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气藏典型裂缝系统水体能量计算及评价研究
1
作者 韩丹蕾 薛洪刚 +1 位作者 杨松林 曹香妮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7期88-91,共4页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气藏类型涵盖已知大类的94%,绝大部分气藏存在地层水。开发过程中各时期的主产气藏多存在水侵活跃现象,气井出水后产量快速递减,30%气井依靠排水采气生产;地层水侵入气藏封堵产气通道,大幅降低采收率,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气藏类型涵盖已知大类的94%,绝大部分气藏存在地层水。开发过程中各时期的主产气藏多存在水侵活跃现象,气井出水后产量快速递减,30%气井依靠排水采气生产;地层水侵入气藏封堵产气通道,大幅降低采收率,四川盆地强水侵气藏靠自然力量生产结束后的一次采收率普遍不高于30%。因此,明确气藏水体分布,科学计算水体能量,指导气藏科学开采,可以提高气藏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体能量 改进水侵体积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陆相页岩储层储集能力评价
2
作者 李维邦 姜振学 +4 位作者 仇恒远 朱德宇 曹香妮 苏展飞 杨占伟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针对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陆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变化快,岩相类型复杂,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等问题,结合川东北地区已有成果资料、岩心观察描述、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和高压压汞孔径联合实验分析结果,对... 针对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陆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变化快,岩相类型复杂,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等问题,结合川东北地区已有成果资料、岩心观察描述、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和高压压汞孔径联合实验分析结果,对研究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进行储层定量表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岩相为富有机质纹层状混合质页岩、富有机质块状黏土质页岩、含有机质纹层状混合质页岩、含有机质层状黏土质页岩、含有机质纹层状硅质页岩和贫有机质纹层状混合质页岩,总计6种岩相;主要发育孔隙类型为:有机质孔隙、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不同岩相类型中,富有机质纹层状混合质页岩孔隙发育类型最多、孔数量发育最多且孔隙连通性良好;微孔体积为0.0014~0.0026 cm^(3)/g,平均为0.002 cm^(3)/g;中孔体积为0.0075~0.0166 cm^(3)/g,平均为0.0123 cm^(3)/g;宏孔体积为0.0578~0.2105 cm^(3)/g,平均0.1221 cm^(3)/g;微孔比表面积为4.52~9.82 cm^(2)/g,平均为6.74 cm^(2)/g;中孔比表面积为3.41~13.87 cm^(2)/g,平均为8.73 cm^(2)/g;宏孔比表面积为0.04~0.48 cm^(2)/g,平均为0.13 cm^(2)/g;储集能力最优质的岩相是富有机质纹层状混合质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大安寨段 陆相页岩储层 孔隙结构 储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积特征及储层地质意义
3
作者 邓双林 黎华继 +3 位作者 吴玲 李小佳 曹香妮 张兴堂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川西坳陷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合沉积现象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表明,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含)砂质介壳灰岩、介壳质泥岩、含灰长石岩屑砂岩等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为间断混合和原地混合两类... 川西坳陷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合沉积现象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表明,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含)砂质介壳灰岩、介壳质泥岩、含灰长石岩屑砂岩等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为间断混合和原地混合两类,混积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普遍较致密,一定程度的泥质混入能改善储层物性,泥质过度混入会抑制储层渗透性,泥质介壳灰岩储层为甜点储层,回龙地区为区内大安寨段勘探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大安寨段 混合沉积 泥质介壳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陆相页岩岩相类型及储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22
4
作者 曹香妮 姜振学 +5 位作者 朱德宇 仇恒远 陈磊 罗东东 双子俊 李维邦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82-1793,共12页
中国陆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其中川东北部分地区下侏罗统获得了工业性页岩气流。开展页岩岩相划分与储层特征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勘探开发陆相页岩气。通过XRD、普通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N2吸附及CO2吸附等实验方法对川东北地区... 中国陆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其中川东北部分地区下侏罗统获得了工业性页岩气流。开展页岩岩相划分与储层特征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勘探开发陆相页岩气。通过XRD、普通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N2吸附及CO2吸附等实验方法对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陆相页岩进行精细研究。以有机质丰度及矿物组成为分类参数将页岩分为12种不同岩相,查明了自流井组页岩主要发育4种岩相,即贫有机质硅质页岩(Ⅰ3)、含有机质混合质页岩(Ⅳ2)、含有机质硅质页岩(Ⅰ2)与富有机质黏土质页岩(Ⅱ1)。不同岩相的页岩储层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富有机质黏土质页岩有机质含量大于2%,生烃潜力最好,有机质孔及黏土矿物晶间孔之间连通性较好且比表面积较大,发育的纹层状构造有利于工业压裂,为最优陆相页岩岩相,是最有利的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目标;含有机质混合质页岩(Ⅳ2)有机质含量大于1%,孔体积较高,储气能力较好,且发育有利于压裂的层状构造,为良好陆相页岩岩相,是较有利的勘探开发目标;而贫有机质硅质页岩(Ⅰ3)与含有机质硅质页岩(Ⅰ2)则具块状特征,孔体积与比表面积均较低,为较差陆相页岩岩相,是最不利的勘探开发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陆相页岩气 自流井组 页岩岩相 储层特征
原文传递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和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雯 姜振学 +8 位作者 仇恒远 金晓春 王瑞湖 岑文攀 唐相路 李鑫 王国臻 曹香妮 孙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8-812,共15页
以桂中坳陷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地球化学、扫描电镜、全岩X射线衍射和低温气体吸附等数据,分析了下石炭统鹿寨组的泥页岩分布、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储层特征和含气性等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 以桂中坳陷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地球化学、扫描电镜、全岩X射线衍射和低温气体吸附等数据,分析了下石炭统鹿寨组的泥页岩分布、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储层特征和含气性等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以深水陆棚相沉积为主,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一般在50~300 m,埋深适中;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大于1.5%,有机质成熟度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储层中脆性矿物较多,孔隙空间发育较好,气体吸附性能好,具备页岩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结合桂中坳陷剥蚀厚度较大、经历断裂和岩浆活动较多、页岩气保存环境较差等问题综合分析,认为柳州-鹿寨和河池-宜州地区一带为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鹿寨组 有利区 成藏条件 桂中坳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