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黄色素改善大鼠缺氧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朴永哲 金鸣 +3 位作者 臧宝霞 陈文梅 吴伟 李金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 (SY)缓解大鼠心肌缺氧性损伤作用及其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的冠状动脉灌流模型 ,以 2 ,4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心室肌组织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量 ,以荧光素酶法测心室肌组织ATP含量 ,透射电...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 (SY)缓解大鼠心肌缺氧性损伤作用及其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的冠状动脉灌流模型 ,以 2 ,4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心室肌组织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量 ,以荧光素酶法测心室肌组织ATP含量 ,透射电镜观察心尖部组织超微结构 ;制备大鼠心室肌组织线粒体混悬液 ,分别以比浊法与荧光偏振法观察线粒体肿胀与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 SY可减少大鼠低灌流离体心脏LDH漏出 ,缓解心室肌组织ATP含量下降及其超微结构的损伤 ;SY可缓解大鼠心肌线粒体混悬液中线粒体的肿胀及其膜流动性下降。结论 SY可改善大鼠心肌能量代谢 ,进而缓解心肌缺氧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大鼠 缺氧心肌 能量代谢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缓解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朴永哲 金鸣 +3 位作者 臧宝霞 陈文梅 吴伟 李金荣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 (SY)缓解大鼠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观察腹腔注射SY对麻醉大鼠心率及异丙基肾上腺素 (ISOP)诱导的大鼠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 ;观察SY对大鼠冠状动脉灌流的离体心脏冠状动脉流量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 (SY)缓解大鼠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观察腹腔注射SY对麻醉大鼠心率及异丙基肾上腺素 (ISOP)诱导的大鼠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 ;观察SY对大鼠冠状动脉灌流的离体心脏冠状动脉流量及心率的影响。结果 :腹腔注射SY可明显降低大鼠心率 ,且显著改善ISOP所致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SY可缓解大鼠低灌流离体心脏的心率及冠状动脉流量的下降。结论 :SY具缓解大鼠心肌缺血作用 ,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红花黄色素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流量 作用机制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抗心肌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3
作者 朴永哲 金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综述了红花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红花制剂对治疗冠心病具明显疗效 ,动物整体及离体实验研究表明 ,红花制剂可明显改善多种动物的心肌缺血 ,它可减慢心率、适度降低心肌收缩力而有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营养性供血而增加冠脉流... 综述了红花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红花制剂对治疗冠心病具明显疗效 ,动物整体及离体实验研究表明 ,红花制剂可明显改善多种动物的心肌缺血 ,它可减慢心率、适度降低心肌收缩力而有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营养性供血而增加冠脉流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小板解聚、抑制凝血而抗血栓形成 ,这些作用机制可能与红花抗心肌缺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心肌缺血 中医药治疗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总黄色素缓解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朴永哲 金鸣 +3 位作者 臧宝霞 陈文梅 吴伟 李金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红花总黄色素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对重金属的抗性及解毒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朴永哲 黄玮 崔玉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0-254,共5页
重金属污染物随工业废水排放到环境中,并通过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吸附性、耐受性和减小毒性损伤的特点。其中,细菌因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培养,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对重金属的抗性... 重金属污染物随工业废水排放到环境中,并通过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吸附性、耐受性和减小毒性损伤的特点。其中,细菌因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培养,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对重金属的抗性及解毒。选取银(Ag)、铜(Cu)、铅(Pb)和铬(Cr)4种重金属,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探讨了细菌对重金属的抗性及解毒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细菌 重金属 抗性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43
6
作者 臧宝霞 金鸣 +3 位作者 司南 张彦 吴伟 朴永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96-699,共4页
目的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受体结合试验观察HSYA抑制 [3 H]PAF与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特异性结合的作用 ,以比浊法观察HSYA抑制PAF介导的WRP及兔多型核白细胞 (PMNs)聚集的作用... 目的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受体结合试验观察HSYA抑制 [3 H]PAF与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特异性结合的作用 ,以比浊法观察HSYA抑制PAF介导的WRP及兔多型核白细胞 (PMNs)聚集的作用。结果 HSYA可浓度依赖地抑制 1 ,2及 4nmol·L-1 [3 H]PAF与WRP受体的结合 ;HSYA抑制PAF介导的WRP及兔PMNs聚集 ,均具明显的量效关系 ,其IC50 分别为 0 99及 0 70mmol·L-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作用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小板活化因子 红花 受体结合试验 血小板聚集 多型核白细胞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酮成分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 被引量:38
7
作者 陈文梅 金鸣 +3 位作者 吴伟 李金荣 臧宝霞 朴永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目的 观察红花黄酮成分杨梅素 (Myr)和山奈酚 (Kae)对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诱导的兔洗涤血小板聚集、5 HT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影响。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聚集 ,邻苯二甲醛 (OPT)荧光法测定 5 HT浓... 目的 观察红花黄酮成分杨梅素 (Myr)和山奈酚 (Kae)对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诱导的兔洗涤血小板聚集、5 HT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影响。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聚集 ,邻苯二甲醛 (OPT)荧光法测定 5 HT浓度 ,Fura 2荧光探针测定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Myr和Kae体外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AF诱发的WRP聚集及 5 HT释放。Myr抑制WRP聚集的IC50 为 17 5 μmol·L- 1 ;抑制 5 HT释放的IC50 为6 4 1μmol·L- 1 。Kae抑制聚集、释放作用的IC50 分别为 73 7μmol·L- 1 和 12 8μmol·L- 1 ;同时Myr和Kae均能明显抑制PAF引起的血小板内游离钙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山奈酚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激活因子 5-羟色胺 游离钙 红花 黄酮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的作用 被引量:34
8
作者 臧宝霞 金鸣 +3 位作者 吴伟 陈文梅 朴永哲 李金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31-833,共3页
目的 研究杨梅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观察 [3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 ;以分光光度法测定PAF诱发血小板粘附的强度 ;以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兔多形核白细胞 (PMNs)内钙离子... 目的 研究杨梅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观察 [3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 ;以分光光度法测定PAF诱发血小板粘附的强度 ;以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兔多形核白细胞 (PMNs)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杨梅素可浓度依赖地抑制 [3H]PAF与血小板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其IC50分别为 34 8,85 7和 118 6 μmol·L- 1 ;该药可明显抑制PAF诱发的血小板粘附及PMNs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 ,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其抑制血小板粘附的IC50 为 13 1μmol·L- 1 。结论 杨梅素具有抗PAF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受体结合试验 血小板粘附 白细胞内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抑制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导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文梅 金鸣 +3 位作者 吴伟 李金荣 臧宝霞 朴永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 :观察芦丁对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诱导血小板聚集、5 羟色胺 (5 HT)释放、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聚集率 ,邻苯二甲醛(OPT)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5 HT含量 ,以Fura 2... 目的 :观察芦丁对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诱导血小板聚集、5 羟色胺 (5 HT)释放、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聚集率 ,邻苯二甲醛(OPT)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5 HT含量 ,以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芦丁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F(9 5 5× 10 - 9mol/L)诱发的WRP聚集、5 HT释放作用 ,IC50 分别为0 73、1 13mmol/L ;同时 6 8 3、136、2 74、5 45 μmol/L芦丁剂量依赖地抑制PAF(4 78× 10 - 10 mol/L)引起的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增高。结论 :芦丁可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5 HT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5-羟色胺 游离钙 芦丁 血小板激活因子 血小板活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柰酚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其受体结合的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臧宝霞 金鸣 +3 位作者 吴伟 陈文梅 朴永哲 李金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89-791,共3页
目的 :观察山柰酚对氚标记的血小板活化因子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作用的影响 ,试图证明该药为一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 [3 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分光光度法测定PAF诱发的血... 目的 :观察山柰酚对氚标记的血小板活化因子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作用的影响 ,试图证明该药为一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 [3 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分光光度法测定PAF诱发的血小板黏附强度 ;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的兔多形核白细胞 (PMNs)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结果 :山柰酚可浓度依赖地抑制 1,2 ,4nmol·L-1[3 H]PAF与血小板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IC50 分别为 30 .8,74 .6 ,92 .0 μmol·L-1;该药可明显抑制PAF诱发的兔血小板黏附及PMNs内游离钙升高 ,且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其抑制血小板黏附的IC50 为 6 5 μmol·L-1。结论 :山柰酚具抗PAF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F 山柰酚 受体结合 血小板黏附 抗血小板活化 PMN 诱发 特异性结合 家兔 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益生菌对种鸡肠内环境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袁杰利 文姝 +6 位作者 康白 朴永哲 孙丽雯 温朗聪 高玉娟 魏建平 张润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本文考察了蜡样芽胞杆菌、乳杆菌和丁酸芽胞杆菌三种益生菌对种鸡肠内菌群、粪便pH值、氨含量、硫化物含量、水份等肠内环境指标和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益生菌都能够改善种鸡肠内环境,减少腐败菌和腐败物质的含量,其中... 本文考察了蜡样芽胞杆菌、乳杆菌和丁酸芽胞杆菌三种益生菌对种鸡肠内菌群、粪便pH值、氨含量、硫化物含量、水份等肠内环境指标和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益生菌都能够改善种鸡肠内环境,减少腐败菌和腐败物质的含量,其中蜡样芽胞杆菌和丁酸芽胞杆菌的混合制剂对种鸡生产性能亦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菌群 种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受体结合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金鸣 臧宝霞 +3 位作者 吴伟 陈文梅 朴永哲 李金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 观察芦丁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受体结合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3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体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血小板黏附的强度;以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的兔多形核白细... 目的 观察芦丁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受体结合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3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体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血小板黏附的强度;以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的兔多形核白细胞(PMNs)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结果 芦丁可浓度依赖地抑制1、2、4 nm ol/L [3H]PAF与血小板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其IC50 分别为7.3、8.7、17.2 mm ol/L ;芦丁可明显抑制PAF介导的血小板黏附,IC50 为1.5 1mm ol/L;芦丁浓度为6 8.2~5 4 6 μm ol/L 时可浓度依赖地抑制PAF介导的PMNs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结论 芦丁具有抗PAF作用,为一种新的PAF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受体结合试验 血小板黏附 多形核白细胞(PM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缓解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伟 金鸣 +1 位作者 朴永哲 李金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SY)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多次ipISO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血压、Ⅱ导联心电图J点的改变和出现T波倒置的阳性率,以及光镜下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心肌组...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SY)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多次ipISO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血压、Ⅱ导联心电图J点的改变和出现T波倒置的阳性率,以及光镜下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心肌组织ATP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量心肌组织丙二醛(MDA)量;Falholt法测定血浆脂肪酸(FFA)量。结果SY可明显抑制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所致最大收缩压、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降低;缓解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MDA、血浆FFA水平升高及心肌ATP量的降低,同时SY还可减少心肌缺血后心电图出现T波倒置的阳性率(P<0.05);但对大鼠心电图J点抬高和缺血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未见明显改善。结论SY具有缓解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心肌缺血 异丙肾上腺素(ISO)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缓解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吴伟 李金荣 +2 位作者 朴永哲 董宁宁 金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25-1227,共3页
目的研究红花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低温离心法制备大鼠心肌线粒体;比浊法检测线粒体肿胀;荧光偏振法测量线粒体膜流动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观察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HSYA可明显减轻离... 目的研究红花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低温离心法制备大鼠心肌线粒体;比浊法检测线粒体肿胀;荧光偏振法测量线粒体膜流动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观察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HSYA可明显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线粒体肿胀(P<0.05)、缓解线粒体膜流动性的下降(P<0.001)、抑制羟自由基诱导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P<0.001)。结论HSYA可减轻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线粒体肿胀 线粒体膜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的血小板、白细胞内钙升高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文梅 金鸣 +3 位作者 吴伟 李金荣 臧宝霞 朴永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槲皮素 抑制 血小板活化因子 白细胞内钙升高 血小板内钙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宝祥 朴永哲 +4 位作者 翟明昌 董亮 郭敏利 周华成 赵长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监测大麦发芽过程中水溶蛋白质组的变化,明确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规律,为麦芽制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澳麦"schooner"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水溶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结合分析软件监测大麦发芽过程中...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监测大麦发芽过程中水溶蛋白质组的变化,明确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规律,为麦芽制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澳麦"schooner"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水溶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结合分析软件监测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显示,本实验检测出大麦种子中大约有804种蛋白质,发芽过程中有424种蛋白质未发生变化,379种蛋白质降解消失或浓度降低,另有77种新的蛋白质产生。结果表明,进一步证实浸麦阶段主要是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发芽前期蛋白质的降解和合成转化较为缓和,发芽中期(48~72h)蛋白质的降解最为旺盛;发芽后期蛋白质的变化基本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发芽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提取细菌总DNA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郑维 权春善 +1 位作者 朴永哲 范圣第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80,共6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开展,占自然界微生物物种总数90%以上的不能人工培养或培养困难的微生物,已经可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功能基因的开发和利用。而快速得到纯度较高,结构完整的细菌染色体DNA成为这一技...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开展,占自然界微生物物种总数90%以上的不能人工培养或培养困难的微生物,已经可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功能基因的开发和利用。而快速得到纯度较高,结构完整的细菌染色体DNA成为这一技术得以实现的前提。报道了利用高温处理和SDS的裂解作用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提取细菌染色体DNA 的方法。经过脉冲电泳实验证明,利用本方法提取到的几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株的基因组DNA结构完整,并且无明显降解,无须经过纯化,可以直接进行PCR扩增和酶切等分子生物学操作。将此方法进一步应用于土壤环境DNA的提取方面,同样达到了快速得到大片段、高质量的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的目的,为研究未培养的环境微生物多样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环境基因组的提取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染色体DNA 高温酶切16S rRNA环境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制法松树木醋液中生物活性组分的富集 被引量:16
18
作者 许英梅 高连连 +2 位作者 朴永哲 刘巨涛 张树彪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07-210,共4页
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了3种精制法所得木醋液对小兴安岭松树木醋液中主要生物活性组分羧酸和酚类的富集,包括物理静置法所得原松木醋液、蒸馏法所得松木醋液和膜过滤法所得松木醋液。结果表明,3种精制方法中,蒸馏法和膜过滤法都可以进一... 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了3种精制法所得木醋液对小兴安岭松树木醋液中主要生物活性组分羧酸和酚类的富集,包括物理静置法所得原松木醋液、蒸馏法所得松木醋液和膜过滤法所得松木醋液。结果表明,3种精制方法中,蒸馏法和膜过滤法都可以进一步去除原木醋液中的有色有害大分子,使颜色变浅。蒸馏法松木醋液有利于木醋液中乙酸等羧酸的富集;膜过滤法松木醋液有利于对苯酚和愈创木酚等酚类的富集,且对羧酸和酚类总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富集较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木醋液 生物活性 富集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麦芽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亮 张笑 +3 位作者 朴永哲 侯英敏 史仲平 赵长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酿造大麦Sabastian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共分析鉴定出3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对酿造麦芽风味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有:醛类化合物13种占总峰面积的74.65%,醇类化合物7种占总峰面积的4.63%,酮类2种占...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酿造大麦Sabastian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共分析鉴定出3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对酿造麦芽风味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有:醛类化合物13种占总峰面积的74.65%,醇类化合物7种占总峰面积的4.63%,酮类2种占总峰面积的0.18%,酸类一种占总峰面积的0.62%,其它类化合物8种占总峰面积的11.84%;含量较高的成分为异戊醛、2-甲基丁醛和正己醛,其峰面积相对百分比分别达到26.31%、24.69%和12.87%,搞清了酿造大麦嗅感物质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 嗅感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大麦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董亮 朴永哲 +4 位作者 张笑 侯英敏 刘宝祥 史仲平 赵长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3-577,共5页
为给啤酒风味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了两个优质酿造大麦品种Sabastian和Gairdner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在两个大麦品种中共分析鉴定出34种化合物,Sabas-tian中检出28种,Gairdner中检出32种。在Sabastia... 为给啤酒风味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了两个优质酿造大麦品种Sabastian和Gairdner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在两个大麦品种中共分析鉴定出34种化合物,Sabas-tian中检出28种,Gairdner中检出32种。在Sabastian中共检出醛类化合物11种,占总质量分数的17.58%;醇类化合物7种,占总质量分数的7.32%;酮类3种,占总质量分数的13.08%;酸类化合物2种,占总质量分数的8.41%;其他类化合物5种,占总质量分数的9.54%。在Gairdner中共检出醛类化合物10种,占总质量分数的38.36%;醇类化合物9种,占总质量分数的25.36%;酮类化合物4种,占总质量分数的9.07%;酸类化合物2种,占总质量分数的6.81%;其他类型化合物7种,占总质量分数的7.77%。两个大麦品种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正己醛(Sabastian,13.56%;Gairdner,30.76%)、丙酮(Sabastian,12.82%;Gairdner,8.39%)、乙酸(Sabastian,8.00%;Gairdner,4.86%)。作为大麦特征风味物质的异戊醛和2-甲基丁醛的含量在Sabas-tian中分别为0.51%和0.79%,在Gairdner中分别为1.93%和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嗅感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