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产量及花汛期的影响
1
作者 李先民 李琴 +5 位作者 黄展文 孙明艳 苏群 卢家仕 卜朝阳 李春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为了探寻氮磷钾配施最佳方案,为茉莉花科学施肥提供参考,选择立地条件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地块为试验地,以试验地原有种植的树龄15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主栽品种横州市双瓣茉莉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施肥效应试验,研究... 为了探寻氮磷钾配施最佳方案,为茉莉花科学施肥提供参考,选择立地条件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地块为试验地,以试验地原有种植的树龄15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主栽品种横州市双瓣茉莉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施肥效应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横州市茉莉花产量及花汛的影响,以明晰横州市茉莉花种植区域环境条件下鲜花产量对氮磷钾的需求差异,为茉莉花科学施肥及鲜花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广西横州市茉莉花种植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对横县双瓣茉莉生产而言,速效氮含量过剩,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在氮磷钾3种肥料的互作效应中,磷肥和钾肥的互作效应最高,其次为氮磷钾肥和氮钾肥的互作效应;(3)不同的施肥处理的茉莉花日产量消长同步,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花汛期的影响不显著;(4)在茉莉花的稳定花期(6—9月)中,各月均有花汛期出现,其中,7月平均日产量最高,8月平均日产量最稳定;(5)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为磷肥>钾肥>氮肥;(6)本研究中,三元二次方程拟合不成功,一元二次方程方面仅有N的效应方程拟合成功,P、K的效应方程均拟合失败,而在二元二次方程中,NP、NK、PK的3个效应方程均拟合成功;对拟合成功的方程进行求解,排除实际操作中无法达到的施肥量,综合考虑试验地土壤速效氮含量过剩及减少种植户的投资成本等因素,推荐施肥方式及施肥量为磷肥393.64 kg/hm^(2),钾肥381.5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肥料配施 “3414”试验 产量 花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先民 卜朝阳 +5 位作者 卢家仕 张进忠 黄莉萍 刘新亮 崔学强 李春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 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 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 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 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高浓度的GA 3溶液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600mg/L GA 3+100mg/L IAA+600mg/L 6-BA+浸种3h;(2)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对播种环境响应较敏感,播种深度应综合播种基质种类共同考虑,采用混合基质(V椰糠︰V珍珠岩=2︰1),播种深度为1cm,种子萌发效果最佳;(3)低温沙藏能显著提高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效果,随低温沙藏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4)经低温沙藏的种子继续用GA 3浸种,可进一步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经低温沙藏60d后采用300mg/L GA 3浸种3h,发芽率最高,为6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种子萌发 激素处理 播种基质 低温沙藏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促根剂及插穗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43
3
作者 李先民 李春牛 +1 位作者 卜朝阳 蒋月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6-431,共6页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1年生杜鹃红山茶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基质种类、IBA和NAA的应用、来自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及插穗留叶片数等因素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的生根率、...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1年生杜鹃红山茶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基质种类、IBA和NAA的应用、来自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及插穗留叶片数等因素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的生根率、愈伤率、根长和生根数等各扦插指标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300 mg/L IBA+300 mg/L NAA处理3 h后,扦插于混合基质(V_(珍珠岩)∶V_(椰糠)=1∶1)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76.67%;采用IBA作为促根剂其浓度与处理插穗的时间对插穗的生根率有极显著影响,NAA浓度对于插穗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经400 mg/L IBA+100 mg/L NAA处理4 h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0.56%;枝条基部所剪制插穗扦插的生根率明显高于枝条中上部,从生根率角度考虑,选择枝条基部剪制插穗并保留两片半叶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扦插基质 促根剂 插穗类型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杜鹃红山茶幼苗的生长效应及抗氧化生理响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先民 刘新亮 +4 位作者 李春牛 卢家仕 周锦业 黄昌艳 卜朝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8-692,共5页
以两年生杜鹃红山茶(Camelliaazalea)扦插苗为材料,研究遮光率分别为0、30%、50%、80%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分析光照强度对杜鹃红山茶生长发育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合理栽培及提高品系抗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遮光... 以两年生杜鹃红山茶(Camelliaazalea)扦插苗为材料,研究遮光率分别为0、30%、50%、80%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分析光照强度对杜鹃红山茶生长发育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合理栽培及提高品系抗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遮光率的增加,杜鹃红山茶的苗高、地径、冠幅、分枝数、成活率、根部干质量、茎部干质量、叶片干质量、总干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适度的遮光处理有助于杜鹃红山茶幼苗的生长,50%遮光条件下杜鹃红山茶幼苗栽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杜鹃红山茶 生长发育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生长特性及初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先民 李春牛 +2 位作者 刘新亮 卜朝阳 黄展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301,共8页
以2.5年生杜鹃红山茶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遮光率分别为0(CK)、30%、50%、80%条件下其叶片生长状况、光合色素含量、初生代谢产物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以揭示杜鹃红山茶叶片生长发育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遮阴显著促... 以2.5年生杜鹃红山茶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遮光率分别为0(CK)、30%、50%、80%条件下其叶片生长状况、光合色素含量、初生代谢产物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以揭示杜鹃红山茶叶片生长发育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遮阴显著促进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的生长,其叶片数量、总叶面积、平均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含水量等指标均在50%~8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2)遮阴条件下的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SPAD值均比CK上升,且均在8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3)随遮阴强度的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叶片淀粉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并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4)遮阴显著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且随遮阴强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研究认为,杜鹃红山茶幼苗对低光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度的遮阴(遮光率50%)有助于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杜鹃红山茶 叶片生长状况 光合色素 初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的氨基酸成分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先民 李春牛 +3 位作者 卜朝阳 黄展文 黄昌艳 卢家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2-2068,共7页
【目的】分析、评价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的氨基酸成分,为金花茶组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种金花茶组植物盛开期花朵为材料,测定其17种氨基酸含量,参考WHO/FAO标准模式谱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营养价值分析,并进行氨... 【目的】分析、评价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的氨基酸成分,为金花茶组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种金花茶组植物盛开期花朵为材料,测定其17种氨基酸含量,参考WHO/FAO标准模式谱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营养价值分析,并进行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与评价。【结果】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均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3.73~5.93 g/100g。其中,谷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而亮氨酸和缬氨酸含量较低;种间的精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在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夏石金花茶花朵中除蛋氨酸和亮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及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处于最高或较高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能以某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指标评价金花茶组植物花朵中氨基酸成分,应由所有氨基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中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排序为红顶金花茶>罗斯曼金花茶>龙州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夏石金花茶>崇左金花茶。【结论】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较高,种间差异明显,其中红顶金花茶花朵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 氨基酸 比值系数法 花朵 次生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先民 蒋月喜 +2 位作者 李春牛 卜朝阳 周锦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47-151,共5页
以杜鹃红山茶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将泥炭、珍珠岩、椰糠及树皮等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个栽培基质配方,以黄心土为对照,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杜鹃红山茶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合基质理化性质分析,旨在筛选杜鹃红山茶最佳无土栽培基质... 以杜鹃红山茶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将泥炭、珍珠岩、椰糠及树皮等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个栽培基质配方,以黄心土为对照,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杜鹃红山茶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合基质理化性质分析,旨在筛选杜鹃红山茶最佳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无土基质T3(V_(泥炭)∶V_(珍珠岩)∶V_(椰糠)=1∶1∶2)上栽培的杜鹃红山茶植株成活率为100%,苗高、叶片数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根系活力及老叶片SPAD值等指标皆为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同时,基质T3理化性质在合理范围内,符合无土栽培要求,且有效矿质养分充足。因此,无土基质(V_(泥炭)∶V_(珍珠岩)∶V_(椰糠)=1∶1∶2)可以作为杜鹃红山茶无土栽培基质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无土栽培 基质配方 生长指标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茉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先民 卜朝阳 +4 位作者 卢家仕 张进忠 苏群 欧春园 李春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7-151,共5页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菊花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以三至四年生菊花茉莉植株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IBA和NAA的应用、扦插后覆膜等对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IBA和NAA作为促根剂其浓度以及处理时间对菊花茉莉扦插生...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菊花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以三至四年生菊花茉莉植株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IBA和NAA的应用、扦插后覆膜等对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IBA和NAA作为促根剂其浓度以及处理时间对菊花茉莉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显著,采用IBA作为促根剂其浓度对菊花茉莉插穗的根系数量及长度有显著影响;浓度为800 mg·L-1的IBA溶液和2 h的浸泡处理时间对菊花茉莉扦插生根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NAA溶液处理不利于插穗生根;菊花茉莉的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不定根的形成集中在插穗的下切口周围、基部芽点处及原侧枝切口处;扦插后进行扦插床覆膜能有效减少插穗蒸腾失水,对菊花茉莉插穗的生根率、新梢长度及叶片数量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茉莉 扦插繁殖 促根剂 处理时间 覆膜 生根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朵活性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先民 李春牛 +5 位作者 卢家仕 黄展文 崔学强 张自斌 周锦业 卜朝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3-37,共5页
以6种金花茶组植物盛开期花朵为材料,测定花朵中主要活性成分类黄酮、总酚、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为金花茶组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中均含有类黄酮、总酚、总多糖及... 以6种金花茶组植物盛开期花朵为材料,测定花朵中主要活性成分类黄酮、总酚、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为金花茶组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中均含有类黄酮、总酚、总多糖及总皂苷,但4种活性成分含量在种间差异显著,罗斯曼金花茶花朵中类黄酮、总酚及总多糖含量均为最高,夏石金花茶与崇左金花茶总皂苷含量处于最高水平;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5.621%,选出类黄酮和总皂苷2个核心指标用于评价金花茶组植物活性成分价值,通过综合评价模型方程,得到6种金花茶组植物活性成分综合价值由高到低排序为:罗斯曼金花茶>崇左金花茶>龙州金花茶>红顶金花茶>夏石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在6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盛开期花朵中类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朵中均富含4种活性成分,种间差异明显,罗斯曼金花茶花朵中活性成分综合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 类黄酮 总酚 总皂苷 总多糖 花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先民 方升佐 刘晶晶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127,共4页
以青钱柳硬枝和嫩枝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基质加温、ABT1和GGR6应用、基质和空气湿度控制、以及来自不同部位的插条等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加温可以显著提高青钱柳硬枝扦插生根率,经400mg/L ABT1+400 mg/L GGR6处理6 h后... 以青钱柳硬枝和嫩枝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基质加温、ABT1和GGR6应用、基质和空气湿度控制、以及来自不同部位的插条等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加温可以显著提高青钱柳硬枝扦插生根率,经400mg/L ABT1+400 mg/L GGR6处理6 h后,进行基质加温的扦插生根率达35.6%;不同的扦插基质湿度及扦插空气湿度对青钱柳插穗生根率影响显著,青钱柳夏季嫩枝扦插以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和V草炭土∶V珍珠岩=1∶1基质、湿度控制在30%左右为佳。青钱柳属难生根树种,从生根率角度考虑,夏季嫩枝扦插选择枝条中上部剪制插穗为佳,硬枝扦插选择枝条基部剪制插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插穗类型 生根率 环境因子 促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生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先民 黄展文 +4 位作者 卢家仕 崔学强 苏群 李春牛 卜朝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8-985,共8页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在园林与观赏园艺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兼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国内外关于杜鹃红山茶嫁接繁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质化砧木嫁接方面,而芽苗砧嫁...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在园林与观赏园艺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兼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国内外关于杜鹃红山茶嫁接繁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质化砧木嫁接方面,而芽苗砧嫁接技术及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生理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从生理层面揭示杜鹃红山茶接穗与不同油茶芽苗砧的亲和性差异,本研究以广西栽培面积广泛的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岑溪软枝油茶、普通油茶为芽苗砧,以杜鹃红山茶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进行芽苗砧嫁接,于嫁接后90 d,考察不同芽苗砧处理对杜鹃红山茶接穗死亡率、嫁接苗叶片中初生代谢产物含量、抗氧化生理指标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芽苗砧木对杜鹃红山茶接穗的死亡率有显著影响,采用高州油茶作为芽苗砧,杜鹃红山茶嫁接死亡率最低,为18.5%;(2)不同芽苗砧木对杜鹃红山茶接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采用高州油茶砧木,嫁接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淀粉含量均处于最高水平;(3)不同芽苗砧木对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显著影响,采用高州油茶作为芽苗砧,嫁接苗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POD活性最高;(4)不同芽苗砧木对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叶片中总叶绿素、叶绿素a及叶绿素b含量有显著影响,采用高州油茶作为芽苗砧的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叶片中总叶绿素、叶绿素a及叶绿素b含量均最高。研究认为,杜鹃红山茶接穗与高州油茶芽苗砧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其嫁接苗抗性优于其他芽苗砧处理,叶片生长状况较好,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芽苗砧嫁接 亲和性生理 嫁接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及插穗类型对菊花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先民 李春牛 +4 位作者 黄莉萍 卜朝阳 欧春园 黄展文 卢家仕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19年第6期105-111,共7页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菊花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以3~4年生菊花茉莉植株的1年生枝条剪制插穗,分别探讨了基质种类、来自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及插穗长度等对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基质种类对菊花茉莉扦插的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新梢...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菊花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以3~4年生菊花茉莉植株的1年生枝条剪制插穗,分别探讨了基质种类、来自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及插穗长度等对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基质种类对菊花茉莉扦插的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新梢率、新梢长度及叶片数量等指标有显著影响;混合基质较单一基质质地疏松,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通气性及pH条件,并含有适量的营养物质;扦插于混合基质(V泥炭∶V椰糠=1∶1)的插穗的生根率、新梢率及叶片数量均最高,根系数量及长度等指标也处于最高水平;采用枝条基部剪制的插穗其生根率、新梢率及叶片数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枝条中上部;插穗长度对菊花茉莉扦插的生根率、根系数量、新梢率、新梢长度及叶片数量等指标有显著影响,长度为8~12 cm的插穗,其生根率、根系数量、新梢率、叶片数量等指标均最高。因此,适宜的扦插基质及插穗类型对菊花茉莉扦插生根及生长有促进作用,采用枝条基部剪制成长度8~12 cm的插穗,扦插于混合基质(V泥炭∶V椰糠=1∶1)上,扦插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茉莉 扦插基质 插穗类型 扦插生根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先民 卜朝阳 +5 位作者 李春牛 崔学强 黄莉萍 卢家仕 黄展文 苏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1-65,共5页
为明确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8年生杜鹃红山茶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材料、灭菌方式、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及配比、活性炭浓度等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灭菌方式下,叶片外植体愈伤... 为明确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8年生杜鹃红山茶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材料、灭菌方式、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及配比、活性炭浓度等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灭菌方式下,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均明显高于叶柄外植体和花瓣外植体。采用0.1%HgCl2灭菌5 min,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48.89%。(2)MS培养基是最适合叶片和花瓣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叶片和花瓣在该培养基中的愈伤诱导率均最高,分别达42.12%、37.62%。(3)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与GA3对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的6-BA和高浓度的GA3有利于提高愈伤诱导率,愈伤诱导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1 mg/L 6-BA+1.5 mg/L NAA+0.6 mg/L GA3,诱导率达61.67。(4)外植体褐化率随添加活性炭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添加活性炭浓度为1.2 g/L时,叶片和花瓣外植体褐化率最低且愈伤诱导率处于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愈伤组织诱导 外植体 灭菌 培养基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柬埔寨双瓣茉莉全封闭紧贴覆膜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先民 卜朝阳 +3 位作者 李春牛 卢家仕 黄展文 唐美婵 《茶叶通讯》 2021年第2期240-246,共7页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柬埔寨双瓣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以3~4 a生柬埔寨双瓣茉莉植株的当年生枝条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全封闭紧贴覆膜扦插、IBA和NAA的应用、插穗留芽数及留叶片数等对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封闭紧贴覆膜方...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柬埔寨双瓣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以3~4 a生柬埔寨双瓣茉莉植株的当年生枝条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全封闭紧贴覆膜扦插、IBA和NAA的应用、插穗留芽数及留叶片数等对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封闭紧贴覆膜方式扦插,能维持湿润的扦插环境,有效减少插穗蒸腾失水,较好保持插穗叶片的叶形及叶色,插穗生根率、根系数量及根系长度显著高于不覆膜扦插;同时可有效缩短扦插移栽时间,扦插40 d后可进行移栽。采用全封闭紧贴覆膜扦插方式,插穗保留两片全叶及采用浓度为80 mg/L的NAA处理,对插穗的生根率、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有促进作用,留芽数过多不利于插穗生根,留芽数以1~2个为佳。柬埔寨双瓣茉莉扦插生根方式以皮部生根为主,生根部位多集中在插穗芽点周围及下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双瓣茉莉 扦插繁殖 全封闭紧贴覆膜 生根 促根剂 插穗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先民 钟诚凡 黄春明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5期45-46,共2页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改善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的骨质和缓解骨折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粗隆间骨折(均行PFNA内固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分组,主要分...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改善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的骨质和缓解骨折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粗隆间骨折(均行PFNA内固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n=20)术后予以钙剂、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n=20)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唑来膦酸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骨密度改变、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骨密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0%)(P〈0.05).结论:对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在予以钙剂和骨化三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老年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粗隆间骨折 PFNA 疼痛
原文传递
冒口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先民 《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7-40,共4页
根据铸件补缩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确定冒口尺寸。设计结果能够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节约金属材料,降低铸造成本。
关键词 铸造 冒口 优化设计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P改进型多柔传动装置齿轮啮合点位置的确定
17
作者 李先民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8期69-70,共2页
通过分析BFP改进型多柔传动装置受力,确定齿轮啮合点的适当位置。
关键词 多柔传动 齿轮 啮合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李先民 钟诚凡 黄春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1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盲选法将高州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钢板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分析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盲选法将高州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钢板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开始负重训练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上,观察组为96.67%,与对照组的66.67%比较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26.67%比较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及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传统钢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幼龄期生长与木材性状表现及其性状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邓波 杨万霞 +1 位作者 方升佐 李先民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为进行材用青钱柳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以4年生的青钱柳7个家系为试验对象,开展了青钱柳幼龄期生长速率、微纤丝角、基本密度及结晶度家系间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早期的胸径生长、微纤丝角、木材的基本密度和木材结晶度在家系之... 为进行材用青钱柳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以4年生的青钱柳7个家系为试验对象,开展了青钱柳幼龄期生长速率、微纤丝角、基本密度及结晶度家系间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早期的胸径生长、微纤丝角、木材的基本密度和木材结晶度在家系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系青钱柳的平均胸径在4.93~6.47 cm之间;微纤丝角的变异幅度为19.0°~30.6°,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微纤丝角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木材基本密度和结晶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41~0.547 g/cm^3和37.63%~46.62%。胸径生长和木材性质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相关分析表明:胸径生长与基本密度呈现微弱负相关,与结晶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微纤丝角呈显著正相关;而木材性质中除结晶度和微纤丝角呈极显著负相关外,其他木材性质间相关性较弱。因此,在种源层次进行材用青钱柳优良家系的选择可能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胸径 基本密度 木材结晶度 微纤丝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茉莉花基因组大小和染色体倍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春牛 李先民 +4 位作者 黄展文 卢家仕 李琴 黄昌艳 卜朝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1-1236,共6页
以收集的16份茉莉花资源及50份实生种质为材料,以玉米B73为内参,采用流式细胞术估测茉莉花基因组大小,并以二倍体品种为对照,计算茉莉花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内参与待测样品峰值能完全分开,无重叠峰,峰型清晰集中,可对茉莉花基因组大... 以收集的16份茉莉花资源及50份实生种质为材料,以玉米B73为内参,采用流式细胞术估测茉莉花基因组大小,并以二倍体品种为对照,计算茉莉花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内参与待测样品峰值能完全分开,无重叠峰,峰型清晰集中,可对茉莉花基因组大小进行有效估测;供试材料中有56份二倍体,基因组大小为0.54~0.63 Gb,有7份三倍体,基因组大小为0.79~0.96 Gb,有3份四倍体,基因组大小为1.04~1.12 Gb;从收集的资源中鉴定出二倍体和三倍体,未见四倍体,而从实生种质中鉴定出3个四倍体、2个三倍体,表明实生选种是茉莉花种质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已明确花冠类型的材料中,三倍体及四倍体均为单瓣型茉莉。该研究结果为茉莉花倍性育种及实生选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流式细胞术 基因组大小 染色体倍性 实生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