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何芬 曾颖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22-0025,共4页
分析在结肠癌患者管理中使用营养风险筛查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86例患者都是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收治的实施择期手术的结肠癌住院患者,组内患者均经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实施手术前后营养评估,依据营养评估结果予以患者科学营养支... 分析在结肠癌患者管理中使用营养风险筛查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86例患者都是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收治的实施择期手术的结肠癌住院患者,组内患者均经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实施手术前后营养评估,依据营养评估结果予以患者科学营养支持治疗,据此收集组内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营养相关指标,以及营养风险率,完成手术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后,红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各项指标水平值均较治疗前有增长,而血红蛋白则较治疗前降低,且相关指标间均有前后对比差异,P<0.05。在治疗后,组内患者对能量与营养素的摄入均有提升,且相关指标间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启用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启用前,且相关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结肠癌患者管理期间,营养风险筛查量表的使用可将患者手术前后的机体营养状态清晰呈现出来,并分析出营养风险问题,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营养治疗予以数据支撑,以此规避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得整体护理效果大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支持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思维导图在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倩倩 张国锐 +1 位作者 曾颖琳 彭琴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09-0013,共5页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郴州市某三甲医院胸心外科住院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予方便抽样,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将快速康复...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郴州市某三甲医院胸心外科住院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予方便抽样,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到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结合对患者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情况,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得分较高,疼痛、疲乏、呼吸困难、食欲丧失、失眠及便秘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胸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较对照组短,住院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且患者满意程度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肺癌 思维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羟孕酮测定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旌 朱文斌 +4 位作者 曾颖琳 赵红 周进福 陈瑶 苏跃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1期2943-2944,共2页
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测定17-羟孕酮(17-OHP)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即刻法、L-J质控法和改进即刻法,统计20个质控数据,制作质控图。结果采用即刻法考核,前3次结果对后续质控结果影响较大,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 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测定17-羟孕酮(17-OHP)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即刻法、L-J质控法和改进即刻法,统计20个质控数据,制作质控图。结果采用即刻法考核,前3次结果对后续质控结果影响较大,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在控。用改进即刻法考核可以有效地减少假失控和假在控结果的出现,较为适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17-OHP的室内质量控制。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中手工操作步骤较多,操作细节都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需要规范实验操作严格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羟孕酮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 即刻法 室内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36例婴幼儿急性中毒的操作与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曾颖琳 陈三梅 陈善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技术治疗婴幼儿急性中毒的操作与护理要点。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急诊救治的36例急性中毒婴幼儿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并在治疗中根据婴幼儿的特点注意操作技巧,加强血管通路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结果 36例患儿治...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技术治疗婴幼儿急性中毒的操作与护理要点。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急诊救治的36例急性中毒婴幼儿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并在治疗中根据婴幼儿的特点注意操作技巧,加强血管通路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结果 36例患儿治愈29例,好转7例,治疗过程中发生灌流器凝血2次,血流量不足3次,未发生低血压、低体温现象。结论根据婴幼儿的特点改进血液灌流操作技术,保护好血管通路,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血液灌流技术在婴幼儿急性中毒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婴幼儿 急性中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8例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元河 曾颖琳 蒋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7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患者手术后感染状况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其感染发生率。【方法】按前后时间未采用及采用护理改进措施,对16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对A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部位、发生率、相关...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患者手术后感染状况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其感染发生率。【方法】按前后时间未采用及采用护理改进措施,对16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对A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部位、发生率、相关因素,对B组实施实时监测。【结果】168例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7.26%(29例),其中A组感染率24.73%明显高于B组8%(P<0.01)。感染部位以肺部、上呼吸道为主;主要的护理改进措施是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按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专人整体护理,减少留置尿管的时间,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等。【结论】护理改进措施实施科学的护理,可以降低肾移植术后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护理 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联合汽化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42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善群 陈晓峰 +2 位作者 曾颖琳 徐清伟 许良余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7期34-34,36,共2页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汽化电切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联合汽化电切切除尿道疤痕组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1例一次手术治愈(97.6%),1例二次手术治愈...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汽化电切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联合汽化电切切除尿道疤痕组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1例一次手术治愈(97.6%),1例二次手术治愈(3.4%)。轻度尿失禁4例(9.8%),42例均有尿外渗,无直肠损伤、假道形成、阴茎海绵体损伤、新增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48月,患者排尿顺畅,无残余尿、上尿路积水并发症。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尿道疤痕狭窄环联合汽化电切切除尿道疤痕组织治疗后尿道狭窄效果好、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后尿道狭窄 钬激光 汽化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透析器首次使用预冲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曾颖琳 熊英 +1 位作者 龙双莲 陈善群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5期120-121,共2页
目的研究可重复使用透析器首次使用预冲方法对首次使用综合症的发生率及透析器复用次数的影响。方法将2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的2000支可重复使用透析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可重复使用透析器首次使用时采用甲方法预冲,对照... 目的研究可重复使用透析器首次使用预冲方法对首次使用综合症的发生率及透析器复用次数的影响。方法将2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的2000支可重复使用透析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可重复使用透析器首次使用时采用甲方法预冲,对照组采用乙方法预冲,观察两种预冲方法对可重复使用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和复用的次数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可重复使用透析器的首次使用综合症发生率分别为1.2%和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总复用次数为5095次,平均复用次数为5.095次,实验组可重复使用透析器的复用次数为9427次,平均复用次数为9.42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器首次使用时采用甲方法预冲可减少可重复使用透析器的首次使用综合症的发生,减少透析器凝血增加可重复使用透析器的复用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透析器 预冲方法 首次使用综合症 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曾颖琳 董欣 +1 位作者 倪鹏 郭斌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4期32-34,40,共4页
避障功能是无人驾驶的研究基础。为了进一步掌握小车的避障功能,利用Arduino核心控制芯片和超声波避障传感器设计了智能避障小车,通过开发避障算法,实现了智能小车的自动避障功能。该小车经过通过实验测试,其功能满足避障的基本需求,具... 避障功能是无人驾驶的研究基础。为了进一步掌握小车的避障功能,利用Arduino核心控制芯片和超声波避障传感器设计了智能避障小车,通过开发避障算法,实现了智能小车的自动避障功能。该小车经过通过实验测试,其功能满足避障的基本需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UINO 智能小车 超声波 自动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电商直播中消费者购买行为及乱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曾颖琳 《新闻传播》 2023年第14期27-30,共4页
后疫情时代,电商直播在我国蓬勃发展,但直播乱象也随之出现。本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以及就近抽样的原则,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不同的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态度、购买意愿及原因、对乱象的看法以及建议和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看法... 后疫情时代,电商直播在我国蓬勃发展,但直播乱象也随之出现。本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以及就近抽样的原则,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不同的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态度、购买意愿及原因、对乱象的看法以及建议和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看法等,通过构建消费者画像将消费者细分为三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直播带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并提出针对性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带货 消费者画像 购买行为 直播乱象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血质量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颖琳 赵红 +7 位作者 陈瑶 王旌 周进福 苏跃青 张洪华 林枫 朱文斌 林元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5693-569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同一地区筛查标本量相近的两家单位的筛查结果,探讨采血质量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结果假阳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地区A、B两家单位2006-2013年共93 38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于新生... 目的:通过分析同一地区筛查标本量相近的两家单位的筛查结果,探讨采血质量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结果假阳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地区A、B两家单位2006-2013年共93 38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于新生儿出生72 h经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血,制成干血片,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实验室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FLIA)检测血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值,对于TSH≥9 m U/L的可疑病例立即召回复检并确诊。结果:2006-2013年该地区A单位新生儿筛查标本总数为49 660例,初筛阳性1 408例,确诊26例,发病率为0.524‰,假阳性率为98.15%。B单位新生儿筛查标本总数为43 727例,初筛阳性331例,确诊17例,发病率为0.389‰,假阳性率为94.86%。两家单位初筛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59,P〈0.05);新生儿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P〉0.05);新生儿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P〈0.05)。结论:通过对该地区93 387例新生儿筛查结果的分析认识到采血环节的重要性,为今后筛查工作中降低假阳性率和制定本实验室的切值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新生儿筛查 采血质量 假阳性
原文传递
125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围产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进福 罗金英 +8 位作者 赵红 王旌 林枫 张洪华 苏跃青 陈瑶 曾颖琳 林庆颖 朱文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围产期相关因素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症(CH)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诊断为CH的新生儿125例为病例组,按1∶3比例随机选择非CH的新生儿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围产期相关因素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症(CH)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诊断为CH的新生儿125例为病例组,按1∶3比例随机选择非CH的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二项分类logistic同归模型分析CH的围产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中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高龄产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新生儿在女性、早产儿、过期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双胎及多胎、伴发其他出生缺陷和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产妇(OR=2.518,95%CI:1.186~5.347)、妊娠期糖尿病(OR=1.904,95%CI:1.190~3.045)、妊娠合并甲减(OR=12.883,95%CI:2.055~80.751)或甲亢(OR=30.797,95%CI:3.309~286.594)、早产儿(OR=4.238,95%CI:1.269~14.155)、过期儿(OR=12.799,95%CI:1.257~130.327)、低出生体重儿(OR=3.505,95%CI:1.059~11.601)、巨大儿(OR=3.733,95%CI:1.415~9.851)、双胎及多胎(OR=5.493,95%CI:1.701~17.735)、伴发其他出生缺陷(OR=3.665,95%CI:1.604~8.371)和胎儿窘迫(OR=3.130,95%CI:1.317~7.440)为新生儿CH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新生儿CH与母亲孕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胎数、胎儿窘迫、伴发其他出生缺陷等有一定关系,应加强围孕期保健,减少高危因素,降低CH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围产期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Mass—array芯片技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位点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瑶 苏跃青 +9 位作者 周进福 王旌 赵红 曾颖琳 林庆颖 林枫 张洪华 朱文斌 杨长仪 陈涵强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22-82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Mass.array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位点的价值,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收集2006至2013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G6PD筛查的婴儿,根据化学筛查结果分成2组:G6PD缺乏... 目的探讨应用Mass.array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位点的价值,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收集2006至2013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G6PD筛查的婴儿,根据化学筛查结果分成2组:G6PD缺乏症患儿和正常儿童,随机抽取患儿和正常对照儿童各300例。采用基因分析工具(GenotypingTools)与Mass—arrayDesign软件,利用中国人群已报道的G6PD基因33个突变位点芯片,应用Mass—array基因技术检测G6PD基因突变位点,并通过DNASanger测序法验证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300例G6PD患儿中,共检出单纯型单点突变9种:1376G〉T、1388G〉A、95A〉G、1024C〉T、392G〉T、1360C〉T、487G〉A、517T〉c、1365—13T〉C;复合突变型7种:871G〉A/1365—13T〉C/1311C〉T、1004C〉A/1311c〉T/1365—13T〉C、1376G〉T/1365—13T〉C/1311C〉T、1365—13T〉C/1311C〉T、1376G〉T/1365—13T〉C、95A〉G/1365.13T〉C/1311C〉T、1388G〉A/1365-13T〉C;300名正常对照儿童中未检测到G6PD基因突变。进一步所有样本的SangerDNA测序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采用Mass—array基因芯片技术检测G6PD基因突变方法是一种准确、高效的G6PD基因突变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磷酸脱氢酶 突变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序列分析 DNA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新生儿血17-羟孕酮的正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跃青 朱文斌 +6 位作者 王旌 周进福 赵红 陈瑶 曾颖琳 张洪华 林枫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末梢血17羟孕酮的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11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新生儿中,排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共18461例纳入本研究。新生儿出生后72h后采集末梢血,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目的探讨新生儿末梢血17羟孕酮的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11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新生儿中,排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共18461例纳入本研究。新生儿出生后72h后采集末梢血,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7-羟孕酮水平。根据不同性别、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重、胎数、采血时日龄、是否住院治疗分组;18461例中,2997例因各种原因住院治疗,根据其全血血糖水平、酸碱平衡状况以及是否电解质紊乱分组;比较各组间17-羟孕酮水平。17-羟孕酮水平采用几何均数(95%CI)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461例新生儿的17-羟孕酮水平为0.0~196.0nmol/L,几何均数为5.7(5.6~5.8)nmol/L;男性(n=10026)与女性(n=8435)分别为6.1(6.0~6.2)与5.4(5.2-5.5)nmol/L;剖宫产(n=7014)与阴道分娩者(n=11447)分别为6.2(6.0~6.3)与5.5(5.4~5.6)nmol/L;多胎妊娠(n=656)与单胎妊娠者(n=17805)分别为8.7(8.2-9.3)与5.6(5.6~5.7)nmol/L;住院治疗(n=2997)与未住院治疗者(n=15464)分别为8.0(7.7~8.4)与5.4(5.3~5.5)nmol/L。男性、剖宫产、多胎及住院治疗者的血17-羟孕酮水平较高(Z值分别为-10.65、-10.88、-14.2l和-27.63,P值均〈0.05)。分别比较8组不同胎龄、7组不同出生体重和5组不同采血时日龄的新生儿17-羟孕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09.25、l510.30与636.60,P值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胎龄≥29周新生儿的17-羟孕酮水平随胎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出生体重〈4000g新生儿的17-羟孕酮水平随出生体重增加呈下降趋势;采血时日龄3、4和5d组的17-羟孕酮水平呈下降趋势。2997例住院新生儿中,酸碱失衡组与平衡组的17-羟孕酮水平的几何均数分别为9.7(8.6~10.8)与7.0(6.3~7.7)nmol/L,电解质紊乱组和电解质正常组分别为9.4(8.5~10.3)与7.9(7.5~8.3)nmol/L.酸碱失衡组和电解质紊乱组均较高(Z值分别为-6.21和-4.49,P值均〈0.05)。低血糖、正常血糖、高血糖水平的3组新生儿17-羟孕酮水平分别为9.7(9.1~10.4)、8.1(7.6~8.6)与8.6(6.7~11.1)nmol/L,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均高于正常血糖组(z值分别为-4.18和-2.11,P值均〈O.05)。根据R^2值,前3位影响因素依次为胎龄、出生体重和血糖(R^2值分别为0.200、0.115和0.08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9个影响因素均进入回归方程,按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胎龄、出生体重、血糖、酸碱平衡、胎数、血电解质、分娩方式、性别和采血时日龄。结论新生儿末梢血17-羟孕酮水平受到胎龄、出生体重、血糖、酸碱平衡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羟孕酮 肾上腺增生 先天性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福建地区36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患儿的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文斌 陈涵强 +7 位作者 苏跃青 赵红 王旌 周进福 陈瑶 曾颖琳 林枫 张洪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分析福建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症患儿及父母的PAH基因突变特征。为患儿的基因诊断及父母和患儿本人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奠定基础。方法收集36例患儿及父母的外周静脉血,应用PCR测序技术检... 目的分析福建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症患儿及父母的PAH基因突变特征。为患儿的基因诊断及父母和患儿本人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奠定基础。方法收集36例患儿及父母的外周静脉血,应用PCR测序技术检测其PAH基因并分析该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在72个PAH等位基因中,63个PAH等位基因含20种致病性突变,包含3种无义突变,12种错义突变,3种剪接突变,1种同义突变和1种移码终止突变。高频突变位点主要是R241C、R408Q和EX6-96A〉G,分别占15.9%、12.7%和11.1%。其中c.189-190dupTGAC尚未见报道。28%的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mild hyperphenylalaninemia,MHP)基因突变型为R241C,25%的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fia,PKU)基因突变型R408Q。结论福建地区苯丙氲酸羟化酶缺乏症患儿PAH基因突变型有别于中国的其他区域,主要是R241C、R408Q和EX6-96A〉G。其中R241C和R408Q主要分则与MHP和经典型PKU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的CYP21A2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跃青 陈涵强 +8 位作者 朱文斌 王旌 周进福 陈瑶 赵红 曾颖琳 林枫 张洪华 林庆颖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6-791,共6页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CYP21A2基因的突变特征及CYP21A2基因突变谱系。方法应用巢式PCR、基因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分析19例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先证者及74名家系成员CYP21A2基因的突变;用时间分辨荧光分...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CYP21A2基因的突变特征及CYP21A2基因突变谱系。方法应用巢式PCR、基因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分析19例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先证者及74名家系成员CYP21A2基因的突变;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74名家系成员的血17-羟孕酮浓度。结果在19例先证者中,发现11种源于父母的致病性突变;其中92.1%(35/38)等位基因突变与21-羟化酶真假基因重组有关,包括84.2%(32/38)的真假基因间碱基互换,7.9%(3/38)CYP21A2基因大片段缺失;IVS2-13A/C>G和真假基因融合为最常见2种突变类型,分别占34.2%(13/38)和18.4%(7/38);IVs2+1G>A和Q318X+356W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74名家系成员中,74.3%(55/74)为CYP21A2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25.7%(19/74)为非携带者;携带者与非携带者的17-羟孕酮浓度值分别为8.1±3.2nmol/L与5.2±3.7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地区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CYP21A2基因具有独特的突变特征,IVS2-13A/C>G和真假基因融合为两种最常见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型21-羟化酶症 基因突变 巢式PCR 基因测序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原文传递
胆绿素还原酶A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进福 杨长仪 +7 位作者 陈庶伟 曾颖琳 王旌 赵红 陈瑶 林枫 林丹 朱文斌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胆绿素还原酶A(biliverdin reductase A,BLVR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福建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对28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组)和250... 目的探讨胆绿素还原酶A(biliverdin reductase A,BLVR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福建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对28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组)和250例健康对照组BLVRA基因的5个SNP位点(rs699512、rs1802846、rs7738、rs1637530和rs2302032)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比较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体型频率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所选BLVRA基因5个SNPs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均P〉0.05)。病例组rs699512和rs1637530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隐性模式下,病例组rs699512 GG基因型(OR=0.494,95%CI:0.276~0.886,P=0.018)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显性模式下,病例组rs699512 GG+AG基因型频率(OR=0.678,95%CI:0.482~0.954,P=0.026)和rs1637530 TT+CT(OR=0.627,95%CI:0.444~0.885,P=0.00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所有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发现,rs1637530、rs2302032、rs699512和rs1802846位点在同一连锁不平衡区域,以单体型CGAT为对照进行分析,单体型TGGT、CTAT和CGGT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可降低患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OR=0.588、0.687、0.501,95%CI:0.434~0.797、0.496~0.952、0.250~1.004)。结论BLVRA基因rs699512和rs1637530位点多态性与福建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密切相关,rs699512位点A等位基因和rs699512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生儿高胆红血症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婴儿 新生 胆绿素还原酶A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机构2009年与2013年工作状况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旌 陈瑶 +7 位作者 赵红 周进福 苏跃青 林枫 张洪华 曾颖琳 朱文斌 林元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了解2009年与2013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所属采血机构工作状况的变化,找出工作中的进步和不足,为进一步调整对采血机构的管理、提高其筛查工作质量提供规划。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整群系统抽样法2009年对12... 目的:了解2009年与2013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所属采血机构工作状况的变化,找出工作中的进步和不足,为进一步调整对采血机构的管理、提高其筛查工作质量提供规划。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整群系统抽样法2009年对127家采血机构与300位产妇、2013年对118家采血机构与300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采血机构问卷内容包括筛查率、样本合格率、样本邮寄时间、筛查管理系统使用频率;产妇问卷内容包括:新生儿筛查知识知晓情况、对筛查样本采集的满意度、对筛查结果反馈情况的满意度。结果:2009年与2013年新生儿筛查采血机构的筛查率、样本合格率、样本邮寄时间及筛查网络管理系统使用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新生儿筛查知识知晓情况、对筛查样本采集的满意度及对筛查结果反馈情况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筛查采血机构的筛查率、样本合格率、邮寄时间、筛查管理系统使用频率及产妇的新生儿筛查知识知晓情况和对筛查工作满意度的变化,应以产妇的需求为导向,加大对新生儿筛查知识的宣教力度,提高广大采血机构医务人员对筛查网络管理系统的利用率,不断提升产妇对筛查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采血 满意度
原文传递
TPO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甲状腺素合成障碍性甲低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跃青 王旌 +7 位作者 周进福 陈瑶 赵红 曾颖琳 林枫 张洪华 朱文斌 陈涵强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peroxidase,TP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先天性甲状腺素合成障碍性甲低(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相关性。方法测序筛查30例随机无血缘关系个体的TP...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peroxidase,TP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先天性甲状腺素合成障碍性甲低(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相关性。方法测序筛查30例随机无血缘关系个体的TPO基因17个外显子及两端侧翼部分的变异位点,选取用于与甲状腺素合成障碍性CH关联性研究的SNPs位点;以136例甲状腺素合成障碍性CH患儿为病例组,相同地区的141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或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ELP)方法分析所选取的SNPs位点基因型。结果基因筛查发现8个位于外显子区域SNPs位点,选择rs9678281、rs376413622、rs1126797、rs4927611、rs732609和rs1126799这6个sNPs为研究位点;rs4927611和rs732609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隐性模式下,病例组rs4927611TT基因型(OR=0.32,95%CI:0.112~0.915,P=0.047)和rs732609CC基因型(OR=0.484,95%CI:0.253~0.927,P=0.04)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丁PO基因rs4927611和rs732609位点多态性与甲状腺素合成障碍性CH的发生密切相关;rs4927611TT基因型和rs732609CC基因型可能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基因 先天性甲状腺素合成障碍性甲低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2006—2013年福州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旌 苏跃青 +6 位作者 赵红 周进福 陈瑶 曾颖琳 林枫 张洪华 朱文斌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情况,为新生儿筛查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筛查中心接受筛查的新生儿,采集新生儿足跟末梢血,对新生儿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初筛可疑阳性病... 目的分析福州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情况,为新生儿筛查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筛查中心接受筛查的新生儿,采集新生儿足跟末梢血,对新生儿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初筛可疑阳性病例召回后取静脉血用硝基四氮唑蓝G6PD/6PGD比值法(NBT定量比值法)行确诊试验。结果研究期间福州市进行G6PD筛查的新生儿共105 156名,男57 785名,女47 371名,初筛可疑阳性1 708例,确诊1 437例,G6PD总发生率1.37%。男婴G6PD缺乏1 152例,发生率1.99%,其中中度缺乏158例,发生率0.27%,重度缺乏994例,发生率1.72%;女婴G6PD缺乏285例,发生率0.60%,其中中度缺乏194例,发生率0.41%,重度缺乏91例,发生率0.19%。结论福州市有一定的G6PD缺乏症发生率,但是较两广、海南等地区低。大力推动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的开展,有利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婴幼儿溶血性贫血的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 新生儿筛查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原文传递
福建地区三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GCDH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瑶 林庆颖 +7 位作者 曾颖琳 赵红 陈卫芬 周进福 苏跃青 林枫 张洪华 朱文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3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3例患儿进行串联质谱及气相质谱检查,同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针对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ic-CoA dehydrogenenaes,GCDH)基因的12个...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3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3例患儿进行串联质谱及气相质谱检查,同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针对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ic-CoA dehydrogenenaes,GCDH)基因的12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Sanger测序。结果3例患儿均存在GCDH基因突变,1例为c.1244-2A〉C、c.1147C〉T(p.R383C)复合杂合突变,1例为c.1244-2A〉C纯合突变,1例为c.406G〉T(p.G136C)、c.1169G〉A(p.G390E)复合杂合突变。100名正常对照未见相同的突变。3例患儿中仅1例进行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及早得到了干预,至今未发病。其余2例由于发现延迟,对智力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结论在发现的3例病例中,其中c.1169G〉A(p.G390E)为中国人群中新发现的GCDH可能致病突变类型。早期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酸血症Ⅰ型 GCDH基因 新突变 新生儿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