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与AFSA的GNSS整周模糊度种群融合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迎庆 詹洋 +3 位作者 张琰 王译那 徐赵东 李今保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6-2256,共11页
载波相位测量是实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快速高精度定位的重要途径,而准确解算整周模糊度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收敛速度快但易陷入局部最优,人... 载波相位测量是实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快速高精度定位的重要途径,而准确解算整周模糊度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收敛速度快但易陷入局部最优,人工鱼群算法(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 AFSA)全局优化性能好但收敛速度慢,因此融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GNSS整周模糊度种群融合优化算法(PSOAF).首先,通过载波相位双差方程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浮点解和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然后,采用反整数Cholesky算法对模糊度浮点解作降相关处理.其次,针对整数最小二乘估计的不足通过优化适应度函数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搜索性能.最后,通过PSOAF算法对整周模糊度进行解算.通过经典算例和试验研究表明:PSOAF算法可以更快地收敛于最优解,搜索效率也更为出色,解算的基线精度可以控制在10 mm以内,在短基线的实际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整周模糊度 粒子群算法 人工鱼群算法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物结构抬升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张龙珠 姜涛 +3 位作者 李碧卿 翟传鹏 李今保 李欣瞳 《建筑技术》 2024年第S01期17-20,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土地资源的愈发紧张,既有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再开发已迫在眉睫,而既有建筑物结构抬升技术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为进一步丰富既有建筑物结构抬升技术的相关研究,研究重点分析了在既有建筑物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土地资源的愈发紧张,既有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再开发已迫在眉睫,而既有建筑物结构抬升技术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为进一步丰富既有建筑物结构抬升技术的相关研究,研究重点分析了在既有建筑物结构中单侧抬升既有建筑物的自平衡装置及方法。该项技术凭借其独特的自平衡装置,巧妙地化解了结构单侧抬升时受力不均和稳定性方面的难题。深入剖析了该技术的原理,并探讨了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与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物 单侧抬升 自平衡装置 结构竖向位移控制 结构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剪力墙采用置换法加固技术研究
3
作者 丁洋 姜涛 +3 位作者 李碧卿 李今保 马江杰 张龙珠 《建筑技术》 2024年第S01期41-43,共3页
由于施工不当等原因造成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有支撑卸荷加固法、分段置换加固法。有支撑卸荷加固法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施工工作面要求高等问题,分段置换加固法存在工期长、应力... 由于施工不当等原因造成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有支撑卸荷加固法、分段置换加固法。有支撑卸荷加固法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施工工作面要求高等问题,分段置换加固法存在工期长、应力后滞等问题。以某25层剪力墙结构为例,重点介绍了新型剪力墙置换加固卸载装置对该建筑物地上1层部分剪力墙进行加固时采用的加固方法、工作原理。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常规剪力墙置换法的问题,大幅降低造价、缩短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的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剪力墙置换 应力滞后 卸载装置 卸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仿真技术在消防员火灾场景模拟训练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陶鹏宇 姜芊叶 +2 位作者 宋文琦 刘晅亚 李今保 《今日消防》 2024年第8期35-37,共3页
针对“消防员典型灾害事故虚实融合模拟训练系统”中灾害场景设计所面临的问题,运用动力学仿真技术进行分析解决。通过与以往汽车火灾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动力学仿真技术对于此类火灾模拟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该火灾模型与实际具... 针对“消防员典型灾害事故虚实融合模拟训练系统”中灾害场景设计所面临的问题,运用动力学仿真技术进行分析解决。通过与以往汽车火灾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动力学仿真技术对于此类火灾模拟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该火灾模型与实际具体场景相结合,对火灾场景下的温度、能见度及烟气扩散过程进行仿真,并以数据、图片、视频等形式输出仿真结果。通过仿真结果的融合处理,对内设火灾场景进行构建和优化,使得场景中的火灾发展过程更科学、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设计 虚实融合 模拟训练 动力学仿真 火灾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物倾斜纠偏加固的实时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研究
5
作者 姜帅 李碧卿 +3 位作者 姜涛 马江杰 张龙珠 李今保 《建筑技术》 2024年第S01期6-8,共3页
针对高层建筑物倾斜问题,研究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实时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全面剖析高层建筑物倾斜的成因,细致阐述了实时智能控制方法的关键步骤。研究结合江苏某高层建筑物地基基础纠偏加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 针对高层建筑物倾斜问题,研究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实时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全面剖析高层建筑物倾斜的成因,细致阐述了实时智能控制方法的关键步骤。研究结合江苏某高层建筑物地基基础纠偏加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和系统的有效性,其保证了建筑物的倾斜率和竖向结构荷载符合规范要求。此方法和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可视化效果佳等显著优势,在确保高层建筑物结构安全方面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物 倾斜纠偏 加固 实时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与加装电梯的可滑移节点抗震研究
6
作者 陈东 甄雪虎 +1 位作者 李今保 张保谦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新型可滑移节点能显著提高减震效应,有效改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的新型可滑移节点模型,利用高强螺栓、长圆孔板和橡胶垫将电梯入户平台与既有建筑进行连接,目的是通过螺栓与长圆孔板以及垫板与橡胶垫之间的摩擦进行耗... 新型可滑移节点能显著提高减震效应,有效改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的新型可滑移节点模型,利用高强螺栓、长圆孔板和橡胶垫将电梯入户平台与既有建筑进行连接,目的是通过螺栓与长圆孔板以及垫板与橡胶垫之间的摩擦进行耗能,抵抗地震作用,减小结构变形。为研究该节点的受力情况,本文设计并完成了4个试件位移加载实验,实验的主要变化参数为底座是否有橡胶以及螺栓的开孔形状。实验结果表明:传统节点的最大耗能系数为0.62,可滑移节点的最大耗能系数为1.45,螺栓开孔形状对试件的性能影响明显,增加橡胶垫使试件耗能增大,可滑移节点试件抗震能力较传统节点有所提高,充分发挥了结构的耗能能力。进一步的参数分析表明:橡胶垫和开孔形状明显影响试件的变形能力,新型可滑移节点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表现出一定的“捏缩”现象,整个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实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装电梯 可滑移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下室上浮的建筑物倾斜纠倾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今保 李碧卿 +2 位作者 姜涛 胡亮亮 丁晓丹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4-908,共5页
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的刚度较大,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地下室上浮使建筑物倾斜。结合该工程倾斜后的基础底部状况,采取井点降水的方法控制建筑物沉降,采用抽砂机械对基础下的砂土进行清除。同时,在纠倾施工中采用结构竖向位移... 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的刚度较大,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地下室上浮使建筑物倾斜。结合该工程倾斜后的基础底部状况,采取井点降水的方法控制建筑物沉降,采用抽砂机械对基础下的砂土进行清除。同时,在纠倾施工中采用结构竖向位移监测、整体倾斜监测和结构应力应变监测等监控,实现了纠倾施工的信息化监控,确保了结构和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抽砂法 井点降水 沉降 迫降法纠倾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多层综合楼抬升纠倾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今保 胡亮亮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3-807,共5页
某底框结构综合楼,因地震整体向南侧发生倾斜,根据业主要求,并结合该工程的结构受力特点,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采用了截柱整体抬升法进行纠倾。通过在结构底部48根柱和8段剪力墙底部布置300台50 t机械式千斤顶整体同步抬升,使结构整体... 某底框结构综合楼,因地震整体向南侧发生倾斜,根据业主要求,并结合该工程的结构受力特点,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采用了截柱整体抬升法进行纠倾。通过在结构底部48根柱和8段剪力墙底部布置300台50 t机械式千斤顶整体同步抬升,使结构整体回倾。纠倾后房屋最大倾斜率为0.5‰,满足了要求。纠倾施工中采用结构竖向位移监测、整体倾斜监测和结构应力应变监测体系对纠倾施工实施了信息化监控,确保了结构和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倾 抬升 应力应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程整体抬升后加固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今保 邱洪兴 +2 位作者 赵启明 章佳娟 李小凡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1-34,共4页
本建筑为地下1层、地上局部8层框架结构的沿街商铺,因1层结构的原设计高度为3.50m,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根据业主要求,将该建筑1层层高由3.5m抬升至4.8m。结构1层柱抬升后,1层柱的计算高度发生变化,结构的刚度、周期、位移以及结构的配筋... 本建筑为地下1层、地上局部8层框架结构的沿街商铺,因1层结构的原设计高度为3.50m,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根据业主要求,将该建筑1层层高由3.5m抬升至4.8m。结构1层柱抬升后,1层柱的计算高度发生变化,结构的刚度、周期、位移以及结构的配筋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设计后,计算结果可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但该加固设计方案存在加固工程量大、加固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对加固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增设短肢剪力墙的优化方案即可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从加固效果、加固工程量和加固造价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效果,从而证明加固设计方案必须要进行优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建筑物抬升 结构刚度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严重开裂的加固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今保 孟泽 +1 位作者 刘道毅 邓建良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9-70,共2页
分析了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
关键词 混凝土 楼板 裂缝 玻璃纤维 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小区住宅楼纠偏加固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今保 潘留顺 王瑞扣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2-84,共3页
介绍了在软土地基上房屋倾斜后的一种经济有效的纠偏加固方法。
关键词 纠偏加固 房屋倾斜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变控制梁柱托换方法在某高层置换混凝土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今保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111,共5页
某工程第5层框架柱混凝土不合格,经加固方案比较后决定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由于被置换混凝土部位的结构荷载较大,为确保上部结构和施工操作的安全,在置换混凝土加固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应变测试仪和粘贴在支撑结构及被置... 某工程第5层框架柱混凝土不合格,经加固方案比较后决定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由于被置换混凝土部位的结构荷载较大,为确保上部结构和施工操作的安全,在置换混凝土加固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应变测试仪和粘贴在支撑结构及被置换结构或构件表面的应变片连接,在卸载过程中采用机械式千斤顶对结构施加顶升力时,结构发生的应变通过应变片传输到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准确地反映被置换混凝土部位结构的内力、变形和残余变形以及支撑结构的内力等,从而使操作者了解到结构的真实受力状态。采用千分表监控结构位移,为卸载提供可靠的依据,最终达到结构卸载的目的。该工程在置换混凝土加固施工时加入了应变测试仪和计算机控制装置进行结构卸载,保障了结构在置换混凝土加固施工过程中结构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混凝土加固 结构卸载 计算机控制系统 竖向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某文保建筑物临时加固技术
13
作者 李今保 姜涛 +3 位作者 李碧卿 朱礼强 钱辰 冷天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A01期267-271,共5页
对于有严重安全质量问题的文保建筑物,为保障结构的使用安全,需要紧急对建筑结构进行临时加固处理. 以南京浙商银号民国建筑加固工程为例,介绍临时加固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以对该类工程 提供指导.该技术适用于老旧... 对于有严重安全质量问题的文保建筑物,为保障结构的使用安全,需要紧急对建筑结构进行临时加固处理. 以南京浙商银号民国建筑加固工程为例,介绍临时加固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以对该类工程 提供指导.该技术适用于老旧建筑,尤其是文物遗产建筑物发生安全问题时的临时加固处理.使用该临时加固技术 处理老旧建筑对原结构的影响非常小,并且具有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建筑 安全问题 临时加固 关键技术 应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炳故居砖砌体注浆绑结加固技术
14
作者 李今保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16-618,共3页
阿炳故居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采用注浆绑结加固技术对其墙体的整体性和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的加固处理。介绍了该工程的注浆绑结加固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文物建筑 绑结 注浆 加固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某地铁隧道下穿桥梁桩基托换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今保 李碧卿 +3 位作者 李风杰 姜涛 穆保冈 周登峰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A01期210-214,共5页
发展地铁建设与保证既有交通桥梁安全问题的矛盾日趋明显.依托工程为深圳地铁8号线梧桐山站至沙头 角站区间隧道穿越罗沙高架桥处桥梁粧基托换工程,该处地铁区间为盾构法施工的双线并行隧道,穿越处有两处桥 梁粧基础与隧道存在冲突,需... 发展地铁建设与保证既有交通桥梁安全问题的矛盾日趋明显.依托工程为深圳地铁8号线梧桐山站至沙头 角站区间隧道穿越罗沙高架桥处桥梁粧基托换工程,该处地铁区间为盾构法施工的双线并行隧道,穿越处有两处桥 梁粧基础与隧道存在冲突,需进行粧基托换.被托换的既有桥梁部为异型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受力复杂,结构变形 敏感,桥墩墩底轴力大;新建托换梁跨度约18 m,如此大跨度、大轴力的桩基托换工程实例很少.以罗沙高架桥梁粧 基托换设计为依托,通过对托换方案、关键连接节点、荷载转移机理的分析、研究,详细介绍大轴力粧基托换思路、托 换体系转换,给出托换关键节点的施工方案及监测技术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隧道 桩基托换 托换体系 荷载转移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栅管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涛 李今保 陈凯 《建筑技术》 2023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基于钢材延性损伤和混凝土三向约束的塑性损伤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格栅管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试验仿真分析,开展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格栅管式双钢板墙三向约束管内混凝土,管内混凝土强度和延性大幅度提高;管... 基于钢材延性损伤和混凝土三向约束的塑性损伤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格栅管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试验仿真分析,开展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格栅管式双钢板墙三向约束管内混凝土,管内混凝土强度和延性大幅度提高;管内混凝土保护了外侧双钢板,避免了外侧双钢板受压屈曲破坏,二者协同工作,优势互补,其极限水平位移角为1/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组合剪力墙 抗震分析 管内混凝土 应力与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抛物面空间索网的平拉式人行悬索桥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涛 李今保 宋守坛 《特种结构》 2022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了提高平拉式人行悬索桥的侧向刚度,利用双曲抛物面的直纹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双曲抛物面空间缆索网的平拉式人行悬索桥结构体系。在双肢柱桥塔的抛物线凹型盖梁之上悬挂双曲抛物面空间缆索网,管桁架结构形式的桥面结构搁置在双曲抛物... 为了提高平拉式人行悬索桥的侧向刚度,利用双曲抛物面的直纹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双曲抛物面空间缆索网的平拉式人行悬索桥结构体系。在双肢柱桥塔的抛物线凹型盖梁之上悬挂双曲抛物面空间缆索网,管桁架结构形式的桥面结构搁置在双曲抛物面空间缆索网体系的凹槽之中。结合某峡谷河流120m跨径人行景观悬索桥,进行工程参数设计,建立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开展动力模态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双曲抛物面空间交叉缆索网提供水平分力,提高了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双曲抛物面空间缆索网的平拉式人行悬索桥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景观桥 平拉式悬索桥 空间缆索网 双曲抛物面 侧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街商业房的整体平移技术
18
作者 淳庆 李今保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3-805,共3页
镇江市某临街商业房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规划要求须整体向南平移2.5 m,平移设计中考虑了上轨道、下轨道、滚轴和反力支座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滚轴点式集中摆放,反力支座采用钢结构,并使用PLC同步控制系统,仅用1 d时间完成了平移... 镇江市某临街商业房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规划要求须整体向南平移2.5 m,平移设计中考虑了上轨道、下轨道、滚轴和反力支座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滚轴点式集中摆放,反力支座采用钢结构,并使用PLC同步控制系统,仅用1 d时间完成了平移,结构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平移 轨道梁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支撑置换混凝土法施工技术
19
作者 姜涛 李碧卿 +3 位作者 李今保 赵启明 穆保冈 陈东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A01期259-262,共4页
现今巨大的建筑体量和频出的管理问题,使加固技术日益成熟.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质量问题使得无支撑置 换混凝土法这样的新工艺出现.文章具体介绍常见的结构加固技术,并将无支撑置换混凝土法与之对比,最后详细 介绍了无支撑置换混凝土法的... 现今巨大的建筑体量和频出的管理问题,使加固技术日益成熟.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质量问题使得无支撑置 换混凝土法这样的新工艺出现.文章具体介绍常见的结构加固技术,并将无支撑置换混凝土法与之对比,最后详细 介绍了无支撑置换混凝土法的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支撑 置换混凝土 施工工艺 结构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厂房柱纠偏加固技术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永青 吴坚强 +1 位作者 李今保 赵启明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08,105,共4页
对某厂房在设备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不当,造成基础桩、承台和柱发生偏移的问题,分析了事故原因,着重对该工程混凝土柱纠偏加固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纠偏 外包钢加固 平移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