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原海绵与兔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如里 高学纯 +4 位作者 王明丽 董英海 卢晓林 韩俊 胡勇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观察用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作为兔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支架时 ,软骨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功能及该支架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 将新生兔原代和传代软骨细胞接种于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进行体外培养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 观察用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作为兔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支架时 ,软骨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功能及该支架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 将新生兔原代和传代软骨细胞接种于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进行体外培养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及支架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 ,用免疫组化观察细胞Ⅱ型胶原合成。结果 以胶原海绵作为支架的传代软骨细胞能维持其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功能 ,该支架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软骨细胞 细胞支架 胶原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如里 马永平 +1 位作者 郑闽前 王栋梁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经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后,用VSD治疗创面1-2次,再Ⅱ期皮片移植或... 目的评价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经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后,用VSD治疗创面1-2次,再Ⅱ期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合并的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细菌培养阴性,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后创面均愈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7%。结论用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能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创面感染的风险,促进创面修复,获得较好的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骨折 负压引流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如里 高学纯 +3 位作者 董英海 卜海富 卢晓林 华兴一 《临床骨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 研究软骨细胞 -胶原海绵复合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软骨细胞取自 3日龄异体幼兔 ,体外培养后接种于胶原海绵支架上 ,再移植于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处。在同一大白兔双膝关节内外髁分 3组作自身对照研究 ,股骨内髁作软骨... 目的 研究软骨细胞 -胶原海绵复合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软骨细胞取自 3日龄异体幼兔 ,体外培养后接种于胶原海绵支架上 ,再移植于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处。在同一大白兔双膝关节内外髁分 3组作自身对照研究 ,股骨内髁作软骨细胞 -胶原海绵复合移植组 ,右膝股骨外髁作单纯胶原海绵移植组 ,左膝股骨外髁作空白对照组。移植术后第 4、8、12、16、2 0周分批处死 ,进行大体、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软骨细胞 -胶原海绵复合移植组缺损处为软骨性修复 ,而单纯胶原海绵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为纤维性修复。结论 运用软骨组织工程的原理 ,以胶原海绵作为支架材料的异体软骨细胞移植可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为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I型胶原海绵 软骨细胞移植 软骨缺损 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 组织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为蒂逆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如里 陈鹤林 +4 位作者 熊玉慧 马永平 杨淮海 唐杏 殷俊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337-338,340,共3页
目的:探寻远端为蒂的逆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12例,解剖观察小腿皮神经及营养血管的来源、行径、分支分布及营养血管的外径,特别是营养血管... 目的:探寻远端为蒂的逆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12例,解剖观察小腿皮神经及营养血管的来源、行径、分支分布及营养血管的外径,特别是营养血管与知名血管的吻合关系。结果:小腿皮神经都有起源于知名血管的营养血管伴行,在神经旁形成3条皮神经营养血管链,除发出分支营养神经外,还发出皮支营养皮肤。结论:以远端为蒂的逆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用于修复小腿远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皮神经 外科皮瓣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与脱钙骨复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淑恒 董英海 +3 位作者 高学纯 卜海富 朱如里 张之栋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PBSC)与脱钙骨 (DBM )复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骨肿瘤患者 ,手术切除骨肿瘤脱钙骨填充骨缺损 ,术后第 7天行骨髓动员 ,每天皮下注射特尔立 3 0 μg/kg ,连续 3d ,第 4天静...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PBSC)与脱钙骨 (DBM )复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骨肿瘤患者 ,手术切除骨肿瘤脱钙骨填充骨缺损 ,术后第 7天行骨髓动员 ,每天皮下注射特尔立 3 0 μg/kg ,连续 3d ,第 4天静脉滴注 10mg地塞米松后采集APBSC。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一枚骨穿针准确穿入骨缺损部位 ,然后抽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即可注入骨缺损部位。通过术后连续X线片 ,了解其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 :12例病人术后得到随访 ,时间为 4~ 16个月 ,在 2~ 4个月以内均开始有不同程度的骨化 ,成骨效应满意。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PBSC) /脱钙骨 (DBM )复合移植是一种治疗骨缺损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脱钙骨复合移植 修复 骨缺损 良性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与骨髓中干细胞数量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淑恒 董英海 +3 位作者 高学纯 卜海富 朱如里 张之栋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研究经骨髓动员、血细胞机分离采集和离心浓缩后 ,外周血干细胞 (APBSC)计数的变化并将其与骨髓中干细胞数相比较。方法 选取 2 0例骨缺损患者 (16例良性骨肿瘤、4例骨折 ) ,骨髓动员前作骨髓穿刺测定骨髓中干细胞数 (单位体积数... 目的 研究经骨髓动员、血细胞机分离采集和离心浓缩后 ,外周血干细胞 (APBSC)计数的变化并将其与骨髓中干细胞数相比较。方法 选取 2 0例骨缺损患者 (16例良性骨肿瘤、4例骨折 ) ,骨髓动员前作骨髓穿刺测定骨髓中干细胞数 (单位体积数量 ,下同 )。然后每天皮下注射特尔立 3 0 μg/kg ,连续 3d ,第 4天静脉滴注 10mg地塞米松后采集APBSC并计数 ,分离、离心后再计数。 结果 动员后 ,APBSC计数明显升高 ,为动员前的 2倍 ,分离并离心后 ,APBSC计数为骨髓中干细胞计数的 4 0倍。结论 骨髓动员能明显提高外周血干细胞计数 ,可用于修复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细胞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在微创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杨升全 王华文 朱如里 《交通医学》 2024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分析前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在微创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侧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髓... 目的:分析前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在微创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侧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功能恢复(Harris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8.45±1.40)cm、术中出血量(152.32±28.95)mL、引流量(33.56±10.45)mL、手术时间(44.56±9.33)min,分别少于对照组的(15.32±3.01)cm、(318.56±44.76)mL、(85.20±21.43)mL、(73.65±10.98)min,观察组透视次数(14.10±2.96)次多于对照组的(8.22±1.67)次(均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中畸形、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疼痛评分(40.30±3.08)分、总分(88.47±7.9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2.24±4.16)分和(82.78±6.69)分(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结论:前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微创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有效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但会增加术中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前外侧切口辅助复位 微创 髓内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如里 陈鹤林 +5 位作者 马永平 杨淮海 熊玉慧 唐杏 王四清 殷俊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6只成人下肢标本,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行径、分布及其与知名血管的吻合关系进行解剖观察。设计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于临床修复足踝部、小腿下1/3段软...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6只成人下肢标本,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行径、分布及其与知名血管的吻合关系进行解剖观察。设计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于临床修复足踝部、小腿下1/3段软组织缺损3例。结果腓肠浅动脉与腓肠神经伴行,在腓肠神经旁形成纵向血管链,除营养神经外,发出众多皮支与深筋膜血管网、皮下血管网广泛吻合营养皮肤,在外踝上5 cm与腓动脉穿支有吻合。临床应用3例全部成活,外观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可有效地修复足踝部、小腿下1/3段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绛/解剖学 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如里 郑闽前 +2 位作者 马永平 穆洪鑫 陈华琴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Stoppa手术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其中骨盆骨折12例,髋臼骨折8例。12例骨盆骨折中使用Stoppa入路8例,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4例;8例髋臼骨折中使用S... 目的探讨应用Stoppa手术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其中骨盆骨折12例,髋臼骨折8例。12例骨盆骨折中使用Stoppa入路8例,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4例;8例髋臼骨折中使用Stoppa入路4例,Stoppa入路联合K-L入路2例,联合髂窝入路2例。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12例骨盆骨折复位均为优,髋臼骨折复位优6例、良2例。依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8例,良2例。结论 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放射学及临床结果,对骨盆高位耻骨支骨折及髋臼四边体骨折的治疗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骨折固定术 Stoppa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3
10
作者 朱如里 杨淮海 +1 位作者 马永平 王栋梁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微创LCP内固定治疗20例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根据HSS评分:...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微创LCP内固定治疗20例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根据HSS评分:优14例,良4例,可2例。结论经皮微创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具有固定稳定,血运破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生物学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如里 郑闽前 +2 位作者 马永平 穆洪鑫 陈华琴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位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应用低位外踝上穿支皮瓣修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均并有骨与关节损伤。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5~50岁,平均32.5岁。伤后常规清创,确... 目的探讨应用低位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应用低位外踝上穿支皮瓣修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均并有骨与关节损伤。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5~50岁,平均32.5岁。伤后常规清创,确定胫前动脉、胫后动脉是否完好,二期设计应用低位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缺损。皮瓣面积最大10 cm×12 cm,最小6 cm×4 cm。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1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经蒂部松解后好转,皮瓣恢复正常;1例皮瓣远端皮肤部分浅表性坏死,经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本组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观、质地优良,无色素沉着、瘢痕挛缩等情况。结论低位外踝上穿支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背特别是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无放射影像异常脊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如里 杨淮海 +1 位作者 马永平 郑闽前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无放射影像异常脊髓损伤 (SCIWOR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2例SCIWORA患者入院后进行仔细的物理学检查了解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判定脊髓损伤平面 ,所有患者常规作X线和CT检查 ,了解椎管指数 ,同时作MRI成像 ,了解... 目的 :探讨颈椎无放射影像异常脊髓损伤 (SCIWOR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2例SCIWORA患者入院后进行仔细的物理学检查了解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判定脊髓损伤平面 ,所有患者常规作X线和CT检查 ,了解椎管指数 ,同时作MRI成像 ,了解颈椎间盘有无突出及脊髓损伤情况 ,从而作出早期诊断。对 8例椎间盘突出者行前路减压 +植骨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 ,4例保守治疗。结果 :1) 75 %患者存在颈椎管狭窄 ;2 )早期通过物理学检查确定的脊髓受损平面与MRI检查基本相似 ,MRI可进一步了解脊髓压迫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3)手术治疗 8例神经功能大部分明显改善 ,非手术治疗改善不明显。结论 :1) :椎管狭窄是SCIWORA重要的病理学基础 ;2 )早期的物理学检查对SCIWORA的早期诊断与MRI检查一样重要 ;3)手术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颈椎 影像学检查 物理学检查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如里 郑闽前 +2 位作者 马永平 穆洪鑫 Dietmar Pierre kǒnig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体软骨细胞取自大白兔左股骨外髁,体外增殖后接种于胶原海绵支架上,后移植于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取同一大白兔双膝关节内外髁分3组作自身对照研究,右股骨内髁作自体软骨细胞... 目的:探讨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体软骨细胞取自大白兔左股骨外髁,体外增殖后接种于胶原海绵支架上,后移植于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取同一大白兔双膝关节内外髁分3组作自身对照研究,右股骨内髁作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实验组,左膝股骨内髁作胶原海绵移植对照组,右膝股骨外髁作空白组。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分批处死,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临床对8例软骨缺损患者先行关节镜下取软骨,然后制备种植了软骨细胞的胶原膜,再将其植入软骨缺损处,最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修复组织以透明软骨为主,对照组和空白组以纤维软骨修复为主。临床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患者症状消失,核磁共振或关节镜复查见软骨缺损已修复。结论: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细胞移植 软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浩 夏青 +2 位作者 朱如里 卞荣鹏 陈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 of proximal femoral,L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 of proximal femoral,L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分别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LPFP治疗21例(LPFP组)、DHS治疗15例(DHS组)、PFNA治疗21例(PFNA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PFNA组与LPFP、DHS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LPFP组(P<0.05),而DHS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可用于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治疗龄高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疗效较好,内固定可靠,当应用PFNA较为困难时,可以考虑使用LPFP进行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胫骨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固定术治疗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四清 张成阳 +3 位作者 李相花 杨淮海 曹正春 朱如里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腓骨切开复位 内固定 胫骨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固定术 治疗 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济治疗慢性溃疡18例分析
16
作者 蔡建群 张成阳 朱如里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84-585,共2页
关键词 贝复济 治疗 慢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与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联合应用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如里 董英海 +4 位作者 高学纯 王明丽 卢晓林 刘淑恒 张之栋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研究在体条件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与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联合应用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取3日龄异体幼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后接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再做移植。同一大白兔双侧膝关节内外髁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研究在体条件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与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联合应用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取3日龄异体幼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后接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再做移植。同一大白兔双侧膝关节内外髁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移植组(复合体移植组)、bFGF应用组和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与bFGF联合应用组。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分批处死,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移植术后12周联合应用组软骨缺损修复以完全修复为主,而复合体移植组以不完全修复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周时2组均得到修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分析均为软骨组织;在不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和单纯bFGF应用组软骨缺损修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组织学上修复的组织,前者为纤维组织,而后者同时有软骨组织存在。结论bFGF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有促进软骨缺损早期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生长因子2 软骨细胞 胶原Ⅰ型 关节软骨
原文传递
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邹国友 贾伟涛 +5 位作者 郑闽前 朱如里 刘红兵 周仪 徐进 吴亚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 观察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82例120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60岁和<60岁)和膝关节退变的程度(Kellgren-... 目的 观察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82例120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60岁和<60岁)和膝关节退变的程度(Kellgren-Lawrence Ⅰ-Ⅱ和Ⅳ-Ⅳ级)进行分组,对其进行了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两周注射1次,共计3次.对患者进行随访,对膝关节功能进行WOMAC评分,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疗效.结果 所有的患者都得到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5±4.8)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所有患者WOMAC评分分别为46.44±9.24,22.58±5.50,21.20±4.93,24.53±8.8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42.284,P=0.000).年龄小于60岁、Ⅰ-Ⅱ级与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Ⅲ-Ⅳ级患者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时相比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获得了良好的短期效果;膝关节退变轻、年龄小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富含血小板血浆
原文传递
髌骨内推联合股四头肌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髌股关节炎的症状和功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邹国友 贾伟涛 +4 位作者 郑闽前 朱如里 刘红兵 殷俊 吴亚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髌骨内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老年髌股关节炎患者症状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髌股关节炎患者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对髌骨进行内推,髌骨活动后,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患者治疗前和后的IKDC评分、膝关节非负重状态下的屈曲度进行... 目的观察髌骨内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老年髌股关节炎患者症状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髌股关节炎患者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对髌骨进行内推,髌骨活动后,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患者治疗前和后的IKDC评分、膝关节非负重状态下的屈曲度进行比较。所有的患者内推前和6个月后进行了膝关节的正侧位片检查。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符合髌股关节炎诊断的患者168例共203个关节,患者都进行了髌骨内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所有的患者都得到了最短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0±2.5)个月。治疗前、后IKDC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1月后IKDC评分高于6月后。膝关节非负重状态下屈曲度检查显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X-ray膝关节侧位片显示Insall-Salvati指数治疗后没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髌骨内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髌股关节炎的症状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关节 骨性关节炎 功能
原文传递
富含血小板血浆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国友 贾伟涛 +4 位作者 郑闽前 朱如里 刘红兵 张文生 吴亚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年第11期916-918,共3页
2012年1月至10月,对5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别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28例,PRP组)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24例,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对比两者的临床效果.注射治疗后1周时,两组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Mayo医院改良肘关节评分差异有... 2012年1月至10月,对5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别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28例,PRP组)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24例,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对比两者的临床效果.注射治疗后1周时,两组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Mayo医院改良肘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时PRP组优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PRP痛点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效果良好,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富含血小板血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