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脑室脑膜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王文娜
周倩静
曾利泉
蔡鹏杰
-
机构
广州军区总医院
-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45-347,共3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脑室内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肿瘤6例位于右侧侧脑室,7例位于左侧侧脑室,其中1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1例位于三脑室。肿瘤9例呈类圆形,体积较大,边界较清,T1WI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稍高或稍低信号,内可见斑片状短T1长T2或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均匀强化;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多伴有脑室的明显扩张。结论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和发病部位、年龄、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关键词
脑室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
Keywords
Ventricle
Meningi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多层CT在诊断原发性急性肠系膜缺血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周倩静
张桃
严伟弘
曾利泉
吴政光
-
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第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6期74-76,116,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多层CT在诊断原发性急性肠系膜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及CT资料完整的原发性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资料共计27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并行全腹部CT平扫及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影像重点分析包括:肠系膜血管受累部位、CT表现、相应肠管表现及其他继发表现,如腹水、系膜改变等。结果 27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栓塞3例,肠系膜下动脉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3例,CT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19例、肠壁水肿增厚15例、肠系膜水肿、密度增高15例、腹腔积液6例。结论多层CT对诊断原发性急性肠系膜缺血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能明确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
关键词
肠系膜缺血
多层CT
诊断
-
Keywords
Primary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Diagnosis
-
分类号
R543.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胃神经鞘瘤三期增强CT表现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王文娜
陈燕萍
周倩静
曾利泉
周子来
杨彬
-
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
出处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年第3期191-194,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36~55岁。5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1例仅行动脉期增强扫描。结果 5例胃神经鞘瘤主体全部位于胃大弯侧,位于胃体3例,胃底、胃窦各1例。5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均质病灶,除1例病灶较小呈结节状外,其他4例均表现为团块状;表现为腔内生长者1例,腔外生长者2例,腔内、外同时生长者2例;2例肿瘤表面溃疡形成。5例均无胃周淋巴结转移及胃外浸润。CT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平均CT值分别为50.25、68.00和81.67 HU,呈明显渐进强化。结论胃神经鞘瘤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
关键词
胃神经鞘瘤
增强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Keywords
Gastric schwannoma
Contrast-enhance sca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胃神经鞘瘤CT检查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王文娜
周倩静
蔡鹏杰
曾利泉
李泽龄
文戈
-
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8期30-33,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A2009406)
-
文摘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CT影像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但CT检查误诊的胃神经鞘瘤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以上腹部不适、上腹部肿块、黑便等就诊,均行上腹部CT扫描。CT影像表现为边界锐利的类圆形均质肿块,与肌肉组织比较呈低密度,向腔内或腔外生长,病灶长径平均(6.2±2.3)cm,其中4例病变长径>5.0 cm。5例CT检查误诊为恶性胃间质瘤2例,胃平滑肌瘤、胃外肿瘤及偏良性胃间质瘤各1例,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胃神经鞘瘤。结论对CT表现为胃肠道壁内均质性、边界清晰的肿块,且无出血、坏死和囊变时,应警惕胃神经鞘瘤。
-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胃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误诊
平滑肌瘤
-
Keywords
Neurilemmoma Stomach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r Diagnostic error Leiomyoma
-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17例MR特征分析
- 5
-
-
作者
王文娜
周倩静
曾利泉
-
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第
-
出处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36-438,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表现。结果 17例中,位于额叶6例,颞叶4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胼胝体、脑干及第四脑室各1例。MR中,病变信号与脑灰质相比,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或等低信号,其中1例周缘可见弧形高信号影,在T2WI及FLAIR中以高信号为主,部分瘤内可见小囊状或不规则更长的T1、T2信号区,1例可见液—液平,钙化在T1WI及T2WI中均为低信号影;注射Gd-DTPA增强扫描,3例呈小片状强化,4例病变内部见结节样强化,5例瘤周呈环状强化,线样强化3例,2例未强化,2例瘤周可见轻度水肿。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高对此肿瘤的术前正确诊断率,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磁共振成像
-
Keywords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Rigo分型的描述及信度检验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张晓辉
廖八根
曾利泉
王董
陈俊泽
-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室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4-699,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20220003)
广州体育学院科研课题(xgyb201738)。
-
文摘
目的:本研究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者采用Rigo分型系统进行分型,比较其在不同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和同一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方法:12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X线片,交由脊柱科、影像科及支具矫形部各1名专家使用Rigo分型系统进行诊断分型。2周后将X光片再次交给他们进行分型。收集结果分别作不同观察者间可信度和同一观察者内可重复性的分析,计算Kappa值以检验一致性。结果:脊柱科医师与影像科医师分型结果的Kappa值为0.942;脊柱科医师与支具师分型结果的Kappa值为0.914;影像科医师与支具师结果的Kappa值为0.895;可重复性平均值为91%,Kappa值为0.902。结论:Rigo分型系统实用一致性好,临床医师及技师诊断分型时所产生的分歧少,适合临床应用。
-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Rigo分型
信度检验
-
Keywords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Rigo classification
reliability
-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
-
题名肩关节正位X线摄影技术的改良及运用探讨
- 7
-
-
作者
曾利泉
张桃
黄映波
-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门诊部放射科
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功能检查科
广州体育学院儿科
-
出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9期145-146,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肩关节正位X线摄影技术的改良及在肩关节病变中的运用情况。方法:从2018年7月—202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肩关节病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首先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常规摄片,观察记录X线测量值;然后针对试验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技术摄影和改良技术摄影,评价两种摄影技术方法的X线摄片质量。结果:两组受检者的盂高、盂肱间隙测量值相近(P>0.05);试验组肩肱间隙为(-1.93±0.26)mm,K截距为(18.26±3.55)mm,均大于对照组的(-3.48±0.37)mm和(15.40±3.24)mm,有显著差异(P<0.05)。改良法的X线摄片甲级率(76.25%)高于常规法(43.7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肩关节病变患者的X线图像发生明显改变,改良正位X线摄影技术能提高摄片质量,帮助医师做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
关键词
肩关节病变
正位X线
摄影技术
测量值
摄片甲级率
-
分类号
R445.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11例脊柱骨肉瘤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7
- 8
-
-
作者
王文娜
向杰
曾利泉
-
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
-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9-1742,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脊柱骨肉瘤的X线、CT与MRI特征表现。方法搜集2004年5月至2013年11月由手术(n=8)或活检病理(n=3)证实的11例脊柱骨肉瘤,男6例,女5例,年龄12-49岁,中位年龄18岁。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及X线(n=11)、CT(n=9)、MRI(n=10)征象。结果 11例中发生于颈椎1例,胸椎3例,腰椎3例,骶椎4例。X线和CT:3例表现为纯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明确瘤骨;6例可见瘤骨,其中4例可见典型的团块状或云絮状瘤骨,2例为小斑片状和(或)条索状。MRI:T1WI上9例表现为低信号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上9例表现为等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1例伴有多发液-液平面,增强扫描大部分为明显不均匀或边缘强化。结论脊柱骨肉瘤多表现为单个椎体偏心性骨质破坏,常伴特征性瘤骨形成,无骨膜反应,但缺乏瘤骨时与其他恶性骨肿瘤难以鉴别,综合运用X线、CT及MRI能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
-
关键词
脊柱
骨肉瘤
CT
MRI
-
Keywords
Spinal Osteosarcoma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