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地区G6P[5]型牛轮状病毒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笑冉 朱庆贺 +2 位作者 宋军 郭东华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引起犊牛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调查黑龙江省牛群BRV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进化多样性,利用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对BRV阳性粪便样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引起犊牛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调查黑龙江省牛群BRV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进化多样性,利用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对BRV阳性粪便样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和电镜观察方法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获得分离毒株全基因组,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VP4、VP7进化树。结果显示,MA-104细胞盲传至第5代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传至第8代稳定出现CPE,分离毒株经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鉴定为BRV阳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物中观察到呈典型车轮状的无囊膜病毒粒子,符合BRV形态特征,表明成功分离得到一株BRV,将其命名为BRV HLJ-J7;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基因型为G6-P[5]-I2-R2-C2-M2-A11-N2-T6-E2-H3型;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VP4基因与中国分离毒株Y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8.2%;VP7基因与中国分离毒株LN19-4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8.8%。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G6P[5]型BRV,为黑龙江省BRV遗传进化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中和表位区S10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
作者 王美娇 杨丹 +4 位作者 赵飞宇 李春秋 朱庆贺 邢晓旭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7-35,共9页
试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S1的S10表位区进行表达,并制备抗S10蛋白多克隆抗体。将S10区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pET-32a-S10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1 kDa,利用Ni柱进行亲和... 试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S1的S10表位区进行表达,并制备抗S10蛋白多克隆抗体。将S10区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pET-32a-S10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1 kDa,利用Ni柱进行亲和纯化后浓度为2.01mg·mL^(-1)。纯化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收集小鼠血清,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可达到1∶12800,该抗体可以结合S10重组蛋白和天然PEDV HM2017毒株。研究成功制备了良好免疫原性的PEDV S10蛋白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S1蛋白及PEDV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1蛋白 中和表位区S10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黑龙江地区某鹅场鹅星状病毒分离鉴定及ORF2基因序列分析
3
作者 徐烨 朱庆贺 +1 位作者 高旭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0-56,106,共8页
为调查2023年黑龙江地区某鹅场中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oAstV)的感染及遗传进化情况,采集发病鹅的内脏组织样品进行RT-PCR检测,检测阳性样本通过鹅胚接种进行病毒分离,并利用RT-PCR以及电镜进行鉴定,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分离... 为调查2023年黑龙江地区某鹅场中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oAstV)的感染及遗传进化情况,采集发病鹅的内脏组织样品进行RT-PCR检测,检测阳性样本通过鹅胚接种进行病毒分离,并利用RT-PCR以及电镜进行鉴定,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运用MEGA6软件对ORF2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15份样品中,GoAstV的阳性率为6.67%(1/15)。阳性样本处理后接种鹅胚进行病毒分离,盲传至第5代时,尿囊膜增厚,出现尿酸盐沉积,鹅胚在120 h内死亡率达到83.33%(20/24),死亡鹅胚尿囊液进行GoAstV 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可观察到30 nm左右的病毒粒子。提取第5代病毒尿囊液R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该毒株ORF2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鉴定的毒株与其他GoAstV的ORF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54.7%到96.6%,与GoAstV LYG2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6.6%,而其与GoAstV FLX株差异较大,为54.7%。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试验鉴定的毒株属于GoAstV G2型,与火鸡星状病毒遗传关系较近。研究对黑龙江地区某鹅场GoAstV进行分离鉴定并对ORF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为黑龙江省GoAstV遗传进化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stV RT-PCR ORF2基因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羔羊腹泻主要寄生虫病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苗艳 朱庆贺 +10 位作者 兰世捷 陈亮 张蕾 金振华 张红 江波涛 刘秋瑾 李丹 田秋丰 尹珺伊 于辰龙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127-129,共3页
羔羊腹泻是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特征为腹泻、下痢,导致羔羊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引起羔羊腹泻的因素较为复杂,除饲养管理因素外,寄生虫感染是致羔羊腹泻的重要因素。腹泻相关病原的共同感染较常见,对放牧羊腹泻的实地调查提出了... 羔羊腹泻是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特征为腹泻、下痢,导致羔羊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引起羔羊腹泻的因素较为复杂,除饲养管理因素外,寄生虫感染是致羔羊腹泻的重要因素。腹泻相关病原的共同感染较常见,对放牧羊腹泻的实地调查提出了挑战。该文对致羔羊腹泻的常见寄生虫病原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羔羊腹泻疾病的监测、免疫计划的制定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腹泻 病原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V、GoAstV和GPMV三重Nano-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5
作者 苗艳 朱庆贺 +12 位作者 陈亮 钟鹏 兰世捷 冯万宇 李丹 张蕾 沈思思 江波涛 金振华 田秋丰 于晨龙 张国华 罗天瑶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0,共6页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能够同时检测鹅细小病毒(GPV)、鹅星状病毒(GoAstV)和鹅副黏病毒(GPM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GPV、GoAstV和GPMV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结合金纳米材料,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能够同时检测鹅细小病毒(GPV)、鹅星状病毒(GoAstV)和鹅副黏病毒(GPM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GPV、GoAstV和GPMV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结合金纳米材料,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GPV、GoAstV和GPMV的Nano-PCR方法,并进行了临床初步应用。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三重Nano-PCR检测方法对流感病毒(AIV)、禽腺病毒(FAdV)和鹅坦布苏病毒(TMUV)均无扩增,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所制备标准品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36×10^(1)、1.36×10^(3)和1.36×10^(3)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100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应用该方法对30份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GPV 1份,GoAstV 15份,GPMV 2份,GPV和GoAstV混合感染1份。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重Nano-PCR检测方法特异强、敏感性高,可用于GPV、GoAstV和GPMV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鹅星状病毒 鹅副黏病毒 纳米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Ⅰ群4型禽腺病毒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庆贺 王爽 +5 位作者 张莎 张鹏宇 陈曦 杨旭东 王观悦 史同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9-43,共5页
为鉴定一种以鸡心包积液、肝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疾病的病原,采集3份发病鸡肝脏组织,接种9日龄SPF鸡胚分离病毒,并进行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鸡胚尿囊液中检测出大小约1 032 bp的目的片段,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分离的病毒与禽腺病毒C种... 为鉴定一种以鸡心包积液、肝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疾病的病原,采集3份发病鸡肝脏组织,接种9日龄SPF鸡胚分离病毒,并进行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鸡胚尿囊液中检测出大小约1 032 bp的目的片段,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分离的病毒与禽腺病毒C种4型同源性最高,达98.30%~98.80%。理化特性分析表明,病毒无血凝性,对BUDR敏感,对氯仿、乙醚不敏感。中和试验证实,4型禽腺病毒阳性血清能够有效中和病毒的感染,分离病毒攻毒SPF雏鸡后能够完全复制出与临床自然感染鸡相同的症状,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肝脏组织切片出现大量嗜碱性核内包涵体,心肌纤维间隙炎性细胞浸润。说明分离得到的病毒为禽腺病毒Ⅰ群4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 心包积水综合征 分离 病理 生物学特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庆贺 张鹏宇 +3 位作者 王爽 陈曦 王观悦 史同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5-77,82,共4页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犬和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文章根据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从病原、诊断、疫苗以及治疗对犬瘟热进行综述,对国外先进的基因疫苗预防以及多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犬和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文章根据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从病原、诊断、疫苗以及治疗对犬瘟热进行综述,对国外先进的基因疫苗预防以及多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为犬瘟热进一步防控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诊断 疫苗 治疗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猪流行性腹泻诊断、疫苗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爽 朱庆贺 +5 位作者 陈曦 王观悦 张鹏宇 安丽娜 史同瑞 孙东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2,共4页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PED)在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爆发频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症状,仔猪致死率极高,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分别从诊断、预防和治疗三个方面对猪流行性腹泻进行综述。首先...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PED)在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爆发频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症状,仔猪致死率极高,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分别从诊断、预防和治疗三个方面对猪流行性腹泻进行综述。首先,阐述了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的最新方法;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商品化疫苗株进行介绍;治疗方面主要总结了国外对于猪流行性腹泻的先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 诊断 疫苗 治疗 防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伊维菌素微乳的研制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庆贺 陈曦 +5 位作者 王丽坤 王爽 骆宏伟 张莹 金振华 史同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研制伊维菌素微乳剂,并对其特性、稳定性进行评定。依据伊维菌素的溶解度,选择适宜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依据维持微乳体系稳定性的能力,筛选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确定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值),筛选伊维菌素微乳... 研制伊维菌素微乳剂,并对其特性、稳定性进行评定。依据伊维菌素的溶解度,选择适宜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依据维持微乳体系稳定性的能力,筛选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确定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值),筛选伊维菌素微乳剂的配方,并进行微乳的特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微乳剂各组分质量分数为伊维菌素5%(50 mg/mL)、油6.79%、乳化剂13.58%、辅助乳化剂54.27%、超纯水20.36%,运动黏度为610.50 mm^2/s,动力黏度为714.28 mPa·s,乳滴平均粒径为6.30nm,光照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等证实,微乳剂外观性状未见异常变化,药物含量符合质量规定,伊维菌素微乳剂稳定性良好,说明伊维菌素微乳剂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微乳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混悬乳剂的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史同瑞 朱庆贺 +5 位作者 王爽 陈曦 王观悦 杨淑萍 侯美如 于万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89,共4页
应用全身过敏性、皮肤刺激性、黏膜刺激性和乳腺刺激性试验,评定了利福昔明混悬乳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致敏试验豚鼠均未出现过敏性反应。在皮肤刺激性试验中,单次敷药组家兔皮肤均未见异常变化,多次敷药组虽有1只试验兔皮肤出现了短... 应用全身过敏性、皮肤刺激性、黏膜刺激性和乳腺刺激性试验,评定了利福昔明混悬乳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致敏试验豚鼠均未出现过敏性反应。在皮肤刺激性试验中,单次敷药组家兔皮肤均未见异常变化,多次敷药组虽有1只试验兔皮肤出现了短暂性轻微红斑,但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平均值仅为0.2。在黏膜刺激性试验中,受试药物组有1只试验兔的阴道黏膜出现轻微的充血现象,阴道黏膜刺激反应积分平均值为0.2。乳腺刺激性试验羊乳房未见异常症状,乳腺组织未见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利福昔明混悬乳剂是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混悬乳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11
作者 兰世捷 苗艳 +10 位作者 陈亮 朱庆贺 李丹 张蕾 于辰龙 丁丽艳 冯万宇 沈思思 王志强 田秋丰 张备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14-18,共5页
为查明和牛犊牛腹泻死亡原因,该试验采集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和牛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10份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选择1株腹泻样品的纯化菌为供试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为查明和牛犊牛腹泻死亡原因,该试验采集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和牛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10份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选择1株腹泻样品的纯化菌为供试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从10份样品中分离的10株病原菌与大肠埃希氏菌生长形态及生化特征一致,分离率为100%;供试菌株命名为Wagyu.1;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K88、CS31A、BfpA、EAST1和hlyA基因为阳性;16S rRNA序列与GenBank中大肠埃希氏菌同源性为93.6%~99.9%,系统进化树显示,Wagyu.1与人源大肠埃希氏菌62-b pink菌株(Genbank登录号:MN208129)在同一个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仅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最敏感。结果表明,分离株Wagyu.1为一种毒力较强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其与人源大肠埃希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建议加强人畜分流管理,减少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牛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分离鉴定 系统进化树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嵴病毒流行概况及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庆贺 陈曦 +4 位作者 王观悦 王爽 张鹏宇 安丽娜 史同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69,共4页
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情况爆发频繁,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人员在检测病原时发现仔猪腹泻中猪嵴病毒呈现很高的检出率,这引起了兽医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首先对猪嵴病毒病原学的研究进展进行... 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情况爆发频繁,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人员在检测病原时发现仔猪腹泻中猪嵴病毒呈现很高的检出率,这引起了兽医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首先对猪嵴病毒病原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其次,针对目前猪嵴病毒流行病学概况进行了阐述,对猪嵴病毒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讨论;再次,对比猪嵴病毒的几种诊断方法,探讨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展望了猪嵴病毒的未来研究趋势和方向,希望能为猪嵴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嵴病毒 病原学 基因组学 流行情况 诊断技术 综述
原文传递
血清4型禽腺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庆贺 张鹏宇 +4 位作者 王观悦 王爽 陈曦 杨旭东 史同瑞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80-85,共6页
近年来,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 V-4)在我国爆发,造成家禽行业严重的经济损失。病毒感染引起死亡率高,临床剖检可见明显的心包积液综合征的症状。病毒极具传染性,可垂直及水平传播,通过受感染肝脏组织匀浆可以分离和检测病毒。目前实验室... 近年来,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 V-4)在我国爆发,造成家禽行业严重的经济损失。病毒感染引起死亡率高,临床剖检可见明显的心包积液综合征的症状。病毒极具传染性,可垂直及水平传播,通过受感染肝脏组织匀浆可以分离和检测病毒。目前实验室诊断主要通过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限制酶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高分辨率的融化曲线分析等进行检测。疾病预防主要通过灭活疫苗的接种,而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也相继被开发。对FAdV-4的流行病学、发病特征、病毒诊断方法以及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FAdV-4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型禽腺病毒 流行 诊断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微尺度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向吉 陆艳君 +1 位作者 朱庆贺 巴德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4-857,共4页
采用反弹-镜面反射(BSR)组合边界格式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气体微尺度流动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能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较好吻合.分析了BSR组合边界格式中比例系数的选取与Knudsen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Kn∈(0.02,... 采用反弹-镜面反射(BSR)组合边界格式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气体微尺度流动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能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较好吻合.分析了BSR组合边界格式中比例系数的选取与Knudsen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Kn∈(0.02,0.16)时,比例系数随Knudsen数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Knudsen数约在0.055~0.072范围内时,比例系数有最小值.在此基础上,对BSR组合边界格式中的比例系数进行了修正,明显改善了数值计算的结果,为微尺度气体流动的LBM模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方法 微尺度流动 Knudsen数 滑移速度 非线性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发酵菌的筛选鉴定及纤维素酶学性质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岩 刘宇 +4 位作者 侯美如 尹珺伊 朱庆贺 秦平伟 史同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为分离发酵黄芪菌株,试验采取黄芪样品接种营养琼脂,置30℃环境培养。取分离菌接种纤维素刚果红琼脂,筛选能形成较大降解圈的细菌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纤维素酶性质。结果表明,筛选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株降解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的... 为分离发酵黄芪菌株,试验采取黄芪样品接种营养琼脂,置30℃环境培养。取分离菌接种纤维素刚果红琼脂,筛选能形成较大降解圈的细菌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纤维素酶性质。结果表明,筛选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株降解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的比值(H/C)为4.03。在37℃环境培养36 h酶活力达到高峰,为32.16 U/m L。在低于60℃及pH值6.0~8.0环境纤维素酶较稳定,可保持酶活力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中药发酵 纤维素酶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
16
作者 苗艳 朱庆贺 +9 位作者 兰世捷 陈亮 张红 张蕾 田秋丰 冯万宇 李丹 沈思思 刘秋瑾 王刚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8-9,共2页
对临床采集的疑似鹅细小病毒病的鹅病料进行鹅胚分离培养、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在鹅胚尿囊液中扩增出640 bp的鹅细小病毒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分析显示,分离的毒株确定为鹅细小病毒。根据检测结果对该鹅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对临床采集的疑似鹅细小病毒病的鹅病料进行鹅胚分离培养、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在鹅胚尿囊液中扩增出640 bp的鹅细小病毒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分析显示,分离的毒株确定为鹅细小病毒。根据检测结果对该鹅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分离与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昔明混悬乳剂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庆贺 苗艳 +3 位作者 王爽 陈曦 王观悦 史同瑞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46,共5页
建立了测定利福昔明混悬乳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乙腈-0.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 mol/L柠檬酸溶液(32∶28∶25∶4)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36 nm,进样量20μL,柱... 建立了测定利福昔明混悬乳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乙腈-0.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 mol/L柠檬酸溶液(32∶28∶25∶4)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36 nm,进样量20μL,柱温25℃。利福昔明浓度在5~100μg/m 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无杂质干扰,稳定性高,回收率范围为98.4%~100.2%,RSD为0.58%~1.32%。本操作方法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利福昔明混悬乳剂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混悬乳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庆贺 苗艳 +4 位作者 张鹏宇 王观悦 陈曦 王爽 史同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98,共4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引起仔猪腹泻,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要感染仔猪,必须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细胞表面受体为猪氨基肽酶N(pAPN)。为了能更好的揭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引起仔猪腹泻,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要感染仔猪,必须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细胞表面受体为猪氨基肽酶N(pAPN)。为了能更好的揭示pAPN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机制,学者针对pAPN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病毒的感染结合区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开展了筛选pAPN结合短肽的工作,以此来探索病毒受体的阻断剂。为进一步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机制及其细胞受体的作用提供参考,论文就目前pAPN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氨基肽酶N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悬乳剂在奶牛牛乳和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庆贺 王观悦 +2 位作者 王爽 陈曦 史同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85-187,共3页
为探讨利福昔明悬乳剂灌注泌乳期奶牛乳房后在奶牛乳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奶牛牛乳和血液中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试验选取6头荷斯坦奶牛,每头奶牛随机选择2个乳区,以每个乳区200 mg的剂量进行单次乳房灌注利福昔明悬乳剂,利用高效液相... 为探讨利福昔明悬乳剂灌注泌乳期奶牛乳房后在奶牛乳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奶牛牛乳和血液中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试验选取6头荷斯坦奶牛,每头奶牛随机选择2个乳区,以每个乳区200 mg的剂量进行单次乳房灌注利福昔明悬乳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乳与血液中利福昔明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福昔明悬乳剂采用单次乳房灌注给药后,给药乳区36 h内乳头中利福昔明的浓度都在2μg/mL以上,且血液中未检出利福昔明。说明药物主要集中在给药乳区,进入体循环的量极少,并且能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悬乳剂 药代动力学 乳房炎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4型禽腺病毒抗体间接hexon-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庆贺 张鹏宇 +5 位作者 崔红玉 王观悦 王爽 陈曦 刘力威 史同瑞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8期7-11,共5页
以4型禽腺病毒(FAdV-4)的DNA为模板,扩增其六邻体(hexon)部分基因并进行重组表达,以重组hexon蛋白为包被抗原,优化ELISA检测条件,建立了FAdV-4的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对FAdV-4阳性血清检测为阳性,对于其他鸡常见病毒,如禽流感病毒5... 以4型禽腺病毒(FAdV-4)的DNA为模板,扩增其六邻体(hexon)部分基因并进行重组表达,以重组hexon蛋白为包被抗原,优化ELISA检测条件,建立了FAdV-4的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对FAdV-4阳性血清检测为阳性,对于其他鸡常见病毒,如禽流感病毒5、7、9型,新城疫病毒以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阳性血清检测均为阴性;与PCR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3.3%。试验表明,建立的以重组hexon蛋白为包被抗原检测FAdV-4血清抗体的ELISA方法可以用于检测FAdV-4的感染及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型禽腺病毒 hexon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