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补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星华 朱博雯 +3 位作者 杨晨光 赵彬元 秦晓光 杜小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取关元、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血海(双)和关节局部腧穴,针刺用...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取关元、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血海(双)和关节局部腧穴,针刺用热补针法;对照组取穴与观察组相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1次/d,连续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分,观察ESR、CRP改善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CRP改善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平补平泻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补针法 平补平泻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VAS ESR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星华 朱博雯 +2 位作者 赵彬元 秦晓光 杜小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2-4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 Med数据库,选择针灸治疗与常...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 Med数据库,选择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篇文献,共计200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3,95%CI(2.18,3.41),Z=8.78,P<0.000 01]。亚组分析显示: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类风湿因子(RF)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2,95%CI(-5.60,-0.25),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9,95%CI(-4.78,-1.21),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4,95%CI(-2.44,-0.44),P<0.05]。结论针灸治疗RA在总有效率及降低RF、ESR、CR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疗法,但仍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酵解途径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星华 杜小正 +3 位作者 王金海 袁博 田亮 朱博雯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30-2432,共3页
葡萄糖代谢是人体三大代谢之一,主要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代谢。糖代谢不仅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还参与代谢产物复杂的生理信号网络通路。糖酵解途径催化1分子的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分子,产生2个三磷酸腺苷(ATP)分... 葡萄糖代谢是人体三大代谢之一,主要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代谢。糖代谢不仅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还参与代谢产物复杂的生理信号网络通路。糖酵解途径催化1分子的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分子,产生2个三磷酸腺苷(ATP)分子,而有氧氧化途径催化1分子的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并合成38或36个ATP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酵解途径 类风湿关节炎 磷酸戊糖代谢 葡萄糖代谢 有氧氧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乳酸分子 滑膜细胞 滑膜组织 瓜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医学中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博 杜小正 +3 位作者 王金海 张星华 田亮 朱博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57-59,共3页
代谢组学与中医以及针灸在整体性、动态性、即时性的特点上有明显的趋同性,因此代谢组学可为研究中医证候、针灸治疗提供新思路,即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中医证候以及针灸干预后的标志性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初步揭示证候的分子生物学诊... 代谢组学与中医以及针灸在整体性、动态性、即时性的特点上有明显的趋同性,因此代谢组学可为研究中医证候、针灸治疗提供新思路,即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中医证候以及针灸干预后的标志性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初步揭示证候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明确证候中发生的相应变化物质,从而为中医药现代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证候 特异标志性代谢产物 辨证论治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星华 杜小正 +3 位作者 王金海 袁博 田亮 朱博雯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3期47-50,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滑膜炎为病变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根治办法,动物模型的研制是医学科研的重要步骤,选择与人RA相近的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的基础。就近年来应用于类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滑膜炎为病变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根治办法,动物模型的研制是医学科研的重要步骤,选择与人RA相近的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的基础。就近年来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进行简要概括,以期为RA研究选择理想的实验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博雯 张星华 +1 位作者 孙润洁 秦晓光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20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关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关刺组和普通针刺组各40例,并使用WOMAC评分对组间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关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普通针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组间临床... 目的:观察关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关刺组和普通针刺组各40例,并使用WOMAC评分对组间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关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普通针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关刺组患者评分改善情况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关刺法 消炎镇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通针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孙润洁 田亮 +1 位作者 朱博雯 秦晓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观察温通针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和对照组各60 例.温通针法组取关元、三阴交、十七椎、地机施以温通针法,次髎、合谷、太冲运用平补平泻法;对照组选穴... 目的 观察温通针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和对照组各60 例.温通针法组取关元、三阴交、十七椎、地机施以温通针法,次髎、合谷、太冲运用平补平泻法;对照组选穴同温通针法组,运用平补平泻法.2 组均于月经来潮前5~7 d开始治疗,每日1 次,连续7 次,疗程均为3 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COX 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价治疗第1、2、3 个月经周期末的疼痛程度,治疗结束后3 个月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 组患者治疗后VAS 和CMS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温通针法组VAS 和CMSS 评分明显低于同周期对照组(P〈0.05).温通针法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73.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通针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能明显缓解痛经症状、缩短疼痛时间,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 温通针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 COX痛经症状量表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忠阳 朱博雯 +2 位作者 孙润杰 陈玉婵 秦晓光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72-75,共4页
临床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采用针药结合方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将两者结合起来,能相互弥补不足,各显所长,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研究从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入手,将近10年针药结合治疗CP的文献按针灸结合中药... 临床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采用针药结合方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将两者结合起来,能相互弥补不足,各显所长,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研究从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入手,将近10年针药结合治疗CP的文献按针灸结合中药内服、外洗、灌肠、穴位注射结合灌肠以及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分类进行综述,为临床针药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针药结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鸡啄米法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旭光 邹雅 +2 位作者 张星华 朱博雯 宋亚文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金鸡啄米法与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取关元、气海、中极、子宫(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十七椎、次髎,针刺用金鸡啄米法... 目的:观察比较金鸡啄米法与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取关元、气海、中极、子宫(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十七椎、次髎,针刺用金鸡啄米法;对照组取穴与观察组相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2组分别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每天针灸1次,1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对患者痛经总频率、痛经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总频率评分、痛经严重程度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痛经总频率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严重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当。结论:金鸡啄米法治疗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法,可缓解痛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金鸡啄米法 平补平泻法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润洁 田亮 +1 位作者 朱博雯 秦晓光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2期1-3,6,共4页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4年1月-2014年12月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4年1月-2014年12月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文献,共18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90,95%CI(3.57,6.73),Z=9.84,P<0.00001]。结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但由于RCT文献数量过少,特别是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临床研究较少,且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缺乏随机、盲法、不良反应、随访方面的报道,因此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椎动脉型颈椎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河对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忠阳 朱博雯 秦晓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拔河对刺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周围性面瘫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拔河对刺组和平补平泻组各30例。拔河对刺组患者取患侧腧穴,主穴:地仓与颊车对刺,地仓与人中... 目的:比较拔河对刺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周围性面瘫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拔河对刺组和平补平泻组各30例。拔河对刺组患者取患侧腧穴,主穴:地仓与颊车对刺,地仓与人中对刺,地仓与承浆对刺,双侧太阳对刺,阳白与鱼腰对刺,攒竹与迎香对刺。平补平泻组患者取穴与拔河对刺组相同,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1次/d,连续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情况和治疗前后Bell氏计分情况。结果:拔河对刺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补平泻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ell氏计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河对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29/30),高于平补平泻组的90.00%(27/3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河对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河对刺法 平补平泻法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及建筑施工安全浅谈
12
作者 朱博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5期00206-00206,共1页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难在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但关键还在许多工作“落实不下去”。抓落实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责职,有些地方的领导常常感叹工作落实难。如何分析并妥善解决落实难这些问题,对于更好地把握新形势下安...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难在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但关键还在许多工作“落实不下去”。抓落实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责职,有些地方的领导常常感叹工作落实难。如何分析并妥善解决落实难这些问题,对于更好地把握新形势下安全生产抓落实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抓落实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建筑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13
作者 刘子以 张琳婕(指导) +16 位作者 叶芸汐 代礼兰(指导) 蒋昊宇 李烨(指导) 严夕云 沈林佳(指导) 朱珊缘 费姣(指导) 陈清(指导) 田沐可 吴妮(指导) 陈浩楠 王晓燕(指导) 张硕轩 王丽(指导) 朱博雯 吴小波(指导)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 2021年第2期36-37,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金海 张星华 +7 位作者 杜小正 赵敏 鲍英存 商俊芳 姜华 袁博 田亮 朱博雯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1161-116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头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头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2月30日... 目的系统评价头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头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2月30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个RCT,共2 7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头针结合药物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MD=–5.33,95%CI(–6.71,–3.96),P<0.000 01],头针结合常规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MD=–2.11,95%CI(–3.31,–0.91),P=0.000 6]。2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头针明显优于体针[OR=0.27,95%CI(0.14,0.51),P<0.000 1],头针结合药物明显优于单纯药物[OR=0.20,95%CI(0.14,0.29),P<0.000 01],头针结合常规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OR=0.12,95%CI(0.04,0.32),P<0.000 1],但头针与单纯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16,95%CI(0.03,0.97),P=0.05]。结论头针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方法,与其他治疗措施联用,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证据强度较低,本研究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设计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头针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郑氏“金钩钓鱼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5
作者 朱博雯 张星华 +1 位作者 孙润洁 秦晓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比较郑氏"金钩钓鱼针法"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金钩钓鱼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金钩钓鱼组主穴取腰夹脊、腰阳关、肾俞、大肠俞、关元俞、阿是穴,毫针刺入后在... 目的:比较郑氏"金钩钓鱼针法"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金钩钓鱼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金钩钓鱼组主穴取腰夹脊、腰阳关、肾俞、大肠俞、关元俞、阿是穴,毫针刺入后在有筋结穴位及阿是穴操作金钩钓鱼针法;电针组取穴同金钩钓鱼组,予以电针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通过临床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JOA下腰痛评分表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定疗效。结果:金钩钓鱼组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电针组的86.7%(26/30,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金钩钓鱼组治疗后以上评分较电针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郑氏"金钩钓鱼法"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功能障碍指数,提高生存质量,效果优于电针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金钩钓鱼针法 郑氏针法 电针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通督热针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秦晓光 朱博雯 +1 位作者 张星华 孙润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比较"通督热针法"与捻转补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取穴相同,均以大椎及命门为主穴,观察组采用通督热针法,对照组采用捻转补法针刺治疗。均每天治... 目的:比较"通督热针法"与捻转补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取穴相同,均以大椎及命门为主穴,观察组采用通督热针法,对照组采用捻转补法针刺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1/34),优于对照组的79.4%(27/34,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大椎、命门穴操作通督热针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无火而温,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优于捻转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通督热针法 督脉 捻转补法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金钩钓鱼”针法结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孙润洁 田亮 +5 位作者 方晓丽 杜小正 朱博雯 宋忠阳 徐旋 秦晓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比较"金钩钓鱼"针法结合Bobath技术与单纯运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易化技术进行康... 目的:比较"金钩钓鱼"针法结合Bobath技术与单纯运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易化技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中府、天府、尺泽、曲池、间使、大陵行"金钩钓鱼"针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周。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Fugl-Meyer评分和BI评分均有改善(均P<0.01),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P<0.05)。结论:"金钩钓鱼"针法结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疗效优于单纯Bobath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痉挛状态,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钩钓鱼”针法 BOBATH技术 脑卒中 上肢痉挛状态
原文传递
“过眼热”手法为主针刺治疗儿童弱视 被引量:18
18
作者 宋忠阳 秦晓光 +3 位作者 孙润杰 徐璇 朱博雯 陈玉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观察"过眼热"手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符合弱视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68只眼)。观察组取鱼腰、太阳、瞳子髎、睛明、攒竹、承泣采用平补平泻法,肝俞... 目的:观察"过眼热"手法与平补平泻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符合弱视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68只眼)。观察组取鱼腰、太阳、瞳子髎、睛明、攒竹、承泣采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光明采用捻转补法,双侧风池采用"过眼热"手法;对照组取穴与观察组相同,除风池穴采用平补平泻法,其他穴位针刺方法与观察组一致,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4个疗程后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儿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0%(23/25)、70.4%(19/27);屈光参差性弱视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18/21)、55.0%(11/20);斜视性弱视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7%(12/18)、29.4%(5/17),各类型弱视观察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过眼热"手法治疗弱视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法,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视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过眼热手法 平补平泻法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难道只是梦吗
19
作者 朱博雯 《课外生活》 2018年第3期40-41,共2页
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光来了,上床睡觉啦!可躺在床上的我,回想着白天老师给我们上的那堂环保课,怎么也睡不着。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许多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干涸龟裂的土地,被垃圾卡死的海洋生物,比光头强厉害很多倍的伐木机……... 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光来了,上床睡觉啦!可躺在床上的我,回想着白天老师给我们上的那堂环保课,怎么也睡不着。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许多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干涸龟裂的土地,被垃圾卡死的海洋生物,比光头强厉害很多倍的伐木机……望着窗外夜空中寥寥可数的星星,那些画面一幅幅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海洋生物 老师 睡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