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北洋画报》看民国时期都市交际舞业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从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7-169,共3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都市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际舞风行于工商业发达的大都会。以《北洋画报》为代表的画报媒体,积极推介、宣传交际舞,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北洋画报》对于舞女群体有着颇多呈现,其以舞女群体为对象,向社会大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都市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际舞风行于工商业发达的大都会。以《北洋画报》为代表的画报媒体,积极推介、宣传交际舞,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北洋画报》对于舞女群体有着颇多呈现,其以舞女群体为对象,向社会大众呈现出都市消费与两性关系的异化,进而实现了画报媒体与社会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画报》 交际舞 舞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当代社会新型母亲教育观探微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从娜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7-10,共4页
母亲教育在古代中国拥有深厚的传统,自20世纪以来却遭遇百年滑落,几乎毫无地位可言。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量,当代社会需要母亲教育传统的回归,更需要探索与构建旨在提高母亲教育素养的新型母亲教育观。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品质... 母亲教育在古代中国拥有深厚的传统,自20世纪以来却遭遇百年滑落,几乎毫无地位可言。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量,当代社会需要母亲教育传统的回归,更需要探索与构建旨在提高母亲教育素养的新型母亲教育观。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品质、教育观念等探讨,构筑了新型母亲教育观丰富而具象的体系,进而提出了塑造"学习型母亲"的迫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教育 新型母亲教育观 学习型母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母亲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另类”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从娜 任倩 《湖南教育(上旬)(A)》 2013年第3期51-53,共3页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及水平,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指南》一经出台,即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广泛讨论。例如:如何看待《指南》...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及水平,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指南》一经出台,即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广泛讨论。例如:如何看待《指南》规定的幼儿学习与发展具体标准、如何防止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等问题。而通过对《指南》的认真研读,我们发现其中还蕴含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学习 指南 “另类” 母亲教育 解读 学前教育 指导性文件 幼儿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洋画报》中民国女性身体美的绽放——一个女性身体史研究的媒体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从娜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近代中国女性/性别的诸多议题得以讨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报刊媒体的关注,尤其画报中女性/性别议题的分量显得颇重。作为近代中国北方大型摄影画报的典型代表,《北洋画报》自然也不例外,蕴含着丰富的性别图景。而由于《北洋画报》本身呈... 近代中国女性/性别的诸多议题得以讨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报刊媒体的关注,尤其画报中女性/性别议题的分量显得颇重。作为近代中国北方大型摄影画报的典型代表,《北洋画报》自然也不例外,蕴含着丰富的性别图景。而由于《北洋画报》本身呈现美与塑造美的旨趣,使得女性身体之美成为映现在读者乃至后人面前的显著亮点。这也是都市社会急剧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缩影和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北洋画报》 女性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开展母亲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从娜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
家庭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基础,母亲教育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关键环节。面对当前母亲教育严重缺失的局面,高校开展母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通过一定的母亲教育培训,促使在校大学生尤其... 家庭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基础,母亲教育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关键环节。面对当前母亲教育严重缺失的局面,高校开展母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通过一定的母亲教育培训,促使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具备适合未来子女健康成长的母亲教育观念,从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高校呼应国家大力强调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解决当前儿童、青少年各类困境问题的一条长远而彻底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建设 高校 母亲教育 女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豫皖苏区的妇女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从娜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6-40,共5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和号召下,投身革命战争事业,在参政、生产、拥军、支前、宣传等工作中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同时也为争取自身解放进行了不懈努力。妇女们在家庭领域以外的参与使她们在政治、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和号召下,投身革命战争事业,在参政、生产、拥军、支前、宣传等工作中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同时也为争取自身解放进行了不懈努力。妇女们在家庭领域以外的参与使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等各方面的地位得到提高,并为革命战争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础和保障,也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鄂豫皖苏区 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歌、性别文化与日常生活——以江西崇义畲族山歌为例
7
作者 李从娜 盛敏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1期73-79,共7页
山歌以歌唱的方式为世人传承着某一区域或民系悠久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质,同时也表达着当地的性别文化与日常生活,是透视民俗文化传承、性别文化特质以及日常生活的极佳视角。江西崇义畲族山歌口口相传,历史悠久,从传唱主体... 山歌以歌唱的方式为世人传承着某一区域或民系悠久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质,同时也表达着当地的性别文化与日常生活,是透视民俗文化传承、性别文化特质以及日常生活的极佳视角。江西崇义畲族山歌口口相传,历史悠久,从传唱主体、传唱内容、传唱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性别文化图景;畲族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产劳动、婚丧嫁娶乃至战争年代参与革命等都与山歌息息相关。山歌已经成为畲族人民的集体记忆,在畲族民俗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畲族山歌面临着生存空间日趋缩小甚至失传的尴尬处境。因此,探讨山歌的民俗文化传承、挖掘山歌的文化价值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山歌 性别文化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缺失与文本呈现:“三一八”惨案女烈士研究——以魏士毅个案为中心
8
作者 李从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杨德群和魏士毅三位女大学生不幸殉难。长期以来,刘和珍、杨德群广为人知,魏士毅却被历史所遮蔽,其间蕴含着历史记忆架构下的话语权问题。借助报刊媒体、挽联、碑刻、回忆录及纪念文章等历史...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杨德群和魏士毅三位女大学生不幸殉难。长期以来,刘和珍、杨德群广为人知,魏士毅却被历史所遮蔽,其间蕴含着历史记忆架构下的话语权问题。借助报刊媒体、挽联、碑刻、回忆录及纪念文章等历史文本,魏士毅的形象得以重现。而探讨魏士毅及其殉难在中国社会所引起的反响,有助于揭示不同文本作者所表达并确立的社会身份,洞悉近代接受新式教育的女性在国族话语主导下的社会境况,挖掘历史文本背后所隐含的性别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一八”惨案 记忆 文本 魏士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江西省南昌市郊扬子洲镇为例
9
作者 李从娜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女性凭借其性别优势和环境意识,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江西省南昌市郊扬子洲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证调研,探讨女性在乡村清洁工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以及由此获得的社会价值的提升,进而探讨女... 女性凭借其性别优势和环境意识,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江西省南昌市郊扬子洲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证调研,探讨女性在乡村清洁工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以及由此获得的社会价值的提升,进而探讨女性发展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互为促进的实践路径,有效推动环保、节能等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的树立,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态文明建设 扬子洲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区妇女政策探析
10
作者 李从娜 《甘肃农业》 2006年第5期219-220,共2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开辟的中央苏区、湘赣苏区等广大红色区域里,中国共产党和各级苏维埃政府针对妇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及措施,涉及妇女的政治、经济、婚姻、文化教育等等诸多方面。其动因,一方面确实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开辟的中央苏区、湘赣苏区等广大红色区域里,中国共产党和各级苏维埃政府针对妇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及措施,涉及妇女的政治、经济、婚姻、文化教育等等诸多方面。其动因,一方面确实是为着妇女解放的目的,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于妇女解放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把妇女发动起来的迫切需要;同时中国共产党深信,将妇女发动起来参加革命是可以做到的。这些政策、法令及措施在苏区实施效果之大、对以后中共处理妇女问题影响之大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制定的妇女政策更是以根据地时期为模本,是对根据地时期妇女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竞 苏区 妇女政策 模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对当代帝国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维海 李从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普遍认为,近年来帝国主义正发动不断升级的全面侵略扩张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金融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与矛盾,是当前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升级的直接原因;争夺自然资源、巩固并扩大垄断资本的利益是当前帝国主义... 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普遍认为,近年来帝国主义正发动不断升级的全面侵略扩张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金融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与矛盾,是当前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升级的直接原因;争夺自然资源、巩固并扩大垄断资本的利益是当前帝国主义发动侵略的根本原因;虽然当前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与早期相比,却呈现许多新特点,其侵略范围和层次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参与侵略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侵略的方式更加隐蔽。最后,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一致认为要戳穿帝国主义的伪善外衣,加强国际团结,推进反帝斗争,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帝国主义侵略 新特征 国际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社会生活表象,解读百年历史变迁——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评介
12
作者 侯杰 李从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2,共1页
2007年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著名社会史学家严昌洪教授撰写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一书.可谓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社会生活史是研究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尚及生活状态演变过程的专门史。作者从探究社会生活及变迁的视... 2007年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著名社会史学家严昌洪教授撰写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一书.可谓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社会生活史是研究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尚及生活状态演变过程的专门史。作者从探究社会生活及变迁的视角出发.将全书分为12章,以专题的形式对20世纪百年来的服饰潮流、饮食文化、居住条件、交通设施、婚姻礼俗、两性观念、慈幼养老、丧祭制度、岁时节日、娱乐活动、社会保障、社会风俗等逐一解读诠释,其中既有对社会精英乃至宫廷贵族的描述.又有对普通大众生活百态的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史研究 社会生活史 生活变迁 严昌洪 历史变迁 解读 人民出版社 表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华政策的政治制度因素分析
13
作者 余维海 李从娜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2-64,共3页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明显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其缘由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求解释。本文试图从美国社会政治制度视角出发,提供解读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一种视角。本文认为,由于美国社会政治制度自身存在先天逻辑上的非理性,国内各种因...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明显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其缘由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求解释。本文试图从美国社会政治制度视角出发,提供解读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一种视角。本文认为,由于美国社会政治制度自身存在先天逻辑上的非理性,国内各种因素的介入,使得其对华政策如此跌宕起伏、几经波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根源 立法—行政关系 选举 舆论传媒 利益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指导融入高等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从娜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5期48-51,共4页
高校融入家庭教育指导,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现实所需。其目的有二:一是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人才,二是面向高校全体大学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具体思路为:首先规划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促使大学生明确身为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和意识,继而阐释家... 高校融入家庭教育指导,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现实所需。其目的有二:一是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人才,二是面向高校全体大学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具体思路为:首先规划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促使大学生明确身为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和意识,继而阐释家庭教育的范畴、理念与方法;其次,探寻高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实现形式,如以通识课形式开设专门课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活动等。高校融入家庭教育指导,有助于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素养和能力,为将来成为合格父母、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奠定基础。这也是高校服务于家庭职责的典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与性别: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家属问题应对
15
作者 李从娜 胡燕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02-109,共8页
中央苏区时期作为近代中国相对特殊的历史时期,基于革命战争需要,多数男性投身革命,出现了大批红军家属。中国共产党对待红军家属问题,一方面将红军家属视为弱势、困境群体,优待红军家属,保障红军家属生活;另一方面将红军家属,尤其红军... 中央苏区时期作为近代中国相对特殊的历史时期,基于革命战争需要,多数男性投身革命,出现了大批红军家属。中国共产党对待红军家属问题,一方面将红军家属视为弱势、困境群体,优待红军家属,保障红军家属生活;另一方面将红军家属,尤其红军家属中的妇女视为重要的力量,动员红军家属融入苏区革命和社会建设。随之红军家属的生活境遇呈现出革命与性别意义的明显变化:红军家属尤其红军家属中的妇女不仅接替男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还积极支援革命,在扩红、慰劳红军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革命与妇女解放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身为红军家属的妇女们彰显出可贵的自我意识和主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红军家属 动员 优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教育实施路径探索——以0-3岁婴幼儿母亲教育素质提升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从娜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8年第11期73-78,共6页
母亲教育,即教育母亲如何做母亲,关键在于提升母亲的教育素质.母亲良好的教育素质是对未成年子女实施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当前国家和社会日益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积极呼吁家校、家园合作,某种程度上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施教者——母... 母亲教育,即教育母亲如何做母亲,关键在于提升母亲的教育素质.母亲良好的教育素质是对未成年子女实施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当前国家和社会日益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积极呼吁家校、家园合作,某种程度上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施教者——母亲的教育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母亲教育素质普遍低下的局面亟待改变.以“0-3岁婴幼儿母亲教育素质提升项目”为例的母亲教育公益服务项目,旨在通过课程培训,促使广大0-3岁婴幼儿母亲群体接受并掌握新型母亲教育观念、原则与方法等,达到提升教育素质的目的.因此,通过教育母亲、提升母亲教育素质,改善当前家庭教育现状,是关系孩子和社会未来长远发展的一条有效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教育 母亲教育素质 0-3岁婴幼儿母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中国母亲教育的反思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从娜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2,共3页
母亲的教育素养是制约当前中国母亲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母亲的教育素养存在教育责任不足、教育观念偏颇、教育知识缺乏、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是从明确母亲教育素养的内涵及其蕴含的内容、确立"学习型"母... 母亲的教育素养是制约当前中国母亲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母亲的教育素养存在教育责任不足、教育观念偏颇、教育知识缺乏、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是从明确母亲教育素养的内涵及其蕴含的内容、确立"学习型"母亲的教育目标两个方面入手,提升母亲的教育素养,构建新型母亲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教育 母亲教育素养 问题 路径
原文传递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近代女神信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从娜 《民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36-43,共8页
人与自然之间、男女两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是生态女性分析视域的重要基础,也是分析女神信仰的有效路径。历史上,中国女神的起源与流变、女神信仰活动均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神秘化的自然界在与人类的对比中获得了巨大的优势,使人类创造出第... 人与自然之间、男女两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是生态女性分析视域的重要基础,也是分析女神信仰的有效路径。历史上,中国女神的起源与流变、女神信仰活动均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神秘化的自然界在与人类的对比中获得了巨大的优势,使人类创造出第三方——具有超自然法力的女神。女神信仰虽然给女性信众创造了进入社会公共空间和社会交往的机会,却没有改变她们在父权制社会中的从属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信仰 女性 生态
原文传递
近10年来建国初期中国妇女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从娜 《北京党史》 2006年第2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妇女史研究 中国社会 建国初期 史学工作者 转型时期 历史时期 研究成果 妇女问题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土改运动中的妇女动员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从娜 《福建党史月刊》 2006年第8期130-131,共2页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思想教育、一齐发动、培养女干部等措施,动员妇女参加土改运动,妇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妇女的地位也得到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对其作出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运动 妇女动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