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Kaposi水痘样疹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曾迎红 汤建萍 树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报告10例婴幼儿Kaposi水痘样疹。均为3岁以内的湿疹患儿,均有典型的皮肤损害,皮损分布以头面部为主,另有3例胸部、会阴部及大腿同时受累,伴发热2例,并发败血症、心衰1例。3例有典型的单纯疱疹接触史,血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阳性4例。结果... 报告10例婴幼儿Kaposi水痘样疹。均为3岁以内的湿疹患儿,均有典型的皮肤损害,皮损分布以头面部为主,另有3例胸部、会阴部及大腿同时受累,伴发热2例,并发败血症、心衰1例。3例有典型的单纯疱疹接触史,血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阳性4例。结果表明典型的皮损仍为诊断Kaposi水痘样疹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OSI水痘样疹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位性皮炎血清IL-4 IL-5及IgE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曾迎红 赵蕊 叶志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7-408,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儿童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了解异位性皮炎患儿血清IL 4 ,IL 5及IgE水平。 方法 运用ELISA方法测定 2 0例异位性皮炎及 2 0例正常儿童血清IL 4 ,IL 5及IgE水平。 结果患病组IL 4 ,IL 5均高于正常对照... 目的 为了探讨儿童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了解异位性皮炎患儿血清IL 4 ,IL 5及IgE水平。 方法 运用ELISA方法测定 2 0例异位性皮炎及 2 0例正常儿童血清IL 4 ,IL 5及IgE水平。 结果患病组IL 4 ,IL 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患病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异位性皮炎患儿外周血TH2类淋巴细胞因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性皮炎 儿童 白介素-4 白介素-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地区部分小学生皮肤病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曾迎红 汤建萍 +1 位作者 韦祝 周斌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937-939,共3页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小学生皮肤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 由皮肤科医生对长沙市雨花区 3 7所小学 ,共175 42名小学生进行皮肤体格检查。 结果 发现皮肤病共 3 7种 ,患皮肤病者 2 70 3人 ,皮肤病总患病率为 15 .41% ,时点患病率以单纯糠疹...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小学生皮肤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 由皮肤科医生对长沙市雨花区 3 7所小学 ,共175 42名小学生进行皮肤体格检查。 结果 发现皮肤病共 3 7种 ,患皮肤病者 2 70 3人 ,皮肤病总患病率为 15 .41% ,时点患病率以单纯糠疹 ( 8.43 % )最高 ,其次为雀斑 ( 2 .64 % )、丘疹性荨麻疹 ( 1.44 % )、痤疮 ( 0 .87% )、湿疹皮炎 ( 0 .47% )、扁平疣 ( 0 .3 2 % )、毛周角化症 ( 0 .3 0 % )、血管瘤 ( 0 .19% )。男生高于女生的皮肤病有单纯糠疹、丘疹性荨麻疹、毛周角化症、扁平疣、体癣 (P <0 .0 1) ,而女生高于男生的有痤疮 (P <0 .0 1)。在小学阶段 ,随年龄的增长皮肤病的患病人数有增加趋势的有单纯糠疹、雀斑。 结论 在长沙地区小学生中 ,皮肤病发病率较高的是单纯糠疹、雀斑、丘疹性荨麻疹、痤疮、湿疹皮炎、扁平疣、毛周角化症、血管瘤。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皮肤病有单纯糠疹、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地区 小学生 皮肤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总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曾迎红 汤建萍 +1 位作者 叶志纯 树叶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其与总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荧光酶联免疫法对1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18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总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CD4+、CD4+/CD8...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其与总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荧光酶联免疫法对1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18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总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CD4+、CD4+/CD8+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gE增高特应性皮炎组CD4+、CD4+/CD8+比值均高于IgE正常组(p<0.01,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p<0.05),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gE正常组CD4+、CD8+、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特应性皮炎存在免疫功能失衡,表现为CD4+T细胞增多,功能亢进,CD8+T细胞不足导致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亚群变化与总IgE水平增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特应性皮炎 T淋巴细胞亚群 总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地区儿童脓疱疮40例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曾迎红 汤建萍 刘茂生 《湖南医学》 1996年第6期373-373,共1页
长沙地区儿童脓疱疮40例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湖南省儿童医院曾迎红汤建萍刘茂生为了解本地区脓疱疮的致病菌及药敏情况,现将1995年7~10月我院40例脓疱疮患儿脓液细菌培养及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长沙地区儿童脓疱疮40例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湖南省儿童医院曾迎红汤建萍刘茂生为了解本地区脓疱疮的致病菌及药敏情况,现将1995年7~10月我院40例脓疱疮患儿脓液细菌培养及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中,男20例,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疱疹 病原菌培养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梅毒骨损害
6
作者 曾迎红 汤建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骨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临床资料较完整,并经血清学证实的13例先天性骨梅毒病例。结果病理损害为干骺端炎、骨膜炎和骨髓炎,而以干骺端炎为主。骨干骺端炎,主要累及桡、尺骨,显示干骺端骨质密度减低,严重...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骨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临床资料较完整,并经血清学证实的13例先天性骨梅毒病例。结果病理损害为干骺端炎、骨膜炎和骨髓炎,而以干骺端炎为主。骨干骺端炎,主要累及桡、尺骨,显示干骺端骨质密度减低,严重者出现骨质破坏。骨干炎,主要累及尺、桡骨、股骨、胫骨、顶骨、颅骨穹窿部,均显示骨质密度降低。骨膜炎,全部伴有干骺端炎,均表现为葱皮样骨膜增生或有骨膜反应。结论先天性骨梅毒具有病变对称多发性、广泛而不规则增生破坏的特点,好发于四肢长骨,较少累及颅骨、短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先天性 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湿疹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E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8
7
作者 汤建萍 曾迎红 周斌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 探讨婴儿湿疹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酶技术检测 13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E。结果  138例患儿中 6 7例食物特异性IgE升高 ,阳性率 4 8.6 % ,阳性率高的食物依次是鸡蛋白 4 5 .2 %、牛奶 35 .5 %、鸡蛋黄... 目的 探讨婴儿湿疹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酶技术检测 13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E。结果  138例患儿中 6 7例食物特异性IgE升高 ,阳性率 4 8.6 % ,阳性率高的食物依次是鸡蛋白 4 5 .2 %、牛奶 35 .5 %、鸡蛋黄 2 5 .0 %、猪肉 2 5 .0 %。避免进食食物特异性IgE升高的食物后湿疹逐渐痊愈。结论 食物过敏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病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湿疹 血清 特异性IGE 食物过敏 荧光免疫酶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萘洛尔治疗225例儿童血管瘤疗效及安全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汤建萍 蒋艳玲 +6 位作者 常静 罗勇奇 韦祝 曾迎红 孙磊 树叶 周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患儿225例,其中男74例,女151例;年龄20 d至16岁,平均9.13个月;单发性血管瘤199... 目的 通过对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患儿225例,其中男74例,女151例;年龄20 d至16岁,平均9.13个月;单发性血管瘤199例;多发性血管瘤18例(2~5个部位),其中合并肝血管瘤1例;婴儿泛发性血管瘤6例,其中合并肝血管瘤3例;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例.以15例血管畸形为对照组,入院后完善心电图、腹腔B超、肿块彩超、心脏彩超,核磁共振、甲轴全套、血糖及肝肾功能后,予以普萘洛尔1.5~2 mg·kg-1·d-1,分2次口服,服药前3 d予心电监护,服药观察3~4 d后带药回家继续服药,并每1~2个月门诊复诊,按4级评分法评价疗效,均于2010年12月统一随访.结果 213例坚持口服普萘洛尔1个月以上患儿中,疗效Ⅰ级(差)19例,Ⅱ级(中)52例,Ⅲ级(好)60例,Ⅳ级(优)82例,有效率91.08%,17例完全痊愈.其疗效明显优于血管畸形组(P〈0.001),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少,发生率为2.08%,1例心率减慢,1例手足凉,2例出院后转氨酶升高.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儿童血管瘤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血管瘤 湖南省儿童医院 普萘洛尔 治疗药物 安全性 疗效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婴幼儿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树叶 汤建萍 +1 位作者 周斌 曾迎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金葡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大片剥脱,婴幼儿多见。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治疗86例SSSS.现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湿疹防治小常识
10
作者 曾迎红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7年第17期15-15,共1页
湿疹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皮肤病。该病常常发生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患儿面部出现红色小疹子,还可出现疹子顶部流黄水,伴有腥臭味,随后结一层厚痂,较难洗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疹子,奇痒无比。
关键词 婴儿湿疹 防治 皮肤病 婴幼儿 疹子 腥臭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树叶 罗勇奇 +2 位作者 曾迎红 周斌 汤建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葡萄球茵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和药敏分析。方法:对40例MRSA引起的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情况。结果:40例M...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葡萄球茵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和药敏分析。方法:对40例MRSA引起的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情况。结果:40例MRSA阳性患儿中男女比为1.2∶1,农村城市比为2.6∶1,<3岁婴幼儿发病比例为85.0%;SSSS高发季节是秋季(42.5%)。MRSA引起的SSSS患儿发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SSSS患儿;实验室检查示WBC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血培养阳性率亦显著高于其他SSSS患儿;予静脉滴注夫西地酸或替考拉宁治疗有效。结论:MRSA引起的SSSS患儿临床症状具有特殊性,夫西地酸或替考拉林治疗MRSA引起的SSSS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夫西地酸 替考拉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应性皮炎153例变应原皮试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汤建萍 曾迎红 周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3-543,56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病因。方法对153例AD患儿进行了变应原皮试。结果阳性率83.01%,其中吸入组阳性率80.1%,食物组74.6%,二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常见的阳性变应原为室内尘土(73.5%)、粉尘螨(70.9%)、多价昆虫(56.9%)、虾(46....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病因。方法对153例AD患儿进行了变应原皮试。结果阳性率83.01%,其中吸入组阳性率80.1%,食物组74.6%,二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常见的阳性变应原为室内尘土(73.5%)、粉尘螨(70.9%)、多价昆虫(56.9%)、虾(46.4%)、芝麻(40.0%)。年龄3岁以内组、3~7岁组和7岁以上组的吸入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46.7%,82.9%和85.0%,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吸入性和食物变应原是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吸入性变应原过敏多发生在3岁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儿童 变应原皮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红斑狼疮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建萍 树叶 +2 位作者 韦祝 周斌 曾迎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6-247,共2页
报告1例新生儿红斑狼疮。患儿女,出生24d。头部、躯干、外阴及四肢出现环形红斑10余天。肝功能异常,心脏室间隔缺损,抗La/SSB抗体阳性,其母亲抗La/SSB抗体亦阳性。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新生儿 抗体 抗La/S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anotti-Crosti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树叶 罗鸯鸯 +4 位作者 罗勇奇 唐金玲 周斌 曾迎红 汤建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Gianotti-Crost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5例Gianotti-Crosti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5例Gianotti-Crosti综合征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0±0.5)岁。发病因素中EB病毒感染最常见... 目的探讨Gianotti-Crost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5例Gianotti-Crosti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5例Gianotti-Crosti综合征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0±0.5)岁。发病因素中EB病毒感染最常见,其次是单纯疱疹病毒,未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皮损均表现为四肢伸侧、面颊和臀部对称分布的红斑丘疹。治疗采用抗病毒、抗炎、抗过敏和外用药物,治疗2周后均有效,痊愈率74.5%。结论 Gianotti-Crosti综合征最主要发病因素是病毒感染,皮损具有特征性,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otti-Crosti综合征 病毒 感染 皮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药物超敏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建萍 树叶 +1 位作者 韦祝 曾迎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2-41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住院儿童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9例患儿均出现发热、全身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内脏损害。致敏药物苯巴比妥6例、卡马西平4例、磺胺嘧啶和阿司匹林各1...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住院儿童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9例患儿均出现发热、全身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内脏损害。致敏药物苯巴比妥6例、卡马西平4例、磺胺嘧啶和阿司匹林各1例。随访时均已痊愈。结论儿童药物超敏综合征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内脏损害为特征,致敏药物以抗惊厥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婴儿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和总IgE的检测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斌 韦祝 +2 位作者 张丹 汤建平 曾迎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讨湿疹婴儿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总IgE(tIgE)含量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harmacia Uni CAP检测系统荧光免疫法对31 例湿疹婴儿, 25 例正常婴儿血ECP, tIgE 水平检测。【结果】湿疹婴儿ECP(54.63±23.25)μg/L... 【目的】探讨湿疹婴儿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总IgE(tIgE)含量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harmacia Uni CAP检测系统荧光免疫法对31 例湿疹婴儿, 25 例正常婴儿血ECP, tIgE 水平检测。【结果】湿疹婴儿ECP(54.63±23.25)μg/L ,tIgE(56.00±22.47)μg/L,明显高于正常婴儿血ECP(7.39±1.57)μg/L,tIgE(17.11±6.69)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湿疹婴儿ECP与tIgE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72,P<0.01)。【结论】ECP,tIgE在婴儿湿疹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嗜酸细胞/血液 阳离子 IGE/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发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建萍 树叶 +3 位作者 韦祝 曾迎红 周斌 刘向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2-803,共2页
关键词 表皮松解症 大疱性 营养不良型 隐性遗传 皮肤缺损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和确炎舒松A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建萍 曾迎红 周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 探讨和比较平阳霉素和确炎舒松A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  2 80例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平阳霉素治疗组 (10 4例 )和确炎舒松A治疗组 (176例 ) ,平阳霉素组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 ,浓度为 2~ 3.2mg ml ;确炎舒松A... 目的 : 探讨和比较平阳霉素和确炎舒松A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  2 80例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平阳霉素治疗组 (10 4例 )和确炎舒松A治疗组 (176例 ) ,平阳霉素组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 ,浓度为 2~ 3.2mg ml ;确炎舒松A组采用确炎舒松A瘤体内注射 ,浓度为 8mg ml。每 2周重复注射一次 ,总疗程 3~ 10次。结果 : 平阳霉素组 10 4例患儿中 ,治愈 89例 (治愈率 85 .6 % )和有效 15例 (14 .4 % ) ,确炎舒松A组 176例血管瘤患儿中 ,治愈 86例 (4 8.9% )和有效 75例 (4 2 .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 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安全有效 ,其疗效优于确炎舒松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注射 平阳霉素 确炎舒松A 药物治疗 小儿 皮肤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病性肢端皮炎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树叶 唐金玲 +3 位作者 常静 曾迎红 周斌 汤建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8-290,共3页
肠病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AE)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以腔口周围和肢端的皮炎、腹泻、脱发为特征的皮肤病。我院皮肤科对1995—2013年间30例肠病性肢端皮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肠病性肢端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松解角化过度型鱼鳞病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树叶 汤建萍 +1 位作者 曾迎红 周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8-150,共3页
表皮松解角化过度型鱼鳞病(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 ichthyosis, EHK)是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皮肤病,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收治的5例新生儿和婴幼儿EHK病例资料,就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作一综合分析.
关键词 鱼鳞病 表皮松解角化过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