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方法对番木瓜粉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广琳 施瑞城 +4 位作者 陈文学 潘永贵 魏静 赵宏亮 张伟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1-587,共7页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番木瓜粉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番木瓜干燥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本研究以水分活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晶体形态、微观结构和抗氧化活性为评价指标,分别对热风干燥(HAD)、微波泡沫干燥(MFD)和真空冷冻干燥(VFD...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番木瓜粉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番木瓜干燥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本研究以水分活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晶体形态、微观结构和抗氧化活性为评价指标,分别对热风干燥(HAD)、微波泡沫干燥(MFD)和真空冷冻干燥(VFD)所得番木瓜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FD样品的水分活度与褐变程度最低,而MFD样品的水分活度与褐变程度最高。MFD样品的玻璃化转变起始温度为(34.9±1.1)℃,显著高于HFD、VFD样品的(13.6±0.4)、(16.5±0.7)℃。VFD样品呈现出相对稳定的非晶体结构特征,而其他两种干燥样品则为晶体结构。VFD番木瓜粉的微观结构呈骨骼状和多孔结构,MFD样品呈不规则形态,边缘锋利,HFD样品呈光滑片状结构。在抗氧化活性方面,HFD、MFD、VFD样品的多酚含量分别为(6.11±1.01)、(4.36±0.62)、(4.32±0.87)mg/g,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来看,MFD>HFD>VFD,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看,HFD>MFD>VFD,VFD样品中多酚的含量最低且抗氧化活性相对最差。综合比较,MFD能生产出较高品质的产品,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番木瓜粉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微波泡沫干燥法 真空冷冻干燥法 品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酸碱耦合法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广琳 张晶晶 +4 位作者 龚烨 张伟敏 潘永贵 陈文学 白新鹏 《热带生物学报》 2016年第4期489-496,共8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番木瓜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酸碱耦合提取法进行了优化并初步评价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酸法最优工艺为反应时间90 min,p H1.0,温度80℃,料液比1︰25(g︰m L),得率为20.70%。酸法提取后的滤渣用碱法提取的最优...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番木瓜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酸碱耦合提取法进行了优化并初步评价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酸法最优工艺为反应时间90 min,p H1.0,温度80℃,料液比1︰25(g︰m L),得率为20.70%。酸法提取后的滤渣用碱法提取的最优工艺为1.4%质量分数的Na OH,温度75℃,料液比为1︰20(g︰m L),时间为80 min,得率为9.17%。化学法提取番木瓜皮SDF的总得率为29.87%。酸提法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溶解度、持水力及阳离子交换能力均低于碱提法,而持油力高于碱提法。2种化学方法提取的番木瓜皮SDF各具应用价值,对提高番木瓜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皮 可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亚临界水提取槟榔籽中槟榔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康丽如 符素芳 +3 位作者 曾广琳 姬彦羽 张海德 张伟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773-3780,共8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水提取槟榔籽中槟榔碱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nhnken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液料比3个因子对槟榔籽槟榔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模拟得到... 目的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水提取槟榔籽中槟榔碱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nhnken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液料比3个因子对槟榔籽槟榔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亚临界水提取槟榔籽中槟榔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44℃,提取时间43 min,液料比35:1(mL/g)。由模型预测提取率为4.23mg/g,验证实验结果为4.25 mg/g,误差仅为0.47%,与预测值较接近,表明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性。且各因子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结论亚临界水提取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槟榔籽中槟榔碱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籽 槟榔碱 亚临界水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兰橄榄主要营养成分与酚酸类组成分析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萧 夏秋琦 +3 位作者 曾广琳 钟秋平 张伟敏 李从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7-1344,共8页
采用国标方法分别对锡兰橄榄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水分、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HPLC-MS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特征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锡兰橄榄中的主... 采用国标方法分别对锡兰橄榄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水分、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HPLC-MS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特征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锡兰橄榄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和粗脂肪;其常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以Mg和Ca含量相对较高。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组成合理均衡;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相对较高。通过HPLC-MS从7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9种酚类物质,其中10种酚类物质被鉴定出来。说明锡兰橄榄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可以作为补充人体营养物质的理想食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兰橄榄 主要营养成分 抗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产苦丁茶主要营养品质评价与酚类物质组成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姚霞飞 杨晓敏 +4 位作者 杨保刚 曾广琳 匡婷 瞿兆蕙 张伟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2856-2865,共10页
目的对海南苦丁茶主要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为其品质评价和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海南产苦丁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 目的对海南苦丁茶主要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为其品质评价和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海南产苦丁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特征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海南产苦丁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和粗脂肪;其常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以Mg、Ca和Mn含量相对较高。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合理均衡。通过HPLC-MS从70%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新绿原酸(5-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隐绿原酸(4-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6种酚类物质。结论海南产苦丁茶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苦丁茶 营养评价 抗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甜米酒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露露 李焕端 +3 位作者 张至远 祁芮 曾广琳 方华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29,共5页
以转色优质蛹虫草菌丝体及糯米为主要原料,按照单因子对照原则,参考一般甜米酒制作方法,以虫草素含量、虫草酸含量、总糖含量、氨基酸含量、酒精度、乙酸乙酯含量、总酸含量、感官评价等为主要指标,比较和优化了优质蛹虫草甜米酒的发酵... 以转色优质蛹虫草菌丝体及糯米为主要原料,按照单因子对照原则,参考一般甜米酒制作方法,以虫草素含量、虫草酸含量、总糖含量、氨基酸含量、酒精度、乙酸乙酯含量、总酸含量、感官评价等为主要指标,比较和优化了优质蛹虫草甜米酒的发酵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蛹虫草与糯米最佳质量比为6∶80,最佳甜酒曲浓度为1.5%,最佳发酵时间为28h,最佳发酵温度为30℃,最佳终止发酵方法为微波灭菌法;对最佳发酵条件生产蛹虫草甜米酒的口感、风味及营养保健成分等进行感官评价及常规理化分析表明,该蛹虫草甜米酒在充分保留传统甜米酒风味的同时,营养及保健价值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甜米酒 发酵流程 工艺参数 营养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