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红俊教授基于五道同调论治冠心病
1
作者 徐一帆 高敬如 朱红俊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3期2589-2592,共4页
朱红俊教授深入探究中医经典,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但癥积在脉,且离不开脾胃运化与三焦通利,病机为气血不足而致水饮之类阴邪运化失常,结聚成块,久病入络。在治疗方面,朱教授认... 朱红俊教授深入探究中医经典,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但癥积在脉,且离不开脾胃运化与三焦通利,病机为气血不足而致水饮之类阴邪运化失常,结聚成块,久病入络。在治疗方面,朱教授认为“水行”修明是治疗的关键,倡导疑难疾病“得病之情,杂合以治”,故在临证中善于从气、水、脉、谷(脾胃)、三焦5个方面调治,总结出“五道同调”治疗冠心病的诊治模式,自创经验方芪金丹,取得了显著疗效。为基于中医药理论诊治冠心病等疑难疾病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芪金丹 五道同调 朱红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红俊教授分部辨治感冒经验
2
作者 赵阳 舒茂宇 +1 位作者 姜依琳 朱红俊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10期1843-1846,共4页
感冒是临床常见病,起病急,失治误治易生变证。朱红俊教授治疗感冒,紧抓病因病机,认为该病主要有外感风邪引起,治疗时注重辨病位深浅进行分部论治,并总结出分部三味靶方,灵活运用,取效迅捷。本文介绍朱红俊导师对感冒的病机认识、辨治特... 感冒是临床常见病,起病急,失治误治易生变证。朱红俊教授治疗感冒,紧抓病因病机,认为该病主要有外感风邪引起,治疗时注重辨病位深浅进行分部论治,并总结出分部三味靶方,灵活运用,取效迅捷。本文介绍朱红俊导师对感冒的病机认识、辨治特色以及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外感 症靶 朱红俊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红俊教授“通治方加减”治疗心房颤动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晏涵 朱红俊 +3 位作者 胡小海 高敬如 姚元春 周晓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1741-1744,1780,共5页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致残、病死率高,而中医药可以在心房颤动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朱红俊教授基于临床实践和龙砂“司天-司病-司人”诊疗体系,提出心房颤动治疗尤其要重视“司病”(司病机);认为心房颤动的根本病机是心之气...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致残、病死率高,而中医药可以在心房颤动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朱红俊教授基于临床实践和龙砂“司天-司病-司人”诊疗体系,提出心房颤动治疗尤其要重视“司病”(司病机);认为心房颤动的根本病机是心之气阴两虚,重要病机为阴虚火旺,并兼夹水饮、瘀血等病理因素。同时文中提供了心房颤动辨机论治的特色经验处方———清心生脉饮。从而形成以清心生脉饮“司病”辨机通治方;并结合仝小林院士三味小方以及黄煌教授“方人”学术,进行“司天”司变化、“司人”司体质的动态变化治疗,构建基于龙砂学术思想的“通治方加减”诊疗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心房颤动的中医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通治方 气阴两虚 阴虚火旺 清心生脉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浩 谈晓东 +4 位作者 徐斌 朱红俊 苏伟 李七一 陆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26-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中药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益...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中药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OCS3;之后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终点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s-CRP降低,SOCS3水平升高,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67%与66.67%,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降低hs-CRP,升高SOCS3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OCS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 炎症指标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衰弱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5
作者 徐斌 诸赟 +5 位作者 陈浩 朱红俊 高枫 夏丛奕 钟玲 苏伟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超滤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衰弱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8例老年心衰合并衰弱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超滤组,各44例。常规组给予药物治疗,超滤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超滤治疗,但在超滤治疗期间不使用利尿剂。比... 目的探讨超滤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衰弱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8例老年心衰合并衰弱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超滤组,各44例。常规组给予药物治疗,超滤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超滤治疗,但在超滤治疗期间不使用利尿剂。比较2组疗效评价指标:治疗48 h后患者体质量、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治疗48 h及1周后呼吸困难难度评分、住院时间、3个月内再次住院率。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48 h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钠、血钾,治疗1周后患者血肌酐。结果疗效评价指标:2组患者治疗48 h后体质量、NTproBN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后2组体质量、NT-pro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8 h后患者呼吸困难难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1周后降低,超滤组治疗48 h后呼吸困难难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超滤组住院时间和3个月内再住院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2组血尿素氮、血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组治疗48 h后血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超滤组治疗1周后血肌酐低于治疗前及治疗48 h,且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超滤治疗老年心衰合并衰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衰弱 老年人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救心汤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
6
作者 周亚男 赵阳 朱红俊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2期147-15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生脉救心汤(SMJXD)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结合文献收集SMJXD有效成分及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DisGeNET软件收集心衰疾病靶点,通过Venny 2.1筛选两者的交集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生脉救心汤(SMJXD)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结合文献收集SMJXD有效成分及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DisGeNET软件收集心衰疾病靶点,通过Venny 2.1筛选两者的交集靶点,应用Cytoscape 3.10.1对交集靶点进行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最后应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SMJXD治疗心力衰竭的12种共有活性成分,其中最关键的是山柰酚、谷甾醇、槲皮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还发现69个核心靶点,其中关键核心靶点是HIF-1α、BCL-2、CASP3、VEGF-α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HIF-1α与豆甾醇(-7.65 kJ/mol)、CASP3与豆甾醇(-8.04 kJ/mol)、VEGF-α与β-谷甾醇(-9.14 kJ/mol)、BCL-2与豆甾醇(-7.21 kJ/mol)具有最佳结合能。KEGG提示:HIF-1信号通路及其富集的HIF-1α、BCL-2、CASP3、VEGF-α核心靶点疾病相关性最高。GO分析显示:SMJXD影响了基因表达正/负向调控、细胞凋亡正调控等生物途径,还有大分子复合物、细胞外空间等细胞成分,以及酶结合等分子功能。结论:SMJXD可能是在细胞外空间通过酶结合等分子功能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干预HIF-1信号通路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从而治疗心衰。该结论可为后续深入研究心衰作用机制,开发新的心衰治疗药物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救心汤 心力衰竭 HIF-1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细胞外空间 豆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病因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朱红俊 龚少愚 +2 位作者 邹逊 魏慧渊 陆曙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肺源性心脏病 心肌病 扩张型 风湿性心脏病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归汤调控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作用机制
8
作者 许欣颖 胡小海 朱红俊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影响,分析其降压机制。方法:Wistar-Kyoto大鼠作为空白组。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影响,分析其降压机制。方法:Wistar-Kyoto大鼠作为空白组。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柴归汤低剂量组,并进行对应药物的灌胃治疗。给药28 d,检测各组大鼠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AMP水平及主动脉组织蛋白激酶B(AKT)、蛋白激酶A(PKA);应用PEX100磷酸化抗体芯片进行磷酸化检测分析。结果:给药后,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柴归汤低剂量组、柴归汤入肠成分组及贝那普利组在干预4周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柴归汤入肠成分组cAMP、柴归汤低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PKA及贝那普利组AKT均有所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归汤入肠成分组血清cAMP水平,柴归汤高剂量组、柴归汤中剂量组主动脉组织AKT水平,柴归汤中剂量组主动脉组织PKA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柴归汤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上调大鼠血清cAMP、主动脉组织AKT、PKA水平,其降压机制可能与cAMP/AKT、cAMP/PKA级联介导信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柴归汤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B 蛋白激酶A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利钠肽与中医证型及NYHA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朱红俊 龚少愚 +2 位作者 邹逊 魏慧渊 陆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BNP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正常对照组140例,心力衰竭组339例(包括59例治疗前后),根据NYHA分级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并测定血浆BN...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BNP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正常对照组140例,心力衰竭组339例(包括59例治疗前后),根据NYHA分级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并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与中医证型和NYHA分级显著相关。不同NYHA分级之间以及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血浆BNP水平不同,有统计学差异,其浓度随中医证型和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后,则显著下降。结论:血浆BNP水平是反应心功能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可以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NP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豆清脉方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红俊 陆曙 +3 位作者 苏伟 龚少愚 张志斌 李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观察连豆清脉方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连豆清脉方治疗组(简称观察组,35例)和标准治疗组(简称标准组,33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标准化治疗,其中... 目的观察连豆清脉方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连豆清脉方治疗组(简称观察组,35例)和标准治疗组(简称标准组,33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标准化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连豆清脉方(由连翘、黄连、野料豆、赤芍、莱菔子等组成,本院制剂室统一配制,每剂煎250 mL,每日两次口服,疗程2周),检测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AIP;并观察hs-CRP、外周血白细胞(PBL)变化。结果治疗前标准组和观察组TG、LDL-C、HDL-C及AIP,hs-CRP、PB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标准组AIP、TG均升高,hs-CRP、PBL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C、HDL-C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则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AIP、TG以及hs-CRP、PBL明显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连豆清脉方可以同时降低冠心病患者LDL-C浓度和AIP,增加LDL-C颗粒直径,并进一步降低hs-CRP、PB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豆清脉方 冠心病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阳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及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红俊 龚少愚 +1 位作者 魏慧渊 陆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通阳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级的15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益... 目的研究益气通阳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级的15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通阳利水方药,每月随访1次,共21个月。观察患者生存率和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起始血浆BNP水平接近(P>0.05),但对照组分别在随访的第4个月、第9个月、第13个月出现峰值大于1000ng/L的3次高峰期,而治疗组只在第4个月出现高峰,且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生存率下降期与BNP分泌高峰期一致,其中第1~4个月为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高发期。结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通阳利水方药,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血浆BNP水平,并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通阳利水法 生存率 B型钠尿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之热浊肾虚病机浅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红俊 陆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0-1461,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与热毒、浊邪、肾虚密切相关,从热、浊、肾虚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根据清热、泄浊、补肾治疗原则,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疾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客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痰湿 血淤 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曙清热泄浊补肾法治疗冠心病经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红俊 陆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9-980,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清热泄浊 补肾法 陆曙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豆清脉方可降低动脉硬化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及其校正指数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红俊 陆曙 +4 位作者 朱明 苏伟 龚少愚 张志斌 李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研究有AS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及其校正指数(baPWVi)和临床事件的相关性,以及连豆清脉方干预AS患者baPWV及baPWVi的效果。方法该研究共计纳入130例研究病例,其中无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临床事件患者54例、有AS相... 目的研究有AS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及其校正指数(baPWVi)和临床事件的相关性,以及连豆清脉方干预AS患者baPWV及baPWVi的效果。方法该研究共计纳入130例研究病例,其中无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临床事件患者54例、有AS相关临床事件患者76例,进行baPWV、baPWVi检测;并将其中64例有AS相关临床事件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连豆清脉方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标准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连豆清脉方,观察治疗前后baPWV及baPWVi的变化。结果有临床事件组的年龄、baPWV及baP-WVi均明显高于无临床事件组[年龄:(66.7±9.6)岁.vs.(63.3±10.8)岁;baPWV:(20.40±0.67)m/s.vs.(15.72±0.38)m/s;baPWVi:(1.25±0.04).vs.(1.00±0.02),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baPWVi和临床事件成正相关(r=5.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8),而baPWV、年龄和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baPWVi增高发生临床事件的相对危险度高于baPWV和年龄(OR值:296.6.vs.1.001.vs.0.995)。baPWVi对于临床事件预测的价值高于baPWV和年龄[ROC曲线下面积(AUC):0.808.vs.0.789.vs.0.614)],根据最大约登指数原则,取baPWVi和baPWV的cut-off值(1.043,16.52m/s),预测临床事件的特异性baPWVi高于baPWV(68.5%.vs.62.7%),但是敏感性不如baPWV(76.3%.vs.80.3%)。对照组和连豆清脉方治疗组治疗前的baPWV、baPWVi没有差异,治疗后两组baPWV、baPWVi均下降,但治疗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baPWV:(1.97±0.40)m/s.vs.(0.13±0.17)m/s;baPWVi:(0.12±0.02).vs.(-0.01±0.01),P=0.000)]。结论在有AS危险因素的人群中,baPWVi和临床事件相关性、预测临床事件的能力优于baPWV;连豆清脉方可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baPWV及baPW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豆清脉方 臂踝脉搏波速度 臂踝脉搏波速度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归汤对高血压小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及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红俊 徐辰 +3 位作者 龚少愚 毛爱琴 周春刚 陆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547-1550,1557,共5页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小鼠的血压、血浆、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方法:本文通过高盐饲料诱导建立小鼠高血压模型,采用贝那普利和柴归汤进行平行对照干预,并检测小鼠血压、血浆ACE2水平,肾脏... 目的:探讨柴归汤对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小鼠的血压、血浆、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方法:本文通过高盐饲料诱导建立小鼠高血压模型,采用贝那普利和柴归汤进行平行对照干预,并检测小鼠血压、血浆ACE2水平,肾脏组织肾素、ACE2水平,以及肠道菌群丰度的变化。结果:1)柴归汤可持续稳定降低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小鼠模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P<0.001),降压效果与贝那普利相当(P>0.05);2)柴归汤升高了高血压小鼠降低的血浆ACE2水平(P<0.001),但贝那普利组血浆ACE2水平高于柴归汤组(P<0.001);3)柴归汤可降低高血压小鼠的肾脏组织肾素水平和肾素/ACE2比值(P<0.05);4)高血压小鼠肠道Bacteroidia菌群丰度降低,而Clostridia菌群丰度升高。贝那普利和柴归汤可以改善菌群失衡(P<0.05)。结论:柴归汤对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小鼠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其机制与柴归汤升高血浆ACE2水平、降低肾脏组织肾素水平和肾素/ACE2比值、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五运六气 柴归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肾素 肠道菌群 小鼠 高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豆清脉方对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预防作用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红俊 陆曙 +5 位作者 苏伟 龚少愚 陈浩 周春刚 刘钰龙 谈晓东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4期601-605,共5页
目的研究连豆清脉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4(TLR-4)、NF-κB、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10只、空白预防组(空预组)1... 目的研究连豆清脉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4(TLR-4)、NF-κB、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10只、空白预防组(空预组)10只、模型组10只、辛伐他汀预防组(辛预组)10只、连豆清脉方预防组(连预组)10只;后4组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早期AS模型,同步采用连豆清脉方、辛伐他汀,分别对大鼠AS模型进行预防性干预。并对主动脉血管壁厚度、组织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 RNA表达、血清NF-κB水平检测计算。结果 1)光镜下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厚度存在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厚度明显薄于模型组(P<0.01),但是和空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大鼠左心室组织PARP-1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是明显高于空预组(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2)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 RNA表达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TLR-4 m 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连预组低于空预组(P<0.05)。大鼠血清NF-κB水平各组间存在差异(P=0.001);其中连预组NF-κB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与空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豆清脉方可预防高脂饮食导致的AS形成;其机制与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PARP-1、TLR-4、NF-κB等环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连豆清脉方 辛伐他汀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7
作者 朱红俊 陆佳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 药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病案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红俊 万毅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30-931,共2页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3岁.因眼睑、双下肢浮肿16个月,于2000年9月23日入院.有糖尿病(DM)家族史.1986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5.0mmol/L,餐后血糖20.1mmol/L,血压13.2/10kPa.选用磺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去年3月出现...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3岁.因眼睑、双下肢浮肿16个月,于2000年9月23日入院.有糖尿病(DM)家族史.1986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5.0mmol/L,餐后血糖20.1mmol/L,血压13.2/10kPa.选用磺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去年3月出现头昏、视物不清、眼睑和双下肢浮肿,在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3.2mmol/L,餐后血糖15.3mmol/L,血压33/14kPa;肾功能:血尿素氮11.2mmol/L,血肌酐203μmol/L,换用胰岛素、尼群地平治疗.今年9月24日转诊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病案 水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属性对五行学术内涵的探讨
19
作者 周颖祺 朱红俊 高敬如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目前对于五行内涵的理解局限于以“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为基础的“五材”观,对五行的本源内涵深入研究与解析不足,限制了五行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文中基于五行的空间属性,研读文献《尚书·大禹谟》及《尚... 目前对于五行内涵的理解局限于以“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为基础的“五材”观,对五行的本源内涵深入研究与解析不足,限制了五行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文中基于五行的空间属性,研读文献《尚书·大禹谟》及《尚书·洪范》等,提出五行本源内涵为:水曰“惟修”,火曰“正德”,金曰“利用”,木曰“厚生”,土曰“惟和”。从此角度阐发五行新说有利于理解五行内涵,对深入理解中医经典理论及指导临床疾病诊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本源内涵 中医理论 空间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20
作者 朱红俊 徐俊龙 张剑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015-1016,1018,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 CRP)和降钙素原( PCT) 水平对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4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第1、3、5天分别进行CRP、PCT和WBC检测,同时根据预后将4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分为死...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 CRP)和降钙素原( PCT) 水平对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4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第1、3、5天分别进行CRP、PCT和WBC检测,同时根据预后将4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2例患者死亡12例,存活30例.死亡组第3、第5天CRP[(121±25)、(140±34) mg/L]明显高于存活组CRP[(88±35)、(53±24)mg/L],P<0.05.死亡组第3天、第5天PCT[(28.4± 5.5)、(39.6± 6.2)μ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CT[(8.4±3.8)、(5.3±4.2)μg/L],P<0.05.在存活组中随着病情的好转,PCT及CRP明显下降,而WBC下降不明显,在死亡组中随着病情的恶化,PCT及CRP明显升高,而WBC升高不明显.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PCT和CRP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