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脱胶工艺及其性能
1
作者 杨树 曹巧丽 +3 位作者 李季媛 李召岭 郁崇文 张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使用棉纺系统进行亚麻纺纱前需经过脱胶处理,为解决传统碱脱胶工艺得到的亚麻纤维白度低和氧化脱胶时纤维易氧化受损、木质素残留造成纤维断裂伸长率低的问题,采用N-羟基-3,4,5,6-四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TPPI)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的方... 使用棉纺系统进行亚麻纺纱前需经过脱胶处理,为解决传统碱脱胶工艺得到的亚麻纤维白度低和氧化脱胶时纤维易氧化受损、木质素残留造成纤维断裂伸长率低的问题,采用N-羟基-3,4,5,6-四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TPPI)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的方法对亚麻落麻进行脱胶,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NHTPPI、助催化剂9,10-蒽醌、双氧水、氢氧化钠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脱胶后亚麻纤维断裂强度以及白度的影响,得到了NHTPPI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亚麻脱胶的最佳工艺:pH值为10.5,反应温度为83.6℃,NHTPPI、9,10-蒽醌、双氧水、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分别为0.6、0.5、10.35、5.67 g/L,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亚麻纤维断裂强度为4.39 cN/dtex,白度为70.53%。将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脱胶、高碘酸钠氧化脱胶以及传统碱脱胶与双氧水漂白3种工艺进行对比,发现3种工艺得到的纤维主体长度在28 mm左右,白度均在70%以上,但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脱胶得到的亚麻纤维断裂强度最高,处理时间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前处理 催化氧化 碱煮 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MnV钢热敏裂纹原因分析
2
作者 李召岭 《天津冶金》 CAS 2015年第4期52-54,共3页
为分析28Mn V坯料产生裂纹及管坯穿管时发生爆裂的原因,对28Mn V圆管坯生产工艺和穿管工艺进行跟踪试验,并采用相似钢种钢坯进行火焰切割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8Mn V这类含V元素较高的钢坯,当使用炔氧焰进行火焰切割圆管坯定尺... 为分析28Mn V坯料产生裂纹及管坯穿管时发生爆裂的原因,对28Mn V圆管坯生产工艺和穿管工艺进行跟踪试验,并采用相似钢种钢坯进行火焰切割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8Mn V这类含V元素较高的钢坯,当使用炔氧焰进行火焰切割圆管坯定尺坯料时,相较不含钒钢更容易出现钢坯裂纹并快速扩展。给出了减少钢坯热敏裂纹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Mn V 火焰切割 热敏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染料粒径及分布对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忠君 李召岭 +1 位作者 于鲁汕 宋建芳 《染料与染色》 CAS 2010年第6期24-28,49,共6页
测定了C.I.分散蓝56等6种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系统地研究了影响C.I.分散蓝56分散稳定性的因素。测定了染料颗粒重量平均粒径Dw,重量比表面积Sw。应用JL9200激光粒度仪,测试进口DyStar Dianix嫩黄XF染料平均粒径约为0.85μm;染料颗粒粒径... 测定了C.I.分散蓝56等6种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系统地研究了影响C.I.分散蓝56分散稳定性的因素。测定了染料颗粒重量平均粒径Dw,重量比表面积Sw。应用JL9200激光粒度仪,测试进口DyStar Dianix嫩黄XF染料平均粒径约为0.85μm;染料颗粒粒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粒径小于0.98μm的染料颗粒约占85%。对比两种国产染料的粒径测试发现都在1.6μm以上,累积平均粒径基本在8~10μm之间,是进口染料9倍,且分布不均匀。通过研究分散染料粒径与染色性能关系,选取了球磨工艺条件,得到均匀稳定分散染料液体。用研磨改进细度后分散染料染色,上色率平均提高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染色 粒径 上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丽赛/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召岭 傅忠君 +1 位作者 于鲁汕 宋建芳 《染料与染色》 CAS 2010年第5期28-33,共6页
在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二浴法染色中,以表观色深K/S值作为衡量染色效果的依据,研究了第一浴染色工艺曲线、温度、pH值、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以染料的上染率K/S值为依据,研究了第二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曲线、温度、时间对织物染色... 在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二浴法染色中,以表观色深K/S值作为衡量染色效果的依据,研究了第一浴染色工艺曲线、温度、pH值、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以染料的上染率K/S值为依据,研究了第二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曲线、温度、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聚乳酸混纺织物深色染色配方及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混纺 染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钢生产TS06拉丝专用钢盘条的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然 李召岭 王兰香 《天津冶金》 CAS 2007年第4期34-36,43,共4页
介绍了天钢利用顶底复吹转炉、LF精炼炉、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机工艺生产TS06拉丝专用钢盘条的实践。通过对转炉终点控制、LF钢包精炼工艺及控冷控轧工艺等方面的探索,顺利生产出了TS06低碳拉丝专用钢盘条,完全能够满足镀锌钢丝生产的... 介绍了天钢利用顶底复吹转炉、LF精炼炉、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机工艺生产TS06拉丝专用钢盘条的实践。通过对转炉终点控制、LF钢包精炼工艺及控冷控轧工艺等方面的探索,顺利生产出了TS06低碳拉丝专用钢盘条,完全能够满足镀锌钢丝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丝专用钢 盘条 转炉 精炼 质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圆管坯中间裂纹成因分析与改进
6
作者 张霞 李维 +1 位作者 李召岭 刘艳静 《天津冶金》 CAS 2015年第4期24-26,共3页
连铸圆管坯中间裂纹的存在可能导致钢管出现外折或内折,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20钢连铸圆管坯在产品开发初期出现了中间裂纹,通过分析其钢水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锰硫比以及连铸二冷制度、铸坯拉速、钢水过热度等影响中间裂纹的因素... 连铸圆管坯中间裂纹的存在可能导致钢管出现外折或内折,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20钢连铸圆管坯在产品开发初期出现了中间裂纹,通过分析其钢水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锰硫比以及连铸二冷制度、铸坯拉速、钢水过热度等影响中间裂纹的因素,确定了中间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水过热度控制过高,导致铸坯内部柱状晶发达,出现沿柱状晶分布的中间裂纹。通过降低钢水过热度、进一步降低二冷强度并保证冷却的均匀性、确保有效的结晶器电磁搅拌等提高铸坯等轴晶的方式,避免了中间裂纹的发生,稳定了20钢圆管坯的内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钢 圆管坯 中间裂纹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Mn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旭 魏军 +2 位作者 仇圣桃 李召岭 李维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7-150,共4页
采用热膨胀仪测定了12Mn钢在不同冷速下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采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了12Mn钢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率对12Mn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并应用JMatPro软件模拟了CCT曲线。结... 采用热膨胀仪测定了12Mn钢在不同冷速下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采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了12Mn钢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率对12Mn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并应用JMatPro软件模拟了CCT曲线。结果表明,12Mn钢的A_(c1)和A_(c3)分别是692和855℃;组织主要有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冷速较低时发生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当冷速大于4.25℃/s时发生贝氏体转变;随着冷速提高,各组织变细,12Mn钢的硬度随冷速提高而增大。MatPro模拟结果与所测CCT曲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 12Mn钢 CCT曲线 膨胀法 JMatPro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亚麻纱在棉纺设备上的纺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季媛 高春燕 +2 位作者 张阳 李召岭 郁崇文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3-67,共5页
总结环锭纺棉纺技术路线纺制亚麻纯纺纱和混纺纱的工艺要点。通过优化各道纺纱工艺参数及工艺配置,用干法纺纱代替湿法纺纱开发了高效短流程纯亚麻纺纱工艺,纺制出了赛络集聚纺精细化纯亚麻49.2 tex纱和精细化亚麻/棉55/4528.1 tex混纺... 总结环锭纺棉纺技术路线纺制亚麻纯纺纱和混纺纱的工艺要点。通过优化各道纺纱工艺参数及工艺配置,用干法纺纱代替湿法纺纱开发了高效短流程纯亚麻纺纱工艺,纺制出了赛络集聚纺精细化纯亚麻49.2 tex纱和精细化亚麻/棉55/4528.1 tex混纺纱,并测试了成纱质量。结果表明:采用环锭纺棉纺工艺路线生产的精细化纯纺亚麻纱及精细化亚麻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分别可达到9.0 cN/tex和11.0 cN/tex以上,纱线条干均匀,麻结少,达到优等纱标准。认为:采用棉纺设备开发亚麻纯纺纱和混纺纱,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麻纺行业技术革新及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干法纺纱 精细化 棉纺设备 赛络集聚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纤织物疏水疏油功能整理的发展概况
9
作者 黄勇 李俊越 +5 位作者 张栋葛 韩津春 郁崇文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0-253,共14页
早期荷叶表面的拒水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研究人员基于荷叶效应不断模仿荷叶表面的微纳结构,以获得可以比拟荷叶的超疏水表面。将超疏水表面应用于化纤织物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基于荷叶效应,可以通过构筑粗糙纹理表面的方法制备超... 早期荷叶表面的拒水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研究人员基于荷叶效应不断模仿荷叶表面的微纳结构,以获得可以比拟荷叶的超疏水表面。将超疏水表面应用于化纤织物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基于荷叶效应,可以通过构筑粗糙纹理表面的方法制备超疏水表面,但有些液体悬浮在纹理表面的稳定性较差,因此适用性有限。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含氟整理剂能够降低材料的表面能,使材料对大部分表面能较高的液体具有抵抗作用,使用含氟整理剂整理是目前制备超疏水表面的主流方法。但不论是构筑粗糙表面还是使用含氟整理剂整理,都无法使超疏水表面在极端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拒液效果。通过在材料表面构建自愈合体系可以获得具有长久拒液效果的自愈合材料,这种超疏水材料的表面在受到机械磨损或化学腐蚀时,受损部位会自愈,从而达到持续的拒液效果。本文主要以化纤织物为例综述了疏水疏油功能整理的方法,阐释了化纤织物的疏水疏油机理,探讨了化纤织物受到化学腐蚀、机械磨损时应如何保持拒液稳定性的问题,并对未来化纤织物疏水疏油功能整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纤织物 超疏水表面 疏水疏油功能整理 含氟整理剂 自愈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Mn钢连铸圆坯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旭 魏军 +2 位作者 仇圣桃 李召岭 李维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为获得连铸圆坯横截面内各元素的偏析、疏松和夹杂物分布,采用金属原位分析仪对12Mn无缝钢管连铸圆坯进行了原位成分统计分布分析。通过C、Si、Mn、P的二维成分分布图及线分布图看出,在中心部位处C元素呈明显富集状态,而Si、Mn和P则相反... 为获得连铸圆坯横截面内各元素的偏析、疏松和夹杂物分布,采用金属原位分析仪对12Mn无缝钢管连铸圆坯进行了原位成分统计分布分析。通过C、Si、Mn、P的二维成分分布图及线分布图看出,在中心部位处C元素呈明显富集状态,而Si、Mn和P则相反,即含量极低。在整个横截面内,C、Si、P等元素尤其是C元素含量表现为明显偏析状态,Al元素则由于夹杂物的形成而表现为分散的岛状富集分布状态,S则无明显变化,Si、Mn的分布极为相似。此外,通过定量分析和夹杂物粒度分析获得了各元素的含量频次图及Al粒度分布图。通过表观致密度分布图可以获得,圆坯横截面整体表观致密度低至95.60%,这是铸坯中心缩孔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12Mn钢 圆坯 偏析 夹杂物 表观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发电织物的性能提升策略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子傲 郭浩 +3 位作者 吴雅梦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F0002,共10页
微电子与可穿戴技术的蓬勃发展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消耗。与此同时,对于绿色、便携能量的需求使得能够高效收集机械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在低频和无序能量收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微电子与可穿戴技术的蓬勃发展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消耗。与此同时,对于绿色、便携能量的需求使得能够高效收集机械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在低频和无序能量收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基于TENG的发电织物具有极佳的穿着舒适性、低成本与灵活性,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可穿戴能源器件之一。本文介绍了摩擦发电织物的基本组成,并从增加电荷密度与减少电荷损耗2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摩擦发电织物的性能提升策略,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挑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织物 摩擦纳米发电机 生物机械能 能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钢盘条拉拔断裂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婕 杭松 +1 位作者 韩昊南 李召岭 《天津冶金》 CAS 2015年第B08期79-81,共3页
针对60Si2Mn A弹簧钢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的脆性断裂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断裂试样的宏观缺陷、断口形貌、金相组织、脱碳、偏析及夹杂等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了脆断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弹簧钢... 针对60Si2Mn A弹簧钢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的脆性断裂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断裂试样的宏观缺陷、断口形貌、金相组织、脱碳、偏析及夹杂等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了脆断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弹簧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钢 拉拔 脆性断裂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构建及其在可穿戴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子傲 吴雅梦 +3 位作者 郭浩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纺织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71-85,共15页
可穿戴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化与个性化的健康监测、医疗辅助、运动娱乐等服务,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可穿戴设备的能量供给仍然依赖化学电池或外接电源,造成明显的使用不便。从外界环境中收集能量以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能量需求是一种... 可穿戴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化与个性化的健康监测、医疗辅助、运动娱乐等服务,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可穿戴设备的能量供给仍然依赖化学电池或外接电源,造成明显的使用不便。从外界环境中收集能量以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能量需求是一种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一种新兴的微型能源装置,因其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人体与环境中的微纳能量实现直接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或实现自供能传感,并以高瞬时电输出、低成本与灵活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金属、聚合物薄膜、橡胶等材料被广泛用于TENG的制备中,但致密的结构使得它们在长时间穿戴时易造成人体不适。以纤维材料制备的TENG具有输出功率高、透气性好、形状适应性、材料选择广泛的优势,在可穿戴能源器件、自供能传感、人机交互以及空气过滤等领域应用广泛。介绍了纤维基TENG的构筑及可穿戴器件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其现有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为纤维基TENG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纤维材料 能源器件 自供能传感 人机交互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与转型研究
14
作者 佘敏楚楚 管丽媛 +2 位作者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纺织行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来自技术更新和全球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使得纺织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探讨了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行业转... 纺织行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来自技术更新和全球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使得纺织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探讨了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行业转型升级问题,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了纺织行业从手工生产到工业化,再到数字化时代的演变过程,重点讨论数字化技术、智能制造和环保染色技术等新兴生产力对行业的深远影响,特别是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智能制造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以及环保染色技术在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贡献。同时,剖析了技术更新带来的成本转型和人力资源再配置的挑战,分析了全球市场竞争加剧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纺织行业 创新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半挂车轴用连铸圆管坯LZ20Mn2的开发
15
作者 刘艳静 朱立明 李召岭 《天津冶金》 CAS 2014年第B08期26-28,41,共4页
汽车半挂车轴用无缝钢管由于其使用特点,要求其在有较高的强度的同时还要求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疲劳性能。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优化产品化学成分和严格控制连铸坯内部质量,成功开发了汽车半挂车轴用无缝钢管用连铸圆坯LZ20Mn2。该... 汽车半挂车轴用无缝钢管由于其使用特点,要求其在有较高的强度的同时还要求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疲劳性能。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优化产品化学成分和严格控制连铸坯内部质量,成功开发了汽车半挂车轴用无缝钢管用连铸圆坯LZ20Mn2。该LZ20Mn2连铸圆坯化学成分波动较小,铸坯内部质量良好,用该连铸圆坯加工成的成品钢管各项性能均符合产品标准YB/T 4203标准的要求,经用户使用反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半挂车轴 连铸圆坯 无缝钢管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专业留学生线上课程教学及课程思政建设
16
作者 李召岭 《纺织服装教育》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激增,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留学生专业课程教学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产业用纺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激增,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留学生专业课程教学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产业用纺织品”课程教学实践,探讨纺织专业留学生线上课程教学的目标设计、基本内涵、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分析开展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实施上指导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为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课程思政 纺织专业 “产业用纺织品”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基自供能电子皮肤的构建及其应用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晓双 刘丽萍 +2 位作者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3-191,共9页
本文结合触觉传感型电子皮肤的组成结构,首先介绍了常用构筑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制备工艺,然后针对致密的薄膜基和橡胶基电子皮肤透气性差,长期穿戴易导致皮肤刺痒等问题,概述了可呼吸纤维材料作为电子皮肤基底层、电极层和传感层所... 本文结合触觉传感型电子皮肤的组成结构,首先介绍了常用构筑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制备工艺,然后针对致密的薄膜基和橡胶基电子皮肤透气性差,长期穿戴易导致皮肤刺痒等问题,概述了可呼吸纤维材料作为电子皮肤基底层、电极层和传感层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其次,介绍了压电式和摩擦电式电子皮肤的触觉传感原理,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的压力响应,还可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自供能,有利于制备微型、轻量、柔性的可穿戴器件。最后,从制备方法、性能表征和功能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纤维基自供能电子皮肤在运动监测、医疗检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进展,并深入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皮肤 纤维材料 自供能 压电 摩擦电 智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织物:令人脑洞大开的未来科技
18
作者 李召岭 《科技视界》 2022年第14期1-3,共3页
发电织物发电织物是一种可以将周围环境的机械能、太阳能、热释能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织物。依据机械能收集机理,可以分为摩擦电式发电织物和压电式发电织物。研究人员通过涂层、刻蚀和改性等工艺对纳米纤维膜进行表面处理,并制备高性能... 发电织物发电织物是一种可以将周围环境的机械能、太阳能、热释能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织物。依据机械能收集机理,可以分为摩擦电式发电织物和压电式发电织物。研究人员通过涂层、刻蚀和改性等工艺对纳米纤维膜进行表面处理,并制备高性能可穿戴摩擦电织物,可以极大提升其电输出性能和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环境 摩擦电 表面处理 纳米纤维膜 力学稳定性 能量转化 可穿戴 机械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织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佳璐 肖莉萍 +2 位作者 俞建勇 丁彬 李召岭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随着计算机、新能源、柔性电子、微型集成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与融合发展,纤维、纱线、织物等纺织材料成为新一代智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织物材料因具有轻质柔韧、舒适透气、便于加工、易于集成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其市场需求也逐年... 随着计算机、新能源、柔性电子、微型集成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与融合发展,纤维、纱线、织物等纺织材料成为新一代智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织物材料因具有轻质柔韧、舒适透气、便于加工、易于集成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其市场需求也逐年扩增。依据其应用场景,常见的智能织物可以分为发电织物、传感织物、隐身织物等。综述了发电织物、传感织物、隐身织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智能织物研究存在的困境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其在智能穿戴、医疗卫生、国防军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对智能织物在微型器件能源供应、疾病预防与诊断、周边环境监测以及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特效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织物 发电织物 传感织物 隐身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非织造布的驻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娜 王先锋 +2 位作者 李召岭 俞建勇 丁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5-232,共8页
为深入了解熔喷非织造布的驻极技术研究现状,系统综述了熔喷非织造布的驻极技术、熔喷非织造布的电荷存储性能及驻极熔喷非织造布的发展前景;归纳了电晕充电、摩擦起电、静电纺丝和水驻极等6种驻极技术的特点与驻极机制,重点剖析了电晕... 为深入了解熔喷非织造布的驻极技术研究现状,系统综述了熔喷非织造布的驻极技术、熔喷非织造布的电荷存储性能及驻极熔喷非织造布的发展前景;归纳了电晕充电、摩擦起电、静电纺丝和水驻极等6种驻极技术的特点与驻极机制,重点剖析了电晕驻极和水驻极处理技术和应用现状;介绍了静电存储及其稳定性的机制,进一步分析了驻极体材料、驻极工艺、聚合物晶体结构对熔喷非织造布静电存储性能的影响。此外,针对目前驻极技术在应用领域面临的挑战指出,开发多功能、高附加值的新型驻极材料和多重驻极技术结合是驻极熔喷非织造布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工艺 非织造布 静电驻极 水驻极 电荷存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