达呈阴性。与对照组相比,MenSCs-Exos能增强A27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影响其细胞周期分布,并且可上调β-catenin、c-Myc、TCF4、Cyclin D1、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MenSCs-Exos可能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A2780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促进A27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SD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12
作者 袁怡君 何昱 +6 位作者 李均 邹心如 田超 贺红林 丁娜 贺天文 刘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33-38,共6页
目的观察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中分离的外泌体(MenSC-Exos)对SD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的MenSCs,提取MenSC-Exos;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制作背部皮肤机械创面,... 目的观察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中分离的外泌体(MenSC-Exos)对SD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的MenSCs,提取MenSC-Exos;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制作背部皮肤机械创面,分别给予MenSC-Exos或PBS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用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新生血管、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创面胶原蛋白含量及成熟度。培养成纤维细胞并分成外泌体组和PBS组,分别加入MenSC-Exos或PBS,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实验组术后第7、14天创面愈合率、Ⅲ型胶原蛋白沉积率和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蛋白沉积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术后第7天创面炎症细胞数量和M1/M2低于对照组,M2型巨噬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第3、7天创面IL-6表达降低,IL-10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升高(P均<0.05)。外泌体组培养1~5 d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PBS组,外泌体组培养24 h细胞迁移率高于PBS组(P均<0.05)。结论MenSC-Exos能够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调节胶原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血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成纤维细胞 血管生成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最适混合比例实验研究
13
作者 刘翔宇 彭海涛 +6 位作者 尹海林 田超 文银亭 贺红林 丁娜 袁怡君 李均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索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最适混合比例。方法酶消化法分离脂肪干细胞并培养,传代至第三代,抽取健康患者静脉血一次性制备A-PRF,以1:6、1:8、1:10、1:12、1:14五种混合比例分别与脂肪干细胞混合。取6周... 目的探索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最适混合比例。方法酶消化法分离脂肪干细胞并培养,传代至第三代,抽取健康患者静脉血一次性制备A-PRF,以1:6、1:8、1:10、1:12、1:14五种混合比例分别与脂肪干细胞混合。取6周龄SPF级雌性裸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将A-PRF以体积比1:6、1:8、1:10、1:12、1:14五种混合比例分别与人脂肪颗粒混合后注射至5组裸鼠背部,分别记为1:6、1:8、1:10、1:12、1:14组。于移植后4、8、12周以断颈法处死裸鼠,比较脂肪标本体积及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脂肪标本的血管密度及分布;分析囊腔/空泡占比、炎症反应程度、间质化纤维程度;免疫组化测定CD31蛋白含量。结果第24小时,5组迁移变化均不明显,在第48小时及72小时1:12组的细胞迁移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8及12周,1:12组的脂肪质量组织体积及质量的保留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1:12组的囊腔/空泡占比、间质化纤维程度均为最低并伴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5组在第4周时炎性反应程度均较严重,在第8及第12周的炎性反应程度均较轻且差异不明显。CD31染色结果显示,1:12组的CD31蛋白含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最适混合比例是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炎症反应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学术评价:机遇、挑战及应对
14
作者 石秀选 李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共9页
当前大学学术评价面临诸多困境:评价理念重视管理导向,难以满足学术成长价值期待;评价主体执念人为主宰,难以应对知识增长评价需求;评价方法倚重量化指标,难以呈现学术成果本质样貌;评价程序追求价值隐涉,难以确保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生... 当前大学学术评价面临诸多困境:评价理念重视管理导向,难以满足学术成长价值期待;评价主体执念人为主宰,难以应对知识增长评价需求;评价方法倚重量化指标,难以呈现学术成果本质样貌;评价程序追求价值隐涉,难以确保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勃兴,为大学学术评价范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构建面向未来的大学学术评价,彰显价值理性;超越人为主宰的大学学术评价,提升评价效能;打破形式主义的大学学术评价,反映真实样貌;削弱主观偏见的大学学术评价,促进结果正当。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学术评价也面临诸如评价工具理性强化、评价主体失序、全面评价数据缺失、评价信任危机等挑战。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平衡张力,响应多元评价诉求;人机共生,重塑双重主体位序;信息共享,推动开放科学发展;算法透明,增强评价可解释性。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应高度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学术评价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术评价 机遇 挑战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能未定的克隆性造血与肾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15
作者 钟佳琳 肖若楠 +3 位作者 向姝婷 杨彦鹏 李均 肖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65-2771,共7页
目的探讨潜能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CHIP)与肾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23年1... 目的探讨潜能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CHIP)与肾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肾功能不全的CHD患者70例,根据Gensini评分中位数水平分为Gensini评分<44分组(34例)和Gensini评分≥44分组(36例),根据是否携带CHIP突变分为CHIP组(23例)、非CHIP组(47例),分别比较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HIP状态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与Gensini评分<44分组比较,Gensini评分≥44分组具有更高的CHIP携带率(17.6%vs 47.2%,P=0.008)以及NT-proBNP水平(767 vs 3480 ng/L,P=0.03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NT-proBNP后,CHIP携带仍与较高的Gensini评分相关(OR=3.935,95%CI:1.153~13.435,P=0.029)。进一步按CHIP分组结果提示,与非CHIP组患者比较,CHIP组患者具有较高的Gensini评分(48 vs 38,P=0.004)、更高的冠脉3支血管病变比例(52.2%vs 25.5%,P=0.040)和较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5.0%vs 58.0%,P=0.042)。结论CHIP是肾功能不全CHD患者严重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能未定的克隆性造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理论阐释与行动策略(笔谈)
16
作者 赵婷婷 李均 +3 位作者 何伟光 姜华 刘绪 伍宸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70,共19页
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自主创新作为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跨界融通为实践取向。高等教育是科技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关键驱动力,没有一流的高等... 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自主创新作为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跨界融通为实践取向。高等教育是科技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关键驱动力,没有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强国就无从谈起。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才赋能、技术赋能及文化赋能三个方面,呈现基础性、关键性和引领性等主要特征。在实践中,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应明确自己的定位与行动方向,即发展战略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共生;人才培养采取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研究战略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支撑;科研模式协调好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等理论阐释了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的理论逻辑,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基础研究和推动成果转化提供了实践指导。赋能科技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学术评价模式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如破除过度量化的学术评价模式,建立基于激发学者学术生命自觉的学术评价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健康学术生态体系,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推进学术评价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强国 教育强国 科技创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均 曹轶璇 +2 位作者 王冬 周萍 阳小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丹参药对颗粒剂配伍组、黄芪丹参药对组分配伍组、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福辛...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丹参药对颗粒剂配伍组、黄芪丹参药对组分配伍组、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福辛普利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尿β2微球蛋白、肾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肾组织JAK/STAT通路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黄芪丹参药对组分配伍能降低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尿β2-MG(P<0.05),与福辛普利组相当,其余各治疗组有下降趋势,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可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JAK、STAT1、STAT3蛋白的表达,以组分配伍及颗粒配伍作用显著,与福辛普利相当,黄芪总皂苷作用不显著,其余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结论:黄芪丹参药对及其组分能保护单侧输尿管梗阻的肾小管功能,一定程度改善肾纤维病理,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JAK/STAT信号通路 黄芪丹参药对 丹参总酚酸 黄芪总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仁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均 李小波 许韶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3-684,共2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中药桃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蒙诺组和桃仁组。术后2周处死大鼠,检测尿NAG,观察肾组织...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中药桃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蒙诺组和桃仁组。术后2周处死大鼠,检测尿NAG,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的表达。结果:①肾组织CTGF表达:假手术组CTGF有较弱的表达,模型组、桃仁组和蒙诺组CTGF呈较强表达,但桃仁组和蒙诺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肾组织病理改变: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肾组织均呈现一定的纤维化病理改变,模型组最重,桃仁和蒙诺组相仿。③尿NAG:模型组NAG明显高于桃仁组、蒙诺组和假手术组(P<0.05),桃仁组与蒙诺组相似。④肾功能: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桃仁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过度表达而减缓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肾间质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大孔树脂对中华补血草根多酚的吸附洗脱特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均 陈炳华 +1 位作者 王晶晶 周冰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69,共5页
从S-8、NKA-9、AB-8、NKA和D4020大孔树脂中筛选出AB-8树脂,研究了AB-8树脂对中华补血草根多酚的吸附洗脱特性。结果表明:AB-8树脂对中华补血草根多酚的饱和吸附时间为5h,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55.30mg/g,提取液pH... 从S-8、NKA-9、AB-8、NKA和D4020大孔树脂中筛选出AB-8树脂,研究了AB-8树脂对中华补血草根多酚的吸附洗脱特性。结果表明:AB-8树脂对中华补血草根多酚的饱和吸附时间为5h,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55.30mg/g,提取液pH值对吸附过程影响不显著;以质量浓度1.99mg/mL的提取液上柱,流速为1mL/min时,吸附泄漏点为10BV(柱床体积,1BV=30mL),饱和点为32BV,因此,采用串柱法有利于AB-8树脂吸附能力的发挥;用体积分数70%乙醇作为洗脱剂,以流速1mL/min洗脱,获得的多酚纯度为5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补血草 多酚 大孔树脂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组分对肾纤维化梗阻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均 曹轶璇 +2 位作者 王冬 阳小敏 周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探讨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对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用蒙诺化学名取代商品名)、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黄芪丹参...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探讨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对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用蒙诺化学名取代商品名)、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黄芪丹参颗粒剂配伍1∶1组(简称颗粒配伍组)、黄芪丹参组分配伍1∶1组(简称组分配伍组)。各组手术后第15天取出梗阻侧肾脏,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24h,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制成石蜡切片。部分进行HE、Masson病理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另一部分进行免疫组化实验,观察Ⅰ、Ⅲ型胶原沉积情况。结果:各组肾脏病理损害、胶原沉积及免疫组化结果表现一致,均以模型组最明显;表达最轻的为福辛普利组及组分配伍组。结论:UUO大鼠肾组织胶原沉积明显,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干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黄芪 丹参 有效成分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