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佑年谱》不够完善
1
作者 李之勤 《人文杂志》 1987年第2期91-94,共4页
杜佑(公元735~812年)是唐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编著的《通典》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记述上古至唐代经济、政治、文物制度、边疆各民族以及四周各国情况的综合性巨著。在我国古代史书中,《通典》居《三通》、《九通》、《十通》诸书之首... 杜佑(公元735~812年)是唐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编著的《通典》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记述上古至唐代经济、政治、文物制度、边疆各民族以及四周各国情况的综合性巨著。在我国古代史书中,《通典》居《三通》、《九通》、《十通》诸书之首,创中国历史编纂学中“政书”的先例。历代历史学家对之都极为推崇。但是,对杜佑这样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介绍其生平事迹和研究其学述思想的专书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谱 节度使 《通典》 淮南 唐玄宗 唐德宗 乾元元年 历史学家 州刺史 天宝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熊梦祥《析津志·天下站名》校正稿(简稿)
2
作者 李之勤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08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简要说明《析津志·天下站名》校正稿是《析津志·天下站名》校释的原文校正部分。校释还在继续编写中,校正稿提前寄呈陈得芝教授处请益。陈教授惠予鼓励并愿在《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上发表,以便广泛征求意见,提高校释... 简要说明《析津志·天下站名》校正稿是《析津志·天下站名》校释的原文校正部分。校释还在继续编写中,校正稿提前寄呈陈得芝教授处请益。陈教授惠予鼓励并愿在《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上发表,以便广泛征求意见,提高校释质量。编者不胜感激。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驿道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津志 熊梦祥 正稿 校释 《永乐大典》 归德 经世大典 站赤 阿失 编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上的子午道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之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8-41,共4页
陕西省以子午为名的地名之多,在全国各省中是独一无二的。在陕北与甘肃交界处有一座大山叫子午岭。从山上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流,现在叫沮水,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子午水。陕南的大水汉江有一条支流也以子午水为名。西安市正南秦岭北坡有一条... 陕西省以子午为名的地名之多,在全国各省中是独一无二的。在陕北与甘肃交界处有一座大山叫子午岭。从山上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流,现在叫沮水,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子午水。陕南的大水汉江有一条支流也以子午水为名。西安市正南秦岭北坡有一条山谷叫子午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道 子午谷 元和郡县图志 南北朝时期 汉中 长安 石泉县 陕南 褒斜道 大清一统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上游古代航运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之勤 李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26-33,共8页
作为长江重要支流的嘉陵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于陕西省宝鸡市与凤县交界处的秦岭南侧,向西南流,经凤县和甘肃省两当、徽县境,又进入陕西,于略阳县白水江镇之南与其西源犀牛江相会。会合后,南流过略阳县城和宁强县阳平关镇流入四川省境,... 作为长江重要支流的嘉陵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于陕西省宝鸡市与凤县交界处的秦岭南侧,向西南流,经凤县和甘肃省两当、徽县境,又进入陕西,于略阳县白水江镇之南与其西源犀牛江相会。会合后,南流过略阳县城和宁强县阳平关镇流入四川省境,并于广元市以南的昭化城会合其重要支流白龙江。昭化城是嘉陵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而嘉陵江航运的上中游分界点则在广元。过昭化南行,嘉陵江先后经过阆中、南充等县市到合川县,又会从西北来的支流涪江和从东北来的支流渠江,进入下游,于重庆市会入长江。全长约1119公里,仅次于汉江和雅砻江,居长江各支流的第三位,而其流域面积则居长江各支流的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航运发展 航运事业 四川省 上游 白水江 支流 中原地区 长江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古代户口数目评议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之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45-51,共7页
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上的西周、秦、西汉、新、后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一个王朝和东汉、西晋等王朝的末期,都城均在西安及其附近的咸阳等地;推翻王莽新朝的绿林、赤眉等部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和唐... 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上的西周、秦、西汉、新、后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一个王朝和东汉、西晋等王朝的末期,都城均在西安及其附近的咸阳等地;推翻王莽新朝的绿林、赤眉等部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和唐末黄巢起义军建立的大齐政权、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建立的大顺政权,也都曾定都西安。西安作都城的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其中作为全国统一政权首都的时间也有八九百年,比我国其他古都如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城市作都城的时间都长。曾作为全国的首都,历史上的西安,尤其是汉、唐“盛世”的长安,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当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建筑雄伟,人口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 户口数 长安城 唐代长安 京兆府 户口统计 地理志 李自成起义 农民起义军 黄巢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邠州开元寺的始建年代及其名称演变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之勤 《文博》 1990年第6期39-40,16,共3页
《文博》1990年第3期发表了杨忠敏同志《唐开元寺残碑辨析》一文,详细介绍了新发现的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名将郭子仪等重修邠州开元寺的残碑。指出“此碑《金石萃编》、《寰宇访碑录》均不见录入”,“实为研究唐史的又一珍贵的资... 《文博》1990年第3期发表了杨忠敏同志《唐开元寺残碑辨析》一文,详细介绍了新发现的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名将郭子仪等重修邠州开元寺的残碑。指出“此碑《金石萃编》、《寰宇访碑录》均不见录入”,“实为研究唐史的又一珍贵的资料”。而且碑文“字体清秀豪放,舒畅洒脱,刚劲有力,实属唐柳公权以前书法艺术的又一珍品。”读后受益颇多。但感到文章在论及邠州开元寺的始修年代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邠州 始建年代 唐史 中兴寺 张柬之 颁政坊 开元年间 唐王朝 刚劲有力 禅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县陈仑沟和韩信北定三秦的路线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之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73-77,107,共6页
一、凤县陈仓沟和有关传说陕西凤县南星公社的连云寺村,地当宝鸡汉中公路线上,本是古代川陕大道连云栈(也称为北栈或秦栈)的必经之地。发源于柴关岭的野羊河从村旁流过,一条小支流从南面流入野羊河。这条小支流及其流经的河谷被称为陈... 一、凤县陈仓沟和有关传说陕西凤县南星公社的连云寺村,地当宝鸡汉中公路线上,本是古代川陕大道连云栈(也称为北栈或秦栈)的必经之地。发源于柴关岭的野羊河从村旁流过,一条小支流从南面流入野羊河。这条小支流及其流经的河谷被称为陈仓沟。陈仓沟虽然短而且窄,但却是南经三道河、茅坝、百丈崖通向勉县的道路的起点。故老相传,这里就是西汉名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汉中北定三秦时所经过的“陈仓道”。现在连云寺村还有一块清朝立的石碑,上刻“对面陈仓道”几个大字。进入陈仓沟二三里,又有一块刻着“陈仓古道之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信 褒斜道 汉中 刘邦 栈道 子午道 陕西凤县 项羽 汉王 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种植棉花的开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之勤 《人文杂志》 198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在我国,陕西关中一带是最早传入植棉纺织技术的地区之一,但始于何时?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答案。一种认为始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后二世纪的汉代,一种认为始于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的唐代,一种认为始于公元十三世纪的元朝初年。我认为,前两... 在我国,陕西关中一带是最早传入植棉纺织技术的地区之一,但始于何时?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答案。一种认为始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后二世纪的汉代,一种认为始于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的唐代,一种认为始于公元十三世纪的元朝初年。我认为,前两种答案都不能成立,只有后一种答案才是正确的。 始于汉代说出于臆测。 这种主张是《陕西棉业》一书的主编李国祯先生在解放前提出的。最近梁鲁同志所写的《陕西种棉花的历史》一文也采用此说,认为陕西地区的棉花种植“大约从汉代就开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棉 西域 陕西关中地区 汉代说 《农桑辑要》 木棉 棉花种植 县志 公元七世纪 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清连云栈道创始于北魏迥车道说质疑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之勤 《历史地理》 2006年第1期249-261,共13页
在穿越秦岭联系关中和陕南的诸多公路中,宝(鸡)汉(中)公路是兴修最早的一条,它是1934—1936年间修筑的,基本上沿着元明清时期从首都北京经陕西西安通向四川成都的国家驿道即陕西省宝鸡至汉中段。这段驿道当时被称为连云栈道,或称为秦栈... 在穿越秦岭联系关中和陕南的诸多公路中,宝(鸡)汉(中)公路是兴修最早的一条,它是1934—1936年间修筑的,基本上沿着元明清时期从首都北京经陕西西安通向四川成都的国家驿道即陕西省宝鸡至汉中段。这段驿道当时被称为连云栈道,或称为秦栈和北栈道,以与基本上处于四川省境的金牛道,或称为蜀栈和南栈道相区别。作为元明清时期国家驿道的一部分,连云栈道是在修筑了一段新线以连结秦汉时期从首都咸阳或长安(今西安市)南越秦岭,通往汉中的两条驿道——故道和褒斜道而形成的。汉代的故道是从长安西经今凤翔、宝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褒斜道 连云 斜谷旧道 陈仓 凤州 《太平寰宇记》 梁泉县 石门铭 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葛亮北出五丈原取道城固小河口说质疑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之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公元234年(蜀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魏明帝曹睿青龙二年)旧历二月,诸葛亮亲率大军十万,从汉中北出斜谷,发动了对曹魏的最后一战,即著名的五丈原之战。为了争取这次战争的胜利,诸葛亮曾作了两年多的准备。《三国志·蜀志·后主(禅... 公元234年(蜀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魏明帝曹睿青龙二年)旧历二月,诸葛亮亲率大军十万,从汉中北出斜谷,发动了对曹魏的最后一战,即著名的五丈原之战。为了争取这次战争的胜利,诸葛亮曾作了两年多的准备。《三国志·蜀志·后主(禅)纪》说:“(建兴)十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木牛流马毕,教兵讲武。十一年冬,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但是,关于这次进军的具体路线,史书却没有作明确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斜谷 褒斜道 汉中地区 三国志 汉中盆地 黑水 曹魏 水经注 邸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资治通鉴》关于唐朝实行两税法的论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之勤 《人文杂志》 1982年第3期88-92,共5页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名著之一。全书二百九十四卷,以年月日为经,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间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事件,是我国编年体古史中的空前巨著,对以后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史学发展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名著之一。全书二百九十四卷,以年月日为经,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间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事件,是我国编年体古史中的空前巨著,对以后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代史学家都给它以极高的评价。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税法 刘晏 《资治通鉴》 转运使 杨炎 《新唐书·食货志》 唐德宗 长安 司马光 户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褒斜道的名实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之勤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8-19,共12页
在穿越秦岭、联系关中和汉中、巴蜀的几条古代驿道中,褒斜道是相当重要的一条。由于这条循渭水支流斜水(今石头河)和汉水支流褒水(今褒河)河谷而行的道路,里程较短,中途又几乎不需要翻越高峻的分水岭,所以它被开辟的时间比较早,被使用... 在穿越秦岭、联系关中和汉中、巴蜀的几条古代驿道中,褒斜道是相当重要的一条。由于这条循渭水支流斜水(今石头河)和汉水支流褒水(今褒河)河谷而行的道路,里程较短,中途又几乎不需要翻越高峻的分水岭,所以它被开辟的时间比较早,被使用的时间也比较长。据说在西周时代人们就发现并利用这条道路了。到汉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褒斜道 衙岭山 西周时代 仇池 达奚武 皮豹子 安远军 镇都大将 斜谷关 褒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沈括《梦溪笔谈》关于陕北石油的记载谈如何科学地对待科学史资料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之勤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79-80,42,共3页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卷二十四,记载了陕北延安地区出产和利用石油的情况。原文说: “鄜延境内有石油,……出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之,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卷二十四,记载了陕北延安地区出产和利用石油的情况。原文说: “鄜延境内有石油,……出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之,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炱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利用史 史料 延安地区 石油燃烧 洛阳 沈括 科学史 游牧民族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傥骆古道的发展特点、具体走向和沿途要地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之勤 《文博》 1995年第2期44-53,共10页
作为古代长安汉中间的重要通道之一,傥骆道虽然开辟和置驿的时间比故道、褒斜道、子午道等为晚,但却以特别近捷和艰险著称,在军事上、交通上的地位甚为突出.有紧急公务的官员和轻装旅客多取此途.只是,关于傥骆道的历史记载保留至今的尤... 作为古代长安汉中间的重要通道之一,傥骆道虽然开辟和置驿的时间比故道、褒斜道、子午道等为晚,但却以特别近捷和艰险著称,在军事上、交通上的地位甚为突出.有紧急公务的官员和轻装旅客多取此途.只是,关于傥骆道的历史记载保留至今的尤为稀少.清初顾租禹作《读史方舆纪要》,其陕西省汉中府有关傥骆道的记述,不论在全面和系统上都远过前贤,然亦仅四百余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特点 周至县 骆谷关 华阳镇 三岭 《读史方舆纪要》 洋州 长城戍 佛坪县 骆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登碑杂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之勤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67-72,共6页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西南,紧邻中苏边界的苏木拜河东岸,有一座格登山。山上有一座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格登山之战而建立的《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俗称为格登碑。格登山之战发生在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在清朝平定准噶...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西南,紧邻中苏边界的苏木拜河东岸,有一座格登山。山上有一座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格登山之战而建立的《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俗称为格登碑。格登山之战发生在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在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中是一个重要战役。在这个战役中,清将阿玉锡等三人率锐卒二十二,夜袭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的大营。准部惊溃,降者六千余人。达瓦齐率残部少数人马逃往南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部 特克斯 清朝政府 二十年 新疆图志 乾隆皇帝 西北边疆 西域水道记 南疆 沙俄侵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日依山尽”的“山”不是中条山
16
作者 李之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91-91,共1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咏蒲州鹳雀楼的名诗。这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的五言绝句,气势雄伟,寓意深刻,历来脍炙人口,堪称千古绝唱。现已出版的唐代、古代诗选以及文学作品选本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咏蒲州鹳雀楼的名诗。这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的五言绝句,气势雄伟,寓意深刻,历来脍炙人口,堪称千古绝唱。现已出版的唐代、古代诗选以及文学作品选本中,选录此诗并给予注释、介绍的就有二三十种,可见人们对此诗的喜爱、赞赏和评价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条山 王之涣 蒲州 寓意深刻 黄河 文学作品 五言绝句 海流 唐代 盛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熊梦祥《析津志·天下站名》校释
17
作者 李之勤 《历史地理》 CSSCI 2008年第1期361-372,共12页
前言邮驿制度在我国起源很早,大致在殷周时代就出现了。但是有关历史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包括全国驿站名称的系统资料,最早是元代的两种,都是收录在明初编纂的《永乐大典》中。一种是元中期官书《经世大典》站赤门所... 前言邮驿制度在我国起源很早,大致在殷周时代就出现了。但是有关历史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包括全国驿站名称的系统资料,最早是元代的两种,都是收录在明初编纂的《永乐大典》中。一种是元中期官书《经世大典》站赤门所附中书省和其他九行省各路站赤统计,一种是元末熊梦祥所编《析津志》中的《天下站名》。二者体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梦祥 析津志 古今地名 经世大典 《永乐大典》 倚郭 站赤 邮驿制度 清一统志 明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洧水是现在的丰富川水吗?
18
作者 李之勤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Z1期145-147,共3页
《延安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姬乃军同志《洧水考》一文,认为古代的洧水〈一名丰林川水〉就是现在延安市东三十里的延河北侧支流丰富川水,我觉得理由不够充分。姬同志的主要根据是,在丰富川水流入延水的会河口东侧有个周家湾村。... 《延安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姬乃军同志《洧水考》一文,认为古代的洧水〈一名丰林川水〉就是现在延安市东三十里的延河北侧支流丰富川水,我觉得理由不够充分。姬同志的主要根据是,在丰富川水流入延水的会河口东侧有个周家湾村。周家湾有古代丰林县城的遗址,是丰林县县治所在地,因而断定周家湾附近故丰林县城婉蜒而上的周家湾山就是古代丰林山,自北而南经周家湾山之西流入延河的丰富川水就是古代的丰林水,也就是洧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市 古代 丰富 洧水 县城 延河 林县 支流 水经注 地理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早诬蔑王安石弃地的不是邵伯温而是苏辙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之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66-70,共5页
自南宋以来,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相沿成习,众口一辞的诬蔑王安石在熙宁年间宋辽河东画界交涉中弃地数百里。但这种指责最早出自何人之口?是否真实可靠?却根本没有人认真追究。抗日战争时期,金毓黻教授写的《宋辽金史》,提... 自南宋以来,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相沿成习,众口一辞的诬蔑王安石在熙宁年间宋辽河东画界交涉中弃地数百里。但这种指责最早出自何人之口?是否真实可靠?却根本没有人认真追究。抗日战争时期,金毓黻教授写的《宋辽金史》,提出王安石弃地说“语出邵伯温闻见录”。这是因为邵伯温在南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写成的《河南邵氏闻见前录》卷四中曾经说过如下一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宋神宗 边界交涉 张方平 辽金史 契丹 熙宁 宋高宗 宋辽 辽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之神封金天王懿号册》当系北宋以后之人所伪托——兼驳西岳庙原建于黄神谷口后移于官道北说
20
作者 李之勤 《文博》 1997年第4期61-64,66,共5页
西岳华山庙也被称为西岳庙、华山庙或华岳庙,其创建年代,有关地方志多认为在西汉武帝时期,而其最早的庙址,又多认为在今华阴市华峪东侧的黄甫峪口,古代称为黄神谷口。其中认为汉武帝创建的集灵宫位于华山东侧的黄甫峪口,就是最早的华山祠。
关键词 唐玄宗 西岳 华山志 太华山 官道 北宋 神封 岳庙 《古今图书集成》 华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