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渣双液注浆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义顺 吴杰 +3 位作者 郭乾坤 朱波青 靳晓增 甘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46-349,共4页
钢渣与矿渣、粉煤灰复掺作为注浆材料使用,既优化了骨料的级配又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工业废渣.基于水玻璃碱激发工业废渣的原理,研究出以钢渣为主最佳配合比的工业废渣-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研究表明,随着水玻璃掺量的增加注浆材料的凝胶时... 钢渣与矿渣、粉煤灰复掺作为注浆材料使用,既优化了骨料的级配又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工业废渣.基于水玻璃碱激发工业废渣的原理,研究出以钢渣为主最佳配合比的工业废渣-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研究表明,随着水玻璃掺量的增加注浆材料的凝胶时间增加而结石体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钢渣与矿渣、粉煤灰两两复掺时前者的效果最好;三种工业废渣三掺(钢渣∶矿渣∶粉煤灰=2∶3∶1)时,注浆材料的强度最大,28 d抗压强度达1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矿渣-粉煤灰 水玻璃 双液注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石英与红柱石的浮选分离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翠红 朱波青 +3 位作者 周海玲 汪敏 毛思萌 檀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本文以油酸钠作为捕收剂,研究了磷酸氢二钠、柠檬酸和硅酸钠等抑制剂对粉石英与红柱石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钠是红柱石与粉石英浮选分离的一种优良的抑制剂;在其最佳浓度0.47×10-2mol/L,浮选液pH值为8.5时,粉石... 本文以油酸钠作为捕收剂,研究了磷酸氢二钠、柠檬酸和硅酸钠等抑制剂对粉石英与红柱石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钠是红柱石与粉石英浮选分离的一种优良的抑制剂;在其最佳浓度0.47×10-2mol/L,浮选液pH值为8.5时,粉石英与红柱石浮选回收率差高达47.86%。红外光谱及Zeta电位分析结果表明,油酸钠对红柱石兼有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对粉石英仅有物理吸附作用,因而对红柱石有更强的捕收能力;磷酸氢二钠对粉石英表面起解吸作用,能有效抑制粉石英起浮,从而实现粉石英与红柱石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石英 红柱石 浮选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粉石英的提纯增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檀杰 周海玲 +3 位作者 汪敏 朱波青 高孝钱 郑翠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尝试反浮选法和酸浸法去除粉石英矿中的红柱石、水铝石和铁等杂质。结果表明,采用反浮选法可去除粉石英中的红柱石杂质,最佳浮选条件:油酸钠作为捕收剂,其浓度为3.3 mmol/L,磷酸氢二钠作为抑制剂,其浓度为4.7 mmol/L,浮选液pH为8.5。采... 尝试反浮选法和酸浸法去除粉石英矿中的红柱石、水铝石和铁等杂质。结果表明,采用反浮选法可去除粉石英中的红柱石杂质,最佳浮选条件:油酸钠作为捕收剂,其浓度为3.3 mmol/L,磷酸氢二钠作为抑制剂,其浓度为4.7 mmol/L,浮选液pH为8.5。采用酸浸法可去除水粉石英中的水铝石和铁杂质,最佳酸浸条件:盐酸(浓度为18%)与粉石英质量比为3∶1,在60℃酸浸30 min后,再在室温酸浸8 h。经过反浮选和酸浸处理后,粉石英中二氧化硅含量由80.02%上升至98.49%,白度由76.0%上升至89.3%,铝含量由9.86%下降至0.26%,铁含量由182μg/g下降至56.3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石英 反浮选 酸浸 白度
原文传递
半干法脱硫灰的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孝钱 朱波青 +2 位作者 吴小俊 刘欣 郑翠红 《化工时刊》 CAS 2012年第10期1-3,23,共4页
采用(NH4)2S2O8为氧化剂,对烧结脱硫灰中CaSO3进行催化氧化研究,研究氧化剂的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NH4)2SO4的添加量等因素对亚硫酸钙的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SO4催化效果最佳;反应温度越高,CaSO3的氧化率越高... 采用(NH4)2S2O8为氧化剂,对烧结脱硫灰中CaSO3进行催化氧化研究,研究氧化剂的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NH4)2SO4的添加量等因素对亚硫酸钙的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SO4催化效果最佳;反应温度越高,CaSO3的氧化率越高;少量(NH4)2SO4明显增加CaSO3的氧化率。当CaSO3与(NH4)2S2O8物质量比为20∶1时,加入的(NH4)2SO4占脱硫灰重量0.2%,以CuSO4作为催化剂,40℃中反应1 h,CaSO3的氧化率达到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法脱硫灰 亚硫酸钙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