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及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γ-干扰素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凯红 郑燕 +3 位作者 翟奇 侯旭东 陈茂余 池连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674-675,共2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体液免疫、补体变化及血浆白细胞介素 - 6和 γ-干扰素与哮喘的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外周血体液免疫及补体含量检测 ,同时测定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血浆 IL- 6与 IFN- γ水平 ,与...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体液免疫、补体变化及血浆白细胞介素 - 6和 γ-干扰素与哮喘的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外周血体液免疫及补体含量检测 ,同时测定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血浆 IL- 6与 IFN- γ水平 ,与 34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 Ig G、C3、C4明显降低 ,Ig E明显升高 ,Ig M、Ig A无明显变化。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 IL- 6水平高于对照组 ,临床缓解期仍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 IFN- γ水平低于对照组和临床缓解期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支气管哮喘存在着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在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均有血浆 IL- 6与 IFN- γ平衡失调 ,Th1 / Th2失衡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血浆 对照组 白细胞介素-6 Γ-干扰素 IL-6 患儿 重要地位 水平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凯红 祝爱霞 +1 位作者 邹建话 张修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 :分析 76例轮状病毒 (RV)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 :对 76例不同年龄组 RV肠炎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同时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流涕、鼻塞、咳嗽、气促 59例 ;支气管炎 19例 ;肺炎 5例。 2出现抽搐7例。 3生化... 目的 :分析 76例轮状病毒 (RV)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 :对 76例不同年龄组 RV肠炎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同时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流涕、鼻塞、咳嗽、气促 59例 ;支气管炎 19例 ;肺炎 5例。 2出现抽搐7例。 3生化检查结果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明显增高 76例 ;肌酸激酶 (CK)增高 52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轻度增高 48例 ;乳酸脱氢酶 (L DH)增高 13例。 4X线胸片肺纹理增粗 8例 ;双肺斑片影 4例。 5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 4例 ,T波改变 1例。结论 :RV感染可造成病毒血症 ,且可呈多系统播散 ,使机体各脏器组织损伤 ,致婴幼儿发病。故要对这一弱小群体实行早期预防保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各系统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穿琥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对照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凯红 郑燕 +1 位作者 翟奇 陈茂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4期80-81,共2页
目的 :观察双黄连、穿琥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应用口服补液 (ORS)、叶酸、思密达的基础上 ,一组用双黄连 6 0mg/kg·d ,另一组用穿琥宁 10mg/kg·d ,均加入 5 %GS或GNS 10 0~ 2 5 0ml静滴 ,每日 1次 ,连续治... 目的 :观察双黄连、穿琥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应用口服补液 (ORS)、叶酸、思密达的基础上 ,一组用双黄连 6 0mg/kg·d ,另一组用穿琥宁 10mg/kg·d ,均加入 5 %GS或GNS 10 0~ 2 5 0ml静滴 ,每日 1次 ,连续治疗 3d。结果 :双黄连组有效率 93.5 5 % ,穿琥宁组有效率 91.94 %。结论 :双黄连、穿琥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较好 ,3d有效率均在 90 %以上 ,两种药物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穿琥宁 治疗 小儿 秋季腹泻 对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凯红 郑燕 +1 位作者 翟奇 陈茂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204-1205,共2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儿童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新生儿血糖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凯红 叶贞志 +3 位作者 翟奇 潭萌 郭强忠 周小平 《小儿急救医学》 2004年第5期316-317,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在应激状态下血糖变化的特点。方法  10 6例危重新生儿入院后立即采取动脉血同时检测血糖和血气 ,分成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 15 0 9%和 16 0 4 % ,低血糖以早产低体... 目的 探讨新生儿在应激状态下血糖变化的特点。方法  10 6例危重新生儿入院后立即采取动脉血同时检测血糖和血气 ,分成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 15 0 9%和 16 0 4 % ,低血糖以早产低体重儿多见 ,高血糖多见于足月儿 ,且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结论 危重新生儿更应重视高血糖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危重症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临床观察
6
作者 李凯红 祝爱霞 +1 位作者 邹建话 张修发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4期280-282,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实验室检查 凝血功能 微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光源利用电阻分流法的基于束流准直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孙葆根 何多慧 +6 位作者 卢平 王筠华 李京韦 李为民 刘建宏 董晓莉 李凯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7-780,共4页
介绍了合肥光源基于束流准直系统的研制 ,该系统利用可开关的电阻分流法构成 ,并采用固态继电器进行四极铁分流控制。利用该系统可以测量束流位置检测器的电中心相对相邻四极铁磁中心的位置偏移。
关键词 基于束流准直系统 束流位置 电子储存环 稳定性 合肥光源 电阻分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的敏感性
8
作者 李凯红 池连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869-870,共2页
以往2型糖尿病(DM2)被认为是成年人病,儿童少见.但北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发现近年来儿童DM2明显增多,占新近诊断儿童糖尿病的8%~45%,其增多与儿童肥胖有关[1-4].正如成人DM2,儿童DM2亦有一空腹血糖(FBG)升高(IFG)及糖耐量受损(IGT... 以往2型糖尿病(DM2)被认为是成年人病,儿童少见.但北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发现近年来儿童DM2明显增多,占新近诊断儿童糖尿病的8%~45%,其增多与儿童肥胖有关[1-4].正如成人DM2,儿童DM2亦有一空腹血糖(FBG)升高(IFG)及糖耐量受损(IGT)的DM前期阶段[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胰岛素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症早期干预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农淑萍 黄卫东 +3 位作者 孙毅 李凯红 朗新玲 许锦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940-1942,共3页
目的:对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探讨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重程度和死亡率。方法:对247例危重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130例,予早期干预。方法为危重症患儿不论有否胃肠功能障碍均予:①留置胃管观察胃内出血及胃潴留情况... 目的:对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探讨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重程度和死亡率。方法:对247例危重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130例,予早期干预。方法为危重症患儿不论有否胃肠功能障碍均予:①留置胃管观察胃内出血及胃潴留情况;②合理禁食及进食;③保护胃肠粘膜;④平衡肠道微生态;⑤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即予相应的止血措施;⑥有腹胀予胃肠减压及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117例,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时才给予相应治疗。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别为20例和46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7·66,P<0·05);②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组:早期13例、中期4例、晚期3例;对照组:早期16例、中期14例、晚期16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0·79,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死亡分别为2例和14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7·73,P<0·01)。结论:危重症患儿早期给予胃肠功能保护能明显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也可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危重症患儿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危重症 儿童 干预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尔宁治疗和预防98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农淑萍 李凯红 +1 位作者 邱喜琴 洪先欧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915-1916,共2页
目的:探讨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按2: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博利康尼加酮替酚口服治疗,至症状、体... 目的:探讨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按2: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博利康尼加酮替酚口服治疗,至症状、体征消失后停药,结束后随访12个月转变成典型哮喘的比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至症状、体征消失后停用博利康尼加酮替酚,继续服用孟鲁司特钠,总疗程12周,停药后再随访12个月转化成典型哮喘的比例。对于2~12岁的32例患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均给予FEV1和PEF测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典型哮喘转化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用药3个月,治疗组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治疗及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尔宁 孟鲁司特钠 半胱氨酰 咳嗽变异性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儿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亚秋 刘喜 +1 位作者 李凯红 丘喜琴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24-25,4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的重症肺炎患儿90例,对患儿临床特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的重症肺炎患儿90例,对患儿临床特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90例中有42例重症肺炎患儿出现心律失常56例次,发生率46.7%(42/90),其中,窦性心动过缓3例,频发房性早搏10例,房性心动过速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心房颤动2例,室性早搏8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早搏伴短阵室速2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早搏1例。低年龄(χ2=11.43,P=0.000)、Ⅰ型呼吸衰竭(χ2=7.23,P=0.007)、心功能不全(χ2=19.44,P=0.000)、肌钙蛋白升高(χ2=16.99,P=0.000)及低血钾(χ2=19.74,P=0.000)是重症肺炎心律失常影响因素。结论:心律失常是重症肺炎患儿早期较严重并发症,低年龄、Ⅰ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肌损害程度及低血钾等与重症肺炎患儿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及时有效的氧疗,及早纠正心功能不全,控制感染,保护心肌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止电解质紊乱和缺氧、酸中毒的发生,是防止重症肺炎患儿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高次谐波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激 李凯红 温吉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7-90,共4页
根据相对论条件下的经典电磁辐射理论 ,采用蒙特卡罗计算方法对类氢离子在强激光场下辐射的高次谐波进行了模拟计算 ,获得了相对论领域内激光参数 (频率、脉冲波形、强度等 )对高次谐波影响的各种计算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相对论 高次谐波 蒙特卡罗法 类氢离子 强激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葡萄糖脂肪代谢特点及胰岛素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池莲祥 李凯红 +3 位作者 聂本遂 祁丹红 冼碧霞 张彩英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糖、脂肪代谢特点,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状况。方法对33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和26例非肥胖儿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空腹及糖负荷后60、120、180min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及空...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糖、脂肪代谢特点,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状况。方法对33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和26例非肥胖儿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空腹及糖负荷后60、120、180min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及空腹血脂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葡萄糖负荷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空腹及葡萄糖负荷后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胰岛素分泌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有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及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单纯性肥胖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激光场中氢原子辐射高次谐波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吉华 李凯红 陈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1-496,共6页
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和计算出在超强激光场中,氢原子在相对论领域的电离几率和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并且讨论了氢原子的电离几率和辐射出的高次谐波与激光场的电场和磁场的关系。
关键词 高次谐波 强激光场 氢原子 辐射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景涛 陆必森 +1 位作者 李凯红 郎新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群及药敏情况。方法对70例行机械通气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痰培养分离出的75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阳性菌占18·6%。革兰阴...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群及药敏情况。方法对70例行机械通气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痰培养分离出的75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阳性菌占18·6%。革兰阴性菌占72·0%,真菌占9·3%,分别列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36·0%)、金黄色葡萄球菌(16·0%)大肠杆菌属(12·0%)。药敏结果表明:大多数G-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机械通气患儿应进行全面预防、加强监护、检测病原菌、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肺炎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亚秋 夏汉兵 +1 位作者 李凯红 刘纯义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诊治的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特征有高热(90.8%),皮疹(占77.5%),乏力、苍白、精神萎靡(70.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诊治的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特征有高热(90.8%),皮疹(占77.5%),乏力、苍白、精神萎靡(70.8%),口腔溃疡(52.5%)。发病年龄过半数为1岁以下婴儿(63例,占52.5%),原发病见于幼儿急疹30例,轮状病毒肠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7例,急性支气管肺炎8例,手足口病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检测病毒阳性67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例,人疱疹病毒18例,轮状病毒7例,埃可病毒10例,柯萨奇病毒5例,流感病毒14例。85例治愈,35例好转。结论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以病毒感染引起居多,发病年龄好发于1岁以内,临床表现多样,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减少症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农淑萍 李凯红 刘纯义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3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病毒唑治疗组(52例外),更昔洛韦治疗组(46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结果显示,更昔洛韦治疗组的发热、咳嗽、气促及两肺罗...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病毒唑治疗组(52例外),更昔洛韦治疗组(46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结果显示,更昔洛韦治疗组的发热、咳嗽、气促及两肺罗音消失时间明显比病毒唑治疗组缩短,胸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的时间有所缩短,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更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肺炎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药物治疗 小儿 病毒性肺炎 病毒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凯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200例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200例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评估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输液室管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疼痛程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在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输液室 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 SAS评分 SDS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儿淋巴细胞CD11b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义双 黄少文 +5 位作者 黄健强 李凯红 郭景涛 蔡家泉 文燕雄 黄卫东 《航空航天医药》 2009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儿淋巴细胞(LT)表面CDllb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性休克(观察组)患儿33例淋巴细胞CDllb,并与对照组33例和正常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期淋巴细胞CDllb表达为(13.26±4.15)%,与...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儿淋巴细胞(LT)表面CDllb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性休克(观察组)患儿33例淋巴细胞CDllb,并与对照组33例和正常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期淋巴细胞CDllb表达为(13.26±4.15)%,与对照组(20.11±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13.22±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淋巴细胞CDllb表达为(13.42±3.35)%,与对照组(13.92±3.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CDllb表达水平在感染性休克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预测感染性休克患儿病情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CDllb 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农淑萍 李凯红 刘喜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4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治疗 不同剂量 川崎病 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病变 IVIG 首选药物 疗效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