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教育视域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实践培养机制提升研究
1
作者 李允超 《品位·经典》 2025年第1期114-117,121,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实践培养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劳动教育视域为切入点,阐释加强劳动教育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劳动教育与实践面临的不足,...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实践培养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劳动教育视域为切入点,阐释加强劳动教育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劳动教育与实践面临的不足,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探寻劳动教育视域下多元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实践培养机制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职业实践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非”高校交叉学科建设路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允超 陈天凯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7-94,共8页
在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中位数”群体——“双非”高校的交叉学科发展在学科分类设置和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等方面面临困境。立足新时代,“双非”高校发展交叉学科应秉持兼顾知识创新与服... 在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中位数”群体——“双非”高校的交叉学科发展在学科分类设置和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等方面面临困境。立足新时代,“双非”高校发展交叉学科应秉持兼顾知识创新与服务需求的双重逻辑,坚持促进学科“真交叉”、摒弃功利导向、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原则。“双非”高校应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同时优化调整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交叉学科建设活力;高校教师应将自身研究兴趣与学校学科建设重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重点突破力所能及的交叉学科领域;地方政府应加强制度设计,激励驻地高校优势特色学科融入地方建设,实现双方共赢互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非”高校 高校社会服务 学科建设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表面结构及其对糠醛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允超 王贤华 +3 位作者 杨海平 谭增强 李攀 陈汉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7-263,共7页
为了去除生物油中的糠醛,该研究利用竹子为前躯体热解制得竹炭,选取糠醛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在深入分析测试竹炭表面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竹炭对糠醛的静态吸附特性,并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 为了去除生物油中的糠醛,该研究利用竹子为前躯体热解制得竹炭,选取糠醛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在深入分析测试竹炭表面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竹炭对糠醛的静态吸附特性,并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以微孔为主的竹炭表面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等,同时还含有芳香族、脂肪族结构,这些表面官能团主要呈碱性;竹炭对糠醛具有较好的吸附脱除效果,25℃下,在糠醛浓度为10g/L,竹炭添加量为200g/L时,脱除率可达95%以上;其对糠醛的吸附主要依靠色散力作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竹炭对糠醛的吸附特性。该研究有助于探索廉价的生物油除杂以适应糖发酵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糠醛 竹炭 表面结构 等温吸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对生物油模型组分的吸附特性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允超 王贤华 +3 位作者 隋海清 杨海平 胡海涛 陈汉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4-159,149,共7页
以竹子为前躯体热解制得竹炭,选取糠醛、乙酸、苯酚、葡萄糖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研究竹炭对生物油模型组成各单组分的静态吸附特性及双、四组分混合下的竞争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竹炭对不同组分的吸附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单组分吸附24 h,... 以竹子为前躯体热解制得竹炭,选取糠醛、乙酸、苯酚、葡萄糖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研究竹炭对生物油模型组成各单组分的静态吸附特性及双、四组分混合下的竞争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竹炭对不同组分的吸附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单组分吸附24 h,竹炭对糠醛的吸附量最大,乙酸次之,对葡萄糖的吸附量最小;吸附平衡时,竹炭对苯酚的吸附量将超过乙酸;糠醛-葡萄糖双组分竞争下,竹炭对糠醛显示出强烈的选择性吸附特征;4种组分竞争下,各组分吸附量相对单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乙酸降幅最大,且乙酸等物质在吸附过程中出现浓度突变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吸附性能较好的糠醛将已经吸附的乙酸从竹炭上置换下来;在选用的所有试验工况下,竹炭对葡萄糖均表现出低的吸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生物油 模型组分 选择性吸附 竞争吸附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分离精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允超 王贤华 +2 位作者 杨海平 张世红 陈汉平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46-51,共6页
在分析生物油特性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生物油分离精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述,包括蒸馏、分级冷凝、溶剂分离、离心分离、色谱分离、膜分离以及超临界萃取分离等,总结了不同分离技术的适应性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分级冷凝技术在... 在分析生物油特性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生物油分离精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述,包括蒸馏、分级冷凝、溶剂分离、离心分离、色谱分离、膜分离以及超临界萃取分离等,总结了不同分离技术的适应性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分级冷凝技术在不改变生物油特性的情况下将能源利用与提取化工产品相结合,经济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将膜分离及超临界萃取技术应用到生物油分离中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分离 膜分离 超临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改性及其对糠醛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允超 王贤华 +4 位作者 李攀 邓勇 杨海平 陈汉平 胡海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3-1390,共8页
对竹炭采用KMnO_4氧化和高温N_2活化两种方式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的竹炭采用元素分析、N_2等温吸脱附、Boehm滴定、傅里叶红外变换等方法进行物化表征;研究原始及改性后竹炭对糠醛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KMnO_4氧化对竹炭表面官能团的种... 对竹炭采用KMnO_4氧化和高温N_2活化两种方式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的竹炭采用元素分析、N_2等温吸脱附、Boehm滴定、傅里叶红外变换等方法进行物化表征;研究原始及改性后竹炭对糠醛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KMnO_4氧化对竹炭表面官能团的种类改变不明显,只在局部引入某些新的官能团,却可减小竹炭的比表面积;高温N_2活化使竹炭结构中有机质大量分解、比表面积明显提高、微孔比例增大。对于表面化学特性,KMnO_4氧化改性可增大竹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的含量,竹炭经高温N_2活化改性后因引入吡喃酮等结构使表面呈碱性。吸附特性表明高温N_2活化处理的竹炭具有极好的吸附特性;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竹炭的微孔区是糠醛分子的有效吸附区域,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有利于糠醛的脱除,而竹炭的表面化学特性同样对糠醛的吸附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的增多不利于糠醛的脱除,而碱性基团因能增强竹炭表面石墨层与糠醛分子间的π-π作用力使吸附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改性 表面特性 糠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研究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允超 《新余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当前普通高校研究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与就业率逐年降低,研究生就业区域偏聚,行业发展不均衡。新形势下加强普通高校研究生就业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合理引导、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研究生就业... 当前普通高校研究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与就业率逐年降低,研究生就业区域偏聚,行业发展不均衡。新形势下加强普通高校研究生就业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合理引导、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研究生就业服务机构,不断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服务机制;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就业信息服务;调动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培养学院的积极性,合理分工、全员联动;研究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和职业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研究生 就业 形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研究生会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能效发挥——以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会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允超 《科教导刊》 201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作为我国学历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应地,地方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群体的学生组织,它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发挥... 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作为我国学历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应地,地方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群体的学生组织,它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研究生会建设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地方高校研究生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发展困境,并给出加强其能效发挥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研究生会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男性凝视理论浅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允超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0-31,67,共3页
当代社会被广告信息包围,广告信息由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广告形象承载和传递。广告形象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最受受众青睐的。以性别批评中的男性凝视理论,对我国广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广告中的女性形... 当代社会被广告信息包围,广告信息由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广告形象承载和传递。广告形象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最受受众青睐的。以性别批评中的男性凝视理论,对我国广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怎样反映当前社会生活和如何影响受众的主体建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凝视 广告形象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研究生“三助一辅”的德育功能探析
10
作者 李允超 《高教论坛》 2017年第10期88-90,共3页
文章归纳了"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地方高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实现面临的困难,并对地方高校如何充分发挥"三助一辅"德育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研究生 德育 三助一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娱乐化视频分享看网络亚文化
11
作者 李允超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2期138-140,共3页
网络信息模式经历了文字到图像再到视频的发展历程,当前网络中的视频多以娱乐化为主。这里通过对娱乐化视频分享的内在原理和视频分享网站的"播客"创作动机、视频网站活动方式,以及娱乐化视频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特点等进行分... 网络信息模式经历了文字到图像再到视频的发展历程,当前网络中的视频多以娱乐化为主。这里通过对娱乐化视频分享的内在原理和视频分享网站的"播客"创作动机、视频网站活动方式,以及娱乐化视频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特点等进行分析,试对网络群体遇到网络热点事件后的群体性心理状态和网络媒体中亚文化之趋势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化视频 视觉消费 亚文化 群体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法提高生物质热解产物品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帅 王贤华 +3 位作者 李攀 李允超 隋海清 陈汉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6-352,共7页
生物质水分含量高、能量密度低、储存运输成本高等缺点制约着其转化利用。预处理技术是提高生物质热解产物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研究高效经济的预处理技术,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对干燥法、稀酸法、水热法、烘焙... 生物质水分含量高、能量密度低、储存运输成本高等缺点制约着其转化利用。预处理技术是提高生物质热解产物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研究高效经济的预处理技术,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对干燥法、稀酸法、水热法、烘焙法和生物法等预处理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干燥法和烘焙法等技术极具潜力,但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今后还需研究成本低、产率高、污染小的预处理技术,并对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预处理 热解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及其对热解产物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21
13
作者 胡海涛 李允超 +3 位作者 王贤华 张帅 杨海平 陈汉平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44-50,共7页
总结了国内外各种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及其对热解产物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微波干燥预处理是一种快捷的生物质干燥方式;脱灰预处理能加快生物质热解速率,并实现糖类组分的富集;而烘焙预处理则能... 总结了国内外各种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及其对热解产物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微波干燥预处理是一种快捷的生物质干燥方式;脱灰预处理能加快生物质热解速率,并实现糖类组分的富集;而烘焙预处理则能提高生物油的热值。同时介绍了一些新型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如离子液体预处理可以减少裂解反应时间,使生物质油产率得到提升;而水热预处理则能使生物油中糖含量(主要是左旋葡聚糖)显著增加。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努力提高各种预处理方法的效率并降低预处理技术的成本;进一步改善现有预处理方法甚至发现新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学科交叉探索新的物理化学生物预处理技术;期望原料的预处理可以增加生物油中某些有特殊价值物质的含量或同时得到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气液固热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预处理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焦油及其馏分有机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隋海清 王贤华 +3 位作者 邵敬爱 李允超 邹俊 杨海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04-2209,共6页
对取得的木焦油进行特性分析并对成分复杂的木焦油在110-300℃温度范围内进行蒸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GC/MS)对各温度馏分进行分析,测得其中的有机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木焦油水分含量较低4.57%,低位热值... 对取得的木焦油进行特性分析并对成分复杂的木焦油在110-300℃温度范围内进行蒸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GC/MS)对各温度馏分进行分析,测得其中的有机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木焦油水分含量较低4.57%,低位热值为27.96MJ/kg。木焦油及其馏分中含有多种有价值的化工生产原料,表明其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存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木焦油 特性分析 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炭吸附糠醛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贤华 邓勇 +3 位作者 李允超 李斌 杨海平 陈汉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8-213,共6页
以不同热解温度(400℃、600℃、800℃)制得棉秆炭(棉-400、棉-600、棉-800),研究热解温度对棉秆炭孔隙特征与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棉秆炭对糠醛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棉-400表面含有大量有机基团,孔隙结构较差;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含氧... 以不同热解温度(400℃、600℃、800℃)制得棉秆炭(棉-400、棉-600、棉-800),研究热解温度对棉秆炭孔隙特征与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棉秆炭对糠醛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棉-400表面含有大量有机基团,孔隙结构较差;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含氧有机成分进一步分解,棉秆炭表面酸性官能团逐渐减少,而类吡喃酮结构的碱性官能团不断增加,孔结构得到改善;棉秆炭中氢碳摩尔比、表面酸碱官能团含量是影响其对糠醛吸附的主要因素;随着炭化程度的提高,酸性官能团含量减少,碱性官能团含量增加,使得棉秆炭表面石墨层与糠醛分子间的π-π色散力作用增强,所以棉-800对糠醛脱除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炭 糠醛 表面结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攀 王贤华 李允超 《能源与节能》 2012年第10期31-32,64,共3页
叙述了生物柴油的原理、制备、特点、分类、发展情况和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可再生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炭在线催化玉米秆热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贤华 崔翔 +3 位作者 李允超 曲磊 米铁 陈汉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72-3178,共7页
为探索一种更适用的催化剂,将热解炭用于玉米秆热解挥发分的在线催化。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生物油产率有所下降,但可降低生物油中的酸类物质含量,而酚类物质含量则显著增加。在实验条件下,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可达55%以上。通过比较热解炭... 为探索一种更适用的催化剂,将热解炭用于玉米秆热解挥发分的在线催化。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生物油产率有所下降,但可降低生物油中的酸类物质含量,而酚类物质含量则显著增加。在实验条件下,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可达55%以上。通过比较热解炭脱灰前后及不同添加量的催化效果,发现热解炭表面的碱性位能吸附挥发分中的酸类物质,使其一部分发生中和,另一部分被裂解成小分子气体,从而降低生物油中的酸类物质含量,而热解炭中的碱和碱土金属对生物油中的酚类物质的富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催化裂解 吸附 生物油 玉米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衍生炭质材料应用于研制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进展
18
作者 吴洁 宋奥 +4 位作者 李允超 袁定琨 朱莎弘 张光学 徐江荣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6期47-58,共12页
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TENGs)能够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在可穿戴设备、环境监测和能源收集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生物质衍生炭质材料(Biomass-Derived Carbon Materials,BDCMs)因其来源广泛、绿色环保以及良好的... 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TENGs)能够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在可穿戴设备、环境监测和能源收集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生物质衍生炭质材料(Biomass-Derived Carbon Materials,BDCMs)因其来源广泛、绿色环保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在近些年已被诸多研究者应用于高性能TENGs的研制中。首先简要介绍了TENGs和BDCMs相关概念,随后总结了制备BDCMs的几种炭化方法,包括热解炭化法、水热炭化法以及激光诱导炭化法;并对BDCMs结构的调控方法进行了论述,包括模板法和活化法。选择适宜的炭化和调控方法有助于调节BDCMs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以提升基于BDCMs的TENGs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输出性能及其稳定性。进一步综述了基于BDCMs的TENGs作为供能型器件和传感型器件2种自供电器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发现大蒜壳、咖啡渣和蛋壳膜等各类生物质均已被用于TENGs的制造,并成功应用于能量收集、电能供应、健康监测和手势识别等领域。最后,对BDCMs在TENGs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BDCMs的创新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热解 生物质衍生炭质材料 结构调控 自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废弃物流化床热解转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健 胡安福 +4 位作者 王骏 周国俊 李允超 王凯歌 王树荣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4,共8页
为了探索烟草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途径,采用热重、热解-气质联用(Py-GC/MS)等仪器对其原料特性及基础热化学转化特性进行探讨。在10 kg/h处理量的流化床热解反应系统开展烟草废弃物的热解转化研究,并对热解得到的气体、固体和液体产物特... 为了探索烟草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途径,采用热重、热解-气质联用(Py-GC/MS)等仪器对其原料特性及基础热化学转化特性进行探讨。在10 kg/h处理量的流化床热解反应系统开展烟草废弃物的热解转化研究,并对热解得到的气体、固体和液体产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烟草废弃物的堆积密度较小,孔隙率较高,其热解失重区间主要为150~400℃,最大失重速率发生在180和315℃附近;2)通过Py-GC/MS分析发现烟草废弃物热解生物油组分主要包括烟碱、烯烃、酮类、醛类、酸类、醇类、芳香烃、酚类、吡啶和吡咯类等;3)通过流化床中试热解实验发现,随着温度从300℃增加到500℃,生物油产率在450℃时达到最大值32.58%,其中烟碱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酸、酮、酚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热解气体的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其主要成分是CO_(2)和CO,热解炭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流化床 热解 生物油 高值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生物质焦液相吸附容量的焦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允超 胡海涛 +3 位作者 赵大周 李鹏辉 宋华伟 何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225-231,共7页
生物质焦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潜在的物理吸附剂,能够用作水处理吸附多种污染物。通过不同的改性方式,能够改变生物质焦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从而改变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脱除能力。本文在详细分析液相溶液吸附影响因... 生物质焦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潜在的物理吸附剂,能够用作水处理吸附多种污染物。通过不同的改性方式,能够改变生物质焦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从而改变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脱除能力。本文在详细分析液相溶液吸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针对不同种类污染物,提升其吸附容量的有效生物质焦改性方法,包含热处理、添加试剂扩孔、超声波处理以及化学修饰和生物辅助等手段,并认为除孔隙特性外,生物质焦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化学特性同样对吸附起重要作用,如酸处理可增加焦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并因阳离子交换作用而利于吸附金属离子;碱处理的焦表面因离域π电子密度提高,色散力增强,从而有利于吸附脱除酚酞、染料等有机污染物;而负载原子和化合物的焦能同时提升其对有机和金属污染物的脱除能力。此外,发现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吸附有助于脱除难降解的苯酚。该文为提升生物质焦吸附容量的改性方法选择提供了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焦 液相吸附 改性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