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27 kDa外膜蛋白的基因克隆和特性鉴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庞智 朱红音 +1 位作者 徐蔚文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5期265-269,共5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人群中感染范围最广的致病菌,现己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腺癌和胃淋巴瘤的形成密切相关。而H.Pylori疫苗可能成为控制这一全球范围感染的有效措施,其研制和开发已成为目...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人群中感染范围最广的致病菌,现己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腺癌和胃淋巴瘤的形成密切相关。而H.Pylori疫苗可能成为控制这一全球范围感染的有效措施,其研制和开发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索研制H.Pylori疫苗的新途径,对H.Pylori27kDa外膜蛋白(OMP27)进行基因克隆和特性鉴定。方法:培养和收集H.Pylori菌株NCTC11637,采用酚:氯仿抽提和纯化基因组DNA。分别设计引物P1和P2,并以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OMP27基因片段。构建pQE30-OMP27重组表达载体时,pQE30质粒载体和纯化的PCR产物均用限制性内切酶Kpnl和HindⅢ双酶切,再用T4 DNA连接酶将双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OMP27重组于pQE30的相应酶切位点之间,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挑选转化克隆、提取质粒,并进行Kpnl和HindⅢ双酶切和PCR方法鉴定,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酶切和PCR扩增结果,经测序分析确认后,筛选出插入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命名为pQE30-OMP27。挑取单个含重组质粒PQE30-OMP27的工程菌(XL1-Blue)阳性克隆,进行培养和IPTG诱导表达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表达和抗原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基因表达 幽门螺杆菌27kDa 外膜蛋白 基因克隆 特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APE/Ref-1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熊光苏 吴叔明 +4 位作者 徐晓晶 周鋆 朱红音 李恩灵 莫剑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在吉西他滨化疗时APE/Ref-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其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吉西他滨0、10、20、40及60μmol/L作用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24 h,分别以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在吉西他滨化疗时APE/Ref-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其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吉西他滨0、10、20、40及60μmol/L作用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24 h,分别以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作用后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吉西他滨作用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24h后,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并与吉西他滨的浓度呈正相关(RT-PCR:r=0.645,P=0.012;Western blot:r= 0.598,P=0.020).结论:APE/Ref-1在胰腺癌化疗时表达明显增强,可能与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有关,并提示针对APE/Ref-1的靶向干预可能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无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 吉西他滨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癌旁组织中p53、p16和bcl-2蛋白表达及其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郜恒骏 白剑峰 +6 位作者 彭延申 朱红音 孙谷 赵翰林 吕秀珍 赵志泉 萧树东 《胃肠病学》 199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和抗凋亡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内在关系。方法:胃镜及外科手术中取40例 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两块,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53、p16和bcl-2基因蛋 白表... 目的:研究胃癌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和抗凋亡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内在关系。方法:胃镜及外科手术中取40例 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两块,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53、p16和bcl-2基因蛋 白表达。结果:p53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2.5%,癌旁组织12.5%,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表达强度也有显著 性差异(P<0.01);p16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0%,显著高于胃癌组织37.5%(P<0.05),其表达强度也有显著性差 异(P<0.05);bcl-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67.5%比47.5%,P>0.05),其表达强度也无显 著性差异(p>0.05)。p53与p16、p16与bcl-2表达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p53与bcl-2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 关性(P<0.05)。结论: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p53、p16)4抗凋亡基因(bcl-2)之间存在既独立又协同的作 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旁组织 阳性表达率 胃癌组织 BCL-2蛋白表达 抗凋亡基因 抑癌基因 相关性 显著性差异 结论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燕捷 吴叔明 +4 位作者 李恩灵 朱红音 沈冠凤 罗鸿予 萧树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 :明确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能否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明确不同的p5 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 ;明确NSAIDs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及Bax表达的调控。方法 :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 ;应用丫... 目的 :明确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能否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明确不同的p5 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 ;明确NSAIDs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及Bax表达的调控。方法 :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 ;应用丫啶橙 (AO)染色、Annexin 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应用RT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 2、bax基因及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 :NSAIDs药物吲哚美辛 (Indo)和阿司匹林 (Asp)对胃癌细胞株AGS(p5 3+/ +)、MKN2 8(p5 3 / )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 /浓度依赖性增强 ;在相同作用条件下 ,AGS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MKN2 8细胞 ,处理组MKN2 8细胞凋亡数量虽有所增多 ,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 ,Bcl 2基因mRNA表达逐渐减弱 ,Bax基因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强 ,在药物作用 6~ 2 4小时改变最为明显。结论 :一定浓度的NSAIDs作用一定时间后 ,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这为NSAIDs的抗肿瘤应用增加了理论依据 ;NSAIDs不能诱导p5 3基因突变的MKN2 8胃癌细胞株发生显著的凋亡 ,p5 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的凋亡诱导效应 ;NSAIDs可能通过调控Bcl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AIDS 胃癌 细胞凋亡 BCL-2 BAX P53 培养的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学指标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宋育林 杨文卓 +8 位作者 贾一韬 陆伦根 茅益民 曹爱平 朱红音 李恩灵 万谟彬 李成忠 曾民德 《胃肠病学》 2001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反映慢性肝病病理分级、分期的价值。方法:以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 较200例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肝病病例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肝病病例的天冬氨 酸转氨酶(AST...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反映慢性肝病病理分级、分期的价值。方法:以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 较200例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肝病病例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肝病病例的天冬氨 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Alb/球蛋白(A/G)比值、甲脂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α2巨球蛋白(MG)、 PGA积分、PGAA积分、PGA指数和PGAA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炎症分级病例的间接胆红素(SIB)、 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和凝血酶原时间(PT)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肝纤 维化分期病毒性肝炎病例的AST、Alb、A/G比值、转铁蛋白(TF)、AFP、GGT、α2MG、PGA积分、PGAA积分、PGA 指数和PGAA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学指标AST、Alb、A/G比值、SIB、TG、HDL、ALP、PT、 AFP、GGT、α2MG、PGA积分、PGAA积分、PGA指数和PGAA指数与肝脏炎症分级相关;AST、Alb、A/G比值、 AFP、 GGT、 α2MG、 PGA积分、 PGAA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病理学 血清学 诊断 分级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叶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以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翁玉蓉 房静远 +4 位作者 孙丹凤 陈朝飞 陆嵘 顾伟齐 朱红音 《胃肠病学》 2006年第4期198-201,共4页
背景:叶酸缺乏与胃癌发生有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叶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叶酸受体α(FRα)可介导细胞外叶酸进入细胞内。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FRα的表达及其与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以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 背景:叶酸缺乏与胃癌发生有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叶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叶酸受体α(FRα)可介导细胞外叶酸进入细胞内。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FRα的表达及其与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以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3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和外周正常组织标本,以自动化学发光系统测定叶酸含量,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677(C→T)和1298(A→C)两个常见多态,并以即时逆转录PCR(real-timeRT-PCR)检测FRα的表达。结果:FR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表达降低癌组织与表达无变化癌组织相比,叶酸含量呈降低趋势(P=0.06)。FRα的表达与MTHFR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年龄≥60岁、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直径≥5cm的胃癌组织FRα表达水平更低(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FRα低表达影响了细胞外叶酸进入细胞内,从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其表达降低与年龄增长和胃癌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Α 胃肿瘤 叶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相关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娟 房静远 +3 位作者 陈萦晅 朱红音 童菊芳 杨丽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 探讨癌相关基因APC、p16 INK4A、p2 1WAF1和c myc等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受甲基化的调控。 方法 培养结肠癌细胞SW 1116、Colo 32 0、HT2 9,分别用不同浓度的 5 aza dC干预细胞。提取细胞的RNA ,用RT PCR的方法检测p16 INK4A、p... 目的 探讨癌相关基因APC、p16 INK4A、p2 1WAF1和c myc等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受甲基化的调控。 方法 培养结肠癌细胞SW 1116、Colo 32 0、HT2 9,分别用不同浓度的 5 aza dC干预细胞。提取细胞的RNA ,用RT PCR的方法检测p16 INK4A、p2 1WAF1、APC和c myc等多种基因的表达情况 ;同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SW1116和Colo 32 0的细胞周期。结果  (1)三种细胞在干预前有较弱的 p16 INK4A和APC的表达 ,而在用 5 aza dC干预后表达增强 ,且在不同的结肠癌细胞株 5 aza dC作用发挥最佳的时间与浓度不同。 (2 ) p2 1WAF1在干预前后均不表达 ,c myc在干预前后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 三株人结肠癌细胞中 ,5 aza dC均可诱导 p16 INK4A和APC的表达 ,但对 p2 1WAF1和c myc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APC基因 P16^INK4A基因 P21^WAF1基因 c-myc基因 DNA甲基化 5-氮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预防半乳糖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文卓 曾民德 +7 位作者 陆伦根 茅益民 范竹萍 宋育林 贾一韬 陈成伟 彭延申 朱红音 《肝脏》 2002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半乳糖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观察氧化苦参碱 ( 30mg/kg、90mg/kg)干预前后肝指数、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含量、TGFβ1mRNA表达水平、电镜及病理组织...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半乳糖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观察氧化苦参碱 ( 30mg/kg、90mg/kg)干预前后肝指数、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含量、TGFβ1mRNA表达水平、电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氧化苦参碱预防组较模型组ALT、AST下降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TGFβ1表达水平降低 (P <0 .0 1) ;预防组肝组织内SOD、GST PX较模型组升高 ,而MDA低于模型组 ;电镜显示肝细胞损伤减轻 ,病理组织学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显示预防组desmin及α SM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半乳糖胺诱导的肝纤维化有预防作用 ,其机制为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而保护肝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从而抑制纤维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肝纤维化 半乳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修饰对人胃癌细胞系中多种基因的调控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丽 房静远 +4 位作者 陈萦晅 陆娟 朱红音 沈冠凤 罗鸿仔 《胃肠病学》 2003年第2期70-74,共5页
甲基化紊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近年来甲基化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的化学干预下,不同分化胃癌细胞系的抑癌基因、癌基因和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与甲基化... 甲基化紊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近年来甲基化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的化学干预下,不同分化胃癌细胞系的抑癌基因、癌基因和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与甲基化调控的关系,并辅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培养高分化、中分化和未分化胃癌细胞系MKN-45、MKN-28和:HGC-27,分别以不同浓度的5-aza-dC干预细胞。提取细胞的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p73、c-myc、c-Ha-ras、survivin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i-nase)等多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抑癌基因中,MKN-45和HGC-27细胞中有p16INK4A表达,用5-aza-dC干预后其表达增强,MKN-45细胞的p16INK4A在5-aza-dC 10μmcl/L 24 h、2 μmol/L72 h和5μmol/L 72 h组表达增强,HGC-27细胞的p16INK4A在5 μmol/L 24 h和10 μmol/L 24 h组表达也有明显增强;p21WAF1、p73无明显变化。癌基因中c-myc、c-Ha-ras变化不明显。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中,MKN-45细胞的survivin在5-aza-dC处理后表达增强,但HGC-27细胞的DAP-kinase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不同分化的人胃癌细胞系中,甲基化修饰对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甲基化 MKN-45细胞 P16^INK4A MKN-45 人胃癌细胞 干预 调控 基因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细胞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甲基化调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丽 朱红音 +3 位作者 程中华 陆嵘 陈萦晅 房静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493-1498,共6页
目的:旨在阐明胃癌的发生中多种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甲基化情况,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通过改变抑癌基因的甲基化而为胃癌治疗提供新方法. 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45和HGC-27两种细胞,在MTT确定去甲基化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 2’-de... 目的:旨在阐明胃癌的发生中多种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甲基化情况,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通过改变抑癌基因的甲基化而为胃癌治疗提供新方法. 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45和HGC-27两种细胞,在MTT确定去甲基化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 2’-deoxycytidine,5-aza-dC)浓度和时间对细胞生长活力没有影响后,分别以2,5,和10μmol/L,浓度分别干预24和72 h,然后提取其DNA和RNA,用RT-PCR的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p53,c-Ha-ras和c- myc等多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药物干预后的MKN-45和HGC-27的细胞周期变化; DNA分析则通过亚硫酸氢盐修饰和测序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的方法检测p16INK4A基因及c-myc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 结果:我们所采用的5-aza-dC的浓度和时间对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5-aza-dC干预前,MKN-45和HGC-27两种胃癌细胞系中均有p16INK4A表达,5-aza- dC干预后在MKN-45和HGC-27两种胃癌细胞系中p16INK4A的表达增强,且不同的胃癌细胞株表达增强最明显时的时间与浓度不同.-p53,p21WAF1,c-myc,c-Ha-ras 等多种基因在干预前后均有表达,且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在5-aza-dC干预后,HGC-27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MKN-45细胞的周期无明显改变.p16INK4A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使得该基因的表达减少,在去甲基化试剂处理后使其表达增强. 结论:人胃癌细胞系MKN-45和HGC-27中,p16INK4A 启动子甲基化是其在表达减弱的主要原因,其去甲基化程度取决于5-aza-dC干预的时间和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基因 5-AZA-DC P16^INK4A基因 P21^WAF1 C-HA-RAS HGC-27 癌细胞株MKN-45 P16^INK4A MKN-45细胞 c-myc 5-氮脱氧胞苷 启动子区甲基化 流式细胞仪分析 调控 去甲基化制剂 细胞生长活力 RT-PCR 甲基化特异性 表达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人胰腺癌细胞细胞动力学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晓晶 熊光苏 +4 位作者 李恩灵 朱红音 罗鸿仔 沈冠凤 吴叔明 《胃肠病学》 2012年第7期417-421,共5页
背景: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和一些实体瘤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免疫调节活性以及抗血管生成、抗增殖和促凋亡特性有关。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胰腺癌细胞细胞动力学和... 背景: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和一些实体瘤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免疫调节活性以及抗血管生成、抗增殖和促凋亡特性有关。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胰腺癌细胞细胞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用于胰腺癌临床辅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以沙利度胺干预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 48 h,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RT-PCR检测VEGFmRNA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干预的Patu-8988细胞,生长抑制率、G0/G1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VEGF异构体VEGF121、VEGF165 mRNA表达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从多方面对胰腺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包括直接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和早期凋亡,以及通过抑制VEGF转录而抑制肿瘤血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胰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疾病来源幽门螺杆菌菌株对人胃癌细胞系AGS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继恒 刘文忠 +3 位作者 韩跃华 童菊芳 朱红音 李恩灵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1期657-662,共6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原,但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明了。目的:在体外观察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对人胃癌细胞系AG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AGS细胞分别与...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原,但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明了。目的:在体外观察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对人胃癌细胞系AG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AGS细胞分别与5株分离自胃癌和5株分离自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H.pylori共培养,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7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细菌对照。结果:胃炎H.pylori菌株和大肠杆菌基本不影响AGS细胞MMP-2、MMP-7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所有胃癌菌株均能上调MMP-2、MMP-7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分离自胃癌和胃炎患者的H.pylori菌株对AGS细胞MMP-2、MMP-7和MMP-9表达的影响有所不同,说明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在促细胞恶变能力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细胞系/AGS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系中甲基化与叶酸干预对多种基因的调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丽 房静远 +2 位作者 陈萦晅 陆娟 朱红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903-905,共3页
目的:研究人胃癌细胞系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甲基化作用。方法:培养3种人胃癌细胞系MKN-45、MKN-28、HGC-27,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dC)和叶酸干预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p73、c-myc、c-Ha-... 目的:研究人胃癌细胞系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甲基化作用。方法:培养3种人胃癌细胞系MKN-45、MKN-28、HGC-27,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dC)和叶酸干预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p73、c-myc、c-Ha-ras等多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抑癌基因中p16INK4A在干预前MKN-45和HGC-27细胞表达,MKN-45细胞在10μmol/L浓度24h及72h后p16INK4A表达增强,HGC-27细胞在5μmol/L和10μmol/L组24h后表达增强。p21WAF1表达水平没有改变。所有胃癌细胞系中叶酸干预及叶酸联合5-aza-dC干预前后所有基因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人胃癌细胞系MKN-45和HGC-27细胞系中,p16INK4A的表达受DNA甲基化调控,但在MKN-28细胞系不存在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调控 DNA甲基化 基因 P16 胃癌细胞系 5-氮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基因的克隆与重组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楼屹 朱红音 +2 位作者 顾伟齐 萧树东 谢毅 《胃肠病学》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获得大量纯化的尿素酶B蛋白,为下一步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制作准备。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尿素酶B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基因重组,构建表达工程菌。结果:通过对载体、培养条件的优化选择,实现了尿素酶B编码基因在... 目的:获得大量纯化的尿素酶B蛋白,为下一步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制作准备。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尿素酶B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基因重组,构建表达工程菌。结果:通过对载体、培养条件的优化选择,实现了尿素酶B编码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结论:克隆到的尿素酶B编码基因和表达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B 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与叶酸和代谢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翁玉蓉 房静远 +4 位作者 孙丹凤 陈朝飞 陆嵘 顾伟齐 朱红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192-2198,共7页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癌基c-myc,抑癌基因p16INK4A,p21WAF1,错配修复基NhMLH1和hM2SH2的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与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胃癌38例手术切除标本的癌区、癌旁和外周正常黏膜组织,运用FOL ACS:180自动化学发光系...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癌基c-myc,抑癌基因p16INK4A,p21WAF1,错配修复基NhMLH1和hM2SH2的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与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胃癌38例手术切除标本的癌区、癌旁和外周正常黏膜组织,运用FOL ACS:180自动化学发光系统测定叶酸含量,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677(C→T)和1298(A→C)两个常见多态,并分别以Real—time 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技术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结果:c-myc表达升高,p16INK4A,hMLH1和hMSH2表达降低的胃癌黏膜组织其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p21WAF1,hMSH2表达降低, p16INK4A高甲基化者叶酸水平明显降低,c-myc低甲基化和表达升高者中均存在低叶酸水平.MTHFR 677CC基因型的胃癌黏膜组织p16INK4A甲基化升高且表达降低,而其余肿瘤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及其表达与MTHFR两个常见多态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NA甲基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叶酸水平和MTHFR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部分肿瘤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而调控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相关基因 DNA甲基化 叶酸 MTHFR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痘苗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郜恒骏 朱红音 +3 位作者 顾伟齐 楼屹 任卫平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0年第4期231-233,257,共4页
目的:构建含人白细胞介素-2(hIL-2)基因的痘菌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J601,为进一步实施胃癌的基因治疗作必要准备。方法:利用质粒抽提、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和DNA序... 目的:构建含人白细胞介素-2(hIL-2)基因的痘菌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J601,为进一步实施胃癌的基因治疗作必要准备。方法:利用质粒抽提、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和DNA序列分析等多种基因工程技术,将纯化回收的hIL-2基因分别与质粒pBluescriptⅡSK+/-及pMJ601进行连接、转化并签定。结果:克隆有hIL-2基因的pLXSN经EcoRI-BamHI酶切后,hIL-2基因被成功地连接到质粒pBluescriptⅡSK+/-上,再经Sail-BamHI酶切后,hIL-2基因又被克隆到pMJ601真核表达载体上。结论:重组hIL-2基因痘苗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MJ601的构建为胃癌的免疫基因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痘苗病毒 真核表达载体 胃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SH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NA甲基化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中华 房静远 +7 位作者 杨丽 陈萦 陆嵘 朱红音 顾伟齐 陈晓宇 彭延申 施尧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DNA甲基化酶Dnmt1和hMSH2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real-time RT PCR法检测28例胃癌组织中Dnmt1 和hMSH2 mRNA的表达,亚硫酸氢钠变性后测序分析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结果:在28例...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DNA甲基化酶Dnmt1和hMSH2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real-time RT PCR法检测28例胃癌组织中Dnmt1 和hMSH2 mRNA的表达,亚硫酸氢钠变性后测序分析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结果:在28例胃癌组织中有9例(32%)DNMT1 mRNA的高表达,10例hMSH2(35.7%)的低表达,在hMSH2低表达的胃癌组织中有2例存在DNA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两个基因mRNA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Dnmtl的高表达,DNA甲基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hMSH2基因表达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SH2 胃癌 癌组织 表达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细胞系中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表型遗传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萦晅 房静远 +7 位作者 陆娟 杨丽 朱红音 童菊芳 沈冠凤 罗鸿妤 邱德凯 萧树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 观察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人结肠癌细胞系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 2种结肠癌细胞系SW 1 1 1 6和Colo 32 0 ,分别以去甲基化制剂 5 氮脱氧胞苷 (5 aza 2′ deoxycytidine ,5 aza dC)和 (或 )组蛋白... 目的 观察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人结肠癌细胞系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 2种结肠癌细胞系SW 1 1 1 6和Colo 32 0 ,分别以去甲基化制剂 5 氮脱氧胞苷 (5 aza 2′ deoxycytidine ,5 aza dC)和 (或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histonedeacetylase ,HDAC)抑制剂trichostatinA(TSA)及丁酸盐干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 ,以RT PCR和定量RT PCR法研究抑癌基因p1 6 INK4A、APC、p2 1 WAF1 、p5 3和 p73以及癌基因c myc和c Ki ras、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RNA表达水平 ;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正常情况下 ,SW 1 1 1 6和Colo 32 0细胞系中均有较弱的 p1 6 INK4A和APC表达 ;两种结肠癌细胞系 p2 1 WAF1 表达缺如 ,而 p5 3、p73和c myc、c Ki ras以及survivin均表达。以 5 aza dC干预后 ,p1 6 INK4A和APC表达增强 ,且不同的结肠癌细胞系表达增强最明显时 5 aza dC干预的时间与浓度不同。相反 p2 1 WAF1 仍无明显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细胞系经TSA或丁酸盐处理后 ,p2 1 WAF1 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5 3、p73、c myc、c Ki ras和survivin基因在干预前后表达无明显变化。另外 ,5 aza dC并不能改变细胞周期 ,而TSA或丁酸盐使细胞阻滞于G1 期。结论 两种人结肠癌细胞系中 ,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结肠癌细胞系 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表型遗传修饰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对重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的纯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彤 刘文忠 +2 位作者 朱红音 楼屹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4期199-201,共3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疫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H.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UreB)是理想的候选抗原。目的:获得纯化的重组H.pylori UreB(rUreB),为进一步的H.pylori疫苗制备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MCAC)在变性...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疫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H.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UreB)是理想的候选抗原。目的:获得纯化的重组H.pylori UreB(rUreB),为进一步的H.pylori疫苗制备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MCAC)在变性条件下纯化rUre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免疫印迹法鉴定纯化产物的分子量、纯度和抗原性。结果:纯化产物的分子量与预计分子量相符,具有良好的特异性UreB免疫原性,且一步即可达到90%以上的纯度。结论:MCAC是一种简单、高效的rUreB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B亚单位 纯化 尿素酶 MCAC 幽门螺杆菌疫苗 胃炎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32P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APE/Ref-1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光苏 吴叔明 +4 位作者 徐晓晶 周鋆 朱红音 李恩灵 莫剑忠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为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在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内照射时APE/Ref-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其在胰腺癌放疗抵抗中所起的作用,用不同剂量的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加入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培养液中,形成最终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11、0.22、... 为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在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内照射时APE/Ref-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其在胰腺癌放疗抵抗中所起的作用,用不同剂量的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加入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培养液中,形成最终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11、0.22、0.45、0.90MBq/mL等5个放射照射剂量组,共孵育24h。然后分别以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测定作用后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32P胶体作用24h后发现,Patu-8988的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并与32P胶体的放射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APE/Ref-1在胰腺癌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内照射时表达明显增强,可能与胰腺癌放疗抵抗的产生有关,并提示针对APE/Ref-1的靶向干预可能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无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 ^32P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