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1 位作者 富学东 齐凤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4-515,共2页
痤疮为常见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为非炎性皮损(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及丘疹、脓疱、囊肿等炎性皮损。该病常迁延数年,除了对容貌的影响外,对患者心理也产生影响。我科采用口服丹参酮联合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现将... 痤疮为常见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为非炎性皮损(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及丘疹、脓疱、囊肿等炎性皮损。该病常迁延数年,除了对容貌的影响外,对患者心理也产生影响。我科采用口服丹参酮联合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阿达帕林凝胶 痤疮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湿热蕴结证)的效果及对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瑞 朱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7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湿热蕴结证)的效果及对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NASH(湿热蕴结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湿热蕴结证)的效果及对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NASH(湿热蕴结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脂代谢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肋痛、脘腹胀满、口黏腻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NASH(湿热蕴结证)的效果显著,不仅能调节脂代谢,还能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甘草酸二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代谢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脱敏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2 位作者 齐凤琴 富学东 黄丽萍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2311-2313,2316,共4页
目的评价特异性脱敏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89例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107例,荨麻疹患者81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1例)患者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结果 (1)过敏原检测结果提示,尘螨、花粉仍然是致病性较强的致敏原。(2)特异... 目的评价特异性脱敏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89例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107例,荨麻疹患者81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1例)患者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结果 (1)过敏原检测结果提示,尘螨、花粉仍然是致病性较强的致敏原。(2)特异性脱敏治疗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65%、85.19%、88.1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有效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7例)起效时间(5.54±2.56)周,治疗有效的荨麻疹患者(69例)起效时间(6.20±2.71)周,治疗有效的哮喘患者(89例)的起效时间(5.02±2.28)周。其中哮喘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荨麻疹组(P<0.05);年龄≤18岁患者起效时间为(4.69±1.73)周,年龄>18岁患者起效时间(5.66±2.63)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的复发率分别为21.65%、20.29%、23.6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复发3例,年龄>18岁复发53例。低年龄组率复发明显低于高年龄组。(5)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的复发时间分别为(5.91±1.46)月,(5.80±0.97)月,(5.53±1.60)月,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复发时间(6.5±0.87)月,年龄>18岁复发时间(5.7±1.4)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89例患者中仅有1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特异性脱敏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荨麻疹 特异性脱敏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和Endogl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2 位作者 富学东 齐凤琴 张素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PTEN和Endoglin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染色,对5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10例正常皮肤标本进行PTEN和Endoglin标记,观察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PTEN和Endoglin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染色,对5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10例正常皮肤标本进行PTEN和Endoglin标记,观察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皮肤鳞状细胞癌组为48.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染色评分也随之降低(P<0.01)。PTEN蛋白在高分化及中-低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57%和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TEN的阳性率显著下降,由58.54%降至9.09%,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Endoglin标记的微血管密度(Endoglin-MV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30.56±6.41)和正常对照组(3.00±1.63)比较,在中-低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组(31.95±5.74)和高分化组(26.79±6.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淋巴结转移组(34.73±4.50)和无转移组(29.44±6.43)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阴性表达的Endoglin-MVD为33.63±5.09,PTEN阳性表达的Endoglin-MVD为27.24±6.11,两者呈负相关。结论 PTEN蛋白的表达下降参与了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恶性进展及转移;PTEN与Endoglin-MVD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ENDOGLIN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bB4及Endogli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1 位作者 富学东 张素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2-404,共3页
目的观察erbB4及Endogli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erbB4及Endogli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39例皮肤鳞癌的erbB4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有淋巴结转移的皮肤鳞癌组织中erbB4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 目的观察erbB4及Endogli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erbB4及Endogli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39例皮肤鳞癌的erbB4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有淋巴结转移的皮肤鳞癌组织中erbB4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皮肤鳞癌组织中Endoglin-MVD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高分化的皮肤鳞癌组织中Endoglin-MVD明显低于中~低分化鳞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Endog-lin-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erbB4和Endoglin-MVD呈负相关。结论 erbB4和Endoglin-MVD相互作用参与了皮肤鳞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BB4 ENDOGLIN 皮肤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gl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桢 陶茜 +2 位作者 曹海鹏 富学东 张素华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Endoglin(又称CD105)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特点,探讨其在皮肤鳞癌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根据Broders分级(按未分化癌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将皮肤鳞癌分为高分化鳞癌组(Ⅰ级,14例)、中分化鳞癌组(Ⅱ... 目的:观察Endoglin(又称CD105)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特点,探讨其在皮肤鳞癌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根据Broders分级(按未分化癌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将皮肤鳞癌分为高分化鳞癌组(Ⅰ级,14例)、中分化鳞癌组(Ⅱ级,12例)和低分化鳞癌组(Ⅲ级~Ⅳ级,26例);根据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分为伴有淋巴结转移组11例,无转移组4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对皮肤鳞癌组及对照组(10例)正常皮肤染色。观察Endoglin在正常皮肤对照组及皮肤鳞癌组中的表达,分析Endoglin-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不同组织中、不同病理分组及临床分组中的表达。结果:皮肤鳞癌组Endoglin-MVD(30.56±6.4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0±1.63)(P〈0.01);中-低分化组(31.95±5.74)显著高于高分化组(26.79±6.83)(P〈0.01);淋巴结转移组(34.73±4.50)显著高于无转移组(29.44±6.43)(P〈0.05)。结论:Endoglin-MVD的增加可能与皮肤鳞癌的发生、分化程度的降低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LIN 皮肤鳞状细胞癌 新生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桢 曹海鹏 +1 位作者 富学东 齐凤琴 《中国医药》 2017年第5期774-777,共4页
目的观察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5年11月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BP患者47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微波与咪喹莫特乳... 目的观察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5年11月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BP患者47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有效率及痊愈率,随访观察治疗后3、6、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2组微波治疗次数及咪喹莫特乳膏应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5%(19/21)比19.2%(5/26)、95.2%(20/21)比65.4%(17/26)、4.8%(1/21)比26.9%(7/26)](均P〈0.05);治疗后6、12个月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微波治疗次数少于、咪喹莫特乳膏应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1)次比(4.2±1.9)次、(2.2±0.7)个月比(4.7±1.6)个月](均P〈0.01)。2组均有轻度不良反应出现,未影响继续治疗及局部功能。结论微波与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光动力疗法可明显提高鲍温样丘疹病的疗效并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温样丘疹病 光动力疗法 微波 咪喹莫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增殖标志物Endoglin和PTEN基因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8
作者 朱桢 于笑涵 张素华 《中国医药》 2010年第5期481-482,共2页
实验表明,肿瘤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当实体肿瘤的大小超过1~2mm^3时就需要不断地有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提供养分、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研究发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速度比正常组织细胞快20~2000倍。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 实验表明,肿瘤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当实体肿瘤的大小超过1~2mm^3时就需要不断地有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提供养分、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研究发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速度比正常组织细胞快20~2000倍。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受体复合物成分之一的Endoglin及抑癌基因PTEN在肿瘤血管的生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LIN PTEN 肿瘤新生血管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桢 《成才之路》 2010年第11期53-54,共2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外,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文从教学的情景创设、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外,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文从教学的情景创设、学生的自主探究,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三方面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体会其应有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数学教学 自主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慢教育”
10
作者 朱桢 《文理导航》 2022年第29期70-72,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教育也是如此。“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成为当前课堂教育追求的目标。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上,我们无不加快节奏、扩大容量,快马加鞭,争分夺秒,然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教育也是如此。“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成为当前课堂教育追求的目标。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上,我们无不加快节奏、扩大容量,快马加鞭,争分夺秒,然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可能很细微、很漫长,它需要生命的沉淀,更需要我们的等待,唯有慢下来,学会等待才能欣赏到那花儿绽放时的美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课堂 高效课堂 课堂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 慢教育 数学学科 学会等待 加快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学生动手操 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1
作者 朱桢 《名师在线》 2018年第8期71-72,共2页
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但从一些课堂教学状况来看,课堂中的动手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组织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本文所要介绍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动手能力 课堂效率 数学思维 探究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数学表达结构化的策略探寻
12
作者 朱桢 《文理导航》 2023年第27期64-66,共3页
数学表达结构化是使思维和表达呈现一种系统和结构的活动,学生结构化的表达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从“做数学”“画数学”和“说数学”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结... 数学表达结构化是使思维和表达呈现一种系统和结构的活动,学生结构化的表达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从“做数学”“画数学”和“说数学”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结构化表达,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结构化表达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表达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学生数感 提升数学素养
13
作者 朱桢 《文理导航》 2019年第18期31-32,共2页
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悟,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它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着联系数学概念与现实问题的重要作用,因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培养数感 数学素养 感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学生数学学习
14
作者 朱桢 《名师在线》 2017年第4期73-74,共2页
数学模型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地、概括地表征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数学建模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增强学生数学学... 数学模型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地、概括地表征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数学建模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抽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数学实验 有效开展数学教学
15
作者 朱桢 《新课程》 2015年第31期90-91,共2页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把新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以及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符合学生的年龄...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把新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以及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让学生在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中体验了探索知识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下面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几节课为例谈一些看法。一、借助数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实验 数学教学 抽象逻辑思维 苏教版 感性材料 学习过程 现实生活 空间观念 认识规律 物体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CO_2激光与微波治疗睑黄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2 位作者 齐凤琴 富学东 李云霞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355-1357,共3页
目的观察脉冲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50例睑黄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评价治疗后的有效率,包括疼痛感、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在内的... 目的观察脉冲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50例睑黄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评价治疗后的有效率,包括疼痛感、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在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经1次治疗后治愈率达86.7%,2次治疗后治疗率达100%,而对照组经1次治疗后治愈率为40.0%,2次治疗后治愈率为60.0%,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4.0%,而对照组出现15例复发,复发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冲CO2激光治疗睑黄瘤安全高效,手术操作简便,在相同治疗次数的情况下,复发率明显降低,可作为睑黄瘤的常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脉冲 睑黄瘤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血清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潘庚 朱桢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组方改良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治疗组用中药组方改良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同时口服5-氨基水杨酸(5-ASA)制剂美沙拉嗪并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与对...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组方改良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治疗组用中药组方改良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同时口服5-氨基水杨酸(5-ASA)制剂美沙拉嗪并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与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静脉滴注甲硝唑做对照,比较2组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空腹采静脉血,测定PLT、MPV、Fi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复查UC患者上述血清凝血指标,与治疗前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PLT、Fib降低,MPV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凝血指标在治疗后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Fib变化最为明显,PLT次之,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PLT、MPV、Fib可作为判断UC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 改良康复新 保留灌肠 美沙拉嗪 甲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29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1 位作者 乔国煜 齐凤琴 《中国医药》 2010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局部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295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1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每日4次,连用6周。对照Ⅰ组93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对照Ⅱ组90例,用微波消除...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局部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295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1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每日4次,连用6周。对照Ⅰ组93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对照Ⅱ组90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在病灶基底部局部注射干扰素100万U,每周2次,连续6周。治疗组及对照Ⅱ组患者于停药后每2周随访1次,随访3个月,3个月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随访间隔,直至停药后6个月,对照Ⅰ组随访时间同治疗组及对照Ⅱ组,观察复发结果。出现疣体复发进行二次微波治疗,二次治疗后3组治疗及观察情况同首次治疗。结果首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82例,复发率26.78%;对照Ⅰ组治愈30例,复发66例;对照Ⅱ组治愈率73.33%,复发率26.67%。治疗组与对照Ⅱ组疗效相当,明显优于对照Ⅰ组。二次微波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可见治疗组与对照Ⅱ组复发率仍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首次治疗相比基本一致。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与微波加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相比疗效相当,且给药方便,明显优于单纯微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微波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9
19
作者 潘庚 朱桢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4期1258-1259,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目前UC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多个易感基因发生变异综合作用,影响易感个体先天与后天适应性免疫机制被激活,促使肠道上皮屏障完整性受损,从而在肠道菌群作用下,导致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康复新 美沙拉嗪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海鹏 朱桢 +1 位作者 乔国煜 齐凤琴 《中国医药》 2010年第7期667-668,共2页
目的 观察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局部外用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248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6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 目的 观察微波与复方鸦胆子糊及干扰素局部外用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248例尖锐湿疣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6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对照Ⅰ组80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后给予鸦胆子糊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Ⅱ组82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局部外用干扰素4次/d,连用6周.治疗组及对照Ⅱ组患者于停药后每2周随访1次,随访3个月,3个月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随访间隔,直至停药后6个月,对照Ⅰ组随访时间同治疗组及对照Ⅱ组,观察复发结果.出现疣体复发进行二次微波治疗,二次治疗后3组治疗及观察情况同一次治疗.结果 一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1.86%,复发奉8.14% 对照Ⅰ组治愈率55.00%,复发率45.00% 对照Ⅱ组治愈率73.17%,复发率26.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Ⅱ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微波后给予复方鸦胆子糊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冶愈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微波 干扰素 复方鸦胆子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