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三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晚秋 潘洪义 +1 位作者 房力川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2期172-176,273,共6页
研究区域资本利用程度是三维生态足迹的意义之一,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15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了四川省三维生态足... 研究区域资本利用程度是三维生态足迹的意义之一,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15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了四川省三维生态足迹的主要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总体上,四川省整体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为增加,表明对资源的占用水平越来越高;(2)各地市州的人均足迹广度变化类型有连续下降型、先降后升型、波动变化型三种情况,足迹广度最大的是广元市,最高值为0.5833hm2/人,最小的是成都市,最低值为0.1822hm2/人;(3)人均足迹深度主要有波动上升与波动下降两种类型,德阳市是足迹深度最高的地区,年均1.7789hm2/人;甘孜、阿坝两州存量资本未被占用,足迹深度为原长1;(4)对四川省三维生态足迹进行驱动因子分析,发现VIP值较大的多为经济因素,它发挥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生态足迹 足迹广度 足迹深度 驱动力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 被引量:29
2
作者 潘洪义 朱晚秋 +2 位作者 崔绿叶 冯茂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6335-6345,共11页
生态足迹方法是通过比较人类活动消耗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定量的判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2014年成都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测算,并结合空间分析揭示了其空间演化规律。... 生态足迹方法是通过比较人类活动消耗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定量的判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2014年成都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测算,并结合空间分析揭示了其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9—2014年,各区市县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值有着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9年的2.759hm^2/人下降至2014年的1.937hm^2/人,基本格局呈现出中间低,西南高,两翼居中的分布特征,高水平人均生态足迹集中分布在西南方向的蒲江县、大邑县,邛崃市;(2)2009—2014年成都市人均承载力呈现出较为稳定且有下降的趋势,由2009年的0.2314hm^2/人下降至2014年的0.2215hm^2/人,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足迹呈现出较好的空间一致性;(3)人均生态亏盈,在时间上表现为逐渐向好,但其本质是趋势为生态赤字愈发严重,空间上呈现出与人均生态承载力情况"高-低,低-高"相反分布的特征,分布呈扩散型,即由中部的五城区向四周扩散,除五城区外,其余地区在研究期间内都为赤字,最严重区域集中在西南方向的蒲江县,最高达到-9.3189hm^2/人,亟需建立有效的生态足迹调控和补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承载力 人均生态亏盈 区市县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自然质量与景观指数耦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潘洪义 朱晚秋 +1 位作者 崔绿叶 李竹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54-1859,共6页
【目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方法】本文以Arc GIS10.1及其插件Patch Analyst为技术平台,对蒲阳镇在不同海拔高度下耕地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补充... 【目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方法】本文以Arc GIS10.1及其插件Patch Analyst为技术平台,对蒲阳镇在不同海拔高度下耕地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数据为基础,结合SPSS和Geo Da软件,进一步探讨了耕地自然质量与景观指数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1)蒲阳镇耕地随海拔升高而斑块数量减少,平均规模变大,破碎化程度越低;这是因为海拔较低的区域地形相对平坦,人类耕作便利,生产活动频繁。(2)耕地自然质量与景观格局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耕地自然质量与斑块数呈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与景观百分比存在极弱的负相关性,仅-0.178;耕地自然质量与斑块平均大小、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均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3)耕地自然质量与景观格局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斑块数量与耕地自然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局部空间的相似集聚性,景观百分比、斑块平均大小和平均斑块形状指数与耕地自然质量则呈现局部空间异质性,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单元主要集中分布于蒲阳镇南部、北部以及西北方向。【结论】景观指数随着海拔变化出现规律性变化,耕地自然质量与各景观指数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二者呈现出空间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存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自然质量 空间分布 景观指数 空间自相关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耕地损失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婷 潘洪义 +1 位作者 崔绿叶 朱晚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168,共7页
耕地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凯里市2003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基于Erdas和Arc GIS平台,经过图像分类、数字化以及空间数据叠加分析与统计,研究耕地损失在高程和坡度影响下的空间分布情... 耕地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凯里市2003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基于Erdas和Arc GIS平台,经过图像分类、数字化以及空间数据叠加分析与统计,研究耕地损失在高程和坡度影响下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凯里市海拔普遍较高,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要发生在700~1000 m高程范围内;而地形约束使其土地利用方式在5°~25°的坡度范围内变化最大;2总体上耕地损失量占对应高程范围总面积的比例随着高程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3随着坡度增加耕地损失量呈现出先急剧增加而后急剧减少的态势,在5°~15°坡度范围内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土地利用变化 耕地损失 空间分布 凯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医学典籍
5
作者 朱晚秋 杨洪 《华夏文化》 2003年第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医学典籍 医药学 《足臂十一脉灸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6
作者 范婷 朱晚秋 崔绿叶 《贵州科学》 2016年第4期36-40,共5页
在运用RS和GIS得到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图的基础上,统计分析2003-2013年间凯里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上的变化速度以及在空间上的转移特征,并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研究区建... 在运用RS和GIS得到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图的基础上,统计分析2003-2013年间凯里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上的变化速度以及在空间上的转移特征,并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研究区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尤为突出,分别高达188.47%和18.85%;而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大面积的土地转移发生在耕地、林地和其他用地之间;高程和坡度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分布 城市化 凯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都长安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晚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10-111,共2页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雕板印刷术始于唐代,这在史学界巳成为定论。但唐代刻书地点可考者,除京城长安外,还有东都洛阳、越州、扬州、江东、江西及益州、成都等地。那么究竟何处是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呢?这个问题,为方家学者所未论及。笔...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雕板印刷术始于唐代,这在史学界巳成为定论。但唐代刻书地点可考者,除京城长安外,还有东都洛阳、越州、扬州、江东、江西及益州、成都等地。那么究竟何处是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呢?这个问题,为方家学者所未论及。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根据有关记载推断,唐代长安应是我国古代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论据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术 雕板印刷 唐都长安 唐代长安 我国古代 唐长安 东都洛阳 史料 史学界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心转移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足迹时空差异及其耦合关系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淳阳 朱晚秋 +1 位作者 潘洪义 周介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6-317,共12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重大难题。以快速城镇化的四川省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心耦合模型,对2005~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生态足迹的时空演变、转移路径及空间耦合特征进行分析。结...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重大难题。以快速城镇化的四川省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心耦合模型,对2005~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生态足迹的时空演变、转移路径及空间耦合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城镇化与生态足迹水平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时空差异明显,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出盆地中部高,由内至外逐层降低的圈层式分布格局,生态足迹水平呈现出以攀(枝花)成(都)绵(阳)为轴线,西北低、东南高的对称式分布格局;(2)新型城镇化重心持续北移、移动幅度较小、规律性明显,生态足迹重心先南移后向北回撤、移动幅度较大、规律性较差;(3)新型城镇化与生态足迹的空间重叠性呈现先靠近后分离再靠近的波动态势,变动一致性由相反到趋同,空间耦合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心转移 新型城镇化 生态足迹 时空差异 耦合 四川省
原文传递
我国公路桥梁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基于2005~2010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的经验数据
9
作者 吴韩 朱晚秋 《交通财会》 2012年第10期74-77,共4页
本文以2005~2010年间我国A股市场公路桥梁行业上市公司之间发生的67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并购方和目标方两个角度出发,对这一时间段内公路桥梁行业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并购双方投资者的短期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并购事件为... 本文以2005~2010年间我国A股市场公路桥梁行业上市公司之间发生的67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并购方和目标方两个角度出发,对这一时间段内公路桥梁行业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并购双方投资者的短期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并购事件为并购方的投资者带来了短期的超额回报,却没有增加目标方投资者的投资获利,并且就研究的公路桥梁行业来看,我国A股证券市场上信息提前流失现象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 事件研究法 累计平均超常收益率
原文传递
浅谈新形势下汇率利率变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亚行美元贷款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晚秋 吴韩 《交通财会》 2016年第7期52-57,共6页
2015年度人民币在岸、离岸价格均大幅贬值,利差不断增大,同时轮动同业拆借市场6个月LIBOR美元贷款利率不断攀升,导致我公司存量约10.38亿亚行美元贷款的利息费用和汇兑损失增加。因此,本文尝试从目前人民币汇率走势和美元贷款利率不断... 2015年度人民币在岸、离岸价格均大幅贬值,利差不断增大,同时轮动同业拆借市场6个月LIBOR美元贷款利率不断攀升,导致我公司存量约10.38亿亚行美元贷款的利息费用和汇兑损失增加。因此,本文尝试从目前人民币汇率走势和美元贷款利率不断攀升这两个因素出发,分析探讨汇率和美元贷款利率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同时结合目前公司存量美元贷款期限和交易结构特点,提出应对措施,以试图实现完善公司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合理运用交易策略和选择套期保值产品,降低企业成本,规避外汇政策风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行美元贷款 LIBOR 套期保值 金融工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