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对西方图书馆的认识过程 被引量:8
1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章简略地叙述了我国明末及清代对于西方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的最初认识过程,以及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创与对外开放的紧密关系。论述了学习西方图书馆的必要性以及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的重要性。本文所引资料对于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 文章简略地叙述了我国明末及清代对于西方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的最初认识过程,以及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创与对外开放的紧密关系。论述了学习西方图书馆的必要性以及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的重要性。本文所引资料对于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史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西方图书馆 图书馆事业 对外开放 认识过程 藏书楼 林则徐 传教士 个人捐助 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图书馆认识史 被引量:4
2
作者 曾主陶 《高校图书馆工作》 1988年第2期12-19,65,共9页
从我国的历史文献开始介绍西方图书馆,到建立我国的近代图书馆,前后经过了三百年。这是一段中国人认识西方图书馆的历史,也是一段创办新式图书馆、改造藏书楼的历史。现在我们来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坚持改革开... 从我国的历史文献开始介绍西方图书馆,到建立我国的近代图书馆,前后经过了三百年。这是一段中国人认识西方图书馆的历史,也是一段创办新式图书馆、改造藏书楼的历史。现在我们来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坚持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吸收国外图书馆学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是会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发展 西方图书馆 藏书家 藏书楼 认识史 西方文化 近代图书馆 林则徐 公共图书馆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目录学的成绩及发展原因 被引量:3
3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3期5-10,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自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至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618年),前后不到四百年的时间,曾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十六个。其间战争频繁。
关键词 目录学理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部法 官修目录 中经新簿 目录学家 目录工作 刘孝标 分类 佛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则徐魏源是最早介绍西方藏书和图书馆的中国人 被引量:2
4
作者 曾主陶 《求索》 1987年第4期69-69,共1页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著《职方外纪》,第一次向中国介绍了西方藏书和图书馆事业。但作为中国人,最早从事这项工作的则是林则徐和魏源。 林则徐早在翻译《华事夷言》时,就注意到了西方的藏书,特别是西方所收藏的中国图书。后来...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著《职方外纪》,第一次向中国介绍了西方藏书和图书馆事业。但作为中国人,最早从事这项工作的则是林则徐和魏源。 林则徐早在翻译《华事夷言》时,就注意到了西方的藏书,特别是西方所收藏的中国图书。后来林则徐在其翻译的《四洲志》里,对西方藏书及图书馆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他之前,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的介绍仅限于欧洲国家,而《四洲志》的介绍则包括了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最早介绍 藏书 魏源 图书馆事业 四洲志 中国人 西方图书馆 传教士 《职方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时期的馆阁制度 被引量:4
5
作者 曾主陶 《文献》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2-95,共24页
中国古代的文献管理,在汉代以前是由史官兼任的,到两汉时期扩大为包括史官在内的文官兼任。东汉末年开始形成秘书监制度,至隋代达到全盛。虽然自唐代起,秘书监制度逐渐衰微,
关键词 文献管理工作 秘书省 史馆 制度 秘书监 翰林学士 弘文馆 校勘 文献通考 唐代
原文传递
四库系列目录述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 1985年第4期27-34,共8页
清代乾隆年间修篡的《四库全书》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图书的编篡过程中用及问世以后,前后编撰了若干与之有关的目录,这些目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这个系列笔者认为可称为四库系列目录。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商务印书馆 简明目录标注 卷数 禁书 文化史 乾隆年间 中华书局 杨家骆 军机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出版管理失误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曾主陶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1-123,共3页
明代图书出版事业颇为发达,明初的黑口本可与宋元板相埒。即使在明代中后期,苏州、常州、金陵、湖州、徽州等地出版的图书,其质量也相当高。但就总的刻书质量来说,明代出版的图书不及宋元。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民间刻书风气变坏。表现为... 明代图书出版事业颇为发达,明初的黑口本可与宋元板相埒。即使在明代中后期,苏州、常州、金陵、湖州、徽州等地出版的图书,其质量也相当高。但就总的刻书质量来说,明代出版的图书不及宋元。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民间刻书风气变坏。表现为校勘不精,任意窜改和删节原文;装订不善,脱页较多;无用的序跋连篇累牍,甚至伪造古书。形成了一种“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出版管理 图书文献管理 文渊阁 翰林院 内阁制度 秘书监 翰林官 典籍 国家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遗书收集制度述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曾主陶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遗书收集制度是我国古代文献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所谓遗书,一是指前人著作留于后世者,二是指散佚于民间之书。中国古代的遗书收集,既包括前人留于后世之著作,又包括散佚于民间之著作。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入咸阳,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律... 遗书收集制度是我国古代文献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所谓遗书,一是指前人著作留于后世者,二是指散佚于民间之书。中国古代的遗书收集,既包括前人留于后世之著作,又包括散佚于民间之著作。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入咸阳,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律令图书,实际上已开遗书收集之先河。汉惠帝时,废除“挟书之律”,汉武帝正式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开献书之路,使遗书收集制度化。据现有文献记载,自汉代至鸦片战争之前,我国较大规模的遗书收集活动达114次之多。计汉代7次、魏晋南北朝17次、隋代2次、唐代1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书 献书 接索 馆阁 牛弘 史馆 图书 制度 修纂 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翰林院文献管理职能探源 被引量:1
9
作者 曾主陶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4-46,共3页
中国古代的文献管理制度多种多样,就职官体系来说,秘书省(监)制度自汉魏之际形成后,几百年来是我国古代文献管理的主要方式;隋唐时又产生了馆阁制度,并与秘书省制度共存,至北宋前期臻于完善。除秘书省制度和馆阁制度外,翰林院文献管理... 中国古代的文献管理制度多种多样,就职官体系来说,秘书省(监)制度自汉魏之际形成后,几百年来是我国古代文献管理的主要方式;隋唐时又产生了馆阁制度,并与秘书省制度共存,至北宋前期臻于完善。除秘书省制度和馆阁制度外,翰林院文献管理的职能也在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管理职能 图书文献管理 翰林院 学士院 秘书省 翰林学士 管理制度 北宋前期 翰林待诏 中书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职业道德浅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 1987年第4期16-20,共5页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图书馆工作的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建设,我国的图书馆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做好图书馆工作,一方面取决于图书馆事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取决于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扬.良...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图书馆工作的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建设,我国的图书馆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做好图书馆工作,一方面取决于图书馆事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取决于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扬.良好的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紧密相关.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从而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健康的职业心理,养成优良的职业习惯,提高图书馆职业道德水平,是图书馆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 图书馆职业道德 图书馆工作者 职业道德教育 图书馆工作人员 职业道德规范 图书馆事业 职业道德水平 藏书家 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翰林院制度与明代图书文献管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主陶 《文献》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43-156,共14页
一、引言明代初期,我国的图书文献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即撤消了汉魏以来传统的图书文献管理部门——秘书省(监),使其职能归并到翰林院,形成了翰林院管理图书文献的制度。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唐代始有其名。唐代开元以前的翰... 一、引言明代初期,我国的图书文献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即撤消了汉魏以来传统的图书文献管理部门——秘书省(监),使其职能归并到翰林院,形成了翰林院管理图书文献的制度。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唐代始有其名。唐代开元以前的翰林院是'艺能技术杂居之所',文学辞臣只是其中的少数人,其时翰林院还没有文献管理的职能。在唐玄宗开元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翰林院制度 明代 图书文献管理
原文传递
论近世子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主陶 《山东图书馆学刊》 1985年第2期5-7,10,共4页
在我国目录学史上,“近世子家”这个类目在荀勗的《中经新簿》中第一次出现,也是最后一次出现。虽然这个类目的使用寿命不长,但是它对我国古典目录学所起的作用非小。它不仅反映了诸子家这类图书的发展历史,也反映出佛教典籍同我国古典... 在我国目录学史上,“近世子家”这个类目在荀勗的《中经新簿》中第一次出现,也是最后一次出现。虽然这个类目的使用寿命不长,但是它对我国古典目录学所起的作用非小。它不仅反映了诸子家这类图书的发展历史,也反映出佛教典籍同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原始关系。刘歆《七略》著录了诸子家的图书,名叫“诸子略”,占《七略》的一个大类。所谓“诸子”就是指春秋战国至秦代的各种哲学流派,包括儒、道、阴阳、法、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新簿 《七略》 佛教典籍 诸子略 余嘉锡 七录 七志 广弘明集 《郡斋读书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本谈原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主陶 《黑龙江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0-23,41,共5页
复本问题是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个重要问题,在目前图书馆购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确定合理的复本量就显得尤为紧迫。李岩波同志在《黑龙江图书馆》1988年第2期上发表的《复本问题探讨》一文,对目前出现的几种关于复本的定义作了比较... 复本问题是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个重要问题,在目前图书馆购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确定合理的复本量就显得尤为紧迫。李岩波同志在《黑龙江图书馆》1988年第2期上发表的《复本问题探讨》一文,对目前出现的几种关于复本的定义作了比较,并指出复本和复本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而提出了复本控制问题,是一篇好文章。但就复本问题本身来说,有其历史发展过程。目前图书馆学中所出现的各种关于复本的定义,多少反映出复本的原始意义。张蕴珊《英汉图书馆学词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复本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献流通管理(一)
14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2-27,共6页
中国古代文献形式纷繁,汗牛充栋,它们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精华,在中国文明史上留下了光彩照人的篇章。然而由于对其研究尚不深入,以致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了一些模糊的概念,似乎古代文献只是惰性的,不流动的,它们与社会的发展无缘。本期刊发... 中国古代文献形式纷繁,汗牛充栋,它们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精华,在中国文明史上留下了光彩照人的篇章。然而由于对其研究尚不深入,以致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了一些模糊的概念,似乎古代文献只是惰性的,不流动的,它们与社会的发展无缘。本期刊发和以后将陆续刊发的曾主陶同志的关于中国古代文献管理的文章,将比较详细地介绍古代文献的流通方式和特点:书肆与文献的多向流通,赐书、颁书与文献的定向流通,借阅、赠送与文献的非正式流通以及石刻、壁刻与文献的“倒流通”等,并论述历代文献流通的几个关系。这对人们全面认识古代文献是有益的,我们赞尝作者这种求实精神,当然我们也欢迎就文中论述的问题开展争鸣,以将讨论引向深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肆 文献流通 中国古代文献 流通形式 流通管理 图书市场 图书文献 流通方式 琉璃厂 书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职责 文化情怀 创新意识——从王夫之著作的出版看出版职业精神
15
作者 曾主陶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出版资源 职业精神 创新意识 著作 王夫之 文化 中国 情怀 追寻 明清之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章分类学
16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建设》 1988年第4期28-31,共4页
魏晋以前,文章无分类之学,或者文章分类与图书分类相同;魏晋以后,文体学研究日趋成熟,文章分类直接吸收了文体学研究的成果而形成了以文体分类为主体的文章分类学。自晋代至民初,是我国古典文章分类学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 文章分类 文体学 文体分类 魏晋 图书分类 直接吸收 《文选》 《四库全书总目》 主体 《五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录学研究的正确指导
17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2期15-17,9,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能帮助我们认识错综复杂的事物,能为目录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有的学者把它作为目录学的基础理论,是可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目录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能帮助我们认识错综复杂的事物,能为目录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有的学者把它作为目录学的基础理论,是可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目录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懂得,目录学所研究的书目运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书目运动的客观存在,使目录学研究者们有可能找到固定的研究对象,也是目录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依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如此纷繁复杂的书目现象,是书目运动本质的反映。书目运动的本质和书目运动的规律性完全是等同概念。这种规律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古代目录学 目录学研究 基础理论 书目工作 运动规律 运动本质 表现形式 信息理论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校雠学与目录学的关系——兼与周连宽同志商榷
18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论坛》 1985年第1期22-25,共4页
校雠学同目录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主要的不同看法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古典目录学应属于校雠学的范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学者章学诚,他说:“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 校雠学同目录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主要的不同看法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古典目录学应属于校雠学的范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学者章学诚,他说:“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近人不得其说,而于古书有篇卷参差,叙例同异当考辨者,乃谓古人别有目录之学,真属诧闻!”(《章氏遗书外篇·信摭》)舆章学诚同时的全祖望也认为目录之学不过是有些人作为赚饭吃的一种手段,不能称之为一门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连宽 全祖望 清代学者 刘向 汉书·艺文志 文化典籍 学术界 目录学家 古典目录学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批《曾文正公年谱》校读
19
作者 曾主陶 《湖南社会科学》 1992年第1期49-52,70,共5页
《曾文正公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是研究曾国藩的重要史料,它问世一百多年来,后人引证于此书者多,而对它本身的史料忠实性,以及体例结构方面的得失缺乏全面的评价。并且该书的作者是谁,也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 《曾文正公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是研究曾国藩的重要史料,它问世一百多年来,后人引证于此书者多,而对它本身的史料忠实性,以及体例结构方面的得失缺乏全面的评价。并且该书的作者是谁,也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年谱》的郭嵩焘批注本(以下简称郭批本)。不仅对《年谱》作了详细的评论和批改,而且为确定《年谱》的真正作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黎庶昌 郭嵩焘 湖南省 十三年 史料 曾纪泽 同治 江西 咸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社科院新馆动工
20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 1984年第1期17-17,共1页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新馆已于去年11月4日正式破土动工。新馆总建筑面积为四二七七平方米,主楼书库六层,高二○·七二米,设计总投资为一百万元。该馆由湖南大学土木系设计,湖南省建筑六公司担任施工,计划在八四年底交付使用。整...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新馆已于去年11月4日正式破土动工。新馆总建筑面积为四二七七平方米,主楼书库六层,高二○·七二米,设计总投资为一百万元。该馆由湖南大学土木系设计,湖南省建筑六公司担任施工,计划在八四年底交付使用。整个建筑为四合院形,美观大方,加上四周树林环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社会科 新馆 学院图书馆 总建筑面积 湖南大学 总投资 设计 交付使用 四合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