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缠绕过程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地红 李兴冀 +1 位作者 张东兴 黄龙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8-630,共3页
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缠绕工艺效率及优化缠绕过程,研究并设计了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缠绕过程的模拟软件.模拟软件主要包括两个模块:缠绕设计模块和模拟模块.模拟模块中,通过在几何空间和色彩空间,描述纤维缠绕压力容器成型工... 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缠绕工艺效率及优化缠绕过程,研究并设计了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缠绕过程的模拟软件.模拟软件主要包括两个模块:缠绕设计模块和模拟模块.模拟模块中,通过在几何空间和色彩空间,描述纤维缠绕压力容器成型工艺的芯模、落纱点、悬纱、丝头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形成动态画面,直观地反映出缠绕过程中落纱、纱线排布、悬纱、芯模和丝头运动以及线形变化,显示出纤维缠绕成型的全部过程.该模拟软件的建立,有利于加深对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缠绕工艺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缠绕工艺 运动规律 动态合成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组分-性能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地红 吕敏 王光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56-858,共3页
复合材料是由多组分构成的,其性能直接受其组分的性能、含量、配比、相几何等因素影响。提出了复合材料组分-性能优化,在材料设计过程中首先建立因素对性能的模糊影响关系,然后调整这些影响因素,使其既能充分发挥材料特性,满足使用要求... 复合材料是由多组分构成的,其性能直接受其组分的性能、含量、配比、相几何等因素影响。提出了复合材料组分-性能优化,在材料设计过程中首先建立因素对性能的模糊影响关系,然后调整这些影响因素,使其既能充分发挥材料特性,满足使用要求,又能使之成本降为最低。这一设计思想是传统的复合材料结构优化的突破,把结构优化设计延伸到材料设计阶段。可以对复合材料的多项性能进行综合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组分 性能 优化模型 模糊影响关系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单向板本构预测软化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地红 吕敏 王光远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63,共4页
复合材料单向板的本构预测在复合材料结构初步设计和预选方案中有着重要意义。复合材料本构预测的软化模型,概括了材料力学模型,预测精度可以通过模型自身调整,较以往的预测模型更加完善;定义了等效长度,进行等效长度回归,给出了相应的... 复合材料单向板的本构预测在复合材料结构初步设计和预选方案中有着重要意义。复合材料本构预测的软化模型,概括了材料力学模型,预测精度可以通过模型自身调整,较以往的预测模型更加完善;定义了等效长度,进行等效长度回归,给出了相应的预测公式,并给出了两种预测方法。并首次在细观力学分析中引入软化模型,对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分析及对工程实践都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单向板 本构预测 软化模型 等效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制品质量综合评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地红 王光远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1-123,共3页
提出了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综合评定,旨在对产品的可用性及产品性能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方法。该评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建立在质量检验的有关规定基础上,考虑制品的所有质量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因此,它既能检验产品合格与否,又能对合格品的性... 提出了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综合评定,旨在对产品的可用性及产品性能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方法。该评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建立在质量检验的有关规定基础上,考虑制品的所有质量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因此,它既能检验产品合格与否,又能对合格品的性能、质量给出量化的评定结果。对复合材料的质量监测、复合材料行业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综合评定 量化评定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复合材料制品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地红 戴成琴 +2 位作者 王荣国 张东兴 黄龙男 《电站系统工程》 1998年第4期62-64,共3页
提出了电力系统中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综合评定方法,旨在对产品的可用性及产品性能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该评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建立在质量检验的有关规定基础上,既能检验产品合格与否,又能对合格品的性能、质量给出量化的评定结果。如... 提出了电力系统中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综合评定方法,旨在对产品的可用性及产品性能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该评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建立在质量检验的有关规定基础上,既能检验产品合格与否,又能对合格品的性能、质量给出量化的评定结果。如果在评定过程中加入价格因素,可成为用户对产品的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复合材料制品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制品评定的贴近度法
6
作者 李地红 武卫卫 +1 位作者 王光远 孙银宝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601-603,共3页
提出了复合材料制品质量的贴近度综合评定方法,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可以用一系列的隶属度向量表示,利用这些隶属度向量,考察2个模糊集合的接近程度来进行判定,旨在对产品的可用性及产品性能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方法.该评定方法和评价指标... 提出了复合材料制品质量的贴近度综合评定方法,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可以用一系列的隶属度向量表示,利用这些隶属度向量,考察2个模糊集合的接近程度来进行判定,旨在对产品的可用性及产品性能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方法.该评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建立在质量检验的有关规定基础上,给出量化的评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定结果 制品质量 程度 判定 量化 复合材料 考察 产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组分优化
7
作者 李地红 王荣国 +2 位作者 李兴和 戴成琴 李秀玮 《纤维复合材料》 CAS 1998年第1期39-41,共3页
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以往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往往在二次结构设计阶段利用了该可设计性。而二次结构的所谓可设计仅仅是结构的设计,并非真正的材料设计。本文提出的复合材料组分优化,首先建立组分对性能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 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以往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往往在二次结构设计阶段利用了该可设计性。而二次结构的所谓可设计仅仅是结构的设计,并非真正的材料设计。本文提出的复合材料组分优化,首先建立组分对性能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复合材料进行优化设计。真正实现了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可设计性 成分优化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苦土新型夹芯结构的研究
8
作者 李地红 金鑫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715-717,共3页
研究一种新型复合夹芯结构,即低密度泡沫芯材与菱苦土柱状结构复合芯材.由于复合芯材具有较高的抗剪切性能和抗平压性能,使得新型夹芯结构具有很高的抗弯刚度性能,而且夹芯结构的芯材与面板同时成型,没有界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夹芯结构芯... 研究一种新型复合夹芯结构,即低密度泡沫芯材与菱苦土柱状结构复合芯材.由于复合芯材具有较高的抗剪切性能和抗平压性能,使得新型夹芯结构具有很高的抗弯刚度性能,而且夹芯结构的芯材与面板同时成型,没有界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夹芯结构芯材面板界面性能薄弱的问题.如果该夹芯结构应用于菱苦土夹芯板中,将使菱苦土夹芯板在结构、工艺、性能、安装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菱苦土 泡沫芯材 成型 工艺 研究 性能 夹芯板 抗剪 抗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衡型层合板的强度
9
作者 李地红 谢怀勤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4,14,共3页
本文给出均衡型层合板的强度判别方法,提出了均衡应变限定值的概念,给出了在不同强度理论下均衡应变的计算方法,为均衡型层合板的强度判别、设计提供了简单、方便的依据和手段。
关键词 均衡型 层合板 均衡应变 强度 玻璃钢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轴对称载荷下复合材料圆柱壳受力分析的有限环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地红 刘锡礼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75-79,共5页
本文提出了求解复合材料圆柱壳非轴对称问题的有限环方法。在轴线方向将壳体离散成有限环,在环向采用Fourier展开。用Pascal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在MC-68000计算机上对大口径玻璃钢管道实施了有限环计算。结果表明,该有限环法占内存小,... 本文提出了求解复合材料圆柱壳非轴对称问题的有限环方法。在轴线方向将壳体离散成有限环,在环向采用Fourier展开。用Pascal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在MC-68000计算机上对大口径玻璃钢管道实施了有限环计算。结果表明,该有限环法占内存小,运算快,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完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环法 非轴对称 圆柱壳 荷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压力对炭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孔隙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洪艳 李地红 +2 位作者 张东兴 吴宝昌 陈玉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4-697,共4页
孔隙的存在是炭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并且会对炭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产生很大的损害。针对[(±45°)/(0,90°)2/(±45°)]S炭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详细分析了层压板内孔隙的尺寸、形状及... 孔隙的存在是炭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并且会对炭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产生很大的损害。针对[(±45°)/(0,90°)2/(±45°)]S炭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详细分析了层压板内孔隙的尺寸、形状及分布特征。通过施加不同的固化压力制备了不同孔隙率含量的试件。采用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和性能测试对炭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内孔隙的形态及其对炭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孔隙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了定量的表征。结果表明,对于铺层为[(±45°)/(0,90°)2/(±45°)]S层压板,孔隙主要分布于层间,且都沿着平行于铺层的方向发展。随着固化压力的减小,孔隙率增大、层间剪切强度和压缩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复合材料 孔隙 形态 图像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芯材夹芯结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剑 李地红 +2 位作者 李兴冀 黄龙男 张东兴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8,81,共4页
为了改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中芯材与面板界面结合强度,研制了一种新型夹芯结构,即复合材料柱/泡沫塑料复合芯材夹芯结构.该结构中用过渡层取代胶结层,使芯材和面板为一体,芯材由泡沫塑料和柱结构组成,其中柱结构是与面板同材质的纤维增... 为了改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中芯材与面板界面结合强度,研制了一种新型夹芯结构,即复合材料柱/泡沫塑料复合芯材夹芯结构.该结构中用过渡层取代胶结层,使芯材和面板为一体,芯材由泡沫塑料和柱结构组成,其中柱结构是与面板同材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该夹芯结构的芯材结构设计、加工工具的设计、加工工艺设计,使增强材料在法向上植入芯材中,并与上下面板的增强材料连通.由于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固化成型,构成一个整体,没有界面,从根本上改善了面板与芯材之间粘接性能薄弱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层间剪切、抗平压、抗剥离及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芯材 夹芯结构 过渡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率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阿樱 张东兴 +3 位作者 李地红 朱洪艳 肖海英 贾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014-3018,共5页
采用超声C扫描、显微镜分析及图像分析软件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的孔隙含量、分布、形状、尺寸进行定量表征。讨论了孔隙率对层间剪切强度、纵向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铺层方式影响孔隙的分布;对于不同铺层,孔隙... 采用超声C扫描、显微镜分析及图像分析软件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的孔隙含量、分布、形状、尺寸进行定量表征。讨论了孔隙率对层间剪切强度、纵向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铺层方式影响孔隙的分布;对于不同铺层,孔隙的长度、面积和纵横比都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孔隙率不断增大,层间剪切强度、纵向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不断下降;铺层方式影响纵向拉伸模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孔隙 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钢在盐雾环境中腐蚀机制和性能演变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观政 李地红 +3 位作者 黄力刚 张东兴 蒋竞 张宠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在总结复合材料在海洋的盐雾环境中使用的材料腐蚀理论基础上,分析复合材料发生腐蚀的主要形式和历程,模拟自然环境试验设计不同盐雾温度、不同老化时间下的加速老化试验,通过材料表面形貌、玻璃化转变温度、微观结构的变化来评价... 本文在总结复合材料在海洋的盐雾环境中使用的材料腐蚀理论基础上,分析复合材料发生腐蚀的主要形式和历程,模拟自然环境试验设计不同盐雾温度、不同老化时间下的加速老化试验,通过材料表面形貌、玻璃化转变温度、微观结构的变化来评价玻璃钢在盐雾中的腐蚀性能,着重分析温度、时间对材料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中值老化寿命和剩余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加速寿命规律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根据试验中玻璃钢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衰减多数情况下具有一致的规律性,建立了盐雾环境中玻璃钢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衰减三线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盐雾环境中,玻璃钢除了可见的外观发生变化外,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表面巴氏硬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随温度的提高和腐蚀时间的延长,性能下降会进一步加大;中值老化寿命和剩余强度之间的关系式能比较好地描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然老化规律和加速老化规律,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衰减三线型模型能够直观的反映玻璃钢在盐雾环境中加速老化的各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海洋环境 腐蚀 加速老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混凝土界面温度应力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龙男 李地红 +1 位作者 张东兴 福泽公夫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碳纤维片材的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因而,在环境温差作用下,补强碳纤维片材和混凝土界面处将产生界面温度应力.正确地分析界面温度应力,揭示界面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补强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碳... 碳纤维片材的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因而,在环境温差作用下,补强碳纤维片材和混凝土界面处将产生界面温度应力.正确地分析界面温度应力,揭示界面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补强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碳纤维片材补强混凝土梁的界面温度应力定量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定量分析理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温度应力分布及大小与补强复合材料的刚度和作用温差有较大关系,与基底混凝土的刚度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混凝土 温差 热膨胀系数 界面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阿樱 张东兴 +3 位作者 李地红 杨蕤 肖海英 贾近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0-74,共5页
介绍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的疲劳机理、复合材料界面的疲劳研究及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疲劳寿命预测研究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方面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疲劳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孔隙率及力学性能的试验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阿樱 张东兴 +3 位作者 朱洪艳 李地红 肖海英 贾近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超声C扫描、显微镜分析及图像分析软件对层压板的孔隙含量、分布、形状及尺寸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析了孔隙率对纵向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铺层方式影响孔隙的分布;对于两种铺层形式的层压板,孔隙等... 采用超声C扫描、显微镜分析及图像分析软件对层压板的孔隙含量、分布、形状及尺寸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析了孔隙率对纵向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铺层方式影响孔隙的分布;对于两种铺层形式的层压板,孔隙等效直径和纵横比都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固化压力的不断减小,孔隙率不断增大,层间剪切强度、纵向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不断下降,且铺层方式影响纵向拉伸模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孔隙率 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对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洪艳 李地红 +2 位作者 张东兴 吴宝昌 陈玉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619-1624,1629,共7页
从理性层面研讨了孔隙率、孔隙形态和孔隙大小等对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实验角度阐述了含孔隙复合材料的性能模拟、细观机制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孔隙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纤维 孔隙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的孔隙问题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阿樱 张东兴 +2 位作者 李地红 肖海英 贾近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9,共4页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孔隙的形成机理、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孔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强度和疲劳寿命有不利影响,并且孔隙对水的渗透和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孔隙的存在促进了水分...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孔隙的形成机理、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孔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强度和疲劳寿命有不利影响,并且孔隙对水的渗透和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孔隙的存在促进了水分的吸收,且吸湿可导致材料强度下降。提出湿热环境下孔隙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孔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湿热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阿樱 张东兴 +2 位作者 李地红 肖海英 贾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4-498,共5页
从理论方法和试验研究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吸湿过程、老化机理及湿热老化后力学性能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现状。复合材料对冲击载荷非常敏感,并且孔隙会降低复合材料层压板的静态强度和疲劳强度,这在温... 从理论方法和试验研究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吸湿过程、老化机理及湿热老化后力学性能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现状。复合材料对冲击载荷非常敏感,并且孔隙会降低复合材料层压板的静态强度和疲劳强度,这在温热环境下更容易产生。提出在湿热环境下,孔隙对复合材料冲击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湿热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