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菌灵原药中2个酚嗪类杂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柳燕 陈关喜 +1 位作者 冯建跃 莫卫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2-414,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洲定多菌灵原药中2个酚嗪类杂质(2,3-二氨基酚嗪(DAP)和2-羟基-3-氨基酚嗪(HAP))含量的方法。采JEH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453 nm,分析柱为Zorbax SB-C18。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1乙酸...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洲定多菌灵原药中2个酚嗪类杂质(2,3-二氨基酚嗪(DAP)和2-羟基-3-氨基酚嗪(HAP))含量的方法。采JEH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453 nm,分析柱为Zorbax SB-C18。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1乙酸铵溶液(体积比50:50,pH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DAP在0.136~2.18 mg·L^-1质量浓度范围呈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3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0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HAP在0.10~1.60mg·L^-1质量浓度范围呈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5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71%,平均加标心收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潜法 多菌灵 2 3-二氨基酚嗪 2-羟基-3-氨基酚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音像资料网络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柳燕 《中小学电教(学生版)》 2002年第10期76-76,共1页
随着电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对电教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网络管理音像资料可提高其利用率,便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利于将电教资料推向教学、推向社会、推向市场。
关键词 音像资料 网络数据库 电化教育 电教资料管理 系统开发 用户搜索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传媒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作者 曹柳燕 《教育信息技术》 2007年第8期25-26,共2页
现代电视传媒具有信息量大、信息种类丰富、使用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但将电视信息整理成积件而作为教学资源的功能目前并未被充分挖掘利用。本文根据电视媒体信息的特点,阐述电教资料员应和教师相配合,对电视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 现代电视传媒具有信息量大、信息种类丰富、使用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但将电视信息整理成积件而作为教学资源的功能目前并未被充分挖掘利用。本文根据电视媒体信息的特点,阐述电教资料员应和教师相配合,对电视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编辑.提高电视资源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传媒 教学资源 资源的二次开发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金属基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及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佘运勇 曹柳燕 +2 位作者 孙毅 王剑 张庆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9-1553,1560,共6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金属基纳米颗粒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最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金属基纳米颗粒通过团聚、沉降、离子释放等环境行为,在环境介质及生物体之间迁移、转化,最终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对...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金属基纳米颗粒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最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金属基纳米颗粒通过团聚、沉降、离子释放等环境行为,在环境介质及生物体之间迁移、转化,最终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对金属基纳米颗粒进行表征,是了解其污染现状、赋存特征的重要手段。因此,综述了水环境中金属基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及表征方法,分析其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的优缺点,为环境中纳米颗粒的污染监测、转化归趋及生态毒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金属基纳米颗粒 环境行为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柳燕 张捷 +2 位作者 胡颢琰 贾海波 佘运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65,共5页
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Hg、A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25%的采样点Cu浓度超出了《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的第一类标准限值,其余6种重金属的浓度均未超过GB 18668—2002的第一类标准限值。相关... 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Hg、A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25%的采样点Cu浓度超出了《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的第一类标准限值,其余6种重金属的浓度均未超过GB 18668—2002的第一类标准限值。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Cu、Zn、Cr、Cd、Pb、As表现出同源性。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Hg为首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南部 近岸海域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现状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产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26
6
作者 母清林 方杰 +3 位作者 万汉兴 王晓华 曹柳燕 张庆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2种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聚醚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贝类样品经80%甲醇溶液提取,经正己烷脱脂和HLB...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2种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聚醚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贝类样品经80%甲醇溶液提取,经正己烷脱脂和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Pursuit C18(150mm%3.0mm,3μm,Varian公司)色谱柱分离,以80%(V/V)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负离子扫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4~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OA和DTX-1的最低定量限均为2μg/kg。添加水平在2,25和50μg/kg时的平均回收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贝类毒素 大田软海绵酸 鳍藻毒素 贝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贾海波 邵君波 曹柳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25,共7页
依据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1992—2011年间对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1992—2011... 依据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1992—2011年间对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1992—2011年杭州湾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年均浓度以及富营养化指数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DO浓度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表层沉积物质量也未有明显改善;研究期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种类数和生物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小型化,而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生物量变化趋势不明显;1994年起,杭州湾海域全部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生态环境 变化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春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贾海波 曹柳燕 胡颢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7,共5页
2009年4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1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环境质量状况,并结合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56种,多毛类为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为11.26 g/m2,平均丰... 2009年4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1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环境质量状况,并结合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56种,多毛类为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为11.26 g/m2,平均丰度为237.4个/m2。生物量、丰度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的趋势。水深、盐度、初级生产力和有机质、重金属是影响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呈现出对有机污染与重金属污染显著的躲避趋势,表明有机污染与重金属污染已显著影响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生长。而小头虫、寡节甘吻沙蚕、长手沙蚕和丝鳃虫对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展现出较强的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生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7
9
作者 母清林 方杰 +3 位作者 王晓华 胡颢琰 曹柳燕 张庆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1,共4页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包括STX、dcSTX、NEO、dcNEO、GTX1-4、dcGTX2,3和GTX5(B1)。贝类样品经含0.1%甲酸的8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后,经过冷冻分层,下层固体融化后通过HLB固相...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包括STX、dcSTX、NEO、dcNEO、GTX1-4、dcGTX2,3和GTX5(B1)。贝类样品经含0.1%甲酸的8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后,经过冷冻分层,下层固体融化后通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和10 000MWCO(Molecular Weight Cutoff)超滤管超滤截留,超滤液用于仪器分析。采用Zwitterionic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德国)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各组分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于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7)。用该方法分析染毒的栉孔扇贝样品,证实了对PSP毒素具有良好的分析测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麻痹性贝类毒素 贝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0
作者 佘运勇 邹伟明 +2 位作者 王晓华 曹柳燕 张庆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75-78,84,共5页
对舟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中的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对舟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中的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显示,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产地要求的土壤质量指标值,说明土壤质量满足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监测项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表明土壤未受到污染;个别蔬菜基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值略大于0.7,污染程度达到警戒线,其余均小于0.7,说明舟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上处于安全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基地 土壤环境质量 评价 舟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利润现状分析及其解决方案
11
作者 曹柳燕 《智能建筑》 2010年第7期48-50,共3页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和不少行业资料数据来看,随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升,信息的日益透明,技术壁垒的极大突破,企业普遍都面临着利润率下降的处境。盲目地扩大规模,非但不能够带来利润,甚至由于资本密集反而消蚀掉大量利润。本文结合公司...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和不少行业资料数据来看,随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升,信息的日益透明,技术壁垒的极大突破,企业普遍都面临着利润率下降的处境。盲目地扩大规模,非但不能够带来利润,甚至由于资本密集反而消蚀掉大量利润。本文结合公司赢利现状,从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引入战略控制指数的概念,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从而探讨关于提升利润率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润率 资本密集 战略控制指数 解决方案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夏季长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海波 曹柳燕 柴小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笔者于2016-2019年夏季对长江口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现状及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16-2019年夏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一... 笔者于2016-2019年夏季对长江口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现状及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16-2019年夏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由2016年的38种下降为2019年的15种;丰度由189.88 ind/m^(2)下降为81.25 ind/m^(2);生物量由11.60 g/m^(2)下降为5.33 g/m^(2);多样性指数由1.72下降为0.72。中蚓虫(Mediomastus sp.)、索沙蚕(Lumbrinereis sp.)等为调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多毛类为主要的优势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富营养化加重和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下降,是2016-2019年夏季长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底层低氧以及沉积物底质的变化也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长江口 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