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干预方案改善肥胖人群血脂水平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瑜 朱绍辉 +3 位作者 郑志 侯栋 陈璇 朴丙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对肥胖人群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检索益生菌改善肥胖人群脂质代谢的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2年8...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对肥胖人群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检索益生菌改善肥胖人群脂质代谢的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以及偏倚风险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肥胖人群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体重、腰围、体质指数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文献筛选后共纳入13项研究,其中5项研究显示益生菌组与对照组人群总胆固醇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项研究显示益生菌组与对照组人群三酰甘油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研究显示益生菌组与对照组人群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项研究显示益生菌组与对照组腰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项研究显示益生菌组与对照组人群体质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益生菌在改善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肥胖 脂质代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海带复合发酵液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抗肥胖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志 姜林娟 +2 位作者 朱绍辉 朴丙熙 權英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膳食益生菌-海带复合发酵液对肠道菌群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分为肥胖对照组(高脂饲料+普通饮水)、益生菌发酵组(高脂饲料+饲水中添加体积分数10%的益生菌发酵液)、益-海复合发酵组(高脂饲料+饲水... 目的:探讨膳食益生菌-海带复合发酵液对肠道菌群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分为肥胖对照组(高脂饲料+普通饮水)、益生菌发酵组(高脂饲料+饲水中添加体积分数10%的益生菌发酵液)、益-海复合发酵组(高脂饲料+饲水中添加体积分数10%的益生菌与海带发酵液),并设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普通饮水),每组10只。膳食干预8周后计算实验前后大鼠体重增加量、大鼠处死前1天饮水量以及日均食物摄取量;处死大鼠,取结肠内容物,选择焦磷酸测序法鉴定肠道菌群菌属,利用气相质谱分析肠道丁酸和丙酸含量。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菌属和短链脂肪酸生成的差异。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益-海复合发酵组肥胖大鼠的体重增加量、处死前1天饮水量均下降(P<0.05)。与肥胖对照组比较,益-海复合发酵组肠道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升高(P<0.05)。与肥胖对照组比较,益-海复合发酵组与益生菌发酵组肠道的厚壁菌/拟杆菌比值降低(P<0.05),与益生菌发酵组比较,益-海复合发酵组厚壁菌/拟杆菌比值降低(P<0.05)。与肥胖对照组比较,益-海复合发酵组大鼠肠道肥胖相关菌群相对丰度降低;抗肥胖相关菌群相对丰度升高(P<0.05)。与其他3组比较,益-海复合发酵组肠道丁酸和丙酸含量增加(P<0.05)。结论:益生菌-海带复合发酵液可降低厚壁菌/拟杆菌比值、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短链脂肪酸生成,改善肠道健康,具有良好的抗肥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海带 肥胖 肠道菌群 厚壁菌 拟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摄入对低纤维饮食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志 朱瑜 +3 位作者 姜林娟 朱绍辉 朴丙熙 侯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683,共7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摄入对低纤维饮食导致的肠道菌群平衡失调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周龄雄性昆明小鼠分为低纤维饲料组(阳性对照组)、低纤维饲料+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枯草芽孢杆菌组)、低纤维饲料+鼠李糖乳杆菌处理组(鼠李糖乳... 目的:探讨益生菌摄入对低纤维饮食导致的肠道菌群平衡失调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周龄雄性昆明小鼠分为低纤维饲料组(阳性对照组)、低纤维饲料+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枯草芽孢杆菌组)、低纤维饲料+鼠李糖乳杆菌处理组(鼠李糖乳杆菌组)、低纤维饲料+双歧杆菌处理组(双歧杆菌组)、正常组(正常饲料)5组,每组8只。干预6周后,提取小鼠粪便DNA,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处理,通过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对样品进行菌群丰度(Chao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分析,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法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法确定各组的特异性菌群、评估各组微生物群落构成的相似性。采用PICRUSt2预测益生菌代谢通路信息。结果:阳性对照组及各益生菌处理组的Chao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Shannon指数在阳性对照组及各益生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对照组和各益生菌处理组的属水平下各样本中拟杆菌门的主要菌属如普雷沃菌减少,而厚壁菌门主要菌属增加,导致肠道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的比例减少。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益生菌处理组相对丰度特异性增高的菌群为梭菌目;鼠李糖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处理组的小鼠肠道中链球菌属菌的丰度增高;双歧杆菌处理组小鼠的瘤胃球菌科和韦荣球菌科相对丰度也增高。17条短链脂肪酸的KEGG代谢通路差异分析显示,不同菌株的益生菌的代谢通路不相同。结论:益生菌膳食对低纤维饮食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膳食纤维 肠道菌群 鼠李糖乳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鞣花酸对DSS诱导的溃疡性肠炎小鼠的改善及对COX2/p38/JNK/ERK/IκB-α/NF-κB和iNOS/3-NT/CYP2E1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志 姜林娟 +2 位作者 朱瑜 朴丙熙 權英珠 《食品与药品》 CAS 2022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鞣花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效果及对COX2/p38/JNK/ERK/IκB-α/NF-κB和iNOS/3-NT/CYP2E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鞣花酸组,采用5%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溃疡性肠炎模型,给药7 d后,观察... 目的探讨鞣花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效果及对COX2/p38/JNK/ERK/IκB-α/NF-κB和iNOS/3-NT/CYP2E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鞣花酸组,采用5%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溃疡性肠炎模型,给药7 d后,观察小鼠结肠和肝组织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血液、结肠组织炎症和氧化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鞣花酸组小鼠的结肠长度、结肠重量、肝脏重量呈现改善(P<0.05)。与模型组比较,鞣花酸组小鼠的结肠上皮细胞完整,隐窝、环状细胞损伤、水肿程度较轻;肝组织未发现损伤,其表现与正常组一致。此外,与模型组比较,鞣花酸组的TNF-α、IL-1β、NO、COX2、p-p38、p-JNK、p-ERK、p-IκB-α、p-NF-κB、iNOS、3-NT、CYP2E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鞣花酸可能通过抑制COX2/p38/JNK/ERK/IκB-α/NF-κB及iNOS/3-NT/CYP2E1信号通路,降低血液TNF-α、IL-1β、NO表达,对溃疡结肠炎的结肠和肝组织发挥改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溃疡性结肠炎 抗氧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对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的减肥及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姜林娟 朱绍辉 +2 位作者 郑志 朴丙熙 姚三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对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的减肥及降血糖作用。方法:制备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建立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为5组(n=7),分别喂食高脂饮食加不同质量分数(1.0%、2.5%和5.0%)的植物乳杆菌-辣椒复...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对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的减肥及降血糖作用。方法:制备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建立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为5组(n=7),分别喂食高脂饮食加不同质量分数(1.0%、2.5%和5.0%)的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或无发酵辣椒剂(质量分数2.5%),另设正常饮食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7),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睾丸脂肪组织中TRPV1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差异,应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胃、结肠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加不同质量分数(2.5%和5.0%)的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处理组小鼠的食物增重效益,肝脏和睾丸脂肪的减重效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葡萄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改善效果均优于无发酵辣椒剂组(P<0.05),且以(5.0%)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处理组最佳。此外,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能提高脂肪组织中TRPV1和Caspase-3的表达(P<0.05),而且未发现其对小鼠胃、结肠组织产生损害。结论:制备的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具有良好的减肥及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辣椒 肥胖 2型糖尿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对医院常见致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姜林娟 郑志 +4 位作者 朱绍辉 侯栋 朴丙熙 许旭黎 權英珠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01-506,共6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分别对白色念珠菌、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6种医院常见致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分别活化3种益生菌和6种病原菌,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 目的探讨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分别对白色念珠菌、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6种医院常见致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分别活化3种益生菌和6种病原菌,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为1.5×10^(10) CFU·L^(-1)菌株样品,采用琼脂抑菌试验检测3种益生菌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植物乳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16,P>0.05);植物乳杆菌对肠炎沙门菌的抑菌率均显著低于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P<0.05)。鼠李糖乳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00,P>0.05);鼠李糖乳杆菌对肠炎沙门菌的抑菌率均显著低于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P<0.05)。罗伊乳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0,P>0.05);罗伊乳杆菌对肠炎沙门菌的抑菌率均显著低于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P<0.05)。3种益生菌对白色念珠菌、福氏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0、0.000、0.000,P>0.05)。3种益生菌对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6.000、111.000、433.000,P<0.05);罗伊乳杆菌对肠炎沙门菌的抑菌率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P<0.05);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P<0.05);罗伊乳杆菌对金黄色葡糖球菌的抑菌率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P<0.05)。结论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对白色念珠菌、福氏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肠炎沙门菌抑菌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病原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姜林娟 郑志 +1 位作者 朱绍辉 朴丙熙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13-121,共9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方法将酪酸梭菌(1.5×10^(10) CFU·L^(-1))和体积分数5%的无菌糯米粉放入到100 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于37℃条件下培养...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方法将酪酸梭菌(1.5×10^(10) CFU·L^(-1))和体积分数5%的无菌糯米粉放入到100 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于37℃条件下培养48 h,配制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采用显微镜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检测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和酪酸梭菌悬液中酪酸梭菌,琼脂打孔体外抑菌圈法检测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及其稀释液(1:2、1:4、1:8、1:16)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显微镜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检测酪酸梭菌悬液、无细胞发酵液、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糯米发酵液、磷酸盐缓冲液(PBS)、四环素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应用200μL鼠伤寒沙门菌悬液(1×10^(12) CFU·L^(-1))对60只雄性6周龄ICR小鼠进行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7 d构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模型,将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随机分为糯米发酵液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PBS阴性对照组、四环素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酪酸梭菌悬液、无细胞发酵液、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糯米发酵液、PBS、体积分数0.2%四环素各200μL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21 d,应用显微镜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检测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株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肠道内sIgA表达水平,监测小鼠食物摄取量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增加率。结果培养24 h后,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中酪酸梭菌菌落数显著多于酪酸梭菌悬液(P<0.05)。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酪酸梭菌悬液、无细胞发酵液、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四环素均对鼠伤寒沙门菌具有抑制作用,PBS和糯米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无抑菌作用。体内抑菌试验结果显示,PBS阴性对照组和糯米发酵液组第0、7、14、21、28天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呈增高趋势(P<0.05);四环素阳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均出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P<0.05),且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第28天与第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0、7、14天,6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四环素阳性对照组和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显著少于PBS阴性对照组、糯米发酵液组、酪酸梭菌悬液组和无细胞发酵液组(P<0.05)。第28天,四环素阳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显著少于PBS阴性对照组和糯米发酵液组,四环素阳性对照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显著少于酪酸梭菌悬液组和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体内鼠伤寒沙门菌菌落数显著少于四环素阳性对照组(P<0.05)。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肠道内sIgA水平显著高于四环素阳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和PBS阴性对照组,四环素阳性对照组小鼠肠道内sIgA水平显著高于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和PBS阴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小鼠肠道内sIgA水平显著高于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和PBS阴性对照组,无细胞发酵液组小鼠肠道内sIgA水平显著高于糯米发酵液组和PBS阴性对照组(P<0.05)。四环素阳性对照组和糯米发酵液组小鼠的食物摄取量高于酪酸梭菌悬液组、PBS阴性对照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P<0.05);酪酸梭菌悬液组和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量高于PBS阴性对照组、四环素阳性对照组、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P<0.05),四环素阳性对照组、无细胞发酵液组、糯米发酵液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量高于PBS阴性对照组(P<0.05);四环素阳性对照组、糯米发酵液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率高于PBS阴性对照组,酪酸梭菌悬液组、无细胞发酵液组、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率高于四环素阳性对照组、糯米发酵液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可显著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为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膳食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 鼠伤寒沙门菌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山药复合发酵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及其抗炎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瑜 郑志 +5 位作者 朱绍辉 候栋 陈璇 權英珠 朴丙熙 姜林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01-410,共10页
目的探讨干酪乳杆菌-山药复合发酵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及其抗炎作用。方法将干酪乳杆菌(SJP6841L2)与山药粉末混合发酵,制成干酪乳杆菌-山药复合发酵剂。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C模型组、山药对照组、低剂... 目的探讨干酪乳杆菌-山药复合发酵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及其抗炎作用。方法将干酪乳杆菌(SJP6841L2)与山药粉末混合发酵,制成干酪乳杆菌-山药复合发酵剂。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C模型组、山药对照组、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每组10只。UC模型组、山药对照组、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给予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制备UC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经肛门注射体积分数50%乙醇。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小鼠每天经口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1)),山药对照组小鼠每天经口给予200 mg·kg^(-1)无发酵山药制剂灌胃,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每天经口分别给予50、100、200 mg·kg^(-1)干酪乳杆菌-山药复合发酵剂灌胃,持续10 d。干预10 d后,观察各组小鼠黏液脓血便、腹泻等一般症状;处死各组小鼠,取结肠,检测结肠的长度、厚度、重量,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水肿情况;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肠道上调密封蛋白1(claudin 1)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表达,细菌生理生化鉴定法检测结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肠杆菌数量,气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乙酸、丙酸、丁酸水平。结果与单一山药干预比较,干酪乳杆菌-山药复合发酵剂能显著改善UC小鼠结肠组织的长度、厚度、重量(P<0.05),及黏液脓血便、腹泻等肠炎症状,减少UC小鼠结肠隐窝、杯状细胞丢失,抑制炎症细胞浸润,恢复结肠受损的黏膜及组织结构。UC模型组、山药对照组、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8、TNF-α、NF-κB、HO-1水平及MPO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claudin 1、ZO-1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P<0.05);空白对照组与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8、TNF-α、NF-κB、HO-1、claudin 1、ZO-1水平及MPO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药对照组和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NF-κB、HO-1水平及MPO活性显著低于UC模型组和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claudin 1、ZO-1水平显著高于UC模型组和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P<0.05);山药对照组与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及UC模型组与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8、TNF-α、NF-κB、HO-1、claudin 1、ZO-1水平及MPO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模型组、山药对照组、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及双歧杆菌/肠杆菌(B/E)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拟杆菌、肠杆菌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P<0.05);空白对照组与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肠杆菌数及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药对照组和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乳酸杆菌数及B/E显著高于UC模型组和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拟杆菌、肠杆菌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P<0.05);山药对照组与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及UC模型组与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肠杆菌数及B/E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C模型组、山药对照组、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和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乙酸、丙酸、丁酸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P<0.05);空白对照组与高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乙酸、丙酸、丁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药对照组、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乙酸水平显著高于UC模型组(P<0.05);山药对照组和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丙酸水平显著高于UC模型组(P<0.05);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丁酸显著高于UC模型组(P<0.05);山药对照组和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乙酸、丙酸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P<0.05);山药对照组与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乙酸、丙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复合发酵剂组小鼠结肠肠道中丁酸显著高于山药对照组和低剂量复合发酵剂组(P<0.05)。结论干酪乳杆菌-山药复合发酵剂能显著抑制UC小鼠结肠组织中IL-8、TNF-α表达及MPO活性,促进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及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UC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干酪乳杆菌 山药 溃疡性结肠炎 抗炎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常温发酵技术对禽畜粪污及时分解去除效果的研究
9
作者 陈璇 魏珂 +2 位作者 郑志 朱瑜 朴丙熙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25年第1期1-6,95,共7页
目的探讨酵母菌常温发酵对粪污及时分解去除效果。方法向1 t粪污中分别添加1.2×10^(7)CFU/ml的酵母菌0.7 L(低剂量酵母菌组)、1 L(中剂量酵母菌组)、1.5 L(高剂量酵母菌组);畜禽粪便和酵母菌混合以后,常温[室温为(23±5)℃]下... 目的探讨酵母菌常温发酵对粪污及时分解去除效果。方法向1 t粪污中分别添加1.2×10^(7)CFU/ml的酵母菌0.7 L(低剂量酵母菌组)、1 L(中剂量酵母菌组)、1.5 L(高剂量酵母菌组);畜禽粪便和酵母菌混合以后,常温[室温为(23±5)℃]下发酵6 d,另设对照组(1.0 L无菌蒸馏水)。检测粪污中氨气、硝态氨、游离态氨气、正磷酸盐的浓度和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BOD)及大肠杆菌群,分析粪污固体分解程度。结果各剂量酵母菌组在常温发酵下的酵母菌数均呈现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酵母菌组粪污硝态氨和正磷酸盐浓度以及各剂量酵母菌组粪污游离态氨气浓度、COD、BOD和大肠杆菌群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酵母菌组粪污的pH值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酵母菌组粪污固体体积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酵母菌组粪污固体体积无明显改变。结论酵母菌常温发酵粪污分解方案实现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再利用,能节能减排,具有较好经济效益,旨为解决规模化养殖畜禽大量粪污堆积及资源再利用的生物发酵方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污 常温 发酵 酵母菌 资源再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