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6岁,8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6年前夜间休息时突发胸闷、气短,坐起后症状缓解,20 d前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腹胀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24/75 mm Hg(1 mm Hg=0.133 k Pa),呼吸19次/min,脉搏78次/min;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第三...患者女,56岁,8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6年前夜间休息时突发胸闷、气短,坐起后症状缓解,20 d前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腹胀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24/75 mm Hg(1 mm Hg=0.133 k Pa),呼吸19次/min,脉搏78次/min;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B型钠尿肽前体661ρg/ml。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展开更多
文摘患者女,56岁,8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6年前夜间休息时突发胸闷、气短,坐起后症状缓解,20 d前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腹胀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24/75 mm Hg(1 mm Hg=0.133 k Pa),呼吸19次/min,脉搏78次/min;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B型钠尿肽前体661ρg/ml。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
文摘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R,ASIR)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CTA或CTA联合ASIR成像检查,其中38例接受常规CTA检查(A组),扫描数据采用120 k VP联合滤波反投影重建(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其余40例采用CTA+ASIR技术,应用ASIR40%重建(B组),比较两组成像质量及患者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B组图像质量评分为1分所占比例高于A组,其评分为2分所占比例低于A组(P<0.05);B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均高于A组,噪声低于A组(P<0.05);B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均低于A组(P<0.05)。结论 CTA联合ASIR可提高冠脉病变患者成像质量,降低患者受辐射剂量,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