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裂缝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洪伟 朱红金 《国外测井技术》 2009年第5期30-32,4,共3页
裂缝级别是由裂缝的自身条件与外部条件共同决定的,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各种评价参数与裂缝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导致对裂缝级别进行定量的划分十分困难。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开展了对裂缝级别划分的研究,结... 裂缝级别是由裂缝的自身条件与外部条件共同决定的,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各种评价参数与裂缝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导致对裂缝级别进行定量的划分十分困难。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开展了对裂缝级别划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裂缝分级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级别 非线性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平磷矿采空区与岩溶富水区的瞬变电磁法精细探测
2
作者 姚毅 王浩 +7 位作者 刘军省 石亮 何良 陈元喜 李晓龙 徐磊 朱红金 贺天全 《钻探工程》 2024年第S01期415-421,共7页
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针对深部磷矿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其独特的地电特性为瞬变电磁法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采用瞬变电磁法技术对清平磷矿采空区的位置、形态进行精确... 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针对深部磷矿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其独特的地电特性为瞬变电磁法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采用瞬变电磁法技术对清平磷矿采空区的位置、形态进行精确定位,并评估其与富水破碎区的关联性。结合地质资料,对采空区及岩溶富水区的分布范围、积水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的综合分析。为磷矿采空区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同时为磷矿采空区的地质特征评估和隐患识别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进而为相关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磷矿 瞬变电磁法 低阻地质体 采空区探测 隐蔽致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磷矿采空区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姚毅 王浩 +7 位作者 刘军省 石亮 何良 李晓龙 徐磊 陈元喜 贺天全 朱红金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本文基于瞬变电磁法技术,探测已有采空区的位置、形态以及与富水破碎区等情况,并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对采空区和岩溶富水区的范围、积水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为全面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技术希望... 本文基于瞬变电磁法技术,探测已有采空区的位置、形态以及与富水破碎区等情况,并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对采空区和岩溶富水区的范围、积水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为全面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技术希望能够为磷矿采空区的地质特征和隐患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撑,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深部磷矿开采 低阻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探巷机器人感测与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春雷 田中华 +4 位作者 李航 舒爱国 朱红金 李明 李慧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8-192,共5页
为解决煤矿井下老巷及房采区探查面临的安全问题,结合防爆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研究并设计了煤矿探巷机器人。通过阐述探巷机器人的设计方案: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了机器人本体、无线中继和手持遥控终端,详细介绍了感知、检测、控制系统组成... 为解决煤矿井下老巷及房采区探查面临的安全问题,结合防爆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研究并设计了煤矿探巷机器人。通过阐述探巷机器人的设计方案: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了机器人本体、无线中继和手持遥控终端,详细介绍了感知、检测、控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进一步对于探巷机器人的软件系统设计流程和实现方法进行阐述:具体包括主控程序的流程设计、信息采集及显示报警程序以及数据传输及通讯程序的流程设计。研发成功的探巷机器人在现场进行应用。试验和应用效果表明:该机器人有很好的适应性,作业效率高,安全高效,可代替人工进行老巷探查,是矿井老巷探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机器人 探巷机器人 防爆技术 有害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特厚煤层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立体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立永 田中华 +3 位作者 朱红金 连鹏 樊超 杨政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4,共6页
为了研究浅埋特厚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分布特征,以五家沟煤矿153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基于氧气浓度划分的采空区煤自燃立体“三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5304工作面采空区煤自... 为了研究浅埋特厚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分布特征,以五家沟煤矿153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基于氧气浓度划分的采空区煤自燃立体“三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5304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上、下限氧浓度分别为18.05%,5.95%;采空区水平进风侧氧化带分布在45~158 m,回风侧分布在14~75 m;垂直方向进风侧氧化带分布在6~42 m,回风侧分布在4~37 m。采空区氧化带在倾向上是不对称的,氧化带区域在进风侧距离工作面下隅角较远,在回风侧距离工作面上隅角较近;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进风侧的氧化带宽度均大于在回风侧的宽度。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为1.64 m/d,当工作面推进速度小于该速度时,应当强化防灭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特厚煤层 煤自燃 采空区 自燃“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丽华 詹陈菊 朱红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 术后并发症 术前焦虑 胆道疾病 老龄化社会 老年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输液室用药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华 朱红金 陈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2期242-243,共2页
分析门诊输液室用药治疗过程中用药差错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医生医嘱错误、药房的错误、护士自身用药错误等风险。并提出相应有效防范对策,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士给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应做到规范操作安全管理,设置合理的流程、实... 分析门诊输液室用药治疗过程中用药差错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医生医嘱错误、药房的错误、护士自身用药错误等风险。并提出相应有效防范对策,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士给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应做到规范操作安全管理,设置合理的流程、实施用药安全管理、加强输液过程质量控制与宣教、改善诊疗环境等措施,规避用药护理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室 用药 护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岳——合川地区雷口坡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研究
8
作者 朱红金 刘芳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7期126-126,共1页
安岳——合川地区是近年来四川盆地勘探开发的重点,本文利用录井、岩心、测井、等资料,对该区雷口坡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发育颗粒滩(或称台内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蒸发泻湖、台盆五个亚相。
关键词 安岳——合川地区 雷口坡组 沉积相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