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丹升血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效学研究
1
作者 曾友志 李林 +2 位作者 陈东辉 李胜前 郭林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35-337,共3页
目的:评价仙丹升血颗粒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强的松组,采用免疫法腹腔射外源性抗血清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分别运用仙丹升血颗... 目的:评价仙丹升血颗粒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强的松组,采用免疫法腹腔射外源性抗血清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分别运用仙丹升血颗粒、强的松治疗,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巨核细胞、脏器指数及脾脏病理学改变、出凝血试验。结果:仙丹升血颗粒能有效升高造模后小鼠血小板计数(P<0.01);使脾脏巨核细胞数、骨髓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P<0.05);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治疗组胸腺、肾上腺指数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脾脏指数有明显下降(P<0.01),强的松组和大剂量组巨噬细胞和生发中心的凋亡小体数明显减少(P<0.05);大剂量组和强的松组治疗小鼠出血时间有明显缩短(P<0.01),且出血重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仙丹升血颗粒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丹升血颗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药效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林 曾友志 +3 位作者 张利平 张川 谭小勇 张伶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5期699-702,共4页
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已作为评价剖宫产术性能的指标。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减少术后感染率,因此,近期一些指南推荐剖宫产术切皮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本文就剖宫产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常见致病菌、... 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已作为评价剖宫产术性能的指标。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减少术后感染率,因此,近期一些指南推荐剖宫产术切皮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本文就剖宫产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常见致病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用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治疗耐碳青酶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林 张晓芬 +2 位作者 曾友志 张建 曹海泉 《西部医学》 2015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评价磷霉素治疗ICU医院获得性感染危重患者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诊断为ICU医院获得性CRKP,经临床药师会诊建议采用静脉磷霉素治疗的患者11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滴注磷霉素钠,根据药敏结果联用敏感... 目的评价磷霉素治疗ICU医院获得性感染危重患者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诊断为ICU医院获得性CRKP,经临床药师会诊建议采用静脉磷霉素治疗的患者11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滴注磷霉素钠,根据药敏结果联用敏感抗菌药物,以病死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 11例患者均取得细菌微生物清除或假定清除,临床疗效评价为临床治愈。有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8.2%,无患者因CRKP导致感染复发。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磷霉素,没有发现肝或肾功能检查异常。结论磷霉素可能成为成人患者CRKP感染治疗的一种选择,特别是联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耐碳青酶烯-肺炎克雷伯菌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抗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林 曾友志 +2 位作者 唐志立 任大成 别俊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20期54-54,共1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科抗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提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建议、设计感染患者个案调查表、制订抗菌药物轮换使用措施、监测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等方法,促进专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对...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科抗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提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建议、设计感染患者个案调查表、制订抗菌药物轮换使用措施、监测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等方法,促进专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对于促进肿瘤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肿瘤 临床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院2009年至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捷 龙云 +2 位作者 苏强 曾友志 李林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分析本院2009年至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本院微机网络系统收集住院患者2009年至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2003对各项数据进行汇... 目的:分析本院2009年至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本院微机网络系统收集住院患者2009年至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2003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累计DDDs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院2009年至2011年抗菌药物AUD分别为86.60、88.40、62.10。在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占主体地位,且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占90%,抗菌药物DDDc值偏高。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抗菌药物DDDc偏高等不合理问题,需加强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住院患者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捷 龙云 +1 位作者 苏强 曾友志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3年第11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收集2009-2011年我院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3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收集2009-2011年我院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3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累计DDDs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acterial use density,AUD)并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AUD分别为每百人天86.60,88.40,62.10限定日剂量(DDD)。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占主体地位,且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占90%,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C)值偏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抗菌药物DDC偏高等不合理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住院患者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转换债券传统定价模型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友志 罗潇妤 《特区经济》 2013年第2期55-56,共2页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获得了稳定而又快速的发展,与此极不协调的是我国可转债定价模型效率普遍不高,不利于我国可转换债券发展。通过探讨传统定价模型,比较分析各传统模型的优劣势,为开发适合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做铺垫。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定价效率 传统定价模型 可转债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潘建 李海平 +1 位作者 徐秀华 曾友志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7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低剂量组、布地奈德高剂量组、甲强龙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低剂量组、布地奈德高剂量组、甲强龙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每次1 mg(每日3次)、每次2 mg(每日3次)和甲强龙静脉滴注每次40 mg(每日1次),对照组不给予糖皮质激素。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呼吸困难评分、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气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的呼吸困难评分、FEV1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布地奈德高剂量组及甲强龙组的呼吸困难评分、FEV1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但两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布地奈德低剂量组(P<0.05);布地奈德组的不良反应少于甲强龙组。结论布地奈德每次2 mg(每日3次)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与甲强龙一致,但全身不良反应较轻,是治疗AECOPD的理想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甲强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思芸 李胜前 +3 位作者 曾友志 朱丽莎 苏强 李林 《西部医学》 2013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对比评价临床药师对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全程持续干预前后的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来改变临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从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对比评价临床药师对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全程持续干预前后的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来改变临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从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干预效果,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医师对围术期患者预防用药在适应证、具体品种、用法用量、使用权限、溶媒选择、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给药时机和禁忌症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明显得到规范;人均住院药品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由29.4%降至9.33%,人均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由13.20%降至0.00%;人均总住院时间由12.3天降至6.3天;人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由5.2天降至0.16天。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是切实可行的,可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鹤丹皮汤剂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林 张燕 +3 位作者 曾友志 任大成 李胜前 杨思芸 《西部医学》 2011年第6期1055-1056,共2页
目的探讨仙鹤丹皮汤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对症治疗之外,在发现血小板下降的当天即服用仙鹤丹皮汤剂,连服2周,跟踪观察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仙鹤丹皮汤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对症治疗之外,在发现血小板下降的当天即服用仙鹤丹皮汤剂,连服2周,跟踪观察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0.0%,有效率50.0%,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显效率13.3%,有效率26.7%,总有效率4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仙鹤丹皮汤剂能有效提高化疗后血小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肿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治疗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林 张晓芬 +2 位作者 张建 曹海泉 曾友志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3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磷霉素治疗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确诊ICU医院获得性CRKP且经临床药师会诊建议采用静脉磷霉素治疗的患者11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滴注磷霉素钠,根据药... 目的观察磷霉素治疗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确诊ICU医院获得性CRKP且经临床药师会诊建议采用静脉磷霉素治疗的患者11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滴注磷霉素钠,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联用敏感抗菌药物,以病死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细菌微生物清除或假定清除,临床疗效评价为临床治愈。有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8.18%,无患者因CRKP导致感染复发。均能耐受磷霉素,未发现肝或肾功能检查异常。结论磷霉素可能成为成人患者CRKP感染治疗的一种选择,特别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医院获得性感染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鹤生血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林 曾友志 +2 位作者 郭林林 马春蓉 何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1438-1441,1446,共5页
目的评价丹鹤生血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血热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以维血宁颗粒为平行对照的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血热型)的140例... 目的评价丹鹤生血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血热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以维血宁颗粒为平行对照的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血热型)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给予维血宁颗粒,治疗组(B组)给予丹鹤生血颗粒,1个月为1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紫斑、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出血、血小板计数等各项指标变化。排除未按规定用药(A=3例,B=2例)、患者依从性差(A=2例,B=4例)、未按时随访(A=2例,B=4例)的病例,最后纳入统计病例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为84.13%,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显效率为85.00%,有效率为9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显效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间疗效相似。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仅个别患者出现恶心(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腹泻(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但未影响继续用药,可能是个体差异所致。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丹鹤生血颗粒和维血宁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相似,且不良反应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丹鹤生血颗粒 维血宁颗粒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梅 李林 +3 位作者 张晓芬 何进 张燕 曾友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观察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维血宁颗粒,治疗组给予仙丹升血颗粒,疗程为4周,观察紫斑、神疲乏力、五心烦热... 目的:观察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维血宁颗粒,治疗组给予仙丹升血颗粒,疗程为4周,观察紫斑、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出血、血小板计数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显效率为84.13%,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85.00%,有效率为95.00%,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所致中医证候的显效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5.00%,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组间疗效相似。结论:仙丹升血颗粒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丹升血颗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疗效 紫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丹升血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林 龙凤 +3 位作者 彭贤东 曾友志 李胜前 杨思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725-1727,共3页
目的:建立仙丹升血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仙丹升血颗粒中的三七、栀子、虎杖。结果:仙丹升血颗粒中的三七、栀子、虎杖和对照药材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一致,且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 目的:建立仙丹升血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仙丹升血颗粒中的三七、栀子、虎杖。结果:仙丹升血颗粒中的三七、栀子、虎杖和对照药材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一致,且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仙丹升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丹升血颗粒 三七 虎杖 栀子 薄层色谱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胜前 杨思芸 +1 位作者 曾友志 李林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期154-155,共2页
目的监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34例首批接种甲型HINt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者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28例接种者发生ADR,发生率为20.9%,共38例次,其中局部反应为7例次,全身反应为31例次。以1级反应为主,... 目的监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34例首批接种甲型HINt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者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28例接种者发生ADR,发生率为20.9%,共38例次,其中局部反应为7例次,全身反应为31例次。以1级反应为主,未发现其他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和任何有临床意义的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接种第1d(71.4%)或第2d(25.0oA);不良反应病程主要为1~2d,其中23倒不良反应者(82.1%)为自行缓解,5例(17.9%)曾使用药物治疗,所有不良反应发生者均治愈。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能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一般很快自愈,该疫苗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不良反应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丹升血方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30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建 李林 +1 位作者 张晓芬 曾友志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2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仙丹升血方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对症治疗之外,在发现血小板下降的当天即服用仙丹升血方剂,连服2周,跟... 目的探讨仙丹升血方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对症治疗之外,在发现血小板下降的当天即服用仙丹升血方剂,连服2周,跟踪观察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20.00%,有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13.33%,有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4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丹升血方能有效提高化疗后血小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肿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3种五加皮中的绿原酸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友志 刘圆 +1 位作者 孙卓然 孟庆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采用HPLC测定五加科植物红毛五加、刺五加和萝藦科植物香加皮中的绿原酸,探讨其能否替代入药。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2‰磷酸水溶液(10∶90);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m.lmin-1。结... 目的采用HPLC测定五加科植物红毛五加、刺五加和萝藦科植物香加皮中的绿原酸,探讨其能否替代入药。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2‰磷酸水溶液(10∶90);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m.lmin-1。结果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9%。红毛五皮、刺五加皮、香加皮中绿原酸分别为:16.71、6.21、15.92 mg.g-1。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从化学成分绿原酸和香加皮毒性的角度考虑,建议不用3种药材替代入药,并应避免用香加皮代替五加皮类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五加皮 刺五加皮 香加皮 绿原酸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距离差感知度对交通流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友志 冉斌 +3 位作者 张宁 杨小宝 沈家军 邓社军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3,共4页
针对实际交通中驾驶员距离差感知度对交通流不稳定性的重要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驾驶员距离差感知度的跟驰模型,并对紧急交通情形下交通流不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当实际车头间距小于感知安全距离时,距离差感知不敏感者的交通流... 针对实际交通中驾驶员距离差感知度对交通流不稳定性的重要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驾驶员距离差感知度的跟驰模型,并对紧急交通情形下交通流不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当实际车头间距小于感知安全距离时,距离差感知不敏感者的交通流不稳定区域更小;且对于感知不敏感者,驾驶员距离差感知度系数越小,交通流不稳定性越小,反之亦然;2)驾驶员距离差感知度系数越大,驾驶员需要的实际安全距离越小,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不稳定性 距离差感知度 紧急交通情形 跟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制剂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勇 唐志立 曾友志 《西部医学》 2006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医院制剂的现状,提出了医院制剂生存和发展的对策是:转变观念,主动改革,并在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不断创新上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 医院制剂 改革 医疗机构 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鼻炎丸和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曾友志 李胜前 +3 位作者 杨思芸 李林 郭建萍 奚益平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24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价口服辛夷鼻炎丸和通窍鼻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入选两家医院91例患者,按2∶1的比例将其随机纳入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辛夷... 目的评价口服辛夷鼻炎丸和通窍鼻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入选两家医院91例患者,按2∶1的比例将其随机纳入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辛夷鼻炎丸3 g,对照组口服通窍鼻炎颗粒2 g,均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率为70.49%、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临床控制+显效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不良变化。结论口服辛夷鼻炎丸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与通窍鼻炎颗粒相当,两药的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鼻炎丸 变应性鼻炎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