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就发病率对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曾陵君 尹德利 +1 位作者 周小红 王巧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1526-1527,共2页
在国家计划免疫的基础上,湖南省于2001年开始,对4岁组儿童加强一次麻疹疫苗接种。笔者搜集整理了1997-2004年祁阳县小儿麻疹发病资料,对232例小儿麻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岁年龄组加强免疫前后,4~7岁年龄组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 在国家计划免疫的基础上,湖南省于2001年开始,对4岁组儿童加强一次麻疹疫苗接种。笔者搜集整理了1997-2004年祁阳县小儿麻疹发病资料,对232例小儿麻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岁年龄组加强免疫前后,4~7岁年龄组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前后对比发病率有显著差异(x^2=9.46,P<0.01);8月龄前麻疹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8月龄儿童麻疹发病人数月龄构成比集中在6~8月龄(占86.4%)。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湖南省推行的4岁组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对提高儿童群体免疫力,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上意义重大;为减少≤8个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麻疹疫苗初免时间提前的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麻疹疫苗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思考
2
作者 王平 曾陵君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8-46,共9页
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基础;归纳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用比较分析法评价了因外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立法经验和启示,从法律价值观的多元视野重点研究了循环经济的法理基础以及循环经济所涉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运用立法学原理... 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基础;归纳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用比较分析法评价了因外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立法经验和启示,从法律价值观的多元视野重点研究了循环经济的法理基础以及循环经济所涉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运用立法学原理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价值、理念、应有模式及其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就其主要内客和体系构建等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法制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9年祁阳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曾陵君 邓铁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分析1999-2009年祁阳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订该县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9-2009年祁阳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年祁阳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种,13 656例,年均发病率1... 目的分析1999-2009年祁阳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订该县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9-2009年祁阳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年祁阳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种,13 656例,年均发病率124.50/10万。甲类传染病1种,14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3/10万;乙类传染病19种,累计发病12 712例,死亡83例,年均发病率115.90/10万,年均死亡率为0.76/10万,病死率为0.61%。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伤寒+副伤寒。11年间祁阳县共报告13起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结论 11年来祁阳县甲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有升有降,由以肠道传染病为主改变为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因此,祁阳县应加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乙类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趋势
原文传递
新生儿两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夏伟 唐悃 +3 位作者 曾陵君 李放军 张尚孝 高立冬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两种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重组酵母HepB(HepB-Y)和重组CHO HepB(HepB-CHO)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湖南省某县招募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 目的评价新生儿两种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重组酵母HepB(HepB-Y)和重组CHO HepB(HepB-CHO)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湖南省某县招募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对照组接种3剂次10μg HepB-Y,试验组第1剂接种10μg HepB-Y,第2-3剂接种20μg HepB-CHO。完成全程免疫后1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观察每剂次接种后30min内的不良反应,被动收集每剂次接种后1个月内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受试者完成HepB全程免疫后HBsAb阳性率分别为100%(170/170)、100%(187/187),GMC(95%CI)分别为3388.55(2777.42-4099.71)、2710.15(2278.22-3229.21)mIU/mL。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0%(27/710)、4.10%(30/731)(x2=0.09,P=0.769),均为接种后30min内发生的37.1-37.5℃发热。结论HepB-Y与HepB-CHO序贯接种不会降低新生儿HepB全程免疫的免疫原性,也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 免疫原性 不良反应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