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然时效对GT3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肖来荣
韦道明
+2 位作者
赵小军
蔡圳阳
朴晟铭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69,共5页
采用XRD、SEM、残余应力测试仪、维氏硬度计、测长机等手段对合金物相、微观组织、残余应力、硬度、线膨胀率进行表征,研究自然时效对GT3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T35合金在自然时效过程中,增强相Ti C的形貌与粒径没有明显变...
采用XRD、SEM、残余应力测试仪、维氏硬度计、测长机等手段对合金物相、微观组织、残余应力、硬度、线膨胀率进行表征,研究自然时效对GT3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T35合金在自然时效过程中,增强相Ti C的形貌与粒径没有明显变化。当自然时效时间小于15天时,GT35合金的硬度、残余应力与线膨胀率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当自然时效超过90天后,GT35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趋于稳定,其硬度、残余应力和线膨胀率分别为945. 7 HV5、-184 MPa和-2. 22×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35合金
自然时效
组织
性能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热扩散法处理的M35螺丝冲头裂纹生成机制及工艺改良
2
作者
肖来荣
朴晟铭
+2 位作者
赵小军
蔡圳阳
韦道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710-2714,共5页
本实验通过热反应扩散技术(TD处理)在M35螺丝冲头表面制备VC涂层,发现在使用传统马氏体淬火方法时基体产生了裂纹。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维氏硬度计检测分析材料的组织结构、元素分布与硬度,剖析了裂纹生...
本实验通过热反应扩散技术(TD处理)在M35螺丝冲头表面制备VC涂层,发现在使用传统马氏体淬火方法时基体产生了裂纹。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维氏硬度计检测分析材料的组织结构、元素分布与硬度,剖析了裂纹生成机制,并对工艺进行了改良。结果表明:热反应扩散过程中,在涂层与基体界面附近会形成碳与钒含量较高的扩散层,使该区域的Ms(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降低。由于淬火时Ms较高的内层先发生马氏体相变并伴随体积膨胀,会对外层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导致其开裂,并迅速扩展形成淬火裂纹。采用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代替传统的马氏体淬火工艺,通过调控组织和缓解体积效应能有效解决基体开裂问题,再经过三次回火处理后得到力学性能符合要求的M35螺丝冲头产品,并在其表面成功制备VC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处理
M35螺丝冲头
裂纹
等温淬火
VC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2CrMoA钢风电螺母调质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陈玲
朴晟铭
+2 位作者
任鹏禾
刘杰
许晓嫦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针对42CrMoA钢制10. 9级风电螺母调质处理后出现裂纹失效的现象,采用荧光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综合力学性能,分析裂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
针对42CrMoA钢制10. 9级风电螺母调质处理后出现裂纹失效的现象,采用荧光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综合力学性能,分析裂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调质裂纹是淬火裂纹,在淬火过程中产生,并在回火过程中氧化;原材料的混晶组织是造成调质裂纹形成的原因,混晶组织在淬火过程中,表面产生马氏体,心部产生块状铁素体及少量网状铁素体,相变应力集中,变形不均匀,导致调质裂纹产生并扩展,且进一步导致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混晶组织经完全退火加正火后得到均匀晶粒组织,经调质处理后,无缺陷组织和无裂纹现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螺母
42CRMOA钢
调质热处理
裂纹分析
混晶组织
原文传递
钼合金MoSi_2涂层高温热震行为与裂纹扩展
被引量:
11
4
作者
肖来荣
张贝
+4 位作者
蔡圳阳
孙国基
李威
刘建飞
朴晟铭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87-3392,共6页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钼合金表面制备了MoSi_2涂层,利用内热法测试了涂层室温~1600℃抗热震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波谱分析(WDS)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热震次数的涂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以及裂纹萌生...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钼合金表面制备了MoSi_2涂层,利用内热法测试了涂层室温~1600℃抗热震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波谱分析(WDS)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热震次数的涂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以及裂纹萌生扩展。结果表明:涂层可承受室温~1600℃热震400次,热震过程中涂层由原始的MoSi_2-Mo5Si_3双层结构演变为SiO_2-MoSi_2-Mo5Si_3多层结构,涂层热震初期形成纵向裂纹并不断向基体扩展,热震后期裂纹贯穿涂层到达基体,MoO_3挥发使涂层/基体界面应力增大产生横向裂纹,导致涂层剥落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合金
硅化物涂层
MOSI2
热震
裂纹扩展
原文传递
题名
自然时效对GT3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肖来荣
韦道明
赵小军
蔡圳阳
朴晟铭
机构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6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637210)
中南大学创新驱动项目(51271203)
文摘
采用XRD、SEM、残余应力测试仪、维氏硬度计、测长机等手段对合金物相、微观组织、残余应力、硬度、线膨胀率进行表征,研究自然时效对GT3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T35合金在自然时效过程中,增强相Ti C的形貌与粒径没有明显变化。当自然时效时间小于15天时,GT35合金的硬度、残余应力与线膨胀率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当自然时效超过90天后,GT35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趋于稳定,其硬度、残余应力和线膨胀率分别为945. 7 HV5、-184 MPa和-2. 22×10-5。
关键词
GT35合金
自然时效
组织
性能
稳定性
Keywords
GT35 alloy
natural aging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stability
分类号
TG16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TG156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热扩散法处理的M35螺丝冲头裂纹生成机制及工艺改良
2
作者
肖来荣
朴晟铭
赵小军
蔡圳阳
韦道明
机构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710-271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637210)
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项目(51271203)
+1 种基金
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XXXX2017110B0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101040201)~~
文摘
本实验通过热反应扩散技术(TD处理)在M35螺丝冲头表面制备VC涂层,发现在使用传统马氏体淬火方法时基体产生了裂纹。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维氏硬度计检测分析材料的组织结构、元素分布与硬度,剖析了裂纹生成机制,并对工艺进行了改良。结果表明:热反应扩散过程中,在涂层与基体界面附近会形成碳与钒含量较高的扩散层,使该区域的Ms(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降低。由于淬火时Ms较高的内层先发生马氏体相变并伴随体积膨胀,会对外层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导致其开裂,并迅速扩展形成淬火裂纹。采用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代替传统的马氏体淬火工艺,通过调控组织和缓解体积效应能有效解决基体开裂问题,再经过三次回火处理后得到力学性能符合要求的M35螺丝冲头产品,并在其表面成功制备VC涂层材料。
关键词
TD处理
M35螺丝冲头
裂纹
等温淬火
VC涂层
Keywords
TD processing
M35 screw punch
crack
isothermal quenching
VC coating
分类号
TG162.4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2CrMoA钢风电螺母调质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陈玲
朴晟铭
任鹏禾
刘杰
许晓嫦
机构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文摘
针对42CrMoA钢制10. 9级风电螺母调质处理后出现裂纹失效的现象,采用荧光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综合力学性能,分析裂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调质裂纹是淬火裂纹,在淬火过程中产生,并在回火过程中氧化;原材料的混晶组织是造成调质裂纹形成的原因,混晶组织在淬火过程中,表面产生马氏体,心部产生块状铁素体及少量网状铁素体,相变应力集中,变形不均匀,导致调质裂纹产生并扩展,且进一步导致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混晶组织经完全退火加正火后得到均匀晶粒组织,经调质处理后,无缺陷组织和无裂纹现象出现。
关键词
风电螺母
42CRMOA钢
调质热处理
裂纹分析
混晶组织
Keywords
wind-powered nut
42CrMoA steel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treatment
crack analysis
mixed grain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G142.1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钼合金MoSi_2涂层高温热震行为与裂纹扩展
被引量:
11
4
作者
肖来荣
张贝
蔡圳阳
孙国基
李威
刘建飞
朴晟铭
机构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87-3392,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101040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637210)
+1 种基金
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项目(51271203)
国家级大学生自由探索创新实验项目(201610533388)
文摘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钼合金表面制备了MoSi_2涂层,利用内热法测试了涂层室温~1600℃抗热震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波谱分析(WDS)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热震次数的涂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以及裂纹萌生扩展。结果表明:涂层可承受室温~1600℃热震400次,热震过程中涂层由原始的MoSi_2-Mo5Si_3双层结构演变为SiO_2-MoSi_2-Mo5Si_3多层结构,涂层热震初期形成纵向裂纹并不断向基体扩展,热震后期裂纹贯穿涂层到达基体,MoO_3挥发使涂层/基体界面应力增大产生横向裂纹,导致涂层剥落失效。
关键词
钼合金
硅化物涂层
MOSI2
热震
裂纹扩展
Keywords
molybdenum alloy
silicide coating
MoSi2
thermal shock
crack propagation
分类号
TG17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然时效对GT3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肖来荣
韦道明
赵小军
蔡圳阳
朴晟铭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2
热扩散法处理的M35螺丝冲头裂纹生成机制及工艺改良
肖来荣
朴晟铭
赵小军
蔡圳阳
韦道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42CrMoA钢风电螺母调质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陈玲
朴晟铭
任鹏禾
刘杰
许晓嫦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原文传递
4
钼合金MoSi_2涂层高温热震行为与裂纹扩展
肖来荣
张贝
蔡圳阳
孙国基
李威
刘建飞
朴晟铭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