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艳宏 蔡卫民 +2 位作者 金国梁 朱善济 翁红雷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来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兔,观察虫卵肉芽肿大小、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即肌成纤维细胞。结果感染后第4周α-SMA阳性细胞有表...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来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兔,观察虫卵肉芽肿大小、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即肌成纤维细胞。结果感染后第4周α-SMA阳性细胞有表达(分级计分为1.13±0.33),第6周出现虫卵肉芽肿(大小为129±55,单位:103μm2,下同),在感染后第8周达高峰(202±86),肉芽肿周围开始出现成纤维细胞,其后随时间的推移肉芽肿逐渐缩小,而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α-SMA阳性细胞表达也逐渐增加。结论提示肉芽肿与肝纤维化无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延伸,其中肝星状细胞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虫卵肉芽肿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顾启章 张宏莹 +1 位作者 朱善济 徐文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索高效快速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方法:用微波辐射ELISA和快速ELISA同步检测各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118份,健康人血清61份,并殖吸虫病犬血清12份。结果:两种方法的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目的:探索高效快速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方法:用微波辐射ELISA和快速ELISA同步检测各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118份,健康人血清61份,并殖吸虫病犬血清12份。结果:两种方法的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1%(104/118)和91.5%(108/118),无显著性差异。健康人血清抗体假阳性分别为2份(3.3%)和1份(1.6%),亦无显著性差异;交叉反应均无假阳性。结论:微波辐射ELISA具有与快速ELISA类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前者具有快速获得检测结果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血清学诊断 抗体检测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大鼠CCl_4肝纤维化模型疗效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杨艳宏 陈祥明 朱善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9-251,245,共4页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SD大鼠 ,雌雄各半 ,CCl4和橄榄油 1 :4混合后 ,给大鼠腹部皮下注射 ,每周 2次 ,每次注射剂量为 0 .1 5mL/ 1 0 0 g ,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制模 ...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SD大鼠 ,雌雄各半 ,CCl4和橄榄油 1 :4混合后 ,给大鼠腹部皮下注射 ,每周 2次 ,每次注射剂量为 0 .1 5mL/ 1 0 0 g ,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制模 6周起开始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治疗 ,每天 1次 ,连续治疗 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停药后 1个月和 2个月每组各处死 8只大鼠 ,切取肝脏作病理切片检测。结果 复方鳖甲软肝片起效较慢 ,与模型组相比 ,在治疗刚结束时肝纤维化程度略有升高 (5 .2± 4 .3vs 4 .7± 0 .5 ,P >0 .0 5 ) ,停药 1个月后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 (2 .4± 3.1vs 6 .3± 3.1 ,P <0 .0 5 ) ,作用持续至停药后 2个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抗炎作用不十分明显 ,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抗脂肪变作用 ,这种作用起效较慢 ,停药后 1个月才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大鼠 CCL4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灌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瘦素水平及丹参注射液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妙珍 孙丽伟 +4 位作者 付珍春 朱善济 王祖武 任晓华 陈兆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2876-2879,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大鼠瘦素水平的变化及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1组为正常组,服用普通饲料,ip生理盐水;余4组用高脂饲料建立脂肪肝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对照组,分别ip生理盐... 目的:探讨脂肪肝大鼠瘦素水平的变化及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1组为正常组,服用普通饲料,ip生理盐水;余4组用高脂饲料建立脂肪肝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对照组,分别ip生理盐水、大、小剂量丹参注射液、古拉啶溶液.8wk后取血处死大鼠,测定血清瘦素等,观察脂肪肝病理变化.结果:脂肪肝模型大鼠肝指数较正常组升高(3.09%±0.24%vs 2.63%±0.19%,t=4.61,P =0.00),而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组低下(1.83±0.44μg/L vs 3.04±0.55μg/L,t=5.08,P= 0.00),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提高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2.29±0.46μg/L vs 1.83±0.44μg/ L,t=2.33,P=0.03).大剂量丹参治疗后脂肪肝大鼠肝组织脂肪沉者面积减少(1.45±0.93 vs 2.40±0.70,t=2.60,P=0.02).结论:丹参注射液改善脂肪代谢可能通过提高瘦素水平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瘦素 丹参注射液 大鼠 预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减肥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霞 梁国庆 +2 位作者 沈礼 朱善济 张宏莹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研究了大黄减肥效应的作用途径 .采用静脉、腹腔给药和脑室给药的方式 ,测定了在给药前 4d和给药后 6d大鼠的体重、摄食量以及胆汁和胰酶分泌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外周给予大黄后 (静脉、腹腔 ) ,大鼠均于当天引起摄食量的显著下降 ,第... 研究了大黄减肥效应的作用途径 .采用静脉、腹腔给药和脑室给药的方式 ,测定了在给药前 4d和给药后 6d大鼠的体重、摄食量以及胆汁和胰酶分泌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外周给予大黄后 (静脉、腹腔 ) ,大鼠均于当天引起摄食量的显著下降 ,第三天引起体重下降 ;脑室给予大黄Ⅰ组后第五天引起摄食量的显著下降 ,给予大黄Ⅰ ,Ⅱ ,Ⅲ组后第四天引起体重下降 ;腹腔给予大黄和脑室给予大黄Ⅱ ,Ⅲ组后大鼠的胆汁分泌量增多 ;外周给予大黄 (静脉、腹腔 )和脑室给予大黄Ⅰ ,Ⅱ ,Ⅲ组后其胰酶分泌量均减少 .说明大黄主要对外周组织脏器直接作用发挥减肥效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减肥 外周作用 实验研究 肥胖病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幽门螺杆菌抗体定量测定及对比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佩娟 吴勤动 +6 位作者 朱永良 唐训球 方平楚 尹秀 王祖武 朱善济 何向蕾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幽门螺杆菌抗体定量法测定了187例慢性胃病患者(均经培养和/或病理确诊)的血清特异性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检出率为75.4%,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该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培养法、病理HE染色法和尿素... 以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幽门螺杆菌抗体定量法测定了187例慢性胃病患者(均经培养和/或病理确诊)的血清特异性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检出率为75.4%,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该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培养法、病理HE染色法和尿素酶试验,有显著差异(P<0.05),而再三者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ELISA-HP抗体定量法具有检出率高、敏感、特异、可靠、经济、简便的优点,具可避免或减少胃镜检查的痛若,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ELISA 细菌培养 尿素酶试验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异型增生和癌的c-erbB-2、p53癌基因产物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仲生 徐文娟 +1 位作者 张梅 朱善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8-260,共3页
对65例胃粘膜异型增生和54例胃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Ⅰ级(n=20)、Ⅱ级(n=20)异型增生无c-erbB-2和p53蛋白表达,Ⅲ级(n=25)中表达c-erbB-27例(28.0%)、p538例(32.0... 对65例胃粘膜异型增生和54例胃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Ⅰ级(n=20)、Ⅱ级(n=20)异型增生无c-erbB-2和p53蛋白表达,Ⅲ级(n=25)中表达c-erbB-27例(28.0%)、p538例(32.0%);胃癌中c-erbB-2阳性Ⅰ级60.0%(12/20)、Ⅱ级42.9%(6/14)、Ⅲ级25.0%(5/20),Ⅰ~Ⅱ级癌的c-erbB-2阳性率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4,P<0.05),p53蛋白阳性Ⅰ级90.0%(18/20)、Ⅱ级50.0%(7/14)、Ⅲ级45.0%(9/20),Ⅰ~Ⅱ级癌p53蛋白阳性率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38,P<0.05)。结果提示c-erbB-2和p53基因突变均发生于胃粘膜癌变的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粘膜异型增生 癌基因产物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联合古拉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和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妙珍 付珍春 +2 位作者 陈兆军 朱善济 王祖武 《浙江预防医学》 2009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古拉啶对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古拉啶溶液进行治疗,观察药物对脂质代谢和TNF-α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降低血清中MDA水平,联合用药降...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古拉啶对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古拉啶溶液进行治疗,观察药物对脂质代谢和TNF-α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降低血清中MDA水平,联合用药降低组织中MDA水平,古拉啶溶液升高组织中SOD水平,血清中TNF-α水平上升,用药后无显著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古拉啶溶液及联合用药均具改善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质代谢 丹参 古拉啶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炎胃粘膜腺体的形态定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祖武 朱善济 +2 位作者 沈永浩 徐庐生 俞晓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0-262,共3页
在慢性胃炎(CG)时,浅表性胃炎(CSG)和萎缩性胃炎(CAG)所占的比例,各地报道差距很大。据李石等报告,医院病理科诊断的CSG高者占CG的97.9%,低者仅为22.29%。
关键词 慢性 胃炎 胃粘膜腺体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异型增生P_(53)蛋白和PC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仲生 张梅 +3 位作者 汤琪乐 马杰 孟君 朱善济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7年第4期24-26,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95例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异型增生的P53蛋白(DO-7)和PCNA(PC10)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者68例,其中高、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8%、7...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95例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异型增生的P53蛋白(DO-7)和PCNA(PC10)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者68例,其中高、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8%、75%和71%;异型增生中P53蛋白阳性51例,其中重度异型增生的阳性率与轻度或中度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8.47,P<0.005);P53蛋白阳性的51例异型增生其相应鳞状细胞癌均呈P53蛋白阳性,呈显著一致性(χ2=29.20,P<0.005);PCNA指数≥30%的异型增生者其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PCNA指数<30%的异型增生(χ2=22.20,P<0.005)。提示支气管癌前病变有P53蛋白的过度表达,P53基因突变是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53蛋白阳性的异型增生者其控制细胞增生的功能发生异常,也可能是突变的P53基因赋予这些细胞具有生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增生 鳞状细胞癌 P53蛋白 PCNA 支气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鸭乙肝停药后肝脏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艳宏 陈祥明 +3 位作者 陈智 陈峰 朱善济 潘小平 《浙江预防医学》 2003年第11期10-11,共2页
目的 用鸭乙肝模型研究拉米夫定对鸭乙肝病毒的抑制效率以及停药后肝脏病理变化。方法 DHBV阳性血清感染 1日龄樱桃谷鸭 ,制备鸭乙肝模型。感染后第 2周选DHBV阳性鸭进行拉米夫定治疗 ,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 ,连续治疗 3个月 ,于治疗前... 目的 用鸭乙肝模型研究拉米夫定对鸭乙肝病毒的抑制效率以及停药后肝脏病理变化。方法 DHBV阳性血清感染 1日龄樱桃谷鸭 ,制备鸭乙肝模型。感染后第 2周选DHBV阳性鸭进行拉米夫定治疗 ,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 ,连续治疗 3个月 ,于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后 1个月、 2个月、 3个月每组杀 10只樱桃谷鸭 ,取肝脏及血清 ,观察血清中病毒滴度变化、肝细胞变性程度及肝脏炎性程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拉米夫定治疗组鸭血清中乙肝病毒滴度 (8847 0± 5 3 71 9)、肝细胞变性程度 (1 3± 0 5 )及肝脏炎性程度 (3 6± 1 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13 661 8± 70 3 5 8,3 8± 0 8,7 7± 2 9) ,但与正常组 (2 72 7 4± 995 4)相比 ,病毒滴度仍然显著升高。停药后 1个月病毒滴度有所回升 ,其后下降。肝细胞变性程度及肝脏炎性程度仍维持较低水平。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鸭乙肝病毒感染具有较为明显的、迅速的效果 ,停药后第一个月反跳明显 ,提示停用拉米夫定的第一个月应加强其他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肝病毒 动物模型 肝脏 病理特点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缺损桥接物的比较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智勇 朱善济 姚晓红 《浙江医学》 CAS 1992年第2期28-29,66,共2页
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由于自体神经移植来源受到限制,人们研究了多种自体非神经组织及其它物质作为桥接材料,目前较常用的有静脉、硅胶管和骨骼肌,但各家对这三种非神经组织桥接物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报道不一.因此,我们将这三种桥接... 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由于自体神经移植来源受到限制,人们研究了多种自体非神经组织及其它物质作为桥接材料,目前较常用的有静脉、硅胶管和骨骼肌,但各家对这三种非神经组织桥接物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报道不一.因此,我们将这三种桥接物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比较移植后的神经再生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微波凝固治疗膀胱癌的研究──病理形态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13
作者 沈永浩 朱善济 +4 位作者 石霄华 何翔 泮毓鸣 施浚人 李宁谷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动物实验取得微波组织凝固技术安全适宜治疗参数和病理形态学资料后,采用经尿道微波凝固治疗膀胱癌30例,获满意效果,癌肿标本经病理形态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癌组织凝固坏死,破坏彻底。本疗法具有简便、安全、有效、无并发... 通过动物实验取得微波组织凝固技术安全适宜治疗参数和病理形态学资料后,采用经尿道微波凝固治疗膀胱癌30例,获满意效果,癌肿标本经病理形态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癌组织凝固坏死,破坏彻底。本疗法具有简便、安全、有效、无并发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形态学 膀胱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增值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14
作者 赵仲生 徐文娟 +3 位作者 张梅 崔秀珍 钱峰 朱善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30-432,共3页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良性肿瘤的PCNA平均指数为6.7%,交界性肿瘤为12.12%,恶性肿瘤为32.19%。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良性肿瘤的PCNA平均指数为6.7%,交界性肿瘤为12.12%,恶性肿瘤为32.19%。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核分裂相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785,P<0.0005),肿瘤大小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496,P<0.0025)。结果提示PCNA染色有助于消化道平滑肌瘤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腺瘤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发展过程及分级
15
作者 石秋念 许敬尧 +1 位作者 朱善济 孙其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44-45,共2页
作者对1978年1~4月间浙江省大肠癌研究协作组在海宁县庆云、斜桥及红旗三个公社进行第二次大肠癌普查中发现的大肠腺瘤348例,按大小分成1~2.9、3~3.9、4~4.9、5~9.9mm及>10mm五组,观察大肠腺瘤自小到大发展过程中、腺管及腺上... 作者对1978年1~4月间浙江省大肠癌研究协作组在海宁县庆云、斜桥及红旗三个公社进行第二次大肠癌普查中发现的大肠腺瘤348例,按大小分成1~2.9、3~3.9、4~4.9、5~9.9mm及>10mm五组,观察大肠腺瘤自小到大发展过程中、腺管及腺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的演变过程。通过观察发现:(1)随着腺瘤增大,部分细胞不典型增生改变较早出现;(2)接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增生 腺上皮细胞 异型增生 大肠腺瘤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素——生物素技术检测幽门螺旋菌抗原
16
作者 朱永良 吴佩娟 +9 位作者 钱可大 唐训球 吴勤动 陆文娟 王淡林 王祖武 朱善济 朱子平 方平楚 吴清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以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免疫家免获得抗HP抗体.用酶破坏HP表面包被的抗体成分,以暴露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加抗HP抗体,再用羊抗免IgG作桥联抗体,连接生物素,用亲和素-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组织中的HP抗原.结果在碱性复红,... 本文以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免疫家免获得抗HP抗体.用酶破坏HP表面包被的抗体成分,以暴露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加抗HP抗体,再用羊抗免IgG作桥联抗体,连接生物素,用亲和素-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组织中的HP抗原.结果在碱性复红,W-S银染色均为阴性的切片中显示少量的HP菌体及HP已破碎溶解的抗原成分,本法明显优于碱性复红,W-S银染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菌 抗原 亲和素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纤维间质反应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余心如 陈培辉 朱善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46-46,共1页
本文采用H.E.染色及Wilders、Massons组织化学方法,对44例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大肠癌间质反应进行了观察,发现大肠癌的纤维间质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类与硬癌相似,即间质中出现多量粗大、密集、浓染之胶元纤维束,纤维母细胞很少,这类间质... 本文采用H.E.染色及Wilders、Massons组织化学方法,对44例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大肠癌间质反应进行了观察,发现大肠癌的纤维间质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类与硬癌相似,即间质中出现多量粗大、密集、浓染之胶元纤维束,纤维母细胞很少,这类间质反应多见于预后较差的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另一类间质反应的特点是纤维母细胞成分较多,但胶元纤维较少,且纤维束较纤细,排列稀疏,这类反应多见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腺癌、分化性腺癌及呈推进性生长的癌组织前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间质反应 纤维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增生性息肉的性质与组织来源(附126例直肠增生性息肉的病理学分析)
18
作者 许敬尧 石秋念 +1 位作者 孙其荣 朱善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43-44,共2页
本文报道了1978年及1980年在浙江省海宁县两次肠癌普查中所获得的增生性息肉共126例。此种息肉体积小,绝大多数为0.2~0.3cm大小,无一例超过0.5cm者。多发生在年长者。临床上无症状。显微镜下其特征为腺体增生、延长,细胞拉长,胞浆丰富... 本文报道了1978年及1980年在浙江省海宁县两次肠癌普查中所获得的增生性息肉共126例。此种息肉体积小,绝大多数为0.2~0.3cm大小,无一例超过0.5cm者。多发生在年长者。临床上无症状。显微镜下其特征为腺体增生、延长,细胞拉长,胞浆丰富,嗜酸性,杯状细胞多减少,细胞核位于基底部,排列呈单层,亦可见假复层,核分裂较正常少。由于腺上皮内褶,纵切面上往往可见腺腔内缘呈凹凸不平的锯齿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 腺体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岱山县胃癌普查病理结果分析
19
作者 余心如 朱善济 +2 位作者 孙丽萍 毛凤玉 李卫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46-47,共2页
1980年全国胃癌协作组在浙江省岱山县所属两个公社及一个镇,对42,533人群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胃癌普查。普查对象为30岁以上的成年人,少数为30岁以下主动要求检查的青年人。应检人数为17,654人,实际受检人数为8,905人。其中1,432人次作... 1980年全国胃癌协作组在浙江省岱山县所属两个公社及一个镇,对42,533人群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胃癌普查。普查对象为30岁以上的成年人,少数为30岁以下主动要求检查的青年人。应检人数为17,654人,实际受检人数为8,905人。其中1,432人次作了胃镜检查,560人作了病理活检,共证实胃癌11人,占实际受检人数的1.02%,提示岱山县胃癌发病率颇高。本文从560例胃粘膜活检的病理特点与胃癌发病率高的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肿瘤 岱山县 肠上皮化生 萎缩性胃炎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烷醇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鲍军 洪允祥 +9 位作者 楼建国 张华 李灵 陈瑞锋 李名君 朱珩 束际林 徐向群 王祖武 朱善济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35-37,58,共4页
自茶叶中提取茶黄烷醇及氧化物,采用纯种动物,随机分组,喂饲胆固醇造成动脉硬化模型。喂饲茶黄烷醇类的动物与模型组比较:血小板最大聚集波、血脂降低(P<0.05)、cAMP/cGMP比值增高(P<0.05),主动脉斑块、心肌血管阻塞程度减轻(F<... 自茶叶中提取茶黄烷醇及氧化物,采用纯种动物,随机分组,喂饲胆固醇造成动脉硬化模型。喂饲茶黄烷醇类的动物与模型组比较:血小板最大聚集波、血脂降低(P<0.05)、cAMP/cGMP比值增高(P<0.05),主动脉斑块、心肌血管阻塞程度减轻(F<0.05)。提示有良好的抗动脉硬化效应。急性毒性证明本品无毒,不致畸。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药效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