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曹金霓 侯玉华 +4 位作者 齐文成 李敬兰 李桂珍 赵纯平 焦娟 《天津医药》 CAS 1991年第2期79-81,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往往是脑卒中特别是脑梗塞的前期症状,与中医典藉所述中风先兆相近。本文测定了69例 TIA 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发现 TIA 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增高(P<0.0001),同时其全血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往往是脑卒中特别是脑梗塞的前期症状,与中医典藉所述中风先兆相近。本文测定了69例 TIA 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发现 TIA 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增高(P<0.0001),同时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由此可见发作期间及时检测上述指标,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小板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凝状态的实验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曹金霓 李敬兰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11期700-702,共3页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HCS)又称血栓前状态,是一种凝血和抗凝血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状态,表明患者具有血栓栓塞的倾向,但临床上尚无血栓形成的征象,因此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诊断条件是:1.有特异的高凝状态试验证据,2.用...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HCS)又称血栓前状态,是一种凝血和抗凝血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状态,表明患者具有血栓栓塞的倾向,但临床上尚无血栓形成的征象,因此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诊断条件是:1.有特异的高凝状态试验证据,2.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后,试验指标可以好转,血栓形成发生率能够减低。HCS的检测方法很多,且不断有所更新,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高凝状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血栓性疾病的血小板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金霓 赵纯平 +2 位作者 李桂珍 郑瑞 袁玲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11期684-686,共3页
为研究常见血栓性疾病的血小板功能变化及其规律,以筛选敏感指标,井配合血粘度检查为其防治提供依据,特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片对高黏血症血液流变性血小板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席东焱 林治库 +2 位作者 赵纯平 李敬兰 曹金霓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银杏叶片 高黏血症 血液流变性 内皮细胞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梗塞及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谢景荣 齐文成 +3 位作者 李俊英 杨杰坤 李敬兰 曹金霓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7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脑梗塞(ACI)及糖尿病(DM)患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德国FM4红细胞过滤仪,检测AMI、ACI及DM患者的RCD。结果:AMI、...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脑梗塞(ACI)及糖尿病(DM)患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德国FM4红细胞过滤仪,检测AMI、ACI及DM患者的RCD。结果:AMI、ACI及DM3组患者的RCD的最小余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斜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发病24小时内的RCD最小余量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的RCD的最小余量(P<0.01)。AMI组RCD最小余量与5.75s-1切变率的粘度呈正相关(r=0.350,P<0.05),与230s-1切变率的粘度呈明显正相关(r=0.562,P<0.001)。结论:直接检测RCD的变化,对估测活动期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轻重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能力 心肌梗塞 脑梗塞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6
作者 曹金霓 Roeser HP Hitchins R 《继续医学教育》 1988年第2期119-121,158,共4页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病症。本文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及甲基强地松龙治疗22例(其中16例为重症再障),有效率为54.5%,17例存活6—63个月以上,显著优于传统治疗。
关键词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杰坤 李敬兰 +6 位作者 李增刚 李静怡 吕海容 刘鹏江 邓琦 林雪梅 曹金霓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WT1基因 基因表达 预后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与防治 被引量:45
8
作者 李敬兰 曹金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与防治300192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李敬兰,曹金霓随着血小板输血的广泛应用,临床上也发现不少病人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值低于预期(理论)的回升值,止血效果也较差,即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与防治300192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李敬兰,曹金霓随着血小板输血的广泛应用,临床上也发现不少病人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值低于预期(理论)的回升值,止血效果也较差,即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refractori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输血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杰坤 曹金霓 《医学综述》 2002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病 贫血 骨髓 铁代谢异常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黏附分子CD11b与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景荣 李敬兰 +1 位作者 李增刚 曹金霓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黏附分子 CD11B 循环白细胞自发活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纯平 张静珠 +1 位作者 张蕊 曹金霓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7期427-428,共2页
内皮素(Endothedin,ET)是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等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浆ET水平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本文报告视网膜血管阻塞、糖网病患者的血... 内皮素(Endothedin,ET)是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等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浆ET水平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本文报告视网膜血管阻塞、糖网病患者的血浆E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血管病变 血浆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纯平 赵子恩 +1 位作者 林治库 曹金霓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681-682,共2页
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主要由肝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具有调理素功能,可激活补体,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清除毒性物质、颗粒和免疫复合物功能〔1〕。Fn通过凝血因子ⅩⅡ参与凝血过程。在血管内皮损伤、胶原暴... 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主要由肝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具有调理素功能,可激活补体,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清除毒性物质、颗粒和免疫复合物功能〔1〕。Fn通过凝血因子ⅩⅡ参与凝血过程。在血管内皮损伤、胶原暴露时,Fn可以调整纤维蛋白与胶原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纤维结合蛋白 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8例急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性和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段维新 曹金霓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1期44-45,共2页
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对脑卒中的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我们自1986年开展了这方面的检查至91年底已检测12000人次。本文将对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梗塞... 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对脑卒中的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我们自1986年开展了这方面的检查至91年底已检测12000人次。本文将对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梗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共298例的血液流变性改变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血液流变性 血小板聚集活性 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时血管内皮功能、纤溶活性及血小板活化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纯平 李敬兰 +2 位作者 何秀玲 封树庭 曹金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DM患者无(A组)与有(B组)血管病变时的血管内皮功能、纤溶活性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方法:vWF用免疫电泳法,TM和GMP-140用ELISA法,t-PA和PAI-1用发色底物显色法,PAgT比浊法。结果:(1)vWF:Ag、TM、PAI-1和GMP-1404项指标,DM... 目的:观察DM患者无(A组)与有(B组)血管病变时的血管内皮功能、纤溶活性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方法:vWF用免疫电泳法,TM和GMP-140用ELISA法,t-PA和PAI-1用发色底物显色法,PAgT比浊法。结果:(1)vWF:Ag、TM、PAI-1和GMP-1404项指标,DM及其两个亚组都高于对照组,B组高于A组。(2)t-PA,B组高于对照组和A组。(3)PAgT,仅见B组高于对照组。以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1)DM早期即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生血管病变则增高更为显著。(2)DM凝血与纤溶调节处于较高水平,PAI-1相对升高,系诱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3)血浆GMP-140为反映血小板活化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 血栓调节蛋白 T-PA PAI-1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杰坤 李敬兰 +8 位作者 李增刚 赵纯平 李志刚 刘鹏江 李静怡 吕海蓉 邓琦 林雪梅 曹金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38-440,共3页
目的 :研究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158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 (AL)WT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5.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目的 :研究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158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 (AL)WT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5.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及加速期无WT1基因表达 ,而急变期WT1基因表达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WT1的阳性表达率为22.4 %。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W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 %和41.7 %。而正常人无WT1基因的表达。结论 :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高表达。随着疾病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WT1基因 基因表达 逆转录酶链反应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血管性大T细胞淋巴瘤3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莉 李玉明 +4 位作者 吕海容 邓琦 李敬兰 曹金霓 李孝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60-660,共1页
关键词 嗜血管性大T细胞淋巴瘤 骨髓检查 诊断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血栓性疾病红细胞变形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景荣 齐文成 +2 位作者 李俊英 李敬兰 曹金霓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采用FM-4红细胞过滤仪,检测常见血栓性疾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RCD)。观察4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50例急性脑梗塞(ACI)和39例正常对照。结果表明AMI,ACI病人组RCD低于对照组(P<0.01,P<0.001)。AMI组恢复期比急性期RCD增高,但仍低于... 采用FM-4红细胞过滤仪,检测常见血栓性疾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RCD)。观察4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50例急性脑梗塞(ACI)和39例正常对照。结果表明AMI,ACI病人组RCD低于对照组(P<0.01,P<0.001)。AMI组恢复期比急性期RCD增高,但仍低于正常组。AMI组RCD与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和低切变率呈正相关(r=0.01,P<0.001;r=0.34,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脑梗塞 红细胞变形性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杰坤 李敬兰 +7 位作者 李增刚 李志刚 刘鹏江 李静怡 吕海容 邓琦 林雪梅 曹金霓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57-559,共3页
目的 :观察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不同亚型中的表达程度 ,探讨 WT1基因在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AL)进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 49例不同类型的 MDS患者外周血 WT1基因 (4种剪接变体 )表... 目的 :观察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不同亚型中的表达程度 ,探讨 WT1基因在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AL)进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 49例不同类型的 MDS患者外周血 WT1基因 (4种剪接变体 )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同时检测 66例 AL 患者〔其中包括由MDS转变而来的急性白血病 (post MDS AL)患者 8例〕及 16例健康对照者 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49例MDS患者 WT1阳性表达率为 2 2 .4% (11/4 9) ;难治性贫血 (RA) 13例 ,WT1阳性率为 0 (0 /13 ) ;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AEB) 2 4例 ,WT1阳性率为 2 5 .0 % (6/2 4) ;转化型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AEB t)12例 ,WT1阳性率为 41.7% (5 /12 )。 RA与 RAEB和 RAEB t比较差异有显著及非常显著性 (P<0 .0 5和P<0 .0 1)。 AL患者 66例 ,WT1阳性率为 48.5 % (3 2 /66) ,与 MDS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postMDS AL 8例 ,WT1阳性率为 5 0 .0 % (4 /8)。 1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 WT1阳性率为 0 (0 /16)。结论 :WT1基因在 MDS中呈较高表达 ;WT1基因在 MDS的 RAEB、RAEB t中表达率较高 ,在 RA中表达率较低。RT PCR方法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可作为监测 MDS疾病进程及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WTl基因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自发活化与粘附分子CD11b在高胆固醇血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景荣 陈健 +2 位作者 李敬兰 李增刚 曹金霓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 :研究高胆固醇血症时白细胞自发活化率 (SAR)及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率 (AMER)。方法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白细胞表面CD11bAMER及硝基四氮唑蓝法 (NBT)测定SA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高胆固醇血症组CD11bAMER及SAR均升高 (P&l... 目的 :研究高胆固醇血症时白细胞自发活化率 (SAR)及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率 (AMER)。方法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白细胞表面CD11bAMER及硝基四氮唑蓝法 (NBT)测定SA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高胆固醇血症组CD11bAMER及SAR均升高 (P<0.01)。治疗后血清胆固醇降至正常。CD11bAMER及SAR均降至正常值。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时粘附分子CD11bAMER及SAR均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 粘附分子 白细胞 自发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托蒽醌与阿霉素在淋巴瘤治疗中的比较
20
作者 李敬兰 倪晓妍 +2 位作者 李玉明 耿莉 曹金霓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6-236,共1页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和阿霉素治疗淋巴瘤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53例初治的淋巴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和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化疗,治疗组完全缓解16例(59.3%),部分缓解...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和阿霉素治疗淋巴瘤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53例初治的淋巴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和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化疗,治疗组完全缓解16例(59.3%),部分缓解7例(25.9%);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53.8%),部分缓解8例(30.8%)。治疗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5.4%)。结论:盐酸米托蒽醌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于阿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米托蒽醌 阿霉素 治疗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