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考据实学与金正喜的实学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朱七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0-43,共4页
清代考据实学与金正喜的实学思想朱七星清代考据实学的求是学风,对于19世纪初朝鲜实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翁方纲、阮元等人的考据实学思想的影响下,朝鲜实学家金正喜在经学与金石书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终于使他成为朝鲜金石书法之... 清代考据实学与金正喜的实学思想朱七星清代考据实学的求是学风,对于19世纪初朝鲜实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翁方纲、阮元等人的考据实学思想的影响下,朝鲜实学家金正喜在经学与金石书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终于使他成为朝鲜金石书法之大师。一、金正喜的生平及其对清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正喜 翁方纲 金石学 实学思想 实事求是说 金石书法 朴齐家 研究方法 经世实学 圣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对李退溪思想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七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40-47,共8页
中国的退溪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始于中国台湾学者,到80年代在中国北京召开退溪学国际学术大会后,大大推动了中国学者对李退溪思想的研究。三十多年来,中国学者不但拓宽研究范围,加快对李退溪主要著作的出版发行,而且对李退溪思... 中国的退溪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始于中国台湾学者,到80年代在中国北京召开退溪学国际学术大会后,大大推动了中国学者对李退溪思想的研究。三十多年来,中国学者不但拓宽研究范围,加快对李退溪主要著作的出版发行,而且对李退溪思想的各方面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 李退溪思想研究 概况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朝、日实学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七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49-57,共9页
中、朝、日实学思想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在于:历史条件大体相同;都反对空谈心性,主张由虚返实;都贯穿着批判与革新精神;哲学基础相同:唯物论的气一元论;社会效果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发展过程不同;侧重面不同,即... 中、朝、日实学思想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在于:历史条件大体相同;都反对空谈心性,主张由虚返实;都贯穿着批判与革新精神;哲学基础相同:唯物论的气一元论;社会效果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发展过程不同;侧重面不同,即侧重政治及传统意识形态各个领域;阶级基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学思想 传统文化 资本主义萌芽 启蒙思想家 日本 外来文化 唯物论 朝鲜实学 封建社会末期 批判与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朝鲜思想文化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七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78-80,共3页
中国和朝鲜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共同开拓了东方文明。北京大学张政烺教授等著《五千年来的中朝友谊关系》一书指出:“我们今日要了解西洋古文明,不能忽略了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地方,同样的,我们要了解古代东方的文明... 中国和朝鲜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共同开拓了东方文明。北京大学张政烺教授等著《五千年来的中朝友谊关系》一书指出:“我们今日要了解西洋古文明,不能忽略了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地方,同样的,我们要了解古代东方的文明,就不能不看重朝鲜古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问题 文化交流 哲学思想 高丽 东方文明 友谊关系 朝鲜学 崔致远 古代东方 研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所谓“信念危机”
5
作者 朴洪根 朱七星 王树春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20-23,共4页
我们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是建立在辩汪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切理解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为了实现这个革命信念,我... 我们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是建立在辩汪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切理解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为了实现这个革命信念,我们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自己的宝贵生命。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赴汤蹈火,大义凛然,正是由于对这种共产主义信念的赤诚。他们不论在敌人的监狱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革命信念 科学信念 危机 共产主义信念 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迷信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朴趾源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3
6
作者 朱七星 《哲学研究》 1981年第7期53-58,共6页
朴趾源,字仲美,号燕岩,于1737年3月5日出生在朝鲜京城安国坊两班家庭,卒于1805年10月20日。 朴趾源自幼丧父,身病体弱,其祖父“敦宁公怜不授书”,“十六岁聘始就于妇叔弘文校理荣木堂公”。荣木堂深受实学思想影响,朴趾源在荣木堂的指导... 朴趾源,字仲美,号燕岩,于1737年3月5日出生在朝鲜京城安国坊两班家庭,卒于1805年10月20日。 朴趾源自幼丧父,身病体弱,其祖父“敦宁公怜不授书”,“十六岁聘始就于妇叔弘文校理荣木堂公”。荣木堂深受实学思想影响,朴趾源在荣木堂的指导下,“学问遂以大进”(《燕岩集·年谱》)。在三年多时间里,掌握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到二十岁时已成为社会改革的倡导者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四十四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趾源 哲学思想 实学思想 现实主义作家 社会改革 燕岩 倡导者 家庭 唯物论 祖父
原文传递
论韩国实学伦理思想的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七星 《当代韩国》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论韩国实学伦理思想的特点●朱七星所谓韩国实学伦理思想是指自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实学派思想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总和,它由于反映了朝鲜封建社会崩溃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期社会环境的特点,因而具有自己独到的伦理思想的特点。首... 论韩国实学伦理思想的特点●朱七星所谓韩国实学伦理思想是指自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实学派思想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总和,它由于反映了朝鲜封建社会崩溃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期社会环境的特点,因而具有自己独到的伦理思想的特点。首先,在道德来源问题上,肯定道德对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思想 道德理想 道德评价 人道主义 封建伦理道德 道德修养 实学派 平等思想 程朱理学 道德规范
原文传递
朝鲜封建社会末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茶山丁若镛 被引量:4
8
作者 朱七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S1期23-29,共7页
十七世纪在朝鲜兴起的实学,到十八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兴盛发展。丁若镛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朝鲜进步的唯物论哲学家,是朝鲜开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卓越的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实学思想在朝鲜哲学史上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实学思想 封建社会末期 集大成者 十八世纪 朝鲜 唯物论 十九世纪 人民生活 朱子学 先驱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韩国哲学和宗教研究现状及其成就
9
作者 朱七星 《当代韩国》 2000年第4期56-60,共5页
光复50多年来,韩国人文科学随着韩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恢复到繁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按以往传统做法,积极介绍西方人文科学的最新动向和不断引进其研究成果,作为自身的发展动力和思想的借鉴;另一方面,立足于韩国传统思想文... 光复50多年来,韩国人文科学随着韩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恢复到繁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按以往传统做法,积极介绍西方人文科学的最新动向和不断引进其研究成果,作为自身的发展动力和思想的借鉴;另一方面,立足于韩国传统思想文化,结合新课题,开展独立的、创造性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现将韩国当代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其成就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学 韩国社会 研究现状 民族宗教 马克思主义 哲学方法论 传统伦理思想 传统哲学 日本帝国主义 伦理学
原文传递
中国的韩国哲学研究概况及其特点
10
作者 朱七星 《当代韩国》 1995年第2期34-37,共4页
中国的韩国哲学研究概况及其特点朱七星中国和韩国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韩两国人民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共同开拓了东方文明。北京大学张政限教授等著《五千年来的中韩友谊关系》一书中指出:“我们今日要了解酉洋古文明,不能忽略... 中国的韩国哲学研究概况及其特点朱七星中国和韩国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韩两国人民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共同开拓了东方文明。北京大学张政限教授等著《五千年来的中韩友谊关系》一书中指出:“我们今日要了解酉洋古文明,不能忽略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地方,同样的,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概况 韩国 哲学研究 国际学术讨论会 哲学史 金正喜 东方哲学 延边大学 哲学思想 朝鲜学
原文传递
浅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1
作者 朱七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11-14,共4页
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特别是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它是无... 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特别是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出发点和基础。毛泽东思想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形成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思想路线 理论联系实际 辩证唯物主义 毛泽东同志 延安整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 精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