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醋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实热壅滞证胎粪性腹膜炎小鼠血清ET、NO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景荣 陆梅元 +4 位作者 曾海生 马秀梅 陈勇 赵凤仙 陈宏夏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生/醋大黄的大承气汤对胎粪性腹膜炎(faecal peritonitis with excessive heat stagnation,ABP)小鼠血清内毒素(endotox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影响。方法... 目的:研究基于生/醋大黄的大承气汤对胎粪性腹膜炎(faecal peritonitis with excessive heat stagnation,ABP)小鼠血清内毒素(endotox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5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醋大黄炮制品的大承气汤组(6、10 g/kg)、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按容积20 mL/kg剂量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ET、NO和TNF-α含量。结果:生/醋大黄炮制品的大承气汤组均能增加实热壅滞证ABP小鼠血清NO含量,降低小鼠血清ET和TNF-α含量。结论:生/醋大黄炮制品的大承气汤对ABP小鼠血清ET、NO和TNF-α含量的影响可能与生/醋大黄炮制方法以及其配伍的厚朴、枳实和芒硝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性腹膜炎 大承气汤 内毒素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改性Hβ沸石的烷基转移反应活性和酸性 被引量:9
2
作者 曾海生 关乃佳 +2 位作者 李伟 崔惠玲 刘述全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45-748,共4页
系统研究了不同金属( 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 氧化物改性Hβ沸石的甲苯和1 ,3 ,5 - 三甲苯烷基转移反应活性以及产物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利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方法(IR) 研究了沸石表面的酸性,并与反应性... 系统研究了不同金属( 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 氧化物改性Hβ沸石的甲苯和1 ,3 ,5 - 三甲苯烷基转移反应活性以及产物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利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方法(IR) 研究了沸石表面的酸性,并与反应性能进行关联,得出较好的规律。研究发现该反应的活性中心来自B 酸和L 酸两方面的贡献,但必须有B 酸存在。碱金属氧化物改性Hβ沸石对该反应是不适宜的,Ag 、Zr 氧化物为较好的助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沸石 烷基转移 酸性 金属氧化物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和1,3,5-三甲苯在不同沸石分子筛上的烷基转移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海生 关乃佳 刘述全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2,共6页
研究了甲苯和 1 ,3 ,5三甲苯在 HY,Hβ,HZSM 5 (不同硅铝比 )等沸石分子筛上烷基转移生成二甲苯的活性规律以及二甲苯的选择性 ,发现 Hβ沸石对该反应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对 Hβ沸石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探讨了反应温度 ,进料空速 ,... 研究了甲苯和 1 ,3 ,5三甲苯在 HY,Hβ,HZSM 5 (不同硅铝比 )等沸石分子筛上烷基转移生成二甲苯的活性规律以及二甲苯的选择性 ,发现 Hβ沸石对该反应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对 Hβ沸石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探讨了反应温度 ,进料空速 ,原料配比以及载气流速对甲苯和 1 ,3 ,5三甲苯的转化率和二甲苯选择性的影响 ,并结合吡啶吸附 IR光谱数据将分子筛表面酸性与反应性能进行关联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三甲苯 烷基转移 沸石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熟大黄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曾海生 周歧骥 +3 位作者 覃洪含 郭小葆 林瑶 何思陆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生、熟大黄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的影响。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生、熟大黄大承气汤低(6 g/kg)、高(10 g/kg)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c活性实验... 目的:研究生、熟大黄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的影响。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生、熟大黄大承气汤低(6 g/kg)、高(10 g/kg)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c活性实验,比较各组泻下作用、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c活性的差异。结果:生大黄大承气汤组、熟大黄大承气汤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其对正常小鼠泻下作用、炭末推进作用、抑制Na^(+)-K^(+)-ATPase活性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大黄大承气汤各组与熟大黄同剂量组比较泻下作用更显著(P<0.05),并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结论:生、熟大黄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君药生、熟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引起大承气汤复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大黄 泻下作用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桃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海生 陈勇 +2 位作者 谢臻 周媛 钟明玉 《广西中医药》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建立广西地桃花药材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广西地桃花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4.6 mm×250 mm,5μm),甲醇-0.5%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柱温25℃,流速0.8 ... 目的:建立广西地桃花药材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广西地桃花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4.6 mm×250 mm,5μm),甲醇-0.5%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柱温25℃,流速0.8 ml/min,分析时间120 min,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10批药材的相似度。结果:指纹图谱的方法考察包括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均符合有关规定。建立的标准指纹图谱有17个共有峰,与对照图谱相比较,每批药材色谱图相似度均在0.91以上。结论: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较好,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以有效地用于地桃花原材料质量控制,为开发和利用地桃花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桃花 H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乙二醇为介质制备纳米氧化镁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山 郑兴芳 +2 位作者 陈继新 曾海生 关乃佳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77,共5页
用乙二醇为溶剂,Mg(NO3)2·6H2O为前驱物盐,NaOH和Na2CO3水溶液为沉淀剂,制备纳米MgO粉体,对样品进行了XRD、TEM、SEM表征.结果发现,煅烧前的沉淀物分别为纳米Mg(OH)2和Mg5(CO3)4(OH)2·4H2O,此沉淀物在430℃和530℃煅烧1.5 h,... 用乙二醇为溶剂,Mg(NO3)2·6H2O为前驱物盐,NaOH和Na2CO3水溶液为沉淀剂,制备纳米MgO粉体,对样品进行了XRD、TEM、SEM表征.结果发现,煅烧前的沉淀物分别为纳米Mg(OH)2和Mg5(CO3)4(OH)2·4H2O,此沉淀物在430℃和530℃煅烧1.5 h,均得到晶粒较细、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MgO粉体,其中最小晶粒尺寸和最大比表面积值分别为5.2 nm和259.8 m2·g-1.由Mg(OH)2分解得到的是重质MgO,由Mg5(CO3)4(OH)2·4H2O分解得到的是轻质MgO,且制得的MgO均保持了与相应沉淀物相似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制备 晶粒大小 比表面积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nO-ZnZSM-5双功能催化剂上合成气直接转化为芳烃的反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德生 曾海生 关乃佳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探讨了Fe/MnO ZnZSM 5 (n(SiO2 ) /n(Al2 O3 ) =5 0 )双功能催化剂上合成气直接转化为芳烃的反应 ,考察了反应温度和Zn载量对CO转化率及芳烃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MnO ZnZSM 5具有良好的合成气芳构化性能 ,在V(CO) ∶V(H2 ) ∶V(A... 探讨了Fe/MnO ZnZSM 5 (n(SiO2 ) /n(Al2 O3 ) =5 0 )双功能催化剂上合成气直接转化为芳烃的反应 ,考察了反应温度和Zn载量对CO转化率及芳烃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MnO ZnZSM 5具有良好的合成气芳构化性能 ,在V(CO) ∶V(H2 ) ∶V(Ar) =3∶6∶1,SV =16 0 0h-1,p =1 1MPa ,T =5 43K的条件下 ,CO转化率可达到 98 1%,芳烃产物选择性可高达 5 3 1%.催化剂经 6 0h运转后 ,CO转化率仅降低 0 5 %,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O-ZnZSM-5 双功能催化剂 直接转化 芳烃 氧化锰 ZSM-5沸石 费-托合成 合成气 芳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藤的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卢森华 梁晓乐 +3 位作者 陈勇 曾海生 韦玉燕 巫繁菁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研究当归藤的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分别对药材的根、茎和叶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结果:经实验证实,当归藤有显著的显微特征,如:根的皮层有单个石细胞散在,在中柱部位有较多石细胞群及纤维束散在,并断续成环。茎的韧皮部宽... 目的:研究当归藤的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分别对药材的根、茎和叶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结果:经实验证实,当归藤有显著的显微特征,如:根的皮层有单个石细胞散在,在中柱部位有较多石细胞群及纤维束散在,并断续成环。茎的韧皮部宽广,在靠近形成层部位有大型的分泌细胞散在,在射线部位有石细胞群。药材粉末见晶体石细胞,石细胞有厚壁与薄壁两种。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当归藤显微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藤 药材性状 显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广西牛大力药材中芒柄花素和高丽槐素的含量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勇 谢臻 +3 位作者 巫繁菁 韦玉燕 卢森华 曾海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建立牛大力药材中芒柄花素和高丽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药材中芒柄花素和高丽槐素含量,色谱柱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溶液(38:62),检测波长248,310nm,流速1.0mL... 目的:建立牛大力药材中芒柄花素和高丽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药材中芒柄花素和高丽槐素含量,色谱柱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溶液(38:62),检测波长248,310nm,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芒柄花素进样量在0.0023。0.0600μg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0%,RSD为2.0%(n=6);高丽槐素进样量在0.0391~1.0156μg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0.7%(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牛大力药材中芒柄花素和高丽槐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芒柄花素 高丽槐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藤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卢森华 李耀华 +3 位作者 陈勇 曾海生 张龙 郑锡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733-735,共3页
[目的]研究当归藤不同部位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当归藤根、茎、叶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这3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当归藤根... [目的]研究当归藤不同部位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当归藤根、茎、叶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这3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当归藤根中鉴定出1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7.67%;从当归藤茎中鉴定出3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88%;从当归藤叶中鉴定出7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11%。[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当归藤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藤(Embelia parviflora Wall.ex A.DC.)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藤水提物和醇提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卢森华 陈勇 +3 位作者 曾海生 张龙 郑锡任 周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29-30,共2页
目的对当归藤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评价其安全性,为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法,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当归藤水提取物和醇提物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 目的对当归藤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评价其安全性,为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法,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当归藤水提取物和醇提物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研究其安全性。结果当归藤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毒性都很小,未测得灌胃给药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MTD>90 g/kg,最大耐受量倍数相当成人(50 kg)用量的150倍。结论当归藤无明显毒性,临床常用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藤 急性毒性实验 最大耐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大力研究概况 被引量:40
12
作者 韦玉燕 巫繁菁 +2 位作者 曾海生 卢森华 陈勇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牛大力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 Champ.)的根,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香豆素和糖类,具有保肝,祛痰、镇咳、平喘,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牛大力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方式进行生产,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mg/L+... 牛大力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 Champ.)的根,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香豆素和糖类,具有保肝,祛痰、镇咳、平喘,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牛大力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方式进行生产,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mg/L+IAA 0.5mg/L。目前牛大力的质量标准和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生药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Fe/MnO催化剂在费托合成中的反应活性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关乃佳 曾海生 李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7-380,共4页
铁催化剂是传统的费托合成催化剂。众多研究表明,Fe/MnO相结合可以打破产物的SF碳数分布规律,在合成气转化中显示出较高活性并提高产物中低碳烯烃选择性。Cu在该反应中可增加产物中的含氧化合物成分。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 铁催化剂是传统的费托合成催化剂。众多研究表明,Fe/MnO相结合可以打破产物的SF碳数分布规律,在合成气转化中显示出较高活性并提高产物中低碳烯烃选择性。Cu在该反应中可增加产物中的含氧化合物成分。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1,2]曾将Cu担载在Fe/M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活性 费托合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凌云产川木瓜总黄酮保肝降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覃洪含 陈壮 +2 位作者 肖刚 黎为能 曾海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凌云产川木瓜总黄酮保肝降酶的作用。方法提取分离出川木瓜总黄酮,采用四氯化碳、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致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SOD、MDA活力,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川木... 目的研究广西凌云产川木瓜总黄酮保肝降酶的作用。方法提取分离出川木瓜总黄酮,采用四氯化碳、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致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SOD、MDA活力,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川木瓜总黄酮高、中剂量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小鼠的ALT、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学也显示川木瓜总黄酮高、中剂量明显改善小鼠肝细胞的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较,川木瓜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水平及肝脏MDA活力,明显提高肝脏SOD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凌云产川木瓜总黄酮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木瓜 急性 免疫性 肝损伤 保肝降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桃花水提物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勇 谢臻 +3 位作者 韦韬 魏后超 曾海生 张龙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10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地桃花水提物在体外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地桃花水提物进行MIC实验研究。结果:地桃花水提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均具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 目的:探讨地桃花水提物在体外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地桃花水提物进行MIC实验研究。结果:地桃花水提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均具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活性更为显著。结论:本研究为地桃花药材水提物的抗菌效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桃花 水提物 体外抗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杜仲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6
作者 巫繁菁 韦玉燕 +2 位作者 卢森华 曾海生 陈勇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77-379,388,共4页
红杜仲药材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杜仲藤(Parabarium micranthum(A.DC.)Pierre)、红杜仲藤(P.chunnianum Tsiang)及毛杜仲藤(P.huaitingii Chunet Tsiang)的茎皮和根皮,或花皮胶藤属花皮胶藤(Ecdysanthera utilis Hay.et Kaw.)的干燥树... 红杜仲药材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杜仲藤(Parabarium micranthum(A.DC.)Pierre)、红杜仲藤(P.chunnianum Tsiang)及毛杜仲藤(P.huaitingii Chunet Tsiang)的茎皮和根皮,或花皮胶藤属花皮胶藤(Ecdysanthera utilis Hay.et Kaw.)的干燥树皮,主要含有生物碱、酚类、有机酸、糖类、黄酮等化学成分。红杜仲药材可以治疗风湿骨痛、骨折、外伤出血等。目前红杜仲药材的原植物鉴别、树皮性状鉴别、组织结构鉴别、理化鉴别、化学成分研究,以及红杜仲与其他相似药材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壮瑶医常用的药物之一,红杜仲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杜仲 鉴别 化学成分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山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勇 韦韬 +4 位作者 魏后超 卢森华 曾海生 巫繁菁 韦玉燕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77-279,共3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对其进行络合显色,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测定双山颗粒剂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芦丁对照品的线性范围为8.04~48.24μg/ml(r=0.9996),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18.6%,n=6)。紫外分光...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对其进行络合显色,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测定双山颗粒剂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芦丁对照品的线性范围为8.04~48.24μg/ml(r=0.9996),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18.6%,n=6)。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双山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含量 双山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香茶菜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勤 陈勇 +4 位作者 李耀华 卢森华 曾海生 巫繁菁 韦玉燕 《广西中医药》 2011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建立三叶香茶菜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科学评价并有效控制三叶香茶菜药材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4.6×250mm,5μm),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7nm,柱温30℃。结果:建... 目的:建立三叶香茶菜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科学评价并有效控制三叶香茶菜药材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4.6×250mm,5μm),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7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三叶香茶菜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芒果苷对照品为参照峰,确立了三叶香茶菜药材指纹图谱中的9个共有峰,12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符合指纹图谱研究技术的要求。结论:所建立的三叶香茶菜药材HPLC指纹图谱,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有助于三叶香茶菜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香茶菜 HPLC 指纹图谱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光催化还原法合成纳米Ag/TiO_2影响的电镜观察
19
作者 郭世宜 章福祥 +2 位作者 关乃佳 曾海生 张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通过对加入表面活性剂修饰纳米TiO2 粒子前后以及在不同溶胶稳定态下光催化还原合成金属纳米银簇的观察发现 :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改善纳米TiO2 在水中的分散度 ,提高颗粒的稳定性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将导致胶束...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通过对加入表面活性剂修饰纳米TiO2 粒子前后以及在不同溶胶稳定态下光催化还原合成金属纳米银簇的观察发现 :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改善纳米TiO2 在水中的分散度 ,提高颗粒的稳定性 ,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将导致胶束的形成 ;在稳定的溶胶状态下 ,金属纳米银簇能稳定负载在纳米TiO2 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光催化还原法 银/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 金属纳米银簇 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纯电子事件和质子-电子事件的电子能谱的机制
20
作者 曾海生 黄永年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5-101,共7页
本文计算、分析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在日冕中传输时激发的等离子体尾场的效应,认为耀斑电子的高能成份激发的尾场,能够加速低能耀斑电子,低能耀斑电子的能量增值可达几十keV至上百keV,这种尾场加速将软化约100keV以下的能量范围内(探测... 本文计算、分析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在日冕中传输时激发的等离子体尾场的效应,认为耀斑电子的高能成份激发的尾场,能够加速低能耀斑电子,低能耀斑电子的能量增值可达几十keV至上百keV,这种尾场加速将软化约100keV以下的能量范围内(探测阈之上)的耀斑电子能谱。结合考虑尾场效应,本文提出了太阳耀斑加速电子从加速区到形成电子事件之间的能谱演化模式,说明了太阳纯电子事件的双幂律电子能谱和太阳质子-电子事件的单幂律电子能谱的形成,认为两类事件的电子能谱差异为耀斑电子日冕传输中不同程度的尾场效应所致,前者尾场效应弱,电子能谱呈双幂律,后者尾场效应较强,电子能谱为单幂律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场加速 耀斑 电子能谱 太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