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萍 高一灵 李佳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0111-0114,共4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发展脚步持续加快,对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建筑工程成功与否并不仅取决于技术实力和项目管理,还与经济管理、风险防范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新时期,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重要性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发展脚步持续加快,对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建筑工程成功与否并不仅取决于技术实力和项目管理,还与经济管理、风险防范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新时期,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本文将首先分析新时期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之后提出风险防范策略,希望提高风险防范效果,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得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建筑工程 经济管理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科普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建议研究
2
作者 李佳腾 《科技视界》 2024年第24期8-10,共3页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许多组织和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科普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公众理解和接受新技术及其变革。然而,数字化转型的科普工作也面临多重问题与挑战。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与广泛性未能消除全球信息不平等,许多...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许多组织和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科普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公众理解和接受新技术及其变革。然而,数字化转型的科普工作也面临多重问题与挑战。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与广泛性未能消除全球信息不平等,许多地区和群体因经济、教育和文化等因素未能充分享受到这些技术带来的便利。科普工作者需要不仅具备科学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需求。目前,许多科普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尚不足以满足这些要求,缺乏统一的科普工作标准和体系导致科普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科普工作的效果。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科普资源和影响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科普工作 问题及建议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杏鲍菇菌糠混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佳腾 杨凡提 +1 位作者 王世康 张恩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802-4816,共15页
本试验旨在降低杏鲍菇菌糠中纤维素含量,提高其饲用品质。从杏鲍菇菌糠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与酿酒酵母和乳酸片球菌组成复合菌剂对杏鲍菇菌糠进行混菌发酵,以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杏... 本试验旨在降低杏鲍菇菌糠中纤维素含量,提高其饲用品质。从杏鲍菇菌糠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与酿酒酵母和乳酸片球菌组成复合菌剂对杏鲍菇菌糠进行混菌发酵,以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杏鲍菇菌糠发酵品质的10个影响因子进行筛选,然后基于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影响因子进一步优化,建立杏鲍菇菌糠发酵模型,并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发酵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1)试验筛选出3株纤维素分解优势菌株,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其中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菌种,作为后续发酵试验菌种。2)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杏鲍菇菌糠最佳发酵工艺为: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体积比(X 1)为1.94∶1.00,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添加量为4.7%,麸皮添加量为10.4%,含水量为46.1%,发酵时间为8 d。在此条件下,模型预测的NDF降解率为21.86%,通过验证试验获得的NDF降解率为21.08%,与预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NDF降解率比优化前提高了15.33%。3)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杏鲍菇菌糠营养价值显著提高,混合菌液发酵组的干物质回收率、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乳酸菌活菌数显著高于杏鲍菇菌糠原料组和不加菌液发酵组(P<0.05),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pH显著低于鲍菇菌糠原料组和不加菌液发酵组(P<0.05),并且发酵显著降低黄曲霉毒素B 1(AFB 1)的含量(P<0.05),但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发酵前后3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均符合我国公布的《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分解菌的混菌发酵条件,能够显著降低杏鲍菇菌糠纤维素含量,提高饲用营养价值,且发酵前后,霉菌毒素含量均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纤维素分解菌 混菌发酵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杏鲍菇菌糠饲用品质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佳腾 杨凡提 +1 位作者 王世康 张恩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2,共7页
此研究旨在探究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的饲用品质与安全性,为杏鲍菇菌糠饲料化利用提供依据。将经过筛选纯化的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乳酸片球菌及酿酒酵母优化复合后发酵杏鲍菇菌糠,测定菌糠原料、自然发酵组(对照组)及混菌发酵组(... 此研究旨在探究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的饲用品质与安全性,为杏鲍菇菌糠饲料化利用提供依据。将经过筛选纯化的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乳酸片球菌及酿酒酵母优化复合后发酵杏鲍菇菌糠,测定菌糠原料、自然发酵组(对照组)及混菌发酵组(试验组)的常规养分、发酵品质、氨基酸组成及霉菌毒素与重金属含量,综合评价混菌发酵杏鲍菇菌糠的饲用品质与安全性。结果表明,试验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4.56%、1.02%,显著高于原料和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77%、37.70%,显著低于原料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酸含量为22.78 g·kg-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为6.70、0.44、0.54和6.99 g·kg-1,氨态氮/总氮为1.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显著低于原料与对照组(P<0.05),呕吐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有下降趋势,但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重金属砷、铅、镉、汞、铬的含量显著高于原料组(P<0.05),但3个组霉菌毒素及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发酵前后氨基酸种类并无变化,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7种,分别为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及赖氨酸,未检测出酪氨酸。试验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6.67 mg·g-1、86.13 mg·g-1,均显著高于原料与对照组(P<0.05),除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原料与对照组(P<0.05);混菌发酵试验组有浓郁的面包香味和酸香味,质地松软,颜色为浅褐色,优于自然发酵组。研究表明,杏鲍菇菌糠混菌发酵后营养价值明显提高且饲用安全,饲用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混菌发酵 饲用品质 饲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越莓中膳食纤维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性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凤妹 李佳璇 +2 位作者 张海娟 李佳腾 李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8期4851-4856,共6页
目的考察蔓越莓中膳食纤维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性质。方法利用酶解法提取蔓越莓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幵采用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官能团结构和分子量,采用质构仪和粘度计测定其凝胶性质和粘度,同时对膳食... 目的考察蔓越莓中膳食纤维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性质。方法利用酶解法提取蔓越莓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幵采用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官能团结构和分子量,采用质构仪和粘度计测定其凝胶性质和粘度,同时对膳食纤维吸附亚硝酸根离子、交换阳离子、胆固醇、重金属和葡萄糖的能力迚行研究。结果总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较高,分别为54.67%和38.70%,膳食纤维具有凝胶和粘度的性质,同时在功能上有吸附亚硝酸根离子,交换阳离子,吸收胆固醇,重金属离子和葡萄糖的性能。结论蔓越莓膳食纤维具有特殊的结构性质和很好的功能活性,可以开发蔓越莓新功能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越莓 膳食纤维 酶解法 结构性质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日粮组合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佳腾 高旭红 张恩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补充料的添加使用,饲粮原料的不同搭配组合和不同比例混合,以及加工调制方法和营养调控措施的不同均会影响动物对日粮中单个饲料的采食与利用,使得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通过"可加性"原则计算的表观...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补充料的添加使用,饲粮原料的不同搭配组合和不同比例混合,以及加工调制方法和营养调控措施的不同均会影响动物对日粮中单个饲料的采食与利用,使得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通过"可加性"原则计算的表观消化率的期望值,即发生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又叫"非加性"效应。文章通过对组合效应的研究背景,概念,衡量指标,研究方法,产生机制以及组合效应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论述,为日粮的高效安全配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反刍动物 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发酵条件及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 被引量:28
7
作者 高旭红 窦林敏 +2 位作者 李佳腾 陈磊 张恩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73-1980,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杏鲍菇菌糠与豆粕、麸皮复合发酵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并研究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试验1,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豆粕(4%和4%、4%和2%、2%和4%、2%和2%),发酵剂使用有效微生物群(EM)原液,将发酵混合... 本试验旨在探究杏鲍菇菌糠与豆粕、麸皮复合发酵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并研究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试验1,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豆粕(4%和4%、4%和2%、2%和4%、2%和2%),发酵剂使用有效微生物群(EM)原液,将发酵混合原料含水量调节至30%左右,在常温下厌氧发酵12 d后对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评定,并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取最优组合进行饲养试验。试验2,选用60只马头山羊(羯羊),随机分为5组,包括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试验组饲粮中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比例分别为30%、45%、60%,对照组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比例分别为30%和6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期为45 d,包括5 d预试期和4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豆粕和麸皮添加比例分别为4%和2%的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发酵品质最佳,且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低,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相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8.78%、11.56%和18.88%,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9.32%和8.29%,黄曲霉毒素B1含量低至3.03μg/kg。2)各组山羊的生产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试验羊的体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有减少的趋势,料重比和饲料成本有增加的趋势;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为30%时相比,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为30%时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结果提示,使用EM原液发酵杏鲍菇菌糠,在发酵基质中添加4%的豆粕和2%的麸皮有助于提升发酵品质;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在山羊饲粮中添加比例以30%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发酵饲料 马头山羊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和小肠组织SLC7A7、SLC3A1及SLC15A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曲星梅 邢晓南 +4 位作者 薛复来 金妙函 彭孝坤 李佳腾 张恩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56-166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断奶后2~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及小肠组织中与氨基酸转运吸收相关的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日龄((60±1.60)d)和体重((10.73±1.03)kg)相近的雌性陕北白绒山羊羔...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断奶后2~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及小肠组织中与氨基酸转运吸收相关的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日龄((60±1.60)d)和体重((10.73±1.03)kg)相近的雌性陕北白绒山羊羔羊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4种试验日粮,其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标准日粮的85%、100%、115%和130%。标准日粮营养水平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816—2004,依据生长阶段(10~19 kg、15~27 kg)和目标增重设置。试验期间,分别于120和180日龄称重,于180日龄,每个重复屠宰1只试验羊,采集十二指肠中上部、空肠中段、回肠末端组织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LC7A7、SLC3A1和SLC15A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第一阶段(60~120 d)115%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第二阶段(121~180 d)115%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85%和100%水平组(P<0.05),与130%水平组无明显差异。两阶段115%水平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两阶段料重比115%水平组显著低于85%、100%水平组(P<0.05)。2)相同营养水平下,SLC7A7和SLC15A1 mRNA的表达丰度顺序均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3)随日粮营养水平的增加,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在小肠各段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115%水平组表达量最高。115%水平组SLC7A7和SLC15A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5%水平组SLC3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85%和130%水平组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与其他营养水平组相比,115%水平组陕北白绒山羊羔羊在2~6月龄生长性能最佳,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在小肠各段的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日粮营养水平 生长性能 SLC7A7 SLC3A1 SLC15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下如何做好药品检验检测工作
9
作者 李佳腾 《益寿宝典》 2020年第27期139-139,共1页
药品检验工作直接关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伴随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药品检验机构也不断壮大,检验机制愈发完善。 新时代下药品检验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 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药品检验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制定了有效的解决措... 药品检验工作直接关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伴随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药品检验机构也不断壮大,检验机制愈发完善。 新时代下药品检验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 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药品检验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制定了有效的解决措施,目的是促使我国药品检验工作更加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确保人们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药品检验 问题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佳腾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涉及治理结构、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这不仅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需要探索长期且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战略规划 治理结构 数字化时代 人才培养 解决策略 问题与挑战 公司治理视角
原文传递
建平台汇资源促进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新发展
11
作者 李佳腾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24年第5期50-54,共5页
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作用涵盖了基础升级、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全方位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信息技术人才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我国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新体系通过构建以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 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作用涵盖了基础升级、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全方位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信息技术人才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我国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新体系通过构建以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种创新合作模式又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产学研 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人才 工业互联网 产业升级 资源的优化配置 协同创新体系
原文传递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铝合金层合板深拉成型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健 郑学丰 +2 位作者 付昌云 李佳腾 安爱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86-2794,共9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因其轻质高强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汽车轻量化设计和制造中。为研究CFRP板件及CFRP-Al层合板深拉成型影响因素,加速CFRP零部件产业化进程,本文通过DSC测试分析了CFRP... 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因其轻质高强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汽车轻量化设计和制造中。为研究CFRP板件及CFRP-Al层合板深拉成型影响因素,加速CFRP零部件产业化进程,本文通过DSC测试分析了CFRP预浸料的固化放热过程,以此为依据,用热压罐制备了不同后固化温度下成型的CFRP板材及单向、编织两种预浸带铺层的CFRP-Al层合板,用Inspekt table 100材料试验机对上述两种板材分别做了深拉试验。考虑到提高制备效率,用打磨、打磨+涂覆硅烷偶联剂、阳极氧化+涂覆硅烷偶联剂三种方式对铝合金板进行表面处理,不经热压罐固化成型,直接和正交对称铺层的单向预浸带一起在Inspekt table 100材料试验机的环境箱中混合温深拉,固化成形。并通过金相显微镜、SEM进行显微组织观察,验证后固化温度、深拉环境温度、预浸带的种类对CFRP板材及CFRP-Al层合板深拉成型性能的影响及铝合金板表面处理方式对CFRP叠层预浸带、铝合金板材混合温深拉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后固化温度、提高深拉环境温度有利于板材二次深拉成型。编织预浸带较单向预浸带能更好地承受压力,深拉成型质量更优。阳极氧化+涂覆硅烷偶联剂的表面处理方式一方面能在铝合金板材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微孔,另一方面硅烷偶联剂能很好地促进铝合金板材和CFRP的界面结合,有利于深拉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合板 热压罐工艺 混合温深拉 成形性能
原文传递
5 MN电液伺服压剪试验机检验板式橡胶支座结果偏差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河山 孙学松 +3 位作者 可家乐 杨繁明 李佳腾 吕文志 《公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8-202,共5页
多年来,桥梁橡胶支座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检测单位之间对同一支座产品抗压、抗剪弹性模量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现对不同结构试验机在检测同型号板式橡胶支座时,检测结果偏差较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抗压弹性模量实验时,上置油... 多年来,桥梁橡胶支座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检测单位之间对同一支座产品抗压、抗剪弹性模量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现对不同结构试验机在检测同型号板式橡胶支座时,检测结果偏差较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抗压弹性模量实验时,上置油缸试验机不装配镶嵌式淬火板时结果偏差在1%范围内,检测结果稳定;上置和下置油缸试验机在装配镶嵌式淬火板时检测的支座变形比实际大,明显影响检测结果。在进行抗剪弹性模量实验时,试验机在装配斜锯齿形剪切板且剪切浮动车车轮转动时结果偏差在±1%范围内,检测结果稳定。检测结果表明:使用无镶嵌式淬火板、装配斜锯齿形剪切板和剪切浮动车车轮转动的上置油缸试验机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橡胶支座 支座检测 压剪试验机 丝杠间隙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