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大冰冻灾害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动态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宏光 李燕群 +3 位作者 温远光 梁宏温 林建勇 农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571-5577,共7页
2008年1月,在我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冰冻灾害,有19个省区和1765万hm2森林受灾。虽然此种规模的干扰相对稀少,但它为研究冰冻干扰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演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在大明山国家级... 2008年1月,在我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冰冻灾害,有19个省区和1765万hm2森林受灾。虽然此种规模的干扰相对稀少,但它为研究冰冻干扰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演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在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区,建立了3.2hm2的固定样地,包含80个20m×20m样方,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对样方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的胸径进行测定,将受损林木分为折干、翻蔸和死亡3类,同时测定每个样方的冠层结构。结果表明:2008年的特大冰冻灾害对大明山常绿阔叶林造成严重影响,2009年胸径≥1cm的木本植物受灾率达51.8%;2010年死亡的个体数达776株,是2009年的6.75倍;个体较小的林木(胸径为2—6cm以下)比个体较大的林木受损更严重,其折干、翻蔸和死亡的个体数分别占2010年折干、翻蔸和死亡个体总数的68.18%、54.29%和83.51%;常绿阔叶林林冠有很强的恢复能力,2010年森林的叶面积指数比2009年提高55.4%;2010年森林群落的个体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P=0.018-0.000,df=79),分别比2009年提高14.96%、10.05%、3.89%和1.13%;群落优势种(云贵山茉莉、罗浮槭)个体的大量死亡将影响着群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常绿阔叶林 冠层结构 物种多样性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宏光 温远光 +5 位作者 梁宏温 徐海根 杨瑶青 李明臣 黄志辉 邓荣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153,共5页
对广西钦州市马尾松林和巨尾桉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开展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群的影响,促进对桉树人工林的科学认知。研究表明,采伐马尾松林种植桉树后10年,在1800m2样地内,桉树林的物种数为95~98种(... 对广西钦州市马尾松林和巨尾桉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开展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群的影响,促进对桉树人工林的科学认知。研究表明,采伐马尾松林种植桉树后10年,在1800m2样地内,桉树林的物种数为95~98种(木本植物50种,藤本17~19种,草本24~28种),而马尾松林为63~88种(木本植物32~48种,藤本13~24种,草本16种),两类林分的木本、藤本和总物种数差异不显著(P为0.237~0.937),而草本植物差异显著(P=0.038),表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将显著增加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铁芒萁有显著的负效应,重要值减少50%(P=0.077),而对五节芒(P=0.057)和东方乌毛蕨(P=0.079)有显著的正效应,重要值提高0.85~3.76倍。桉树林和马尾松林木本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sw)差异不显著(P为0.299~0.957),而草本植物的H′、D和Jsw差异极显著(P≤0.002)。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桉树人工林建立过程中采取的采伐、炼山、整地、施肥等措施是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山 整地 植物多样性 植物功能群 桉树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马山岩溶次生林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 被引量:9
3
作者 朱宏光 蓝嘉川 +11 位作者 刘虹 温远光 王克林 马祖陆 陆晓明 雷丽群 覃林 庄嘉 邓艳 李婉舒 左花 熊江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16-2621,共6页
岩溶植被在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马山县岩溶次生林年龄序列(幼龄林、中龄林和老龄林)3个演替阶段9个样地(20 m×50 m)的系统取样调查,研究了停止人为干扰后岩溶次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结... 岩溶植被在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马山县岩溶次生林年龄序列(幼龄林、中龄林和老龄林)3个演替阶段9个样地(20 m×50 m)的系统取样调查,研究了停止人为干扰后岩溶次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沿幼林、中林和老林群落的顺向演替发展,群落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从幼林群落的48.17 t/hm2、到中林群落113.47 t/hm2,再到老林群落242.59 t/hm2。老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较高,平均为236.69 t/hm2,中林和幼林较低且非常相近,分别为225.17 t/hm2和224.76 t/hm2,各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幼林(198.44 t/hm2)>中林(167.39 t/hm2)>老林(113.43 t/hm2)。沿群落正向演替,各次生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幼林的土壤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88.29%,植物碳储量只占11.71%;中林相应为74.34%和25.66%;而老林为47.92%和52.08%。可见,随着岩溶植被的正向演替,土壤碳转变为植物碳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岩溶森林不同于酸性土森林的一个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域 次生林 群落 生物量 碳储量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明山刨花润楠种群结构及其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宏光 杨柳 +3 位作者 温远光 李晓琼 叶铎 周晓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为了解刨花润楠在自然分布状态下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参考,在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设置3.2 hm2固定大样地,通过野外监测调查,运用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法,对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刨花润楠... 为了解刨花润楠在自然分布状态下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参考,在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设置3.2 hm2固定大样地,通过野外监测调查,运用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法,对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刨花润楠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刨花润楠种群的各级分布结构整体上呈"L"型,种群中Ⅰ级幼树和Ⅱ级小树的个体数分别占47.75%和39.45%,92.4%的个体高度在10 m以下;种群的Deevey存活曲线接近于Ⅱ型,表明种群在不同生长阶段中表现出相近一致的死亡消失率;种群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型,并具有从早期生长阶段的聚集分布逐渐转变成后期生长阶段均匀分布的动态特征。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刨花润楠种群结构相对完整,属于增长种群,在自然潜在干扰影响中目前仍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润楠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大明山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宏光 陆晓明 +6 位作者 温远光 蔡道雄 刘世荣 李晓琼 黄雪蔓 周晓果 李婉舒 《广西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研究和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 【目的】研究和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0%,20%,30%,40%和50%)间伐后,套种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润楠(Machilus pingii)3个乡土阔叶树种,每种强度设3次重复,每个套种树种密度均为120株/hm2,2013年8月对所有样地(共15个,每个样地面积为600m2)的马尾松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树种进行每木调查,记录种名、胸径和树高等。【结果】间伐处理8年后,不同间伐处理间林分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P<0.001,树高:P=0.001,蓄积量:P=0.008);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分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间伐促进了3个套种树种幼树的生长,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米老排在50%间伐林分下生长最优,而红锥和润楠以40%间伐林分较优,前者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后者。间伐显著的提高了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林木株数,与对照处理(100±25株/hm2)相比,20%,30%,40%和50%间伐林分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2倍、11.22倍、11.06倍和13.78倍;间伐显著提高了自然更新林木的树高生长,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从人工林木材生产、套种树种生长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情况分析,采用30%或40%的间伐强度和套种优质乡土阔叶树是马尾松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近自然化改造 间伐 套种 乡土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热带岩溶区蚬木幼苗的光合与蒸腾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宏光 刘正富 +6 位作者 苏建苗 农友 王家妍 李燕群 赵金龙 林建勇 温远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47-7149,共3页
[目的]研究北热带岩溶区优势树种蚬木幼苗的光合与蒸腾特性。[方法]利用野外生长正常的1~2年生蚬木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正常供水和长期干旱处理的幼苗,其净光... [目的]研究北热带岩溶区优势树种蚬木幼苗的光合与蒸腾特性。[方法]利用野外生长正常的1~2年生蚬木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正常供水和长期干旱处理的幼苗,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期干旱将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论]蚬木具有光合、蒸腾速率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抗旱性较强的生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蚬木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效率 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林下植物群落变化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宏光 熊江波 +5 位作者 尤业民 兰保国 温远光 杨瑶青 刘正富 杨建基 《广西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469-476,共8页
【目的】了解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Eucaly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下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评价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分布与更新方式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更新后5年,群落草本层和... 【目的】了解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Eucaly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下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评价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分布与更新方式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更新后5年,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均为植苗林>萌芽林>采伐迹地;草本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植苗林为最高,采伐迹地次之,萌芽林最小;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以萌芽林为最高,植苗林次之,采伐迹地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林与植苗林草本层植物之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伐迹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明显低于萌芽林(P<0.05),其余均无显著差异。3种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冠层透光系数、土壤孔隙度、坡向、速效磷对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影响,4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灌木层物种组成变异的90%以上;冠层透光系数、坡向、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孔隙度对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5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异的86%。【结论】微生境的变化导致了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组成的变化;适度干扰(不炼山、不施除草剂、带状整地、带状抚育)有利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范对应分析(CCA) 更新方式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组成 环境因子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热带岩溶区苹婆幼树光合蒸腾特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宏光 农友 +6 位作者 苏建苗 王家妍 李燕群 刘正富 赵金龙 林建勇 温远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51-7752,7806,共3页
[目的]探讨北热带岩溶区主要树种苹婆幼树的光合蒸腾特性。[方法]利用1年生苹婆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长期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的苹婆幼树,其净光... [目的]探讨北热带岩溶区主要树种苹婆幼树的光合蒸腾特性。[方法]利用1年生苹婆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长期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的苹婆幼树,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将导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结论]苹婆属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婆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效率 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冰冻灾害与测树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宏光 孙冬婧 +7 位作者 赵金龙 李燕群 韦洁 林建勇 王磊 郑羡 阳永泉 温远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210-18212,共3页
[目的]为研究亚热带森林对冰冻灾害的抵御能力、监测灾后云贵山茉莉种群的恢复和演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种群生态学角度评估了2008年初的冰冻灾害对大明山中山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影响。[结果]样地内胸径≥1 cm的... [目的]为研究亚热带森林对冰冻灾害的抵御能力、监测灾后云贵山茉莉种群的恢复和演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种群生态学角度评估了2008年初的冰冻灾害对大明山中山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云贵山茉莉种群的影响。[结果]样地内胸径≥1 cm的云贵山茉莉植株共1 090株,其中697株受灾,占总株数的63.9%;受灾植株中以冠损的数量最多,占37.6%,被压弯株数次之,占13.0%,折干占10.2%,掘根的个体数最少,仅占3.1%。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林木受灾类型和程度存在显著的径级、树高级、冠幅和尖削度差异;冠损率和受灾率随着林木胸径的增大而增大,压弯率则随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受灾率、压弯率和折干率随着高度级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冠损率则表现为正态分布;林木冠幅级越高受灾率和冠损率越高,折干率随着冠幅级的增大而减少;尖削度大的植株更易发生冠损、压弯、折干和掘根。[结论]云贵山茉莉种群对冰冻灾害的抵御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如胸径、树高、冠幅、尖削度等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大明山云贵山茉莉种群表现出以机械损害为主的各种受灾类型,直接被冻死的植株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大明山 云贵山茉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的测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宏光 赵金龙 +1 位作者 温远光 侯日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568-17570,17584,共4页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的长宽比、形状因子等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与叶面积构建回归模型。其中,利用尾叶桉和巨尾桉的叶长×叶宽值构建的2个叶面积测算模型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这2个树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叶面积测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巨尾桉 叶形特征值 叶面积 测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对蚬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宏光 李燕群 +6 位作者 苏建苗 王家妍 农友 刘正富 赵金龙 林建勇 温远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95-6396,共2页
[目的]阐明水分条件对蚬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9种水分处理下蚬木苗高、地径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控水条件下,蚬木苗高和地径增长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提高幼苗... [目的]阐明水分条件对蚬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9种水分处理下蚬木苗高、地径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控水条件下,蚬木苗高和地径增长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提高幼苗的生长和叶绿素含量,而水分胁迫,如不供水或连续7 d浇水会降低蚬木幼苗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结论]蚬木苗期对水分比较敏感,应加强苗期的水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条件 蚬木 生长量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灾害对大明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宏光 韦洁 +6 位作者 温远光 林建勇 王磊 郑羡 赵金龙 阳永泉 李燕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869-14872,共4页
[目的]对2008年初特大冰冻灾害造成的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灾害类型及受损程度进行评估。[方法]2009年5月在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典型受灾地带设置了80个20m×20m(3.2hm2)调查样地,对其中6个优势种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大明山常... [目的]对2008年初特大冰冻灾害造成的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灾害类型及受损程度进行评估。[方法]2009年5月在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典型受灾地带设置了80个20m×20m(3.2hm2)调查样地,对其中6个优势种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受灾严重,受灾率达51.8%;不同树种的受灾率各不相同,其中以罗浮槭受灾率最高,栓皮木姜子受灾率最低;各树种受灾类型以冠损率最高,掘根率最低,且树种间的受灾率、冠损率和折干率有0.05水平显著差异;各树种的未受灾及灾害类型之间的树高、胸径、冠长均有0.05水平显著的差异。[结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冰冻灾害类型的形成与树木的大小有关;云贵山茉莉、罗浮槭、罗浮柿更易发生掘根、冠损等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宏光 林建勇 +5 位作者 温远光 王磊 罗保庭 郑羡 阳永泉 韦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708-16710,共3页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十分丰富,区系由40科86属227种(含变种和变型)组成。总结了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和地理成分组成特点,结果表明,该区系优势科是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和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等...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十分丰富,区系由40科86属227种(含变种和变型)组成。总结了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和地理成分组成特点,结果表明,该区系优势科是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和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等;优势属是铁角蕨属(Asplenium)、凤尾蕨属(Pteris)和鳞毛蕨属(Dryopteris)等。科内、属内种类贫乏;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的地理成分有11个类型,具有亚热带性质,但兼有由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该区系与海南和西双版纳区系较接近,而与四川和贵州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 大瑶山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巨尾桉立木与林分叶面积估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宏光 阳永泉 +2 位作者 温远光 梁宏温 杨瑶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5069-15070,共2页
对巨尾桉立木和林分叶面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立木叶面积与树高、胸径、枝下高、冠长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且以胸径的拟合效果最好。建立了巨尾桉立木和林分叶面积估测优化模型,估测结果表明,9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单株的平均叶面积为(... 对巨尾桉立木和林分叶面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立木叶面积与树高、胸径、枝下高、冠长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且以胸径的拟合效果最好。建立了巨尾桉立木和林分叶面积估测优化模型,估测结果表明,9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单株的平均叶面积为(14.96±3.85)m2,林分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为2.40±0.72。所建模型可用于同类林分叶面积指数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 叶面积指数 巨尾桉 立木 林分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f Area Calculation Model of E.urophylla and E.grandis×E.urophylla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宏光 赵金龙 +1 位作者 温远光 侯日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8期4-6,9,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build an optimal leaf area measurement model of E. urophylla and E. grandis×E.urophylla. [Metho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f area and leaf's eigenvalue of E. urophylla and E. grandis...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build an optimal leaf area measurement model of E. urophylla and E. grandis×E.urophylla. [Metho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f area and leaf's eigenvalue of E. urophylla and E. grandis×E.urophylla were studied. [Result] There was certain difference in leaf characteristics values between the 2 species. The leaf areas of E. urophylla and E. grandis×E.urophylla both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leaf length,leaf width,leaf perimeter,leaf length × leaf width,the ratio of leaf length to leaf width,shape factor,etc.,so the factors could be constructed into a regression model with leaf area. Among them,the best 2 models for leaf area calculation which were built by leaf length × leaf width of E. urophylla and E. grandis×E.urophylla both had relatively high accurac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leaf area measurement method for studies on the 2 tre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urophylla E. grandis×E.urophylla Leaf's eigenvalue Leaf area Calcul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铁路桥梁疲劳检算的三线系数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宏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3,共4页
铁路桥梁结构的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桥梁结构构造细节、活载作用效应特征和活载作用次数。从列车上桥时刻的随机分布特征及列车相遇对桥梁损伤的累积作用出发,分析三线铁路桥梁结构疲劳检算中三线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线系数... 铁路桥梁结构的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桥梁结构构造细节、活载作用效应特征和活载作用次数。从列车上桥时刻的随机分布特征及列车相遇对桥梁损伤的累积作用出发,分析三线铁路桥梁结构疲劳检算中三线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线系数只与各线列车的最大作用效应、列车运营密度(发车时间间隔)以及在桥上的持续时间有关。基于遭遇概率理论,推导三线系数的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计算的三线系数与现场调查分析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铁路桥 疲劳检算 遭遇概率 活载作用效应 三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tionships between Froze Damaged and Tree-measuring Factors of Huodendron biaristatum Species in Damingshan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宏光 孙冬婧 +7 位作者 赵金龙 李燕群 韦洁 林建勇 王磊 郑羡 阳永泉 温远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7期113-116,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udying the resistant ability of subtropical forest to freeze disaster and detecting the recovery and evolution of Huodendron biaristatum species after freeze disas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udying the resistant ability of subtropical forest to freeze disaster and detecting the recovery and evolution of Huodendron biaristatum species after freeze disaster.[Method] Effects of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southern ice storm in early 2008 on Huodendron biaristatum,dominant species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on the Damingshan,were studied in the aspect of population ecology.[Result] Among the 1 090 Huodendron biaristatum individuals (DBH ≥ 1 cm),697 individuals were victims,accounting for 63.9%.The largest part of the victims was crown breakdown,which took up 37.6%.13.0% of the victims were bent,and 10.2% of the victims were trunk broken.The least part of the victims were uprooted,accounting for only 3.1%.Different types and extent of forestry damage had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diameter class,tree height,crown and taper.Rates of damage and crown breakdow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BH,while bent rate decreased.Rates of damage,bent and trunk broken declined slow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e height,while crown breakdown rate followed the normal distribution.As the crown level increased,rates of damage and crown breakdown increased,while the rate of trunk broken decreased.Individuals with high taper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crown damage,bending,breaking and uprooted.[Conclusion] The resistant ability of Huodendron biaristatum species to freeze disaster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like DBH,tree height,crown,taper,etc..Huodendron biaristatum species in Damingshan affected by those factors show various kinds of damaged types dominant by mechanical damage,but there is few individual to d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ze damaged Damingshan Huodendron biaristat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弯桥微分方程求解中一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宏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在假定平曲线梁的平面内及平面外弯曲符合直梁的物理关系,平曲梁的扭矩与扭率的关系与直梁相同的条件下,根据微分几何理论,推导平曲线梁桥微单元轴向应变、弯曲曲率增量、扭转曲率与梁段单元位移、扭转关系的几何微分方程,构建曲梁的微... 在假定平曲线梁的平面内及平面外弯曲符合直梁的物理关系,平曲梁的扭矩与扭率的关系与直梁相同的条件下,根据微分几何理论,推导平曲线梁桥微单元轴向应变、弯曲曲率增量、扭转曲率与梁段单元位移、扭转关系的几何微分方程,构建曲梁的微分物理方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微分方程中曲梁的竖向弯曲曲率增量仅与曲梁的竖向变形有关,与梁体扭率无关;曲梁的扭率与曲梁的竖向变形无关。该方程与相关文献中推导和引用的曲梁微分物理方程(基本假定相同)结论不同。其原因是,推导过程中没有采用传统的几何方法,而是采用微分几何建立各变量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梁桥 平曲线 弯梁 扭转 微分几何 微分物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医负担水平的微观评价体系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宏光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5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就医负担 评价体系 微观 药品加成率 医院管理年 监管力度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的SDRAM控制器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宏光 司静 《无线电工程》 2010年第4期62-64,共3页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在数据存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一项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SDRAM控制器的实现方法,FPGA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SDRAM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和各模块功能,重点解决了SD...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在数据存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一项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SDRAM控制器的实现方法,FPGA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SDRAM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和各模块功能,重点解决了SDRAM的刷新控制和空满检测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给出了全页读写模式下SDRAM的仿真时序图。仿真结果表明,SDRAM控制器实现了对SDRAM的读写操作,满足器件时序要求,完成了高速数据的大容量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RAM控制器 高速数据采集 FPGA 数据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